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節 由來

斯托姆然背棄了他的荷蘭同胞,就知道他同胞的神靈----上帝不會站在他這一邊了。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這個洋人也不拖泥帶水,就乾脆利落地信奉了媽祖,清楚自己是中途出家,因此斯托姆對媽祖的信奉程度要讓許多國人汗顏。

每天的祈禱少不了,除了飯前的祈禱,他還進行了晨禱和晚禱。

一日之始在於晨,把最寶貴的晨光獻給了媽祖,接着又在晚上安定時,進行反思,向媽祖祈禱。

只要上到自己方的陸地,去神廟進香少不了,神誕日更是大量佈施,打勝仗之後,把戰勝的消息告訴媽祖,向她敬獻戰利品。

這傢伙成了媽祖娘娘的狂信徒!

因此在他眼裡看來,這場戰鬥成了媽祖娘娘的南征(十字軍東侵),他要爲媽祖娘娘而戰,打倒上帝!(他認爲巴達維亞是上帝控制的地盤)

不僅是他這麼認爲,那些投靠了東南府的洋人全部都成了媽祖的狂信徒,認定這是一場宗教之戰,只要打下巴達維亞,他們已經決定,傾盡所有,在巴達維亞建立一座大大的媽祖神廟,這象徵了媽祖娘娘戰勝了上帝!

戴維先生來自英國大貴族世家,衣食無憂,出路很好,但他表面紳士風度十足,骨子裡卻天生叛逆,他本來可以像那個時代的大貴族一樣,在聲色犬馬、燈紅酒綠中體面地過完富足的一生。

但他不肯依長輩安排的道路安安穩穩地升官發財,卻加入了英國海軍,到處冒險,很年輕就成爲艦長。

以他這樣的年齡,老老實實的幹下去,有家世的輔佐,很可能成爲海軍上將,率領艦隊,在未來的英西、英荷之戰中大放光明,成爲央央升起的一代將星,永銘英國軍史。

然而他偏不這樣做,到了東南府,就留了下來,之後脫離了英國海軍序列,加入東南軍,還信奉了媽祖!

在顏常武發動的擴張中,這幫“外來戶”比起明人更加地狂熱,也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

……

戰艦交由斯托姆負責指揮,顏常武回到主艙餐廳裡,與甘輝、戴維先生、施大瑄一起共進午餐,大家先作了祈禱。

此時風浪稍小,大家總算稍稍放鬆,但與其它戰艦並沒有完全恢復聯繫,也不知道在這樣突如其來的大風暴中倖存了多少戰艦。

可以想象,就算能夠在風暴中挺過來的戰艦會五澇六傷,艦員們也被弄得七暈八素,各種各樣的情況都可能發生。

第一次巴達維亞之戰還沒打響就蒙上了一層陰影!

此戰在東南府內部爭執不下,意見不一,還是顏常武強推的結果。

在許多人看來,東南艦隊遠征荷蘭的巴達維亞,興師動衆,勞師遠征,勝負難說!

無它,巴達維亞距離臺灣太遠了!

與臺灣的直線距離差不多達到了四千公里,艦隊遠征四千公里,實在是“***”了!

首席執行官陳衷紀認爲,此議大是不妥!

當規規矩矩,一步一個腳印,要不攻略馬尼拉,順着東面的島嶼羣一路打下去,取得立足點,得到補給的機會,直達巴達維亞。

要不就是走西線大陸,即走安南(越南)南下,就算最後跨海去攻,距離也遠比從臺灣直攻巴達維亞要近得多,成功機會應該也大得多。

持這種觀念的不是少數。

但是顏常武認爲呂宋暫不取,因爲東南府需要那裡來的銀子!

目前,大陸----呂宋-----美洲新大陸的貿易航線在經營日久後,相當地成熟,不宜破壞,以便東南府從中收取水引和直接貿易,得到大量的銀子,以支撐他的大業。

跳過呂宋沒問題,但沿東線海島(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一路經營下去,花費巨大,時日冗長,且荷蘭人不會坐以待斃,他們會攻擊那些據點,攻擊商路,切斷補給。

不如一步到位,強攻巴達維亞!

當初荷蘭人來攻我們的時候,可曾一路安放據點確保補給,他們同樣是直航臺灣進攻!(甚至連西班牙人也不給他們補給,希望荷蘭人打敗仗……)

荷蘭人能來,爲什麼我們不能去,他們不是長了三頭六臂,他們有上帝的保佑,但我們則有媽祖娘娘的支持!

各位,海軍就是遠征打大仗,別象大陸那邊的明軍,沒有城池就不敢打仗了!

“我東南府從來都是做好過不做,做錯也沒關係,改過來就是了,我很年輕,有的是時間,這次不行,那就下一次,下一次不行,再下一次,我肯定成功!”顏常武豪邁地道。

力排衆議,出兵!

陳衷紀私底下對顏常武婉轉地道:“我從不懷疑你會成功,但我怕的是太過危險,不僅是戰鬥的危險,還有後勤補給不良時帶來的後果!要知道戰鬥中一點小事就會引發可能很大的後果,我想增加勝算而已。”

“哪裡沒有危險,只要上戰場就有危險!”顏常武苦笑道:“這戰必打!打完這一仗,我就能控制南海,什麼人統統得看我的眼色行事!”

他親自帶隊出征,出動了南海級戰列艦二艘、改進的東南級戰列艦二艘、八艘北港級五級巡航艦和二十八艘高雄級六級巡航艦和五艘夜叉級補給艦,總共四十五艘戰艦的龐大艦隊。

走的是經過東線(島嶼)的海路,沿海岸線一路南下,沒想到遇到了如此大的風暴!

……

大家吃着硬餅乾、肉乾,用朗姆酒兌的水來送,施大瑄彙報了剛剛清點上來的情況,包括多處進水,約有二十七個官兵受傷,其中兩人情況危殆,最倒黴的是飛了七個水兵掉海里,這樣的風浪,失蹤就是陣亡!

聽大家心情沉重,顏常武淡淡地:“開弓就沒有回頭箭,船一出動,大炮就要打響,無論什麼樣的困難,我們都要克服,打敗荷蘭人!”

戴維先生立即道:“我們一定能打敗荷蘭人,這是命中註定!”

他說話是用漢語,現在用上了英語:“God will”!(媽祖的旨意!)

甘輝瞅瞅戴維先生,見他一臉堅定的樣子,甘輝想到的卻是督軍真的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居然讓那些紅毛番誠心歸化於東南府,這個英國鬼子在風浪中連續執勤,毫無怨言,還叫嚷着快到巴達維亞,打敗荷蘭人,比起東南軍還要狂熱,這特M的可是與他同族同宗的紅毛番啊!

看來,督軍的成功絕非僥倖!

……

又過了一天,風浪才真正變小,各艦進行聯繫,一系列消息報來,直到晚上纔得到統計結果。

整體來說,情況樂觀!

來的都是新艦,艦況好,在出航前也專門進行了防風暴的加強,船身加固,密封性好,水兵演練等等。

除了高雄十九號艦後桅折斷之外,其它戰艦統統全須全尾,有些水兵受傷,掉海里去,被弄飛的艦員們有幾十人,但都是小事,這簡直有點不可思議的損失和傷亡情況記錄低。

斯托姆得意洋洋道:“看來天界做過的那一場,是媽祖娘娘勝了!”

否則我們絕對不會損失這麼小,大家深爲贊同!

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2180章 定名分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177節天命在我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70節英國人到訪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337節 茶事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51節船底世界第85節暗流洶涌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642節 東南府的娛樂第1708節 爭房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362節 兄弟同臺看戲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195節天才助我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150節 拆城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1545節 HOLD住!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877節 包頭佬俘虜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331節 幕府之窘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878節 負責任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849節 史鄉長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1445節 硬剛(一)第1243節 夜茶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904節 開心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
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2180章 定名分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177節天命在我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70節英國人到訪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337節 茶事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51節船底世界第85節暗流洶涌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642節 東南府的娛樂第1708節 爭房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362節 兄弟同臺看戲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195節天才助我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150節 拆城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974節 本宮很頭痛哪!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1545節 HOLD住!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877節 包頭佬俘虜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331節 幕府之窘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878節 負責任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849節 史鄉長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2074節 帝國閱兵式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1445節 硬剛(一)第1243節 夜茶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904節 開心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