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

如被吹亂一池春水,盛京城裡民心混亂,王爺碩塞下達旨意:除滿洲八旗、漢八旗、蒙古八旗之外,凡有人身自由的遼民,皆可在明天出城。

被韃靼人裹脅進了盛京的遼民差不多有八萬之衆,多數很年輕,聽聞韃靼人的的傳言,又驚又喜。

太陽從西邊出來,韃靼人居然發善心了?

他們首鼠兩端,有的人認爲韃靼人設下圈套,不能上當,但更多的人則認爲應該一試。

畢竟現在韃靼人控制着城裡形勢,他們想要殺人,根本沒必要玩此手段。

民衆心思大亂,收拾行裝,都在忙碌明天出城之事。

到官府指定的地點報名,領取出城的號牌,明天出城,憑藉號牌出城。

而在王府裡,碩塞召集大大小小的官佐們道:“明日遼民出城,你等每家都安排一個孩子,做好履歷,皆可隨同出城。”

他咬牙道:“不管了,家裡有未成年的小孩子的,統統帶出城去吧。”

衆人大吃一驚!

碩塞淡淡道:“這是本王與明國甘都督的默契,我放遼民出城,他亦給我便利,遼民出城,無論是誰,即爲大明子民!你們回家後教導自家孩子出城後講漢話、起漢名,習漢俗,安安份份做大明子民。”

“所有的人都要記着三條家規,一、不用記掛兩國的戰爭,不必爲我們報仇,絕不造反!二、好好地活下去,傳承家族;三、信奉領袖,他是菩薩轉世,對我們滿人有存亡繼接的大恩德!把本王的話傳出去,切記!切記!”碩塞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有人反對道:“王爺,這不妥吧……”

白天還雄糾糾氣昂昂地說了絕不投降,晚上卻準備着明天讓自家孩子出城當順民,反差太大了。

“很妥當!”碩塞硬邦邦地說出一句話來,讓大家都無話可說:“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韃靼人原本是沒文化的蠻夷,老奴(老野豬皮)在時,視漢人如豬狗,隨意打殺。

待黃臺吉上臺,他這人聰明,知道自家的內涵不行,要想長久,必須採納漢文化的統治。遂放鬆了對漢文化的約束。

導致女真貴族和官員心慕漢人文化,學漢語,聽戲看曲(都是漢文化,韃靼人哪有這調調兒),身着漢人冠服的比比皆是。其間又有滿人啓心郎提議改整個八旗的服飾,蓄髮束冠,着漢人衣袍!

此時又有人說,敵方大都督的話,也能信?

碩塞再將他們頂了回去道:“就衝着他爲了招降我們,敢到城下這麼近,本王就信他的誠意!”

當你還沒有與敵人接戰時,你的名聲已經在他們當中流傳了。

甘輝統率大軍北伐,所到之處,約束軍隊,並不濫殺,名聲還是很好的。

於是,碩塞說的話,諸韃靼人聽從,回家安排孩子,認了家裡忠心僕人爲爺爺奶奶、阿瑪額孃的,做好履歷,備好行李,千叮囑,萬叮囑。

當晚註定是一個不眠之夜,許多人家燈火點亮。

父母抱着孩子不忍分離,年輕的媳婦緊貼着兒子的頭無聲飲泣,不知道多少人在忍受着骨肉離散的煎熬!

甚至在王府裡,碩塞也抱着他小妾生的僅二歲的小兒子,眼裡柔腸百轉,久久不捨!

多可愛的小孩子,然而他很快就要失去父親了!

一旦遼民出城,明人的進攻將會猛烈無比,直到分出一個結果來。

而結果不用置疑,那就是城破人亡。

小妾跟隨兒子一起走,她認了家中的二個老人爲阿瑪額娘,至於孩子的父親則在戰爭中戰死了,註明的履歷是姓金,是金州人(碩塞曾在金州駐防過,熟悉那裡的事物)。

見到碩塞難分難捨的樣子,小妾忍不住問道:“王爺,不如降了吧,明人都說過盡赦死罪,既往不咎!”

她又說道:“明人的大官說得有道理,這場戰爭已經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就讓它在您手裡結束,我們一家人和和美美的過生活。”

小妾這麼年輕,不想當寡婦。

碩塞搖搖頭道:“有所爲有所不爲,知其不可爲而爲之,有些事情,是要做的!”

“本王不想恥辱地活着,其他人亦是如此,我們要爲滿人的榮耀而戰。至於孩子,他們還小,就給一條出路給他們吧!”碩塞淡然道。

……

第二天,盛京城熱鬧得很,明軍在城南、城東列陣警戒,但在城北,則有一批穿着軍裝不帶武器的軍人守在城外準備接應出城的遼民,遠處,則是明軍與蒙古人的騎兵守候。

城門大開,一隊隊遼民魚貫出城!

這些遼民大部分是關外的漢人,因爲明軍在關外戰敗而成爲了韃靼人治下的百姓。

多年來,有不少遼民都認同了韃靼人的管治。

但是!在生死關頭,遼民盡皆棄了韃靼人,許多人是興高采烈的,爲逃出生天而高興。

韃靼人難得善良一次,將遼民盡數放歸,願意走的都放行了。

而夾雜在遼民當中,有許多即使是作了僞裝也能被認出的滿人的家庭,他們不捨地走出了城門,有的人邊走邊流淚,他們滿懷着忐忑不安,迎接着叵測的命運。

讓他們定下心來的是城外明軍的工作人員拿着土喇叭大叫道:“以家庭爲單位,一百個單位爲一組,設置組頭、組員,幫助管理與辦事,我們也在每一個組裡派出一名工作人員來辦事,有什麼事情,可以與他們談。”

“作好履歷,你們的履歷,我們統統承認,都是遼民,都是大明子民!”

“你們帶的財產,屬於私人所有,受到官府保護,他人不能搶劫!”

“你們也要聽從指揮,服從管理,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及盜抵罪!”(這正是漢高祖入咸陽時與秦人的約法三章,對民衆不能說太複雜的東西)

“分組之後,我們將發給糧食,同時醫生進行檢查,確保衛生,去除疾病!”

“等安定下來,就進行掃盲,學習說漢語、寫漢字!”工作人員大聲宣佈道,他們所講的內容,漢語、滿語輪番說,尤其是剛纔那一句,讓城內的韃靼人聽了心安,明人很清楚遼民中混有滿人的,但他們不想追究,而且打算教授漢語,讓他們儘快融入大明。

……

整整三天,出城的民衆過十萬人!

遼民根本沒那麼多,有非常多滿人混雜着一起出城。

許多滿人根本不會寫漢字,說不出漢語,工作人員有翻譯幫助他們寫好履歷,從此就在官府裡備案,成爲大明的子民。

大家都清楚是怎麼一回事,騰機思感慨地道:“你們的領袖確實仁慈!”

甘輝的行動,都是顏常武的決定,否則如此大的動作,甘輝哪敢承擔責任。

甘輝則道:“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

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13節月港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379節 帶路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20節軍制確立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23節都在演戲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2185章 直落(三)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51節船底世界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333節 好看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781節 回南京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804節 不緊張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1804節 不緊張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713節 爭地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95節豐收的季節
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13節月港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379節 帶路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20節軍制確立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23節都在演戲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2185章 直落(三)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51節船底世界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333節 好看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781節 回南京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804節 不緊張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1804節 不緊張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713節 爭地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95節豐收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