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

攤丁入畝不算新鮮,實質上來自於“一條鞭法”。

明朝中期之後,土地兼併嚴重,那些什麼藩王啊、勳貴啊、官老爺啊、秀才以上的讀書人啊等等,他們是不用交農稅的,家有良田千萬畝,分文稅收不交!

官府收不上稅,唯有拼命壓榨那些沒有免稅權的農家,如此引發了劇烈的社會矛盾。

朝廷見不是路,當時的嘉靖皇帝琢磨着新法子去掙點銀子花用,推行了“一條鞭法”,由大臣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但實行起來困難重重。

首輔張居正於萬曆九年(1581)推廣到全國。新法規定: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總爲一條,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這樣大大簡化了稅制,方便徵收稅款。同時使地方官員難於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

張居正此法給大明續命,朝廷稅收不斷增加,國庫充裕,史書稱“太倉慄可支十年,庫積金四百萬兩”,萬曆朝的“三大徵”打的是錢糧,張居正居功至偉。

但他的方法,得罪了普天下的既得利益者,不會有好結果。

張居正人走政息,東林黨瘋狂地清算,張居正死後家族遭遇迫害,子孫凍餓而死!

至於“一條鞭法”,想都不用想,直接廢除,當我大東林黨的稅是這麼好收的?!

所以東林黨的戰鬥力可怖,攤作他們一羣瘋狗也似地撲上來,顏大少也怕,先發制人,幹掉東林黨再說。

至於顏常武的攤丁入畝,是在“一條鞭法”的基礎上更進一層,除將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總爲一條之外,針對“一條鞭法”的弊端:丁銀(人頭稅)和田賦仍是兩個稅目,現在土地兼併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窮丁、無地之丁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按丁徵收丁銀,貧苦農民就會無力承受,這不僅使國家徵收丁稅失去保證,還會由於農民畏懼丁稅流亡遷徙、隱匿戶口等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在東南亞,情況好得多,所有的土地都歸東南府所有,東南府將土地交由農民小戶和大種植園耕種,如果不種地或不開發,就收回土地,按土地收稅,不按人頭,不存在土地兼併的問題(類似天朝的情況,土地歸國家)。

南明情況則不一樣,顏常武不能沒收所有的田地來搞土地改革,那麼就乾脆將中國實行兩千多年的人頭稅(丁稅)廢除,而併入土地稅,實行有土斯有稅,誰有田地就交稅的原則,那些窮丁、無地之丁就不用交稅了!

顏常武得意洋洋地指出道:“攤丁入畝結束了地、戶、丁等賦役混亂的現象,完成了人頭稅併入財產稅的過程,徹底廢除了自西漢以來的人頭稅;由於徵稅的對象是土地,官府放鬆了對戶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動的勞動力,對活躍商品經濟起來推動作用;

無地少地的農民擺脫了丁役負擔,不用擔心丁稅,就不會造反了,他們不再被強制束縛在土地上,可以去經商和打工,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將會起到了積極作用。”

至於“火耗歸公”,明朝官員的收入不高,州縣官員不能借以維持生活,於是有所謂“火耗”。火耗又稱“耗羨”、“羨餘”是正稅之外無定例可循的附加稅,也是默許州縣官在收正稅之外加徵銀兩。

州縣地方官員在得到這筆收入後,除滿足自己使用,層層進貢,至省級官員,又成爲孝敬到京城官員,乃是“炭敬”、“冰敬”等。

朝廷降旨實行耗羨歸公,同時各省文武職官員於俸銀之外,增給“養廉銀”。各省根據本省情況,每兩地丁銀明加火耗數分至1錢數分銀不等。耗羨歸公後,作爲政府正常稅收,統一徵課,存留藩庫,酌給本省文職官員養廉。

這一改革措施集中了徵稅權力,減輕了人民的額外負擔,增加了外官的薪給,對整頓吏治,減少貪污有積極作用。

打一巴掌給一個棗子,特創的養廉銀大幅提升官員們的收入,如兩廣總督熊文燦的官俸收入爲400兩銀子,養廉銀高達5000兩銀子,總兵高傑官俸收入爲200兩銀子,養廉銀爲2500兩銀子。

更猛的就是土地階梯式收稅,天底下大大小小的地主們,他們看到或者聽到朝廷的詔令,無不發出陣陣絕望的哀嚎。

“地主收佃戶地租不能超三成!

農稅依地而納,百畝田以下的門戶二十稅一,一百畝到五百畝之間的十五稅一,五百畝以上的一律十稅一!

除實封的勳田之外,一概交納農稅!”

具體來說,某位大明親王按律封地萬畝,則該萬畝免除農稅,但該位親王其餘的土地,例如還有十萬畝,則按十稅一來收稅。

以前,親王憑藉權勢,官府不敢向他收稅,那十萬畝是免稅的,現在就不能免稅了。

同樣地,一生潦倒,老年中舉的某範舉人,在中舉後,別人向他投獻五百畝土地,之前也是免稅的,現在同樣不能免了。

反正國家給權貴們的封地按實封免稅,實封之外,一概收稅。

可想而知,這樣的改革是相當地猛烈,顏常武比張居正還要張居正,徹底地站在了藩王、勳貴、官老爺、讀書人的對立面。

“一個海賊頭子能幹出什麼好事來,顏常武喪心病狂!”

“這不是動搖大明的統治嗎?東南公名爲明臣,實爲明賊!”

“姓顏的不傻,他這麼做,是想讓更多的人口到東南亞去!”

“我想念東林黨了!”一位官員幽幽地道。

大家猛醒,東林黨是抗稅老手,他們要是在的話,噴發的口水可以把東南國公府給淹沒,任由顏常武的大炮再厲害,也架不住口水。

可惜時光不能倒流,東林黨不在了,大家爲先前的鼠目寸光而後悔莫及!

之前東林黨倒黴時,大家還開心地落井下石,幸災樂禍地想由他們負責皇帝死難之事,我們沒有責任,多好。

當斯人已去,才發現他們的好處,其它文官可沒有東林黨的“戰鬥力”!

打倒了東林黨!

再取消掉科道官員的“風聞奏事”權利。

大夥兒不由得心中寒意大盛,姓顏的海賊頭壞透了,步步爲營,制大家於死地!

……

靜室裡,顏常武與孫承宗對坐飲茶。

發現孫承宗對於推行他的三項大項消極,孫承宗是朝政中不可或缺的好助手,顏常武特地約他談心,以釋他的心結。

孫承宗長嘆一聲道:“領袖你是不世出的奇人,我自追隨你以來,對於執行你的政策不遺餘力,但今天看來,你這三項大政操之過急了!”

“是的,大明土地兼併現象極爲嚴重,只是現在新朝初定,人心思穩,官員亦未完全部署到位,大動干戈,實屬不智!”孫承宗遺憾地道。

顏常武則用一句話來回答道:“我日暮途窮,唯有倒行逆施!”

第1804節 不緊張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332節 摸營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562節 運河之準備二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353節 夫人理政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19節回老家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629節 道路的選擇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321節 很多槍!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853節 黃金之液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1719節 進藏難!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022節 嗨咖啡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50節樂與苦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432節 兩房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784節 集郵第105節人生大樂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740節 進徐州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954節 上桅樓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363節 殺倭!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
第1804節 不緊張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332節 摸營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562節 運河之準備二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353節 夫人理政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19節回老家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1629節 道路的選擇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321節 很多槍!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853節 黃金之液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1719節 進藏難!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022節 嗨咖啡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612節 魔都開羅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50節樂與苦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432節 兩房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784節 集郵第105節人生大樂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740節 進徐州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954節 上桅樓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363節 殺倭!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