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

“下官見過巡撫大人!”福建巡撫衙門的花廳裡,俞諮皐向朱一馮行禮道。

“俞總兵,請坐!”朱一馮手一擺道。

俞諮皐坐下後,向朱一馮道:“就福建水師攻東南府事宜,下官已有了妥當的方略!”

他將條陳遞給朱一馮,朱一馮仔細觀閱。

俞諮皐終究還是有點能耐的,他精心設計了以下戰術。

大兵壓境,以堂堂之兵,戰勝東南府!

既然船小,在質比不上東南府,那就在量壓倒東南府。

以前打澎湖,動用了萬餘人,這次動用了足足二萬六千人!

福建水師傾巢出動,還將各沿海州縣各衛所能戰之兵盡皆徵調一空,以增加勝算。

在渡海時間上,一反在東北風季(冬天)渡海的傳統打法,而選擇在西南風始發季節性進兵,這是因爲東北風風勢猛烈,驟發驟息,如果一戰不勝,船隊容易被風吹散,難以集合再戰。而西南風則風平浪靜,特別是在每年夏至前後20餘日間,是臺灣海峽一年中風浪最平靜日子,可以在大洋中拋泊,尋找破敵的機會。

要是東北風季出動,俞諮皐太清楚麾下的德性了,如果風大,吹散編隊之後,那幫兔崽子們只怕找機會溜掉,臨陣逃脫,日後還振振有詞地說風浪過大,無法組隊,只好回家!

同時,相比於去臺灣,走廈門----金門的主流線路,走的是非主流線路,選擇靠南的銅山島(東山)開駕,正東航往八罩水道(往八罩嶼而去),在望見澎湖列島中第2大島西嶼(漁翁島)的最高點西嶼頭後,始折而北向駛入澎湖灣,如此利用南風,佔據上風上流,萬一對方在澎湖列島進行攔截,則處於逆風逆流的不利位置。

“守臺灣必守澎湖!”俞諮皐指出道:“澎湖是臺灣的憑藉,一旦失守,則臺灣不難而破,我軍必勝!”

“下官以爲,如敵與我戰,必在澎湖!”他蠻有把握地道。

他喜上眉梢地道:“澎湖巡檢司一日一報,目前澎湖還在我大明手裡,顏常武化外之民,自高自大,不懂得奪取,可見,上天欲令其滅亡!”

朱一馮手拈鬍鬚,感覺到勝券在握哩。

然後俞諮皐說明打法,若能與敵接戰,則發揮我軍船多的特點,以多打少,爭取做到“五船攻一船!”

“五船攻一船?”朱一馮忙問道。

“正是!”俞諮皐惡狠狠地道:“我們用多個方向圍攻的戰術,以快速搶奪有利了位對東南府船隻形成火力包圍,適時利用船首火炮對敵艦進行射擊,多個方向進攻,讓敵應接不暇,敵必敗也!”

朱一馮大悅道:“有俞總兵的運籌帷幄,我軍當可決勝海峽也!”

於是訂下了6月18日(是年6月21日爲夏至,即農曆的七月二十七)的出兵日期,朱一馮送走了俞諮皐,立即向京城皇帝600里加急,奏報軍情,取得朝廷的許可,動用大兵,奪取臺灣。

還沒有吃到豬肉,就想着分豬肉了,他在奏報上稟道:“……臺灣土地肥沃,出產稻米、砂糖等,有漁獲之利,臣以爲當設州縣,納入管治……”

一旦實現,那他可就成爲了收臺第一人,第一功臣了!

有俞諮皐的方略,朱一馮心中活絡,做着白日夢哩!

他和俞諮皐誰都不知道,就在俞諮皐剛剛計較停當,在總兵府裡的一個親兵,很普通,人稱爲狗蛋的年輕人,利用上街的機會,拐進了離總兵府的一家米鋪裡,須臾離開。

然後米鋪的掌櫃,以去外地進貨的名義,不知所蹤!

總兵府這等重要的機關,東南情報局怎麼可能不千方百計地打進楔子!

這狗蛋爛賭,那麼東南情報局的特工就借錢給他,等到他欠債累累時,即要他做總兵府的內奸!

於是,在東南府的顏常武,還比朱一馮早上那到一點的時間,知道了俞諮皐的攻臺大計!

……

“嘖嘖嘖!還真的是不錯啊!”顏常武召開軍議,他對諸將展示了俞諮皐大計。

“都說俞諮皐是虎門犬子,現在看來,他還不太蠢啊!”顏常武看過,認爲在這樣的條件下,哪怕是他也做不到比俞諮皐更好。

“目前敵人進攻徵兆已經很明顯了,我軍應敵上策,乃先發制人,立即進攻中左所(廈門)!”陳衷紀來紙上談兵道,他雖說這些年來轉文職,但智慧高明,除了公務,就是多讀書,進益不小,因此目光不差。

“在敵未出動前,我軍動用戰艦,我們的戰艦,遠勝於敵,用炮襲遠遠攻敵,待敵大至,我艦撤退,節節阻敵!如此當可令敵人未戰心怯也!”

“中策,佔領澎湖!”陳衷紀力主道:“守臺灣必守澎湖,澎湖是臺灣最重要的屏障,一旦失守,則我東南府四鎮盡暴露於敵前。”

“下策,在東南四鎮海域前列陣對敵,想來督軍也不會採取此下策吧!”陳衷紀說等於白說。

所有的人目光都望向了顏常武,他搖頭道:“不,我們絕不對開第一炮!”

“我們都來自明國,不能對明軍開第一炮!”他斬釘截鐵地道。

對此,陳衷紀頗不以爲然,認定顏常武有宋襄公之仁(春秋時,宋襄公伐鄭,與楚人戰於泓水,宋襄公講仁義,待楚兵渡過泓水後才與之戰,結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亡,史稱其仁義,反義詞就是迂腐),他進諫道:“渡河未濟,擊其中流,今我軍船堅炮利,不可讓敵過於逼近我們的地盤,以免被動。”

對於他的擔心,顏常武講道:“有的事,可以做,有的事,不能做。”

“本督自在臺灣立足,走的皆是正道,講的是名聲,本督沒有當過海盜,沒欺負過弱小,沒做不仁義之事,過去沒有,今後也不會有。”

他說的聲音不高,所有的人肅然起敬!

別看他年紀小,還真的是哦。

“所以我打算,等到俞諮皐的軍隊離開澎湖,即行交涉,要他們迴轉,他們肯定不幹的,那我們就攔截作戰!”

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20節殿上歡唔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第795節 顏常武是聖人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262節 由來第34節戰俘生涯第1266節 降與戰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1288節 九邊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087節 填溝壑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49節過春節(二)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1446節 硬剛(二)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0節修路風波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448節 硬剛(四)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1045節 抓壯丁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1577節 越南省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719節 阮大鋮的幸運日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171節落子(完)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67節 好漢來投第1743節 小東西收買大人心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1064節 招供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828節 荷蘭艦第262節 由來第742節 多鐸之憂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344節 有炮了
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20節殿上歡唔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第795節 顏常武是聖人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262節 由來第34節戰俘生涯第1266節 降與戰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1288節 九邊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087節 填溝壑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49節過春節(二)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1446節 硬剛(二)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0節修路風波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1448節 硬剛(四)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1045節 抓壯丁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1577節 越南省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719節 阮大鋮的幸運日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171節落子(完)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67節 好漢來投第1743節 小東西收買大人心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1064節 招供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1828節 荷蘭艦第262節 由來第742節 多鐸之憂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344節 有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