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0節 鞭刑

駐守隘口的東南軍很快就覺得情況不對頭,阿三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幾千上萬人向前推進,力道很大,進攻態勢呈狂熱之勢,前仆後繼,挨東南軍的槍打炮轟,屍體很快就填滿了東南軍營壘前的深溝,阿三們填着屍體向前衝鋒,實在少見、難得!

東南軍死守陣地,隨着“放!”的一聲大喊,一下子火光一片了。而對面的阿三,站在前沿的一下被撩倒一片。

槍射、炮擊和炮彈轟炸輪番煉阿三,讓阿三們鮮血橫流,死傷無數,兀自不退。

他們的進攻呆板,無甚出彩,勝在人多,純以身軀迎接彈丸,死多少傷多少都不在乎,只是沖沖衝。

打到東南軍周圍的空氣瀰漫着濃重的嗆人的火yao味,而且,整個營壘都被濃煙包圍,這種情況下時間長了,士兵根本不大可能瞄準了,好在東南軍接受過隨時移動的訓練科目了,就連打邊撤,向着後陣退去,那裡又是深溝厚壘。

情況不對啊!

機警的參謀長盧英傑在亂戰中着人俘虜了一個穿皮甲的阿三軍官,不過是恐嚇幾下,他就痛快地招供了。

哦,原來是一級要打下一級的屁股,而且是公開受刑。

聽着盧英傑的彙報,郝搖旗與他交換了一個不懷好意的眼色,大家達成共識:“既然敵人怕戰敗要捱打屁股,我們怎麼不幫幫他們呢!”

這個幫就是幫倒忙,阿三們越怕什麼,我們就越幫他們什麼。

且我們華人豈能讓阿三打下去!

東南軍以持冷兵器的皇協軍站前列當肉盾,敵住對面阿三們的進攻,華人在後開槍打炮和扔炸彈,形成密集的火力消滅敵人,再以軍中優秀射手用線膛槍,精準地定點射殺阿三中的軍官,目標很明顯,那些穿着皮甲的、長得高大的或者穿得就象孔雀一般花花綠綠特別花哨醒目的就是了。

還有一個特徵,皮膚白的,照着他打,準沒錯!

一般地,膚色越白地位越高,所以,華人在印度的地位不差,雖是黃種人,但經常比許多婆羅門和剎帝利的膚色更白,以致於印度人敬畏他們稱爲“神軍”,這也是一對一肉搏時印度士兵們根本不敢與華人放對的原因之一。

軍官多被射殺,失去指揮的士兵丟棄了兵器裝備,瘋狂地向後逃跑,他們根本沒什麼鬥志,士氣低落,一顆炮彈可以把他們幾十人都趕走,狼狽而逃。

不消說,這一輪的進攻失敗了。

三位阿三將軍惱火地重組軍隊,他們學精了,把軍官隱藏在士兵當中,裹成一團似滾滾的濁流一般發動衝鋒。

“給我狠狠地打!”郝搖旗下令部隊火力盡展,尤其是黑火藥炸彈,東南軍此次帶來了大量的炸藥乃阿三所制,在德里得到了大量的陶器,裝上石子,不斷擲出,哪裡的阿三越猖獗就扔得越歡,炸得他們遍體鱗傷的,然後東南軍與被炸得暈頭轉向的阿三們一PK,自然是他們倒下了。

阿三們一波接一波的攻勢,東南軍一次接一次地打退他們,到得當天晚上,情況已經很明顯了,怎麼也打不下隘口。

氣急敗壞的三位將軍當明集中隊伍,點起了火把,還有汽燈,映照着軍營大帳前一塊高地亮堂堂的。

鼓聲驚慌地、急促地敲起來,號兵在吹着號。

半個小時後,阿三們這才匆忙集中,也沒有有全部集中,而是集中了一部分士兵和各部軍官,看將軍們在高臺上的表演。

他們痛罵士兵畏首畏尾,必須嚴懲,就拉出了一羣倒黴的士兵來行刑。

終究沒有全部都打屁股,只是抽出一些人來示衆。

這些士兵,有二百人,來自最低下的社會階層,他們有虎視眈眈的將軍親衛的監視下,唯有老老實實地四肢着地趴下來,把屁股和脊背朝天。

即便有燈光照耀,他們身體就象黑洞,把光線都給吸收了。

皮膚越黑,地位越低。

行刑士兵拿着沾了水的皮鞭上前,一人服侍一個,隨着軍官一聲令下,他們盡力揮舞皮膚,把趴地士兵打得皮開肉綻的。

可憐!

將軍們從不奢望這類士兵能夠建功,戰鬥時他們是充當炮灰之用,真要是立了功也被高等級士兵搶走,在需要殺一儆百時,就拿他們來當消耗品來使用。

足足一百鞭挨下來,沒有絲毫留情,每一鞭甚至帶出了絲絲縷縷的肉!

這些人身體虛弱,營養不良,受刑不過,竟有一半人被活活抽死了,再也不能爬起來,空氣中揚溢着陣陣的血腥氣。

高地下的阿三們見到這番慘烈的情況,有所動容。

特別是將軍們宣佈明天要是奪不下隘口,就輪到更高等級的士兵,在第二天的上午,總數接近六萬的阿三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直向隘口衝來,頗有氣勢。

攔在他們面前的是深深的壕溝還有高高的營壘,紅着眼睛的東南軍正在等待他們,昨夜他們挑燈夜戰,把工事修建好。

無論哪一個敵人,都對於華人的工事十分頭痛,只要有時間,他們會將防禦工事修理得讓任何敵人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現在也不例外。

當然,敵人不清楚他們面對的是一羣什麼樣的對手,只不過基建狂魔血統牛刀小試而已。

在東南軍大小槍炮的轟鳴聲,一排又一排的阿三步兵倒了下去,但後面的還是不斷地衝上來。不到一柱香的功夫,眼前的深壕就被阿三的屍首漸漸填平了,隨着一聲歡呼,阿三兵們終於衝過了深溝,直達到三米的營壘之下,使用簡陋搭建的梯子向上攀登,更有甚者,許多阿三不用梯子就那麼地蹭蹭蹭地上去了,不愧與猴子是近親呀。

遇到的也是阿三,但作爲皇協軍的阿三遠比來攻的阿三要厲害得多,他們的兵器精良,使用砍刀與長矛將敵人給砍下去,刺下去,雙方打得激情四溢,營壘幾乎是瞬間變紅!

雙方纏戰,死去的人迅速增多,營壘下層層疊疊佈滿了雙方士兵的屍首,絕大多數都是進攻阿三的,加在一起不下幾千具,後面衝來的阿三不用梯子直達營壘,他們每下一次腳,不是粘了血水,就是踩在軟綿綿地人肉上。

濃重的血腥味刺鼻的緊,許多人阿三都嘔了,眼看着剛纔還生龍活虎的阿三們如今徒自圓睜着驚懼的牛眼,已然是一具具硬梆梆的屍首了。

阿三們攻下了第一道營壘!

他們興奮地向着第二道營壘推進,正當將軍們臉上露出笑容時,突然間一聲大爆後,一陣接一陣的轟隆聲巨響傳來,大地爲之顫抖不已,泥土、沙石頓時象雨點般砸了下來,打在地上劈劈啪啪作響。

濃煙升騰中,東南軍的旗幟重新出現在第一道營壘,緊接着阿三們潰退下來,將軍們的笑容消失!

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1854節 援兵來臨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115節金銅童子第186節勝利之後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977節 打過去!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21節軍魂立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1948節 鐵蒺藜保中國人過關第1351節 殺,不殺!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739節 亂亂亂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17節琉球之事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154節三聖經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107節移民臺灣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232節 賊勢熾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355節 打·炮·歌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34節戰俘生涯第182節一戰定江山第1448節 硬剛(四)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805節 戴維先生的鱷魚淚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125節琉球天變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829節 烈火焚城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764節 處置之殺漢奸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859節 吃得好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2038節 堆山好啊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
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1854節 援兵來臨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115節金銅童子第186節勝利之後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977節 打過去!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21節軍魂立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1948節 鐵蒺藜保中國人過關第1351節 殺,不殺!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739節 亂亂亂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17節琉球之事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154節三聖經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107節移民臺灣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232節 賊勢熾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355節 打·炮·歌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34節戰俘生涯第182節一戰定江山第1448節 硬剛(四)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805節 戴維先生的鱷魚淚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125節琉球天變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829節 烈火焚城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764節 處置之殺漢奸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859節 吃得好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2038節 堆山好啊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938節 戰5渣的三鍋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