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

蒙古人沿大路推進,如風捲殘雲一般,路遇之敵皆不是對手,被他們箭射後衝上前衝上前一輪馬刀亂砍。

喀嚓喀嚓!

砍掉人頭,砍斷臂膀,蒙古人盡情揮刀,使用了大明的制式馬刀,鋒利無比,砍人如砍樹枝,葉爾羌人被削得慘不忍睹。

盡情揮刀,不負少年頭!

換作是以前的蒙古人,根本不可能這麼愜意。

不要把包括蒙古人在內的遊牧民族看得很高,其實他們的日子苦B,慘淡過活。

就拿韃靼人來說吧,老野豬皮起事時,所以依靠的不過是十三副鎧甲和三十餘匹戰馬而已,而明軍一個衛所就有千人,至少上百副鎧甲還是能夠湊得出來的!

別看蒙古人縱橫馳騁表面風光,背後連只貓都沒有,哦,錯了,連把好的馬刀都沒有!

明朝對長城外的遊牧民族實行貿易禁運,鐵器作爲軍械的原材料,不給輕易出口,雖然也有一些大明的不法商人走私出口,但很多遊牧民族連毛都不多一根,哪有錢收買商人,這些部族別說沒有好的馬刀,連弓箭的箭頭用的都是骨質、石質,甚至連燒奶茶的鐵鍋都沒有,更不用說養貓了。

大明社會有句罵人的話,叫做“瓦刺姑”,女人如果被罵這句話,是對她們極大的羞辱。

宣德年間,蒙古瓦剌部被明朝征討,“衰弱貧苦,以其婦女售與邊人,每口不過酬幾百錢,名曰瓦刺姑,以其貌寢而價廉也”。

原來,是瓦剌把他們的婦女賣給明朝邊地民衆,價格便宜至極,爲人卑賤,因此,後來相沿成習,就成了罵人的話。

爲什麼看似遊牧民族能把大明明給打得淚汪汪,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加上大明明那邊的豬隊友成羣結隊,遊牧民族才得以逞威。

如今漠西蒙古人用上他們生平見過的最好的兵器,他們才新附大明,勇武沒有丟下,要是換上蒙二代就很難說。

關鍵是大明朝廷給錢痛快,平均一個人頭十個銀元!

貨真價實,分文不差。

蒙古的兒郎們都知道銀元的好處了,自然是鼓足幹勁向前窮追猛打。

這就對了,他們發揮出蒙古鐵騎侵略如火的威力,一路橫掃過去,打得葉爾羌人潰不成軍。

大汗的兒子堯勒瓦斯與副將伊格布拉哈都避道而行,讓開了大道,任由這羣發-情的蒙古人衝過去。

此時他們心中充滿了無奈,他們也曾經組織了數次反擊,盡被粉碎!

蒙古人來得快,衝擊力迅猛無比,葉爾羌人沒來得及大集結,甚至許多地方都不清楚蒙古人的入侵,還在那裡優哉遊哉地過活。

堯勒瓦斯收攏到的人手不足,這就悲摧了。

他好不容易纔糾集了四千人去阻擊,“殺!”蒙古騎兵震天的吼聲化成了一把鋒利的匕首,一下子扎入了葉爾羌人的軟肋中,可憐葉爾羌人的部隊幾乎被他們的這次衝鋒給吞沒掉。

還有一些葉爾羌人,加起來人數不過一二千人的騎兵雖然也零零散散地從側翼後方對蒙古騎兵展開攻擊,但由於人數上相差太大且指揮混亂,根本就起不了多大作用。

在蒙古騎兵的衝擊下,葉爾羌人的陣營就像是被大風襲過的稻浪,成排成排地倒下。敵我雙方的人數比是二比一,嘎勒丹拜和察罕卻巧妙地利用葉爾羌人倉猝集中,遠道而來,隊形散亂且後力少的弱點,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裡製造出了人類軍隊數量上和軍力上壓倒性的優勢──單打獨鬥本就不是蒙古騎兵對手的葉爾羌人甚至要同時對付二到三個蒙古騎兵。

加上他們裝備和士氣都不能與蒙古騎兵相比,在這種不是一個級別的戰鬥環境下,成片成片的葉爾羌人就這麼殞命倒地。

“蒙古人可真有本事啊,騎兵戰打得這樣厲害,這樣的事情我們是絕對做不來的。”望着數百米外發生的戰鬥,讓政治軍官賀曉天感嘆道。

“是啊,他們對騎兵的運用簡直可以出神入化!我想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鐵騎就是這樣子!”參謀牧業傑稱讚道。

他們這隊人馬不到二百人,除了火槍手,還有就是醫護人員,以及一些裝甲擲彈兵。

蒙古人衝鋒,沒要漢人幫忙,以免騎術不夠上乘的漢人影響他們大隊行動的流暢。

他們確實有資格來歧視漢人,哪怕漢人急就章,強訓練騎射,也哪能及得上那些六歲大的蒙古豆丁就開始學騎馬,從小騎到大,達致人馬合一的地步,一旦讓他們發揮出威力,真的是天下任他行。

不象明軍使用騎兵是咋回事?

捨不得用珍貴的騎兵去衝陣,軍中明令要求騎兵軍官們遇敵先讓騎兵下馬來打火槍,待敵不支時再上馬刀!

聽聽,這是騎兵,還是馬上步兵?

沒法比啊!

“就是要這樣的精神,我想,我們很快能打到莎車了!”賀曉天蠻有把握地道。

這支蒙古騎兵師的目標竟是葉爾羌汗國的國都莎車!

此乃明軍老大楊璟新定下的策略,他得到了精銳的蒙古騎兵後,以此爲基礎,制訂出攻略葉爾羌汗國的策略,那就是蒙古騎兵師發揮他們先祖的攻擊力,不要後方,大踏步前進,把葉爾羌汗國攪個天翻地覆!

楊璟新年輕有爲(對於他這樣的年齡段,他的官位夠高的了),銳意進取,用兵不拘一格,換作是使用漢人軍隊絕不可能這樣大膽,但蒙古騎兵卻能創造奇蹟。

堯勒瓦斯的部隊被擊潰了,擋在蒙古騎兵師的面前道路暢通無阻。

衝!衝!衝!

於是葉爾羌人驚詫了,位於大道上的庫車、拜城、喀拉玉爾滾等城,乃至於大城阿克蘇的葉爾羌人,都吃驚地看着大隊明軍騎兵駛過,這是怎麼一回事,怎麼沒接到警報,怎麼沒有人阻擋他們?

蒙古人的推進速度過快,各城的葉爾羌人派出的向後方報信的騎兵甚至都趕不上他們,他們又沒有修建什麼烽火臺,因此當蒙古人深入了葉爾羌汗國國土一半距離時,大汗阿布都拉哈汗這才接到急報,說打着明軍旗號的部隊已經深入了我國國境?

消息落在阿布都拉哈汗的御案上,他甚至都不太相信,明軍會這麼生猛?還一人三騎?

什麼時候明軍有這麼奢侈的騎兵部隊了?

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2065節 得上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1591節 好籤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8節真相大白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780節 看花花公子很順眼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090節 夜襲第1256節 三天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617節 外蒙古的建設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680節 途中演習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1548節 香菸(二)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1191節 槍與甲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454節 慢一拍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1794節 不對眼第123節刺客(一)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63節風向改了?
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2065節 得上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1591節 好籤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8節真相大白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780節 看花花公子很順眼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090節 夜襲第1256節 三天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187節 針鋒相對的戰鬥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617節 外蒙古的建設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680節 途中演習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1548節 香菸(二)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1191節 槍與甲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454節 慢一拍第685節 總算贏了第1794節 不對眼第123節刺客(一)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63節風向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