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

金門港春芳樓,是一家含有東南府資本的大酒樓,裝修豪華。

二樓中間大廳東西窗戶打開,可以看到大陸和外海,它的周圍已經戒嚴,錦衣明軍拿着刀盾,和穿着筆挺制服扛着帶刺刀燧發槍的東南軍一一對應,崗哨從遠處一直排到了二樓上。

大明福建巡撫熊文燦!

大明東南府督軍顏常武!

熊文燦沒穿官衣,他年過半百,保養得很好,沒見多少根白頭髮,面容沉靜剛毅,一雙眸子頗有威嚴,一副花白的鬍鬚,頭戴醬紫色的四楞逍遙巾,身穿醬紫色對襟員外氅,上繡團花,金線鑲邊,足蹬粉底皁靴,把自己打扮得象一個在家閒居的官員。

顏常武則穿着中山裝,留小平頭,穿皮鞋,年輕而幹練,走路虎虎生風,給熊文燦的感覺是:

乳虎出林!

旭日初昇!

“獅兒難與爭鋒也!”熊文燦知道對方羽翼已成,心中暗歎了一口氣!

事實上,他對於此番招安顏常武之舉是首鼠兩端,左右爲難。

招安東南府,萬一對方別有用心,反倒給他勢大了怎麼辦?將來尾大不掉!

宋江只有一個!

宋江之後,被招安的江湖好漢無不明哲保身,絕對不會學宋江損耗梁山實力最終自己命喪之事,換言之大家都學聰明瞭,他們絕對不會與朝廷同心。

可是不以大義名份將東南府給羈縻住,只怕對方實力膨脹,生出歹心。

目前的東南府尚算安分守己,只在海外收稅,從不攻打大陸。

一想到商船收稅,熊文燦的心裡隱隱作痛!

大明的地方官府、市舶司、稅所、巡檢司和福建水師無論如何,都收不上海商的稅錢,統統都是飯桶,而東南府每船每令旗兩千銀元,銀元象海水般流向東南府的銀庫裡!

要是有那麼多的稅收,既可幫助皇朝行政,又能重整福建水師,要什麼夾板船沒有?要什麼大炮都有!

……

顏常武唱了一個諾,抱拳向熊文燦行禮道:“小子顏常武,見過熊巡撫!”

他只是微微欠身!

熊文燦雙手合攏回了個禮道:“顏督軍辛苦了!”

兩人平等上樓!

眼下東南府督軍與福建巡撫分庭抗禮,是經過雙方提前交涉,大家同意的禮節。

顏常武雖無官身,卻有“神子”身份,是絕不能向俗人下跪!

熊文燦是巡撫,乃中央官員(布政使司是地方官最高級),代表朝廷顏面,百姓見他要下跪的(除非有功名在身)。

所以熊文燦不穿官衣,與顏常武把臂同行。

熊文燦帶了兩個清客,介紹爲鍾先生和劉先生,而顏常武則是水深水淺兩大保鏢永遠跟隨。

上到二樓大廳,二排靚麗侍女相迎,瀝瀝鶯聲:“歡迎兩位爺!”

不過熊文燦和顏常武誰都沒把她們放在心上,大家分南北相坐,熊文燦坐北朝南(是尊位),顏常武坐他對面,給了他面子。

餐桌上只有一個菜,瓦煲放在炭爐上煨着,用的是上等銀絲炭,不冒煙氣。

不是兩人吃不起,這個菜一個頂很多道菜:佛跳牆!

製作這道美食,工序十分繁瑣。佛跳牆的原料有十幾種之多,鮑魚、海蔘、魚脣、犛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要充分體現每一種食材的口味和特點需要先將這十幾種食材分別獨立製作成一道菜,再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紹興酒,在兩位貴客到來之前文火煨制十幾個小時以上。

那滋味是沒得說的!

上的酒正是東南府名酒:朗姆酒!

初產的朗姆酒刺喉,但隨着時日推移,朗姆酒越發地淳厚好喝。

酒好,銷量大,熊文燦的心裡隱隱作痛!

他知道東南府的朗姆酒漸有行銷全國之勢,沒有哪一方勢力夠他的原料多!

中華有好酒,朗姆酒的品味確實比不過中華的白酒,可是白酒要用到糧食釀造,此時人都沒得吃了,哪有多餘糧食去造大量的酒!

朗姆酒用甘蔗製糖後不要的“糖蜜”造酒,東南府正在極力擴大甘蔗種植,真是一種作物兩種賺頭,白糖就是白銀哪!

可惜!皇朝收不上稅!

他曾到東南府一遊,奈何東南府死活不肯讓他參觀酒廠,無法見識甘蔗釀酒的秘密。

……

兩人寒暄幾句,吃過菜碰過杯,話入正題。

“顏督軍,你的軍力,已經具備了威脅大陸的可能,大陸沒有能夠對抗你東南艦隊的水師,令人實在放不下心來!”熊文燦坦率地道。

顏常武深吸一口氣,他知道他下面的話將決定歷史,中國東南歷史,甚至是中國的歷史、世界的歷史!

“我祖籍福建海澄,宗族是大明人,我亦是大明人!”

“在我有生之年,絕不反大明!”

顏常武明確表明了他的態度,熊文燦點頭道:“很好!”

有的話不必說出來,若明朝對顏常武不利,則兩句話取消,只好反他孃的!

熊文燦此人,精於業務,擅長看料佈菜,看菜吃飯,既然沒錢,那就只好招撫,且打仗又費錢,又費力,哪有給幾頂官帽子便將悍匪大盜招爲已用來的舒服?

“你既有此承諾,我看你象個守信的人,也就信你了!”熊文燦捧了顏常武一下道。

“但你東南府招募數十萬口,你把他們誘到海外不毛之地,不服王化,雖然你有所承諾,但人心各異,萬一有歹人在其中惑亂,恐生大變啊。!”熊文燦扯出關鍵內容道:“我看來可在東南府設立府縣,委派地方官,以教化民心,成爲大明的忠實子民!”

“當然,你撫民,治理臺灣(世人皆認東南府和臺灣)有功,本撫向朝廷表奏你的功勞,朝廷必不吝封賞!”

他給出一個大帽子道:“可以封侯,子孫福祿無窮,本撫都比不過你啊!”

“這麼年輕的侯爺,本朝只有建鼎新立時纔有可能!”熊巡撫和顏悅色地道:“你看如何?”

顏常武差點沒笑出聲來,這位熊巡撫竟然想空手套白狼,將勞資辛辛苦苦搞出來的基業給一手接收,這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啊。

第769節 殺鰲拜第477節 大街血戰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38節成立東南情報局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166節落子(一)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615節 如果他們沒有火槍該多好啊!第904節 開心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362節 兄弟同臺看戲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1150節 拆城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482節 真功夫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1448節 硬剛(四)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50節樂與苦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40節揚旗稱霸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2057節 城內血戰第1690節 惡土司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92節揚名立萬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1250節 破火船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795節 顏常武是聖人第769節 殺鰲拜
第769節 殺鰲拜第477節 大街血戰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38節成立東南情報局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166節落子(一)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615節 如果他們沒有火槍該多好啊!第904節 開心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362節 兄弟同臺看戲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1150節 拆城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482節 真功夫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1448節 硬剛(四)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50節樂與苦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40節揚旗稱霸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2057節 城內血戰第1690節 惡土司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92節揚名立萬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1250節 破火船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795節 顏常武是聖人第769節 殺鰲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