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

隨着近衛軍的串聯,伊斯坦布爾暗淡起來,燃燒起來的野火,順着茶館、水煙館與咖啡館等進入了千家萬戶,秘密地暗暗地蔓延着。

伊斯坦布爾的民衆對現任蘇丹穆罕默德四世日趨不滿,認爲他對外戰爭失敗不斷,割地賣國,巴結異教徒,不配爲君。

所以,他們的情緒被近衛軍成功地挑逗起來,認爲應該更換一位蘇丹了,十個人當中就有九個人是這麼說的。

不過,哪怕近衛軍想掀鍋,也得讓顧忌一個人的意見。

伊斯坦布爾大教長德澤烏·赫伊裡!

他是宗教界的首領,守舊勢力的代表,最是頑固不過,由他出面去反對蘇丹所行的政策,份量很重。

大教長赫伊裡與大維齊爾科普律魯·穆罕默德·帕夏是同齡人,赫伊裡去見了蘇丹,希望能夠讓蘇丹改弦易轍,不要與白皮異教徒合作,很多人都期待着他的成功,畢竟不是誰都喜歡內亂。

哪怕是近衛軍,雖然他們“又”準備掀鍋,可是三位帕夏,還是給赫伊裡一個機會。

但是讓大夥兒失望的是大教長未能說服蘇丹,他與大維齊爾論戰,各擺論點,相互攻訐。

大教長要求堅持國家的純潔性,不能讓異教徒沾污了奧斯曼帝國的榮光。

大維齊爾則說國事艱難,帝國必須得到歐洲人的幫助,才能打敗中國人,保住帝國。

大教長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只怕異教徒來了,帝國就不好了。

大維齊爾則說如果異教徒不來,帝國就更不好了。

雙方爭執不下,不歡而散!

生氣的大教長回到家中,閉門不出,對外聲明是他不管啦!

於是近衛軍聲明說蘇丹瀆神!我等要代行天誅,匡扶正義,把帝國帶回到它應有的路上。

準備掀鍋!

近衛軍官兵們並不知道大教長與大維齊爾上演了一出雙簧,這兩個老傢伙沆瀣一氣,表面上是鬧翻了,實際上大教長對身邊親近的宗教界人士說道:“蘇丹與大維齊爾表示自己請外國軍隊來打仗和編練新軍是爲了恢復帝國榮光,而不會交給基督徒和西方人指揮,所以,你們不要參與近衛軍的叛亂!”

蘇丹和大維齊爾爭取到了宗教界的支持,這就解除了宗教界人士的芥蒂,也體現了他們的謹慎和精明。

近衛軍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得到大教長的支持,因爲大教長與大維齊爾是很多很多年的老朋友,年輕時候一起打拼,最終都在各自的領域上達到了頂峰,他們相逢貴相知,大教長清楚大維齊爾是個純粹的奧斯曼帝國分子,對神高度虔誠,絕對不會把帝國交給異教徒。

所以大維齊爾有定鼎之功,換作其他的維齊爾,就不可能象大維齊爾般得到大教長的信任。

公元1659年2月17日,離預定的掀鍋之日還有三天!

傍晚時分,伊斯坦布爾城中一家叫做“Mandabatma”的咖啡館裡,一如既往地客滿。

城中氣氛趨緊,但伊斯坦布爾的民衆不慌不忙,該喝咖啡還照喝不誤。

土耳其有句古老諺語:“喝你一杯土耳其咖啡,記你友誼四十年。”一杯加了丁香、豆蔻、肉桂的土耳其咖啡,熱飲時滿室飄香,難怪阿拉伯人稱讚它是“麝香一般攝人心魂。”

土耳其是真正最早出現咖啡的國度。在十六世紀時,由當時奧斯曼帝國的駐也門的大將軍作爲貢品獻給蘇丹,並開始在奧斯曼宮廷盛行起來,真正的咖啡文化由土耳其人創建和傳播的,所以,世界上最發達的咖啡文化在土耳其!

土耳其咖啡烹煮的器皿也有着濃烈的傳統色彩。必須用專門的銅製小壺來烹煮,當地人稱它爲Cevze,外部有精美的雕刻或者其他裝飾,內部多采用掛錫工藝,以避免銅氧化產生銅鏽。

這家“Mandabatma”的咖啡館久負盛名,與衆不同,全部使用銀壺,盛放咖啡的杯具也極爲講究,都是銀製,銀光緻緻,每一件器皿就是一件絕美的工藝品。

令人感慨的是伊斯坦布爾是如此喜愛咖啡,以致於這家咖啡館開張八十年來,沒丟過一隻咖啡銀器!

咖啡館提供的咖啡味道好極了,它的純、它的濃、它的真是其特色。

每一杯咖啡都是用最傳統的方式烹製,雖然慢,卻慢得精緻,慢得優雅。

古老傳統的咖啡壺和茶壺,帶給飲客最香醇的享受。

在這裡品嚐土耳其咖啡,抽着水煙的人快活無比,古典吊燈下煙霧繚繞的水煙管,如觥籌般交錯着,咖啡的氤氳則緩緩升騰。

這麼好的地方,自然是一位難求,但當一位蒙着面,披着斗篷的客人到來時,侍者將他請進內間的一張桌子裡坐下,爲他送上了咖啡,爲他關上門。

客人將面巾除下,把斗篷放下,露出了他的真面目,赫然是大維齊爾科普律魯·穆罕默德·帕夏!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維齊爾到這家咖啡館絕非閒得無聊,他來見一位老友。

沒等多久,一個與他來時差不多裝束的人給侍者引進來,當他的面目露出來時,正是大教長德澤烏·赫伊裡。

面對着兩個大人物,年輕侍者淡定地給他們把咖啡準備好,然後關門離開。

兩人先沒有說話,品嚐咖啡,這是兩位高層人士難得的聚會。

地位越高朋友越少,對於這兩位大人物來說,能當得起朋友稱呼的或許就是對面的那個人了。

大維齊爾端着銀盃,小口小口地呷着咖啡,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怎麼了?”大教長問道。

“很苦!”大維齊爾說道。

“你我同飲一壺咖啡,我覺得不苦,你覺得苦,老兄,你有心事了!”大教長一針見血道。

大維齊爾點頭道:“不錯,確有心事!”

“一切都按你的想法去做,你諸事順遂,你已經做好了準備,還有什麼心事呢?”大教長叫來侍者,另換了一壺咖啡,倒滿兩人杯子,他舉杯道:“來,慶賀你,乾一杯!”

兩人幹了一杯,然而大維齊爾照樣皺起了眉頭。

還是苦!

他自言自語地道:“雖然一切順利,可是爲什麼我心中依舊不安呢?”

“你覺得會有什麼可能,是城內的,還是城外的,我們還不能夠掌控的因素?”大教長與他分析道。

“我清楚了,是中國人!”大維齊爾苦苦思索,腦裡靈光一閃,不由地講道。

“中國人有什麼嗎?”大教長問道。

“他們太安靜了!”大維齊爾沉聲道。

“是的,他們太安靜了!”大教長嚴肅地道:“這不同尋常!”

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1822節 船不夠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1690節 惡土司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280節 回南京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481節 勸上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229節無功而還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23節都在演戲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21節軍魂立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63節風向改了?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738節 瘋狂的顏常武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872節 反轉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96節海洋貿易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48節過春節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1947節 葉爾羌人的伏擊!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19節碼頭上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671節 打城牆第1309節 部隊出動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2198章 東洋人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751節 殺人質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
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1822節 船不夠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1690節 惡土司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280節 回南京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481節 勸上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229節無功而還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23節都在演戲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21節軍魂立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63節風向改了?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738節 瘋狂的顏常武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872節 反轉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96節海洋貿易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48節過春節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1947節 葉爾羌人的伏擊!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19節碼頭上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671節 打城牆第1309節 部隊出動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2198章 東洋人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751節 殺人質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1492節 組建新皇協軍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