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

當兩帕夏陣亡,加利波利半島守軍崩潰的消息傳到了特基爾達城,軍民譁然,讓守將卡特爾·烏瑟利·帕夏十分震驚!

特基爾達城位於馬爾馬拉海岸的北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爲距離伊斯坦布爾二百五十里地而已,以東南軍的腳力,一天可達!

卡特爾·烏瑟利·帕夏年過半百,兩鬢班白,持雙撮馬尾,表明是資深帕夏,戰鬥水平非常高超,他是西線老手,屬於打白皮打得兩眼淚汪汪的那種帕夏,但此時他也緊鎖眉頭,坐立不安。

他很清楚加利波利半島守軍的情況,軍隊是精銳的,地利更不用說,還有哈立德·奧利夫帕夏作戰勇敢,爲人穩妥,但這樣的精兵強將組合,卻依舊戰敗!

讓他揪心的是東南軍在海峽兩岸的進軍,以致於他向伊斯坦布爾的報急,都很難得到足夠的援軍。

按他所想,想打敗達達尼爾海峽西岸的異教徒軍隊,至少得十萬大軍,然而他手裡只得五萬多人!

沒辦法,唯有據城而守了。

卡特爾·烏瑟利·帕夏想了又想,最終派出了部將勒布率五千人前往位於東南軍前進路上必經的“格利博盧”城,讓他增援該城。

勒布是員勇將,追隨他有十年,是個虔誠的宗教信徒,打起仗來悍不畏死,是個可以信任的將領。

萬萬沒想到的是勒布被派出後,並沒有依令行事,進入“格利博盧”城協防,而是在城外作戰!

……

“山口啊!”坐在毛驢上的郝搖旗輕聲道。

驢穩,騎馬由於重心太高,容易摔下來。

雖說驢慢,但在山路上要個P速度啊。

東南軍中騎兵不算多,使喚的毛驢不少,隨軍走遍天下,被敵人詆譭爲“驢軍”,但東南軍乃至於東南國對於毛驢的印象相當不錯,驢全身都是寶,國內養驢可是個大行業,紅紅火火。

道路打了個旋,直下平原,遠處正是“格利博盧”城。

下午到平原,一直推進到城外十里時,天色將晚,遙見城外敵軍,東南軍也不造次,乾脆紮營。

他們建立起營地,官兵齊動手,挖溝建壘,此乃穩妥之舉,東南軍向來軍工作業出色。

太陽已經下山,點點火光連成一片,與漫天的繁星相互映襯,營房後面還有一長串火龍,如同一條閃亮的銀河,那是陸續來歸的部隊。

郝搖旗吃過了晚飯,藉着尚存的光線,就在主帳外搭起箭靶練手,與衆軍官賭香菸!

大賭是不敢的,被捉到誰都救不得他,但大家拿香菸當彩頭,政治軍官是不會干涉的。

參與賭局的傢伙們一個個射箭,以百步爲界,有的射中,有的射失。

射中的得到讚揚,射失的則被人嘲笑。

在以前,玩弓箭者被嘲笑,但現在弓箭兵正式入編,大家也就放心地玩起了弓箭。

不同於火槍,士兵們用火槍,弓箭則顯然是軍官們的好玩具。

最後輪到了郝搖旗出場,他拿着大弓問大夥道:“看我射得怎麼樣?”

“老總,肯定行的!”“看看先!”衆人亂七八糟地嚷着。

郝搖旗拿着箭道:“要是射中紅心,我就贏家通吃,不射中紅心,則通賠!”

衆人一致同意,看他平心靜氣,瞄準箭靶,如弓如滿月,嗖的一箭射出去,正中紅心,頓時彩聲如雷!

郝搖旗暗呼一聲僥倖,他其實水平並不高超,雖然苦練,但也是一般般,沒想到這次這麼準。

其實以前很多官兵都對射箭感興趣,遠遠地一箭射中敵人,不用冒着近戰的危險,多爽!

但不是誰想射就射的,要有好師傅,要有好弓箭,都不容易找得到,就連郝搖旗也是在他加入了新明軍之後纔開始練起來,但一直不算好,挨別人嘲笑他是。

接下來不再射,黑暗君臨大地,點起了火把來看,不容易看到。

郝搖旗哈哈一笑,着侍衛散煙,他沒拿別人的煙!

於是諛詞如潮,個個都稱老總威武。

這個就是軍隊中的互動,施以小恩小惠,同時展示自己的豪氣,對於軍官很有必要性。

他回到軍帳裡,簡易的帆布桌上點了馬燈,放着地圖,郝搖旗便埋下頭,手指在圖紙上撫摸若有所思。

離伊斯坦布爾不遠了!

打過眼前的城池,快跑的話就是兩天的路途,這場戰爭即將到達終點!

說起來真的是快,也沒打多久,比起以前在前明與明軍打、與其他山賊軍火拼、還有與韃靼人交戰,沒完沒了,每天都不知道能不能夠吃上飯,活不活得下去!

絕不是說笑的,郝搖旗是李闖部屬,李闖最慘的時候是十八騎兵入商洛山,連李闖在內僅得十八人,其餘的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真慘吶!

郝搖旗參加過一片石之戰,那場戰鬥打得蕩氣迴腸,郝搖旗也曾力斬五個韃子,算起來成績不錯!

奈何韃靼人實在兇惡,闖軍失敗,李自成回到京師,坐了龍廷,然後撤出京師,之後挨韃靼人窮追猛打,一路追殺,在九宮山,李闖王歸天。

說實在話,哪怕郝搖旗神功卓著,也是惶恐無比,不知道什麼時候勞資會歸位。

好在闖王老婆高夫人深明大義,率領殘軍歸順了新明,之後就安穩了。

大敵包頭佬,以郝搖旗看來,其戰鬥力猶在韃靼人之上,包頭佬組織嚴密,人多勢衆,且宗教氣氛濃厚,敢打敢拼,而且他們的裝備並不差。

然而面對包頭佬,郝搖旗從未慫過。

他知道他背後團體,老大英明神武,戰友們人人都是趙子龍,與他並肩作戰,從未讓他失望!

當晚郝搖旗當晚沒解甲,也沒睡好,翻來覆去的難以入眠,倒不是穿着盔甲的緣故,而是想着對包頭佬的戰爭快要打完了,是否應該功成身退呢,還是繼續肝白皮?

各有好處,及早抽身撤退,早點回家抱小老婆。

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41節教育軍官們聽話第1822節 船不夠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1713節 爭地第861節 大改造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686節 過大洋第19節回老家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1067節 顛倒黑白的世間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517節 撤退(二)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1950節 一賠十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263節衆香之城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292節 噴水寶寶要倒黴了(求訂閱)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743節 攻徐州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2196章 登臺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854節 展會中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355節 打·炮·歌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
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41節教育軍官們聽話第1822節 船不夠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1713節 爭地第861節 大改造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686節 過大洋第19節回老家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1067節 顛倒黑白的世間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517節 撤退(二)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1950節 一賠十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263節衆香之城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292節 噴水寶寶要倒黴了(求訂閱)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743節 攻徐州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2196章 登臺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854節 展會中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355節 打·炮·歌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806節 夠嗆的海軍上將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