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

帝都南京城的氣氛凝重,民衆竊竊私語,官署裡的官員們不苟言笑,往來匆忙,表情嚴肅。

新明帝國遇到了一個接一個的麻煩,實行的士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累進交稅的新土地政策引發了宗室、官吏和地主的強烈反對!

朝廷以前試行士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現在是誰都沒有豁免,尤其是累進交稅,地主們認爲是雪上加霜。

規定地主佃戶地租不能超三成;農稅,百畝田以下的門戶二十稅一,一百畝到五百畝之間的十五稅一,五百畝以上的一律十稅一。

朝廷、官府想從地主手裡搶食,以前不用交稅,現在要交了,大大小小的地主們豈會滿意。

今年開春以來,壞消息接二連三地傳來,先是保定士紳崔德海等對因對朝廷新土地政策嚴重不滿,唆使宗族鬧事,趕走官府出城檢地的的差役,事後往白洋澱裡一躲,官府幹瞪眼了。

那時期的白洋澱水域遼闊,蘆葦高長,人在其中,有如宋朝梁山好漢一般,等閒沒有幾萬大軍都不能清剿。

而且他們也不是公然地殺官造反,不殺人,只對土地政策有意見,貌似達不到動用大軍的標準。

各地地主對朝廷不爽,他們還擁有着龐大的勢力,輿論、官吏都在他們掌握中,儘管朝廷用新學標準任用官吏,但想替換掉一個老大的帝國的所有官吏,把統治機構人員由上而下更換掉,這需要時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還存在着新學官吏與舊派人物沆瀣一氣的可能,土地人人愛,誰都想插一腳,有可能不等新學出身的官吏替換掉舊派人物,已經墮落矣!

所以,不等了,主政首輔馬士英上折要求在全國全面推行新土地政策,尤其是土地累進交稅,朝廷準了。

即時引爆了民間的重重怨氣,馬士英淪爲千夫所指!

報來的各地民情普遍不妙,官吏地主不配合朝廷政策而牴觸,用腳來投票,俱不合作!

各地官府強推,地主們不配合,他們要不到官衙前抗議;又或者把土地界標攪亂,有的乾脆官府與地主勾結,使得新土地政策根本推行不下去,種種手段令人歎爲觀止,不得不服。

用馬士英自己的話來說:“朝廷土地詔令不出南京城!”

在湖州,一把火燒了衙門戶房魚鱗冊資料!

官府的魚鱗冊是人口、土地的重要依據,被燒掉後官府得重新檢地,點人頭,致使曠日持久。

有的地方手段不這麼激烈,但丟失魚鱗冊,魚鱗冊污損都是常見的。

官府下鄉,民不配合,一問三不知。

明擺着土地政策對於普羅大衆是好事,可是誰敢配合官府,那就驅出宗族,族譜上消名,誰不怕?

時人迷信,要是被趕出宗族就成了孤魂野鬼,即使明知官府是對他們好,他們也不敢不聽佔地最多的族長、族老的話,不能與官府合作。

各地藩王也來插上一腳,他們都是大地主,由原本不要交稅的,變成十稅一,錢還是小事,關鍵是心中嚴重不爽。

這還是朱家天下?!

紛紛上折,彈駭馬士英,向朝廷哭訴自家老婆孩子一大堆,朝廷的俸給越來越少,大家都喝西北風去,王爺變乞丐,請旨來京,我們要謁陵,向祖宗哭訴。

朝廷給王室宗親的俸給越來越少----在以前,各位王爺生下的兒孫都有封號,領朝廷俸祿,也就是生得越多領得越多,各地王爺比賽着生孩子。

現在則實行封藩建國,強調“一統”天下,有功封、恩封、考封之別。

功封是有特殊功勳的被封爲親王,人數極少,可以世襲罔替;

恩封是國有大慶時對一些宗室的升等加封;

考封是按世系依次降等,父親是親王,兒子就變成了郡王,如此遞減,以至降爲不入等級的“閒散宗室”,與老百姓沒有什麼差別。

對王爺們其餘各子的封爵都減一級。例如,原來親王嫡子以外的各子皆可封爲郡王,今改爲鎮國將軍。

新明主推考封,加上新土地制度,王爺們那是暴跳如雷。

不過,他們吵歸吵,鬧歸鬧,都是反對而已,不敢越雷池一步!

夏至後,四川松潘地區土司奔羅夫公然反對以女主天下的新明,稱新明以公主監國,於禮不合,他不敢奉詔。

如若明帝正位,則他奔羅夫必然聽命行事。

這是赤果果的性別歧視!

土司制度是元、明王朝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的地方政權組織形式和制度。“土司”又稱“土官”,是由封建王朝中央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世官、世土、世民”是其重要特點,即世襲的政治統治權,轄區土地的世襲所有權及對附着在土地上的農民的世襲統治權。土司對農奴的主要剝削形式多是勞役地租。農奴除爲土司提供繁重的無償勞役外,還要向土司繳納或進貢各種實物。

明代土司職銜,分武職與文職兩種。武職爲宣慰司、宣撫司、招討司、安撫司、長官司、蠻夷司諸種,隸兵部武選,省都指揮領之;文職爲土府、土州、土縣諸種,隸屬吏部驗封,省布政司領之。鄂西地區土司建制只設武職。除土司之外,朝廷還在邊緣地帶,設置衛所,駐紮重兵。對邊疆地區採用“衛所、土司”相結合的軍事建制,其目的在於強化對民族地區的控制與統治。

奔羅夫首倡,諸多土司羣起響應,要求朝廷把政權交還皇帝親領,而不是現在那種不倫不類的公主監國!

消息報到朝廷,立即在朝中引發兩派意見分歧,矛盾重重。

有主張招撫者,他們舉例以播州(遵義地區)土司楊氏引發大明的三大徵之一,用銀糜多,曠日持久,是明朝衰落的原因之一。

松潘地區山地衆多,道路崎嶇,出產無多,戰之無益,棄之可惜,雞肋也!

有人則認爲此風不可長,無論是誰管政,誰主國,也不管土地如何,任何一個人敢反對朝廷,必須剷除。

廟堂上袞袞諸公爭論不下時,又一個消息在朝中爆開!

北方喀爾喀蒙古部族聯軍滅殺蒙古蘇尼特部,大首領騰機思戰死,控弦四十萬的喀爾喀蒙古部族欲南下飲馬!

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271節入港炸船第1450節 賽甘寧!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794節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48節過春節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1090節 夜襲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1135節 輕勝庫爾德騎兵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85節暗流洶涌第2052節 壯行酒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83節遠遠炮擊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2166章 海鮮陳皮美食節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509節 沒錢了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859節 吃得好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740節 進徐州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132節倭船來攻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722節 和離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50節樂與苦第1321節 很多槍!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148節 奧斯曼人敗了!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
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271節入港炸船第1450節 賽甘寧!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794節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48節過春節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1090節 夜襲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1135節 輕勝庫爾德騎兵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1093節 攻城戰二之鏖戰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85節暗流洶涌第2052節 壯行酒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83節遠遠炮擊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2166章 海鮮陳皮美食節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509節 沒錢了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859節 吃得好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740節 進徐州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132節倭船來攻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722節 和離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50節樂與苦第1321節 很多槍!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148節 奧斯曼人敗了!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