第1251節 我是柿子?

“這不是新明軍,這是東南軍!”慄道安指出道。

慄道安身材不高,留着兩撇小鬍子,顯得頗爲精明,他哼了一聲,不滿地道:“來的不是江防艦隊而是東南軍,這支部隊訓練有素,絕不好對付,你看他們的表現是舉重若輕!剛纔的火攻應該放在清晨進行,則成算更大,現在倒好,來過這一次,沒有第二次了!”

火攻有成本,火船上用大量油脂助燃,對於當時落後的生產條件是不小的負擔,又不近海,海外的混合油即棕櫚油、石油與鯨油產品在東南沿海賣得很火,但內陸則運輸成本太高而沒風行,否則給叛軍拿東南國出產的油料火攻自己,真會殆笑大方。

慄道安是民間人士,說話忒夠無禮,憑的是他別有本錢。

這傢伙是西江船王,麾下有大量的船隻,控制了西江航運,在沿江地區還有數目驚人的農田,卻是個白身。

沒錯,他正是桂王朱由榔的白手套,朱由榔有心造反,未雨綢繆,派出了慄道安先行準備,爲其提供了大量的資源。

眼下慄道安手下整整有三千由船工轉換來的火槍兵,一水的東南軍制式燧發槍,還有東南軍制式裝甲,屬於舊式裝備,比較笨重,這套裝備對於內陸新明軍來說,已經讓他們眼紅到流口水了。

他的裝備都是從海外走私而來,待到起事時亮相,讓人大吃一驚。

不過,他倒有自知之明,不敢與鋒芒畢露的新明軍先頭部隊開戰,他緩緩道:“田將軍可有破敵良策?”

田建平心忖你不是很叼的嘛,你行你上啊,他嘴裡恭維道:“慄老闆你實力雄厚,足以殺敵軍片甲不留……”

兩人討論了一下,發現都是老奸巨猾之輩,都不能唆使對方去火中取達成共識,認爲敵軍勢大,我軍不可力敵。

於是,當新明軍在碼頭登陸時,叛軍在城的另一邊撤退,離開了梧州城,到事先準備好的鄉下基地而去。

不守城是他們訂下來的策略,兩人誰都不想讓自己成爲衆矢之的,要是死守城池,引來對方大軍來攻,單是對方的大炮就有他們樂呵樂呵的了。

叛軍出身於新明軍,新明軍與東南軍實際上都是東南王顏常武的兵馬,但新明軍的裝備、待遇比不上東南軍,這是沒辦法的,誰讓東南國富足勝過新明。

大家都是燧發槍,東南軍已經有了尖彈,威力勝過一籌。

新明軍一般採用皮甲防護,而東南軍則是合金鋼板,防彈能力更強。

新明野戰軍使用6磅炮,而東南軍則有12磅炮,不過,雙方都有24磅重炮。

眼下梧州城只有6磅炮,對方的艦炮有18磅,而且還攜帶了12磅行軍炮,慄道安與田建平不惹新明軍是對的。

顏樂輕取梧州,接受了滿城的婦孺,又得賑濟他們。

知道對方退入山區,顏樂打量着城外山連山、水連水的環境,打消了追擊他們的念頭,待到後軍趕上來時,交給他們守城,自引本部兵馬,繼續沿江往桂林而去。

聽聞桂林被朱由榔奪取,只要奪回桂林,拿下朱由榔,事情自然了局,不用花費更多的時間。

朱家手足參商,民衆倒也不是很倒黴,朱由榔若拿下南京,則他就成燕王第二了。

顏樂離開梧州,軍船一簇簇經過梧州,盡往上游而去。

且說城外的慄道安與田建平一直打探着梧州情況,聽聞近日一個大官在碼頭登陸進城,又確定守城兵是新明軍後,慄道安蠢蠢欲動。

辛苦裝備了三千兵,不打上一仗,這哪對得起自己的辛苦呢。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男人都有一種夢,叫做英雄夢,相比之下,軍人、文官更有機會實現,慄道安也發着白日英雄夢,想的是大破新明軍,揚名立萬。

小看明軍,不僅是關外部族有之,就連本國的國人衆也看不起明軍,明軍一敗再敗,戰績不佳,如今,慄道安這位民間人士,想想來摸摸明軍的屁股是硬還是軟。

結果他摸到了老虎的屁股!

剛剛抵步的劉文秀接到叛軍的搦戰書,很是詫異,他叉的,這就找上門來,當勞資是柿子軟得來捏?

劉文秀,陝西延安,一開始追隨的是“八大王”張獻忠,大西國國建立後,受封爲撫南將軍,與孫可望、李定國、艾能奇合稱爲四將軍。

既然大家同列,劉水秀是有水平的,當時韃靼人入關,進攻四川,張獻忠抵抗,劉文秀陣斬韃靼人多位軍官,其餘三將軍均有戰功,韃靼人初戰不利,可惜張獻忠被韃靼人亂箭射死,大西政權土崩瓦解,餘衆歸明。

劉文秀也屬大流歸順大明,被送到南京參加學習班進行培訓,很快地,他就明白了現在的大明其實是披了一層朱家的外皮,實質上權臣顏常武正在侵蝕着朱家的權利,顏常武就是活曹操!

不過顏氏的軍事策略倒是很對劉文秀的胃口,鐵血、暴力、英勇、無畏和成功!

這纔是真正的軍隊,劉文秀認真學習,有所領會。

如今敵人上門搦戰,劉文秀拍案決定,開戰!

然後他就給叛軍上了好好的一課!

雙方交戰的地點近着北面城牆,新明軍三千人出城,背城而戰,驚訝地發現叛軍的裝備還是不錯的,火槍兵三千,穿着護甲,還有大炮!

慄道安指揮自己三千船軍出戰,他們擁有6磅炮作掩護,而新明軍則以12磅炮還擊。

雙邊的大炮發出震耳欲聾的隆隆聲,在這隆隆的炮聲中,劉文秀看到士兵們的臉上雖異樣,但耀眼的陽光下,轟鳴的炮響似乎不那麼令人畏懼。

兩邊的戰線都拉開的很長,大家都擔心自家的精銳被對面的大炮狠削,所以不約而同地把戰線擺的細長一些。

看上去叛軍士氣不錯,硝煙中一排排列隊整齊的叛軍火槍兵持槍前進,前面的部隊足有二千人之多,而對面的新明軍陣列,一隊隊燧發兵也持槍準備,嚴陣以待。

從望遠鏡裡,劉文秀看到叛軍的裝束奇特,他們沒有軍隊的制服,卻穿着一件件防彈背心,有人認出這是老式的東南軍防具,現在已經不用了。

他們走動的姿勢也很不規範,步調混亂,這不是訓練有素的軍隊,而是民兵!

劉文秀怒極反笑:“他X的,真把勞資當柿子了!”

火炮不停地射擊,戰場上吹過的硝煙將他們的臉色都燻黑了。

雙方遠射使用實心彈對於戰場影響不大,不斷有人傷亡,但似乎隊列沒受什麼影響。

雙方距離不斷接近,百米外只有雙方的大炮在打響,一直沒有開槍,前進的叛軍距離五十米,向着新明軍猛烈地開火。

新明軍象被草割一般倒下了一大片!

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954節 上桅樓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566節 驅虎吞狼之鯊魚吞將軍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21節軍魂立第1966節 新明的蒙古師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611節 地中海邊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2180章 定名分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291節 到登州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846節 過關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1277節 一樁公案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363節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1404節 速下城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241節過線者死!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722節 和離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1379節 帶路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904節 開心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465節 又要戰爭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
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954節 上桅樓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566節 驅虎吞狼之鯊魚吞將軍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21節軍魂立第1966節 新明的蒙古師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611節 地中海邊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2180章 定名分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291節 到登州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846節 過關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1277節 一樁公案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363節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650節 俄羅斯驚變第1404節 速下城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241節過線者死!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722節 和離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1379節 帶路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904節 開心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465節 又要戰爭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