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0節 一賠十

兩名士兵的屍體被放在了中軍帳前,燈火通明下,他們的臉是臘黃的。

據軍醫判斷,殺人者是老手,他們傷害了兩名士兵後,士兵還沒死,一直流血,最終被放血死掉!

殺手象宰雞一般地殺掉了明軍兩名士兵,非常殘忍。

他們很年輕,不到二十歲。

副官報告說是在城外野地裡找到他們的,周圍沒能發現兇手。

其實部隊已經很小心了,出入都要成羣結隊,出軍營做什麼事情都要軍官批准,晚上更是宵禁。

可惜兩個士兵運氣不好,他們兼職軍中服務社,被士官派遣出去補貨,結果遭遇不幸。

事發之後,讓他們出去的士官和同意他們出營的軍官都受到了處罰。

馬進忠板着面孔,專注地看着他的士兵,嘴裡吐出風一樣冷的語言,下令道:“去找吐魯番人的長老們,告訴他們,如果明天上午七點前沒有人負責,那麼我將一賠十,死掉我的一個士兵,就殺回十個人,不管他們是無辜還是不無辜!”

旁邊的軍人們大吃一驚,政治軍官文怡星勸道:“如果我們這麼做,將會失去民心!”

明軍對於統治地區的策略是能懷柔最好,儘量不殺人,以便長久。

“失去民心好過失去軍心!”馬進忠淡淡地道:“我聽人說過有一次我們東南國有個貴人在國外遇刺,軍隊就把方圓十里範圍內的人全給滅了,我算仁慈了,要在以前的話!”

以前根本就是無法無天,他軍營中如果在地方上被幹掉二個人,那麼對地方殺人放火和搶劫東西,做起來全無負擔。

“我們的規矩,如果貴人遇刺身亡,則殺人,滅了周圍的人,貴人倖存,則流放周圍的人。並且,我們不管人質,誰捉了我們的人想要脅我們的話,只要找到的,就強攻,對哪一個中國人都一樣!”馬進忠說道:“殺了我們的兵,那就一賠十!”

見文怡星遲疑,馬進忠說道:“你曉得,軍情如火,我們沒那麼多的時間停留在此地,到了明早七點沒人負責,就拿二十人去祭旗,七點半我們開撥!”

“一賠十!”馬進忠強調道:“只有這樣,才能夠止住我們的士兵被傷害,如果他們樂意這樣交換的話。”

“去捉人,捉五十個人回來,我允許他們抽籤!”馬進忠吩咐道。

命令被執行了。

那五十個平民就在他們的房間裡被明軍破門而入,一一逮捕。

真是人在屋中坐,禍坐門外來。

之前軍隊與民衆言笑兮兮,見面打招呼的溫馨場面蕩然無存。

總算明軍還沒喪心病狂,他們只抓男的青年以上,沒捉少年與兒童,也沒捉婦女。

院子裡哭着喊着,接着是“砰”的一響,明軍開槍了!

當地人慓悍,有人亮出了彎刀。

自然,明軍爲了保護自己,就開槍了。

打死二個,還沒有一賠十,就已經夠本了。

民衆挑戰全副武裝的軍隊的結果是不會好結果的,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了,到了第二天早上七點,還沒人到明軍軍營裡負責。

“沒人投案?那好吧,送二十人上路!”馬進忠毫不手軟地下令處死二十人!

明軍主力沒有進駐吐魯番城,沒搶民居,紀律很嚴明。

然而即使是秋毫無犯,還是有人忍不住對明軍士兵下手,激起馬進忠以牙還牙。

軍營外的平地上,明軍佈防,軍隊列陣。

只見人馬鐵甲刀槍如林,方陣如一片片人工培植的林子。

除了馬進忠的四千人,接應部隊有二千人也到了,加上民工,人數不少。

新明軍與東南軍不同,東南軍除了中國人之外,還有來自各國的皇協軍,包括了中華八國小跟班、印度兵和白皮兵,其中印度兵又有好些部族---僅一個印度兵的種類就可以與其他國家的皇協軍相比了,甚至更多。

新明軍則全部都是中國人,無論軍人與民工,都是有戶口本的,因此他們同仇敵愾,很是支持馬進忠的決定。

吐魯番民衆也有一些人出來,但人數不多,他們遠遠地觀望。

五十個人被押了出場,大部分人還是帶種的,自已走,但有的人已經走不動路了,被士兵拖着走。

馬進忠做事雷厲風行,先讓政治軍官文怡星代他宣佈那些人的罪狀,就是因爲明軍死了二個人,因此他們付出了“連坐”的懲罰,一賠十!

然後翻譯大聲地複述文怡星的宣判,那五十人肯定是不服的,然而他們手腳被綁上,嘴裡塞了東西,還能怎麼着。

按照馬進忠的指示,五十人中抽出二十人來槍斃,於是那五十人學會了生平的兩個漢字“生”與“死”!

翻譯告訴他們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讓他們看好了。

有軍士拿着一個陶瓶,裡面有五十個紙團,其中三十個寫着“生”,二十個寫着“死”,抽生得生,抽死得死。

陶瓶經過每一個人,士兵爲他們抽紙團。

那一剎那,他們提心吊膽,心快跳到了嘴巴里。

“看,是個生字,你走運了!”一名瘦高個旁邊的士兵抽了個好籤,對他道。

瘦高個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眼中迸出了喜悅的眼神。

然而他扭頭一看,自己的鄰居某兩眼發直,嘴角哆嗦着,兩腿顫抖,全靠旁邊的士兵扶着他纔沒倒下。

那人的代理人爲他抽中了一個“死”字!

二十人很快就被抽了出來,與另外的三十人分作兩堆,然後二十人被蒙上了眼睛,一陣亂槍響過,二十人全被擊斃!

那三十人則當場釋放!

他們劫後餘生,是多麼地高興啊。

卻不知道是馬進忠有意讓他們陪綁,通過他們的嘴,震懾當地民從。

在佔領地方後,治安成了大問題,當地民衆肯定有人不服的,那麼明軍各部的步調一致:

一、與當地民衆約法三章,公平買賣,不亂殺人;

這第一條是佔據道德高點,做到至仁至義。

二、培養向心中華的當地代言人,收買他們;

三、如果他們還鬧,不出人命的話,就進行處罰,最高是流放。

要是出了人命,最少一賠十!

中國人的人命金貴,一條抵他們十條,他們要是願意賠的話,那麼我們就奉陪到底!

當然,還少不得宗教滲透,利用在西域有比較大影響力的黃教去傳教,大家信奉大喇麻,而大喇麻是朝廷封的,因此只要信奉大喇麻的一般不會反朝廷。

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539節 感謝萬惡的封建社會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591節 好籤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1087節 填溝壑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1516節 撤退(一)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107節移民臺灣第1719節 進藏難!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1525節 不眠之夜(一)第1295節 得手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316節 真理就在我們手裡第2044節 鐵人軍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262節 由來
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539節 感謝萬惡的封建社會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591節 好籤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1087節 填溝壑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1516節 撤退(一)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107節移民臺灣第1719節 進藏難!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1525節 不眠之夜(一)第1295節 得手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316節 真理就在我們手裡第2044節 鐵人軍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667節 西班牙不過如此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262節 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