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節 輿論準備

確切的是感謝紅毛番和倭人,的銀子!

沒錢就什麼都不能做,一文錢難倒英雄,有錢能夠使鬼推磨,顏常武用大量的銀子和福利買來了軍隊、子民的忠心,也買來了軍火和他的統治。

感謝大航海時代,感謝石見銀礦,讓顏常武一介小海賊能夠飛速地崛起。

水潑似的銀子過海到大明,而顏常武控制了海洋,從中分了一杯羹,好大的一塊,用紅毛番對他的描述到:“這位天朝的將軍,他如果想用銀子打造一座宮殿,絕非難事。”

當然,這話對好友能說,但對外是不能說的,他必須感謝媽祖娘娘、他的家人、他的臣民,大明的漢人等等,感謝所有該感謝的人,最後才輪到紅毛番和倭人。

媽祖娘娘的保佑至關重要,這個女神保佑了東南府風調雨順,船行安全和戰鬥勝利!

家人的幫助是重要的,象他的妻妾就爲他打理家務,默默地做着無名英雄。

事實上,對於大臣們來說,他們更爲熟識顏家女人,在她們的指揮下幹活,而顏常武長年在外,進行訓練、打仗和航渡,經常不在家裡呆着。

重要的是他的臣民爲他打拼經濟、生育孩子,爲他而戰。

他們構成了顏氏統治最堅定的力量,他們付出了他們的忠心與辛勞,也得到了顏氏對他們的回報,生活質量勝過明朝,整體生活水平是藍星上最高的!

事實上,東南府已經成爲了燈塔,吸引了明國、各小跟班及紅毛番的歸順。

大明的漢人也是重要的,東南府的經濟鏈條如果沒有大明生產出巨量的絲綢、茶葉和瓷器,豈有他的稅收!

要感謝大明皇帝,他不來清剿他這個小賊頭。

連黃臺吉也得“感謝”一下,由於他在關外鬧事,以致於大明抽不出力量來對付東南府。

感謝到最後才輪到紅毛番和倭人,就連安南人也給東南府提供了許多稻米充實到儲備庫中,也得感謝他們。

輿論準備開始!

隨着東南府的崛起,在臺灣民間出現了報紙,發行量最大的是《東南日報》,官辦報紙,附提一句,東南府目前的報刊雜誌都是官辦的,顏大少必須牢牢地控制輿論陣地。

《東南日報》除了在臺灣發行,還在海那邊的大明也公開發行,主要在淮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和兩廣這些深受東南府影響到的地方,爲白話文版,有標點符號,易懂。

它屬於一份綜合性的報紙,包括時事新聞,經濟、文娛、文化生活等等,版式活版,在那個文盲年代,很受歡迎。

即日起開始刊登北虜的發家史,長篇連載。

老野豬皮根本不是什麼金兀朮的後代,乃通古斯野人,原是大明遼東王李成樑麾下的一個馬伕!

因其慣會奉承,巴結討好,李成樑一個不察,讓其坐大,待李成樑歸天,心懷不軌的老野豬皮遂以七大恨爲由,起兵反明。

萬曆年間,在薩爾滸一戰,老野豬皮大破明軍,得瀋陽改名爲盛京,自此崛起。

之後北虜與明朝戰爭不斷,明軍雖然英勇抵抗,但屢戰屢敗,在關外的地盤不斷地縮小,到現在關外只得數座孤城。

連年的戰敗導致關外成爲漢人的地獄,漢人妻離子散,淪爲奴隸,家財被搶,生命遇害。

北虜之禍,罄竹難書!

待到黃臺吉登位,多次繞過明寧遠錦防線,進入長城以北,攻城掠地的同時就是大肆搶劫,壞事做盡!

單是在濟南,因遇強烈抵抗,清軍屠殺了十萬以上的百姓,山東巡撫宋學朱和濟南參政鄧謙戰死。

濟南戰後,清軍押着俘魯王並城內所有的明宗室藩王,並投降的山東境內文官武將,再加上掠奪的幾十萬大明百姓,幾百萬的金銀,珍玩珠寶糧食書籍離開。

……

連載中對於大明,明褒暗貶,讚揚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和我大明一朝“不納貢,不和親,不投降”!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對明軍英勇無畏、始終抵抗到底的精神大力表彰。

參與對北虜作戰的李成樑、李如鬆、杜鬆、周敦吉、秦邦屏、陳策、童仲癸、戚金、趙率教等等紛紛上榜,漸爲人知。

暗中則引人深思,爲什麼大明有那麼多英勇的將士,卻總是打敗仗?以致於城市難保,子民流離失所,

連載中沒有說明原因。

寫到北虜,極力抹黑,突出他們的野蠻落後和窮兇極惡,他們爲禍北方,萬一打到南方來,則生靈塗炭,再過不得今天的快活日子。

事虜!

爲奴!

我驕傲的天朝子民,豈可容忍!

……

長篇連載寫得活潑生動,乃東南府動用了許多人力合寫,這項工作在三年前就開始進行了,定名爲《大明英烈傳》!

而且有許多都是軼事趣聞方式,吸引讀者追棒。

東南府花出了一大筆銀子,請了各處的說書先生,廣泛地宣傳《大明英烈傳》!

日講夜講,廣爲人知,南方民衆越來越清楚到北方發生的事情,明白到一旦北虜入關南下,則漢祀難保。

所以,就要團結起來,力拒北虜,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出路在何方?

東南府!

東南府很早之前就認清了北虜的真面目,嚮明寧遠錦輸送錢糧和軍火、藥材等,每年都有十萬兩銀子的支出。

同時派出火槍部隊,和明軍一起抵擋北虜,曾經射殺了北虜大酋嶽託!(這一次東南府承認了)

在宣傳《大明英烈傳》的同時,《東南日報》也大力往明朝皇室貼金,狂贊崇禎皇帝是位好皇帝,他勤於政事,關心子民,對於北虜是不屈不撓地與他們作鬥爭。

還有諸位賢王,如流寇李自成圍開封,就蕃開封的周王出家財助戰,李自成不能攻克開封,喪盡天良,決黃河水淹開封,方可破城。

還有歷代蜀王,以詩書傳家,身爲王者,卻講義氣,與人爲善,滿室書香,出入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介紹這些王爺,夾帶着私貨,例如這位金華王朱由產,關心屬地子民,節儉守禮……該位王爺正是顏大少的又一個岳父。

其實非常的平庸,但架不住東南府拼命地吹棒他呀,於是大明的子民們亦就認識了他是何許人也。

……

東南府的輿論準備充足,花費資金不少,各地官府都開綠燈放行,民衆也皆喜聞樂見。

但亦有不河蟹的聲音傳來。

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1839節 剃鬚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447節 硬剛(三)第227節避開暗礁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59節搶上風口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1555節 此起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262節 由來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699節 測試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1275節 不殺人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344節 有炮了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
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1839節 剃鬚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447節 硬剛(三)第227節避開暗礁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59節搶上風口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1555節 此起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262節 由來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699節 測試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1275節 不殺人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547節 顏大少是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344節 有炮了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