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2節 巡撫用功

易震吉還真的是不顧體面,當衆大罵越猴!

廣西巡撫全稱巡撫廣西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爲廣西省一級地方長官,駐桂林府,總攬廣西一省之軍事、刑獄、吏治、鹽務等事。

易震吉還加有兵部侍郎銜和都察院都御吏的權限,兵部侍郎銜讓他能夠節制全省軍隊,擁有出兵的權利,至於都御吏,則有彈劾權,在廣西省內,他看哪個官員不爽,上奏彈劾,朝廷爲了照顧他的臉面,往往是一奏一個準。

如此,他是不折不扣的封疆大吏。

易震吉,字起也,號月槎,金陵人也,明思宗崇禎七年(1634)的二甲進士出身,先授刑部主事,升郎中,出爲大名知府,歷嘉湖道江西參政副使、山東布政使和廣西巡撫等職,履歷豐富,能夠在新明朝中得到重用,當知道他是個“與時俱進”的人物。

我大明從不缺乏人才,哪怕是八股文章取出來的官員也相當有能力,關鍵看朝廷的取向。

難得的是他國學一流,是詞學大家,詞取徑稼軒,力求以疏秀取勝。有《秋佳軒詩餘》十二卷,收詞一千一百八十餘首,爲明詞中篇幅最富者。

稼軒,辛棄疾的號也,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稼軒詞向來被人稱爲“英雄之詞”,他的詞主要表現了詞人以英雄自許,以恢復中原爲已任的壯志豪情,代表作之一就是“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易震吉既學辛棄疾,治軍自然不差,並不是葉公好龍,他決心仿效前人,對越猴用兵,給他巨大勇氣的是大明的國力、軍力以及法制。

大明的國力強盛,即使在廣西,經濟也是興旺發達,庫藏豐富,錢糧充足,足以開戰。

正所謂“手裡有糧,心中不慌”,打仗的物資和兵員不缺,越猴敢來挑釁,自討死耳。

如東南國一樣,大明軍隊分爲野戰軍和地方守備部隊,野戰軍由國家發皇糧,糧餉充足,沒有喝兵血的現象,其訓練充分,裝備精良,一水都是山地步兵,合適對越作戰,易震吉能夠動用三萬人,這是他底氣所在。

除此之外,廣西還有地方守備隊、民兵,並且還有大量的預備役部隊!

兩中華的軍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義務役兵制,每年有大量的軍人蔘軍,同時有大量的軍人退役,這些軍人就是良好的後備兵源。

廣西作爲邊地,接近越猴,駐軍的警戒等級高過與緬甸接壤的雲南地區軍隊,蓋因中國人根本不放心越猴,知道只要對他們一放鬆警惕,他們就會給你整出個妖蛾子來。

請來了廣西提督賀百勝,易震吉與他商量起來。

賀百勝這名字起得好,他歲數不算大,參加大明對北方的戰事時還很年輕,但他敢打敢拼,又有個好名字,上司爲討吉利,累上保本,十餘年的戎馬生涯,很快就榮升提督。

當然他也不僅僅因名字才上位,而是靠敵人的鮮血染紅了他們的頂子。

賀百勝表示廣西之兵乃是虎狼之師,哪怕後備役也能輕勝越猴,對付越猴不在話下,請中丞大人放心!

“下官平時顧着訓練部隊,把孩子們調教好,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越猴”兩字是今上首創,大夥兒背後說安南人時皆這樣稱呼。

“中丞”則是對巡撫的尊稱,賀提督這麼一說,易震吉就放心了許多。

再有法制,作爲地方大員,易震吉守土有責,必須作戰。

朝廷對官員的考覈重要指標是GDP,邊地官員則還有軍功考覈,要是任內丟失國家領土,一概重懲。

高風險帶來高收益,朝廷規定“非軍功者不得封爵”,普通文官沒機會封爵,總督與巡撫卻有機會封爵,所以

wωω. tt kan. ¢O

他連發了數份文件,第一件是給朝廷的奏摺,向朝廷稟報越猴犯邊之事,他將集結軍隊前往中越邊境進行防禦,看情況將隨機應變。

請朝廷示下,發八百里加急!

第二件文件寫給兩廣總督姚思孝,向他通報此事,請他出動海陸兩軍相助。

出動陸軍入廣西助戰,如果姚大人願意入廣西作戰,他無任歡迎,將奉總督姚大人爲主。

易震吉非高姿態,乃是真心實意,他需要廣東兵,兵越多越好,兵是多多益善。

出動水師封鎖安南沿海,支援廣西兵順海邊進發,少不得廣東水師。

大明實際沒有海軍,叫做水師,肯定比不上東南國海軍,但對付安南人是綽綽有餘。

第三件是通告,告全省軍民書,告知安南的黎朝鄭氏無故犯邊,殺害我朝縣令與邊民,罪大惡極,本撫將要出兵懲罰不義之黎朝鄭氏,請全省軍民積極參戰,軍隊打仗守城,民衆助戰!

事先已有準備,易震吉和賀百勝引精兵二萬,自桂林出發,火速進兵,倍道而行。

倍道而行是強大的行軍方式,如三國時“司馬懿剋日擒孟達”,三姓家奴孟達造反,背叛魏國,原以爲魏軍要一個月才能夠集結大軍前來鎮壓,沒想到前來平叛的司馬懿傳令教人馬起程,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遲立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孟達給幹掉。

易震吉很清楚這一出,現在他指揮的部隊亦是如此,以強行軍的方式,向中越邊境跑去。

部隊拉開成了六十華里長,幾華里寬,人、牲畜、車輛擁擁擠擠,官兵們爭先恐後,不顧一切地前進,一眼望不到邊際的人羣,匯成了路上的一大奇觀。

從桂林到邊境足有千里,軍人們的口號是“千里赴戎機,關山渡若飛”,你追我趕,前面的人沒命地奔跑,後面的人拼命猛追,展開了長途“賽跑”。

人和馬都跑得大汗淋漓,如同從水裡撈出來似的,儘管每個人的籲喘匯成一種可怕的聲音,可是密密麻麻的腿一點也不減慢速度,大地被踩得咚咚震響。

“駕!”巡撫易震吉騎馬跑在隊伍中,他一邊跑,一邊謝天謝地,各種感謝。

感謝媽祖娘娘保佑,讓他能夠有機會立下軍功。

感謝賀百勝訓練出來的強兵,經常長途拉練,能夠適應這樣的強行軍。

感謝早些年峻工的道路,讓部隊一路坦途。

感謝路上的軍工倉庫,那裡儲備了大量的軍資,讓部隊沒有後勤的壓力。

感謝一切該感謝的,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手,還有什麼理由會打敗仗?!

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21節軍魂立第462節 女射手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69節落子(四)第1497節 玩具船出征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719節 進藏難!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241節過線者死!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539節 感謝萬惡的封建社會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363節 殺倭!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2057節 城內血戰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855節 最好的廣告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719節 進藏難!第1852節 兩老賊第1656節 行途中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2198章 東洋人第748節 北伐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
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21節軍魂立第462節 女射手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69節落子(四)第1497節 玩具船出征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719節 進藏難!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241節過線者死!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539節 感謝萬惡的封建社會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363節 殺倭!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2057節 城內血戰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855節 最好的廣告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719節 進藏難!第1852節 兩老賊第1656節 行途中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2198章 東洋人第748節 北伐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