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邊大同_第24章 聖旨,拜師劉時敏

6月十8日,朱以溯等人的老相識劉時敏來新平堡宣旨。來這種寒苦有危險的地方宣旨,沒幾個太監願意,輪了1圈後1致推舉劉時敏再跑1趟。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宗室有弘昭這等赤子,實乃宗室之幸事。以溯教子有功,當爲天下宗藩效仿。朕甚慰,擢升以溯鎮虜衛指揮使同知,世襲鎮虜衛僉事,授懷遠將軍。專司軍屯之事,望爾勤勉。欽此。”

這道聖旨下的早,並未提及朱以溯等人奪權之事。但這道聖旨說明朱以溯父子聖眷正隆,讓隨同聽旨的天成衛、鎮虜衛兩位指揮使收起了各自小心思。

劉時敏宣完聖旨,授了朱以溯朝服、公服、常服等官服及印信之後9匆匆走了,連頓飯都沒吃。他來的時候皇帝身體9不好,這時候不趕回去,可能會喪失極大的機會。

7月初2,來回奔波瘦了1圈的劉時敏又來了,還是來宣旨的。這次他臉色很不好,皇帝身體越來越壞,他因爲才學出衆有清名被宮裡排擠,回到京城交了差事還沒吃頓熱的,9被大太監王安打發過來,又來宣旨。

而且這次宣完旨,他9不用回去了。因爲他有才名,來回奔波讓皇帝有了印象,想起他有點真材實幹,9讓他代替護衛宗室子弟立了功的原大同鎮鎮守太監張恭出任新1任的鎮守太監,順便教導朱弘昭學業。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麻承宣惡行着實惱怒,更因有弘昭此等捨身救父孝子而開懷。此子朕甚喜之,特命劉時敏爲大同鎮守中官,望時敏用心教導弘昭。可使以溯爲大同東路參將,望爾以麻氏承宣爲鑑,莫讓朕失望。另弘昭救父孝行可載史揚宗室孝悌善名,朕不可不賞,授武勳驍騎尉,賜穿鬥牛服。望爾尊師重道,莫複方仲永舊事。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父子倆父親被感動的不行,兒子想着萬曆皇帝對咱這麼好,心中莫名傷感矛盾。伏在地上俱是流淚,1個是發乎真心,1個是被引動的。

在場最高興的9是趙期,伏在地上喜極而泣。心情最複雜的9是何衝,1番心機,衝殺在前,未曾想皇帝唯獨重賞朱以溯父子。

兩名隨行的小宦官引朱弘昭到1旁,爲他穿上緋紅金鱗彩織祥雲鬥牛過肩袍。這鬥牛袍稍大1號,除了這1件外還有兩件備用,1件成年體形,1件少年體形。

明朝各種賜服以蟒袍爲尊,蟒與龍相似只是4爪。其次是飛魚服,和蟒袍差不多,只是有1對翅膀。再次是鬥牛服,1樣是龍,只是龍頭有牛角。最次是麒麟服,麒麟是牛蹄。這9是4種賜服的差距,很好劃分。

朱弘昭再次叩謝山呼萬歲,起身後又拱手對劉時敏躬身行禮,這可是萬曆皇帝御賜的師傅,還是鎮守太監,保住他大腿,大同鎮內他們父子短時間內沒人敢招惹。

劉時敏面上微笑,頷首將這道聖旨裝盤遞給朱以溯,又取出1道聖旨高唱道:“錦衣衛小旗何衝、大同左衛軍戶劉良佐、太原義士郭諒上前聽旨。”

1旁郭諒1愣,有些奇怪掃1眼衆人,還是跟着激動的何衝、劉良佐2人叩拜山呼:“草民郭諒、微臣何衝、餘丁劉良佐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又是1通抑揚頓挫,如同制式的條文用詞,可見這道聖旨是其他人代擬的。1轉眼這3人都成了百戶,隨行宦官端上6品武官服。

兩道聖旨只給官,卻不見賞,極有萬曆皇帝的行事作風。

聖旨唸完,朱以溯擺宴招待劉時敏。

劉時敏不僅是傳旨天使,也是即將上任的大同鎮鎮守中官,官方名稱是鎮守中官,大家都俗稱爲鎮守太監。

這是個極大的權職,戰時9是大同鎮各路軍兵之監軍。平日裡各軍補充糧餉由兵備道主事負責,而軍械、儀仗乃至作訓出戰,都歸鎮守太監管理,只要和戰爭牽邊,9能橫插1腳。

大軍若出征,鎮守太監9是監軍,軍中帥臺坐正中位置,左右兩側纔是巡撫和總兵官。

宴席上,天成、鎮虜兩衛指揮使、同知、衛僉事以及8名千戶,恨不得1腳踹開朱弘昭,自己坐到劉時敏身前。

如今新平堡馬市即將舉行,堡內堡外商號、商隊還有閒散單幹戶可謂雲集。有頭有臉的都下了拜帖,宴席還沒開始又得知劉時敏將會出任鎮守太監,是皇帝陛下爲朱弘昭親封的良師。

心中感嘆這朱弘昭生了個好兒子,手裡也不含糊,立刻9將原來的禮單丟了,換了1份更大的。

可堡內參將府也9前後兩進,左右各1總共4個小院子,竟安置不下。這些商隊管事留下禮單拜帖,皆雲下回等朱參將有空閒了,再上門拜訪。9這樣,還有3多有頭有臉的商隊管事加入宴席。

誰都能看得出來皇帝陛下對朱家父子有多麼的厚愛,聖眷正隆啊!而鎮守太監又是朱弘昭師傅,參將和鎮守太監珠聯璧合,威懾力遠比總兵、甚至比巡撫還高。

新平堡如此重要,朱以溯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宗室虎口拔牙,不動聲色間將麻家紮在這的大釘子麻承宣拔掉,這讓這些商人很是忌憚。

寧願破財,也不能交惡了這宗室出身的傢伙。各地方宗室是個什麼德行他們怎會不知?當街攔住商隊敢明搶,更何況這朱以溯手裡還有兵!

不要小看新平堡的馬市,這裡是晉北最大的進出口邊貿重鎮。1旦惱了掌兵權的朱以溯,其有聖眷,又有鎮守太監庇護,派‘馬賊’搶他們9是1句話的事情。

朱弘昭1身稍大緋紅鬥牛過肩袍,頭戴方翼烏紗帽,腰懸絲織4方玉帶,墜掛彩線絲編綬。他皮膚健康紅潤微微泛黑,鳳眼細眉,氣度閒靜安逸惹人眼目。

他覺得自己必須低調,3日抄書十3部這種才名無關緊要,以志向改名可9有些張揚不合祖制了,好在萬曆皇帝沒追究,這事也9揭過。

但何衝秘奏裡亂寫1通,什麼捨身救父,都是在糊弄人。這些事情總結下來,9顯得他高大了。根基不穩,太高大很容易讓小人1拳打中膝蓋,那時候可9不得不跪了。

總之現在不是高調的時候,要低調,低調。

劉時敏很滿意這個弟子的心懷,被皇帝下旨讚揚卻能如此鎮定,可見也是1個有前途的人。他和絕大多數太監不1樣,但有1點1樣,他沒後。

天地君親師,按現在的關係來說,朱弘昭9是他的弟子門人半個繼承人。看向朱弘昭的目光格外柔和親善,1邊應酬着,1邊想着該如何教導這個弟子。

朱以溯因好交際,這酒量不錯,與衛所高級官員觥籌交錯,眉開眼笑面泛紅光,得意洋洋說着自己兒子了不起的過去。

朱弘林坐在偏桌上,看向衆人環繞如掌上明珠的朱弘昭,他目光中滿是羨慕和欽佩。

身穿6品青色嶄新官袍掛彪補子的郭諒提杯淺飲,嘴角泛着笑意。這1趟他可以說是什麼都沒幹,9得了個官職。雖說這衛所武職不值錢,卻也是衛所軍官世襲子弟壟斷的,旁人想插進去也不是1件容易事。

他在郭家只是旁支庶流,但有了朝廷任命的6品武職,家中地位必然高漲。說不好能得到家中助力,幹到1方參將總兵也不是不可能。

郭諒寡言少語,而劉良佐9喜歡說話交朋友,與何衝相互敬酒,聊得甚歡。他心中欣喜難以用言辭形容,找了個飯票,沒想到啥都沒幹9有了百戶之職。

百戶啊,這可是他曾經需要仰望的存在。原來最大的理想9是當個小旗或總旗,擺脫普通軍戶的身份,能得到1份職田,再購點土地湊夠百畝這輩子也9值了。

現在起步9是百戶,上面有朱以溯這個參將、還有鎮守太監罩着,這前途實在是太亮了。心中幹勁士卒,1門心思想着如何討好朱弘昭這個關鍵。

宴會的目的9是讓新平堡有頭有臉的官商認個臉,大家往日不熟也沒多少好聊的。認識了該認識的人,這宴會也9散了。

人散後,何衝等人回軍營,趙期帶家丁撤去碗碟殘羹,留下朱以溯父子與劉時敏這個好太監。

朱以溯微醉賠了個不是在1旁飲茶解酒,劉時敏則換上1身常服,考校朱弘昭學識。提了幾個4書5經裡的斷句讓朱弘昭承上起下背誦釋義,心中感嘆這是1根好苗子。卻見朱弘昭心神不屬,問:“2郎所思何事?”

“學生認爲經學不適合學生深讀鑽研,學生當學軍略。”

“爲何?”

朱弘昭低着腦袋故作思考,道:“我父子蒙陛下垂憐,纔有這新平堡邊鎮重職加身。我父只是1介文人,不通軍略。將來學生成丁替父固守邊陲,志在塞外,不學軍略怎麼能成?先生是軍戶出身,必然懂軍略,還請先生教我。”

見朱弘昭躬身行禮,小臉滿是堅毅,劉時敏尷尬笑笑,扶起朱弘昭道:“爲師乃是家中次子,兄長能襲職領兵。爲師只能與其他兄弟攻讀經書走科舉仕途,故而這軍略爲師不通,遠不如父兄。在宮中涉獵雖廣,對軍略卻是無趣。”

劉時敏家中世襲駐紮在居庸關的延慶衛世襲僉事,起點和當年的戚繼光戚大帥1樣高。他父親曾經是遼鎮副總兵,兄長如今掛職5軍都督府。若外放,最低也是參將。

估計這個希望不大,他是太監,他兄弟若再帶兵,很容易遭人彈劾。

九邊大同_第83章 後續(2)青陽_第241章 北線戰事時勢難造英雄_第121章 勸降(2)南京_第567章 驅暴明時勢難造英雄_第119章 西天9在腳下(1)九邊大同_第37章 冷水激頭錦衣衛時勢難造英雄_第128章 痢疾!(2)九邊大同_第55章 家事,遼民事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4章 3月平叛計劃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9章 道不同(1)九邊大同_第46章 局勢易變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7章 夜色朦朧啓明_第276章 千帆竟過啓明_第305章 結束時勢難造英雄_第96章 有人做鬼南京_第584章 排序南京_第505章 印度啓明_第303章 人心散了九邊大同_第70章 戰後掌軍(2)青陽_第236章 血流成河九邊大同_第48章 夏收,經濟拮据南京_第456章 點撥南京_第604章 擔子青陽_第213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九邊大同_第49章 麻將,姐妹同侍九邊大同_第70章 戰後掌軍(2)青陽_第231章 目標是朝鮮九邊大同_第83章 後續(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8章 皇后之怒(1)時勢難造英雄_第132章 夜宴鐵網_第368章 角鬥上九邊大同_第44章 赴遼之陰謀南京_第466章 潞王朱常淓時勢難造英雄_第129章 總攻(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8章 山東赴遼軍青陽_第271章 天啓甦醒南京_第509章 垂直控制體系鐵網_第360章 日本的耶穌會(2)南京_第479章 策動青陽_第246章 眼光(1)青陽_第238章 箭射魏忠賢九邊大同_第32章 皮革與兵備稽查九邊大同_第60章 中堂議事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7章 改土歸流是把刀九邊大同_第42章 戰事與喜事啓明_第348章 暗潮上鐵網_第418章 虎丘大會南京_第466章 潞王朱常淓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0章 出征,汪文言(1)時勢難造英雄_第136章 通州無雙閻應元(1)青陽_第215章 令人絕望的細紅線南京_第487章 毒計(3)九邊大同_第12章 打賭抄書南京_第436章 反擊青陽_第229章 金德大勢南京_第598章 南擴計劃下九邊大同_第71章 東渠之戰啓明_第337章 改藩青陽_第238章 箭射魏忠賢南京_第587章 天下無糧南京_第567章 驅暴明九邊大同_第34章 匠戶與燒製焦炭青陽_第239章 天啓的厚禮南京_第499章 啓程啓明_第286章 壓抑啓明_第289章 史繼偕發招南京_第448章 法司時勢難造英雄_第102章 驅賊做刀鐵網_第382章 資本之爭貫徹人心(2)青陽_第259章 調兵進京?啓明_第277章 鄭芝龍的壞消息鐵網_第370章 有恃無恐啓明_第314章 京聞報刊(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0章 讓兵權南京_第494章 重慶血案時勢難造英雄_第141章 通州震動南京_第456章 點撥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9章 朝議(2)南京_第475章 後悔遲啓明_第358章 全面總攻鐵網_第423章 是非公論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0章 出征,汪文言(1)南京_第551章 坎兒井青陽_第270章 丞相府與替罪羊九邊大同_第7章 姐妹倆啓明_第350章 暗潮下,之黑歷史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7章 改土歸流是把刀鐵網_第378章 宋應星南京_第472章 輕與重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2)啓明_第325章 內閣鬥毆九邊大同_第54章 練兵啓明_第311章 肩挑日月之天命青陽_第236章 血流成河九邊大同_第37章 冷水激頭錦衣衛啓明_第325章 內閣鬥毆啓明_第311章 肩挑日月之天命時勢難造英雄_第142章 文官認慫(1)青陽_第227章 蒙古入塞
九邊大同_第83章 後續(2)青陽_第241章 北線戰事時勢難造英雄_第121章 勸降(2)南京_第567章 驅暴明時勢難造英雄_第119章 西天9在腳下(1)九邊大同_第37章 冷水激頭錦衣衛時勢難造英雄_第128章 痢疾!(2)九邊大同_第55章 家事,遼民事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4章 3月平叛計劃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9章 道不同(1)九邊大同_第46章 局勢易變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7章 夜色朦朧啓明_第276章 千帆竟過啓明_第305章 結束時勢難造英雄_第96章 有人做鬼南京_第584章 排序南京_第505章 印度啓明_第303章 人心散了九邊大同_第70章 戰後掌軍(2)青陽_第236章 血流成河九邊大同_第48章 夏收,經濟拮据南京_第456章 點撥南京_第604章 擔子青陽_第213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九邊大同_第49章 麻將,姐妹同侍九邊大同_第70章 戰後掌軍(2)青陽_第231章 目標是朝鮮九邊大同_第83章 後續(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8章 皇后之怒(1)時勢難造英雄_第132章 夜宴鐵網_第368章 角鬥上九邊大同_第44章 赴遼之陰謀南京_第466章 潞王朱常淓時勢難造英雄_第129章 總攻(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8章 山東赴遼軍青陽_第271章 天啓甦醒南京_第509章 垂直控制體系鐵網_第360章 日本的耶穌會(2)南京_第479章 策動青陽_第246章 眼光(1)青陽_第238章 箭射魏忠賢九邊大同_第32章 皮革與兵備稽查九邊大同_第60章 中堂議事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7章 改土歸流是把刀九邊大同_第42章 戰事與喜事啓明_第348章 暗潮上鐵網_第418章 虎丘大會南京_第466章 潞王朱常淓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0章 出征,汪文言(1)時勢難造英雄_第136章 通州無雙閻應元(1)青陽_第215章 令人絕望的細紅線南京_第487章 毒計(3)九邊大同_第12章 打賭抄書南京_第436章 反擊青陽_第229章 金德大勢南京_第598章 南擴計劃下九邊大同_第71章 東渠之戰啓明_第337章 改藩青陽_第238章 箭射魏忠賢南京_第587章 天下無糧南京_第567章 驅暴明九邊大同_第34章 匠戶與燒製焦炭青陽_第239章 天啓的厚禮南京_第499章 啓程啓明_第286章 壓抑啓明_第289章 史繼偕發招南京_第448章 法司時勢難造英雄_第102章 驅賊做刀鐵網_第382章 資本之爭貫徹人心(2)青陽_第259章 調兵進京?啓明_第277章 鄭芝龍的壞消息鐵網_第370章 有恃無恐啓明_第314章 京聞報刊(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0章 讓兵權南京_第494章 重慶血案時勢難造英雄_第141章 通州震動南京_第456章 點撥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9章 朝議(2)南京_第475章 後悔遲啓明_第358章 全面總攻鐵網_第423章 是非公論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0章 出征,汪文言(1)南京_第551章 坎兒井青陽_第270章 丞相府與替罪羊九邊大同_第7章 姐妹倆啓明_第350章 暗潮下,之黑歷史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7章 改土歸流是把刀鐵網_第378章 宋應星南京_第472章 輕與重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2)啓明_第325章 內閣鬥毆九邊大同_第54章 練兵啓明_第311章 肩挑日月之天命青陽_第236章 血流成河九邊大同_第37章 冷水激頭錦衣衛啓明_第325章 內閣鬥毆啓明_第311章 肩挑日月之天命時勢難造英雄_第142章 文官認慫(1)青陽_第227章 蒙古入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