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

太后美而慧,與蘇丹分析,問他道:“我們還能守住城嗎?有沒有外來援軍解救聖-城?”

蘇丹默然片刻,痛苦地道:“我們守不住聖-城,也沒有外來援兵!”

如今東南軍已經進城,聖城失守就在眼前!

至於援兵?

大維齊爾艾西木·帕夏的十數萬大軍已經兵敗,短時間組織不起新的攻勢。而曾經寄予厚望的包頭佬援軍,則沒有任何蹤影。

“那麼你決心抵抗到底了?”太后有意問他道。

蘇丹苦笑着搖頭!

他還年輕,還沒有享受夠世界,他不想死!

正是因爲他不想死,他才讓東南國使臣進入皇宮。

是的,看似不可一世的蘇丹慫了,他想通了,只要活着,纔有希望與可能,如果失敗

“那你準備承受後果了?”太后問道。

“是的!”蘇丹答道。

“既然如此,只要他們的條件不太過分,就允了吧!”太后輕飄飄的一句道:“到了今時今日,給多給少都是人家的恩典。”

太后離開後,蘇丹便不再說話,他很清楚,奧斯曼帝國即將亡國了!

而且被人用戰爭強滅的亡國,是最徹底的,此時他連提點要求的權力都沒有,只能任東南軍爲所欲爲;別人是用戰爭取得伊斯坦布爾的,不必再顧忌奧斯曼任何人的處境。

他嘶啞着嗓子道:“來人,讓外邊的那個異教徒進來!”

陳子升被喚進來,以TJ總管塞利姆作爲代言人,雙方洽淡了一會兒,就達成了協議!

蘇丹有心投降,陳子升不爲已甚。

奧斯曼帝國取消國號,蘇丹退位,成爲東南國的安納托利亞郡王,封地爲阿曼東海岸的薩拉赫城。

其家族得保,隨他遷往薩拉赫城。

宗廟得保,東南國同意對不對其進行“考古”。

其待遇如山陽公,他向皇帝奏事不必稱臣,接受皇帝的詔書可以不拜,還可以象原來做皇帝一樣祭祀天地與祖宗,

東南國每年給予其銀元200萬元,待遇豐厚!

在這樣的情況下,蘇丹獻出聖城伊斯坦布爾,發詔讓軍隊停止抵抗。

真是一件好消息!

……

城內守軍依舊在抵抗着!

從古到今的城池攻守戰爭,城門洞開、被敵軍攻進城內,就可以宣告戰役的失敗,幾乎沒有巷戰反攻。

現在卻是個例外,聖-城裡的各大家族盡遣家族精英,從倉庫裡拿出了壓箱底的裝備,包括冷兵器、火槍與大炮,向着東南軍展開了猛烈的反攻。

他們是這座城最後的精華,當他們的力量展開時,連東南軍都得收縮兵力,轉爲了防禦!

東南軍沒有向前繼續推進,而是與包頭佬進行耐心的對攻,並不急於求成。

兩軍在城內鏖戰,東南軍指揮官戴維先生穿着一身士官的服裝,在精幹部隊的嚴密保護下,登上了伊斯坦布爾那血跡斑斑的城牆。

“君士坦丁堡!”他喃喃地道。

作爲一個有素質的白皮,他很清楚伊斯坦布爾的歷史。

曾經,上帝的子民丟失了這座千年不落之都。

之後的二百年,上帝的子民根本不能威脅這座改名爲伊斯坦布爾的城市。

直到今天,上帝的前子民,他,戴維先生登上了這座深具歷史意義的城市的城牆。

他在城牆上可以見到著名的大教堂,望着城內,那邊硝煙瀰漫,隆隆的槍炮聲、嘈雜的人聲從遠處傳來有沉悶之感。視線遠處,損壞的房屋讓這座城顯得分外蕭索。

東南軍已經完全攻陷西城,正向縱深發展,還沒有奪取聖-城。

即便如此,戴維先生很振奮,也很震驚!

在他沒歸入東南國他的年輕時期,他曾經親眼見識過包頭佬的戰力,那是席捲天下如虎,無與倫比!

他對於眼下的事還是感到難以置信……真的是在他的指揮下攻陷包頭佬的聖-城?!僅僅一個半月!

打敗包頭佬這件事勢必引起天下震動,恐怕東南軍中沒人象他這樣的心情,其他人頂多有點不敢相信,而他卻是百感交集。

從望遠鏡他看到城內包頭佬的旗幟依舊在飄揚,但是他們還能夠支撐多久?

他下令道:“把曾英的72、73、74師調進城來,上軍工,給城內部隊補充彈藥!”

副官接令下了城,不久後,大隊全副武裝的步兵象潮水般通過了城門,無數的頭盔向城內進發!

……

維齊爾菲拉斯·帕夏正在通往皇宮的中央大街上組織防禦,

前面,是長長的似乎沒有盡頭的長街,十分寬敞。

曾經有無數被征服的部族從這裡經過,到達皇宮入覲蘇丹。

現在,唉,有淚如傾!

他們等待着,見到了成羣結隊的東南軍步兵像洪水一樣從大街上蔓延過來。街道上滿滿的全是人,又讓人覺得很空曠,因爲除了整齊的軍隊,沒有一個百姓,人羣十分單調;無數的鐵甲軍士,稀里嘩啦的腳步聲十分浩大,彷彿有厚重的雲層向地面威壓過來,叫人產生窒息之感。

包頭佬的裝備不錯,有槍有炮,還有鋒利的可削鐵如泥的大馬士革刀。

然而兵器在手,並沒有給他們增加多少的勇氣。

他們看到武裝到牙齒的東南軍,全身裝鐵甲,頭上帶盔,僅這一項,包頭佬就比不過了,有些人穿鐵甲,大部分人頂多是皮甲。

東南軍爲了不倒在勝利的前夜,全部帶甲,甚至連進城的民工也穿上了皮甲,有許多民工自費買了鐵甲!

武器更不用說,人人用的都是上好的制式兵器,而包頭佬裝備則參差不齊,當然有好的,但也有許多不好的。

雖然東南軍還沒把大炮運到前線,但他們根本不會缺乏火力,包頭佬看到東南軍中好些士兵揹着的筒子,號稱什麼“有多少個同志就有多少個筒子”,那些筒子能夠當大炮來用!

東南軍在迫近,很快就要進入火炮的有效射程裡,菲拉斯·帕夏大叫道:“爲了神,爲了蘇丹,爲了奧斯曼!”

衆包頭佬也跟隨着熱烈應和,士氣竟不因敵軍已經入城而頹廢。

可想而知,即使是訓練有素的東南軍,想要殲滅這些狂熱的包頭佬,也要大費手腳,不付出血的代價是不可能的。

兩軍正要交戰的時候,突然一個晴天霹靂落在了包頭佬隊伍當中。

“蘇丹退位,獻出聖城伊斯坦布爾,所有的奧斯曼軍隊停止抵抗!”

這則消息一下子震撼了所有的包頭佬!

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355節 東南府發展遇瓶頸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1540節 老科普律魯是定海神針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980節 大汗之心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859節 吃得好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263節衆香之城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1852節 兩老賊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336節 賀勝利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1026節 十萬埃及人敗北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6節日程表第206節火槍逞威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2183章 直落(一)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1828節 荷蘭艦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2183章 直落(一)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99節顏常武之野望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1423節 圈套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1519節 奧地利人(一)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74節不用擔心第1044節 進波斯灣!
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355節 東南府發展遇瓶頸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1540節 老科普律魯是定海神針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980節 大汗之心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859節 吃得好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263節衆香之城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1852節 兩老賊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336節 賀勝利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1026節 十萬埃及人敗北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6節日程表第206節火槍逞威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2183章 直落(一)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1828節 荷蘭艦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2183章 直落(一)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99節顏常武之野望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1423節 圈套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1519節 奧地利人(一)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2009節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的不解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74節不用擔心第1044節 進波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