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網_第370章 有恃無恐

“4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1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爲不祥。彼既不爲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1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今將不徵諸夷國名,開列於後:……”

這9是朱元璋的十5個不徵之國的原話,意思很簡單,只要對方安份,那9沒必要冒風險去打。怎麼說呢……這十5個不徵之國,在朱元璋看來都是不毛之地,打下來也是賠賬的,不划算。

9像後世看非洲1樣,不算非洲的礦和經濟特產,9看非洲地表的人和落後,總覺得這麼遠打下來還要養活這幫子人,撥錢發展這些人,實在是不划算。

這十5個不徵之國都是濱海的,最爲特殊的有4個,首先是朝鮮。以大明開國初的尿性,應該是滅掉的。之所以不滅,9是李氏將原來的王氏政權1頓狠殺,連殺與逆元關係親密的4王,讓朱元璋很滿意,也怕造成楊廣故事,9捏着鼻子認了。

畢竟李氏政權是新興政權,是充滿活力的,不是原來那個腐朽不堪的死氣沉沉的。加上朝鮮地形,感覺打過去冒得風險與最後的收穫,不成比例。

而朝鮮人很會做人,朝野上下口裡喊着‘事大主義’,即以小事大,以小國服從、服侍宗主大國。而私底下,卻不斷向北偷偷摸摸擴疆,可口號喊得好,又是1點1滴搞得寸進尺,雖然有小衝突,表面上還是很順服的。

值得1說的是朝鮮政變仁祖反正1事,原來的王與建奴眉來眼去,其侄子李倧帶着幾百人搞政變成功,口號9是撥亂反正。

當時朝鮮戰區歸登萊巡撫袁可立節制,對原來的朝鮮很不滿意,有派總督節制的意圖。然而朝鮮這邊自己廢了原來的王,口號喊得很好,要擺正屁股,1心爲大明報恩。實際上怎麼回事,袁可立很清楚。

朝鮮使者去京都請求冊封李倧,從法理上承認其合法性。朝廷因其自作主張故而不搭理,又去登萊找袁可立求情。袁可立閉門不見,耗不住這幫人才開口,將李倧的行爲定義爲謀逆,不忠不孝。讓朝鮮好自爲之,平定建奴後再說合法性的事情。

李倧這個新王,與原來的那位1個德行,也是表面順服,暗地裡與建奴眉來眼去。歷史上後來,朝鮮派往清的使者,幾次哭求鬧騰修明史的翰林院,想將袁可立的傳修改,將袁可立對他們仁祖大王的定義刪除。

爲了安撫這個棒槌小弟,已經被改的不像樣子的明史,再篡改1些又不算什麼,9給改了。可袁可立是何等重要的人物?明史能改再改,各方面記錄袁可立的文檔多的是,朝鮮人白費心機。

其次是日本這個傳統的學生,被定義爲‘雖朝實詐’,順服朝貢是表面的,爲的還是撈取大明的好處,所以與日本斷絕朝貢體系,但維持着小規模的堪合貿易。

大明的朝貢體系,真的是很賠錢,各藩朝貢送來1點東西,往往回去時能帶走十倍的賞賜。比如蒙古,朝貢的好處讓這些人連草原好漢的臉都不要了,朝貢規模1度達到兩3千人……

1路上仗着人多,又是朝貢的使者團隊,在沿途偷雞摸狗擾着地方不得安寧,地方不斷訴苦,還專門給批評了1頓。

與日本對立的尚氏琉球,大明對這個小弟是真心的好,與日本形成鮮明對比。尚氏王族子弟代代進入國子監求學,與大明的關係極爲親密。豐臣秀吉徵朝前搞大動員,9派人威脅琉球讓出兵,琉球國立馬1封信報告大明爸爸。

最後1個特殊的9是占城國,因爲朝貢時太貪婪,帶着大量的商隊衝擊大明地方經濟,撈了幾回甜頭,9給踢出了朝貢體系。

所以,朱弘昭打日本,祖訓上是站得住腳的,日本鬧事情是第1原因,收拾收拾不算違背祖訓。再者,日本之所以被列爲不徵之國,是因爲太祖看這個國家太窮了,窮山惡水全是刁民,打他做什麼?

可日本的石見銀山、佐渡金都是近幾十年冒頭的,這9不算貧瘠了,9算日本很乖沒出徵朝戰役這1檔子事,光憑他有大明所缺的金銀,那9可以打!

其次,十幾年前島津氏佔據琉球,栽植甘蔗,衝擊着大明南方的糖貿易,還有陶器、瓷器技術發展,也降低了大明獨有的貿易競爭力。所以,打日本從法統、國情上來說,都是可以打的。

最新的人口統計,讓明眼人都怕,所謂的明眼人可不是埋頭在田地的農民,而是士紳、商團。他們比誰都怕秩序崩潰,1旦天下大亂,他們是最倒黴的。

朝廷打日本爲的9是搶糧、開拓疆土可以養活更多的人,誰敢反對?誰又想反對?

打日本,將內部矛盾外移,只要朝廷不要徵收徵日稅,那什麼都好說,無可無不可。

晉商集團及依附晉商的秦商,勳戚名下的商會也大規模崩散、充公。這些人1向把持着朝廷運輸渠道,包括軍糧、軍械運輸。這是北方商團的特權,南方以海貿爲主,兩淮以鹽運爲主,插不上軍市買賣。

現在日本那邊駐軍的繳獲,自然也沒有隨軍銷贓的商隊,南方人插不上手,北方的又控制在皇室手裡。所以,這是1場賺錢的買賣,戰爭紅利控制在皇室、朝廷手裡,沒有被上下聯手給吞掉。

而其中御史臺由原來士林控制,改由皇室控制,派出1波波御史、監軍又監督着繳獲。否則天高皇帝遠,隔着汪洋大海,前線將領絕不會這麼順服。

以前的御史講究清流,講究名望,乾的9要咬人的差事,自然要把自己弄得無懈可擊。可御史是幹什麼的?9是咬人的,鍾羽正這個齊黨元老改造的御史臺,可不管你名望如何,只要你敢咬人,會咬人,9敢把你弄到御史臺去咬人。

御史臺咬人,廠衛動手,御史臺與大理寺、刑部組成的3法司又是穿1條褲子,1咬1個準,1條龍服務。說弄死你9弄死你,誰不怕?

監察只要上面支持,注重刑法典紀,朱弘昭不去主動增強,只要放手不去阻撓,這幫人抱着1本《大明律》,9能把1個個人放倒。

這是1場成功的軍事行動,只要戰爭紅利源源不斷刺激,朝廷9能不斷的打下去。不像以前,朝廷花錢,軍隊丟命,戰爭紅利全落到士紳商團、官員手裡。結果9像萬曆時期那樣,3大徵全部打贏,可朝廷卻越來越窮,不得不休養生息,乃至是害怕打仗,坐看李家扶持的建奴越發的做大,到了1方不得不反,1方不得不打的地步。

現在的朝廷也是1個強權朝廷,軍隊強勢做支柱,皇帝強勢不怕事,1次次清洗將士紳、地方對中樞,民間輿論對中樞的影響力降低到最低。

還有1系列拋出去的爵位和中興大勢帶來的名望資產,爲了自己在歷史上的名聲,爲了給子孫贏得富貴,皇帝又將治統正式轉移相府,他們已經不需要退路了。

中樞圍繞着1個核心,鎮壓地方自然是本能。誰管你怎麼評價,幹掉你們這些不聽話的,死人、罪人的評價是沒意義的!

萬曆皇帝多喝1點酒,9有御史指着鼻子罵昏君。正德皇帝爭奪軍權設立的另類軍機處豹房,被民間形容爲藏污納垢之地。

現在,朱弘昭在西苑搞角鬥,誰敢嘰歪?

各處搞大工程危險的活兒可不少,缺的人海了去,誰想試試自己命硬不硬,儘管鬧騰。

шшш ●тtκan ●C ○

承光殿,最後還有3名武士,1通廝殺後活着的1個,被拖到大理寺天牢養着,這次角鬥也9散了。

下午,瓊華宮。

朱弘昭手握朱弓,1杆杆金箭射出,與袁樞比試弓術。

鄭崇儉懂兵事,可不擅長武技,丟了丟人9在1旁做會談報告,血腥的角鬥已將近衛信尋這個日本天皇的胞弟嚇住,很多條件自然而然的9通過了。他覺得,自己這次任務做的非常的好。

抵達瓊華宮的李家姐妹爲朱弘昭擦汗,飲着果酒,朱弘昭衡量着近衛信尋的3個底線:“可以賜其兄爲世襲男爵,封地十里。京畿地方不可能,9在中都鳳陽府選1處。詔免朝廷各項雜稅,其稅收3成用於孝陵。每代抽兩丁編入孝陵衛,爲太祖效力盡忠。”

這是第1條,第2條是關於日本公卿階層的安置,這1條更簡單,也麻煩。日本公卿階層希望能改籍併入大明,擁有正常民籍,可以參與科考。看着簡單,潛在意思是希望下1科時,能參考西南、蒙古、朝鮮舊例,恩賞最少2名進士名額。

之所以麻煩,9在於這裡。去年的科考,蒙古、朝鮮、西南這邊多出1百1十名額,導致每科3進士數量膨脹爲4出頭,已引發士子不滿。

增加名額是好事,可不能指定地方。

結果9是,去年科考後,向這3個地方改籍的士人數量大增,想要爭取這項福利。朱弘昭正準備在下1科時壓縮名額到35,再說讓瀛洲進士與各處不1樣。

蒙古、朝鮮、西南擠出來的進士,所學所想,與大明主流是對接的,相當於與國際接軌。而瀛洲漢化程度落後,又會因種種原因而抱團,大開方便之門,只會形成頑疾。

以後可以給他們同等的待遇,因爲那時候他們已經漢化完成。現在給,考中進士的這些人省去基層的打磨,心態會不正。

更關鍵的是,日本人的戰績太差,給2個進士名額,各處不信服。你若打得好,談判時給你1批名額,那還算合理。分明是離死不遠了,還獅子大張口想要啃1口好肉?

接住李秀孃的手帕,朱弘昭拋出落在鄭崇儉烏紗左翅:“去,再談。我大明不着急,前線將士不着急。朕也不着急,你急什麼?”

這也叫大讓步?朱弘昭想不明白,連第3條也沒聽,直接打發哆哆嗦嗦,頂上烏紗冠披着白色手帕的鄭崇儉出宮去談。

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6章 齊王出宮了!九邊大同_第46章 局勢易變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2章 第1次流血青陽_第262章 密詔遺詔青陽_第263章 得山海者得天下南京_第532章 舉國之大事青陽_第243章 何衝惹得麻煩(2)南京_第541章 蝗災九邊大同_第48章 夏收,經濟拮据南京_第562章 簡化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9章 朝議(2)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2)時勢難造英雄_第121章 勸降(1)南京_第505章 印度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2章 第1次流血青陽_第249章 人心所向即天命九邊大同_第82章 憤怒鐵網_第365章 君父九邊大同_第8章 農苦,聖旨到九邊大同_第28章 流民與削兵南京_第510章 水師規劃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5章 烏番臊子面鐵網_第375章 濟農本願時勢難造英雄_第105章 衡王犒軍(1)青陽_第241章 北線戰事啓明_第283章 72人過無跡(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7章 夜色朦朧九邊大同_第48章 夏收,經濟拮据九邊大同_第38章 除夕守歲火箭彈青陽_第258章 天啓重傷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1章 苦逼的戶部南京_第518章 2月寒南京_第449章 入鐵網_第404章 兵役策九邊大同_第78章 大明平虜伯?(1)南京_第485章 毒計(1)青陽_第202章 日不落,籌備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1章 火銃線列陣南京_第448章 法司南京_第492章 毒計(8)南京_第539章 西北戰事南京_第596章 公田制度鐵網_第394章 鑄幣與改幣啓明_第351章 再擴增鐵網_第421章 僵局時勢難造英雄_第130章 落幕(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8章 皇后之怒(1)時勢難造英雄_第91章 要動手鐵網_第413章 挖,還是不挖南京_第476章 黑槍事件鐵網_第395章 炙手可熱南京_第519章 海的味道南京_第503章 內賊青陽_第229章 金德大勢南京_第576章 舞弊下南京_第546章 新任千戶青陽_第234章 再臨平遙鐵網_第372章 澳門(1)九邊大同_第2章 奉國中尉,只能當豬!青陽_第215章 令人絕望的細紅線時勢難造英雄_第129章 總攻(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1章 火藥船九邊大同_第53章 9千歲攻略成功南京_第467章 偷襲(上)南京_第467章 偷襲(上)九邊大同_第51章 步步緊逼菅典標九邊大同_第54章 練兵青陽_第250章 誰的膽子大?九邊大同_第61章 總兵楊肇基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8章 皇后之怒(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3章 擊丸盾陣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5章 朝鮮變動南京_第505章 印度啓明_第286章 壓抑南京_第456章 點撥南京_第575章 舞弊上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0章 兄弟關係啓明_第317章 心學格物(1)南京_第596章 公田制度鐵網_第372章 澳門(1)時勢難造英雄_第94章 5鬥秀才南京_第576章 舞弊下青陽_第201章 軍機大臣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6章 崇智宮也不安全……鐵網_第399章 袁可立入京啓明_第291章 臺灣設鎮啓明_第284章 戰況,碾壓!啓明_第281章 悲觀的老奴九邊大同_第62章 好賭楊御藩(1)時勢難造英雄_第99章 最毒不過書生九邊大同_第36章 公子所失,有恩無罰南京_第474章 分門別類南京_第458章 女子權益南京_第439章 金鐵之利時勢難造英雄_第135章 北上南京_第523章 銃刺衝鋒(4)啓明_第358章 全面總攻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6章 崇智宮也不安全……青陽_第246章 眼光(2)啓明_第310章 時代發展問題(2)
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6章 齊王出宮了!九邊大同_第46章 局勢易變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2章 第1次流血青陽_第262章 密詔遺詔青陽_第263章 得山海者得天下南京_第532章 舉國之大事青陽_第243章 何衝惹得麻煩(2)南京_第541章 蝗災九邊大同_第48章 夏收,經濟拮据南京_第562章 簡化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9章 朝議(2)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2)時勢難造英雄_第121章 勸降(1)南京_第505章 印度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2章 第1次流血青陽_第249章 人心所向即天命九邊大同_第82章 憤怒鐵網_第365章 君父九邊大同_第8章 農苦,聖旨到九邊大同_第28章 流民與削兵南京_第510章 水師規劃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5章 烏番臊子面鐵網_第375章 濟農本願時勢難造英雄_第105章 衡王犒軍(1)青陽_第241章 北線戰事啓明_第283章 72人過無跡(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7章 夜色朦朧九邊大同_第48章 夏收,經濟拮据九邊大同_第38章 除夕守歲火箭彈青陽_第258章 天啓重傷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1章 苦逼的戶部南京_第518章 2月寒南京_第449章 入鐵網_第404章 兵役策九邊大同_第78章 大明平虜伯?(1)南京_第485章 毒計(1)青陽_第202章 日不落,籌備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1章 火銃線列陣南京_第448章 法司南京_第492章 毒計(8)南京_第539章 西北戰事南京_第596章 公田制度鐵網_第394章 鑄幣與改幣啓明_第351章 再擴增鐵網_第421章 僵局時勢難造英雄_第130章 落幕(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8章 皇后之怒(1)時勢難造英雄_第91章 要動手鐵網_第413章 挖,還是不挖南京_第476章 黑槍事件鐵網_第395章 炙手可熱南京_第519章 海的味道南京_第503章 內賊青陽_第229章 金德大勢南京_第576章 舞弊下南京_第546章 新任千戶青陽_第234章 再臨平遙鐵網_第372章 澳門(1)九邊大同_第2章 奉國中尉,只能當豬!青陽_第215章 令人絕望的細紅線時勢難造英雄_第129章 總攻(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1章 火藥船九邊大同_第53章 9千歲攻略成功南京_第467章 偷襲(上)南京_第467章 偷襲(上)九邊大同_第51章 步步緊逼菅典標九邊大同_第54章 練兵青陽_第250章 誰的膽子大?九邊大同_第61章 總兵楊肇基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8章 皇后之怒(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3章 擊丸盾陣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5章 朝鮮變動南京_第505章 印度啓明_第286章 壓抑南京_第456章 點撥南京_第575章 舞弊上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0章 兄弟關係啓明_第317章 心學格物(1)南京_第596章 公田制度鐵網_第372章 澳門(1)時勢難造英雄_第94章 5鬥秀才南京_第576章 舞弊下青陽_第201章 軍機大臣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6章 崇智宮也不安全……鐵網_第399章 袁可立入京啓明_第291章 臺灣設鎮啓明_第284章 戰況,碾壓!啓明_第281章 悲觀的老奴九邊大同_第62章 好賭楊御藩(1)時勢難造英雄_第99章 最毒不過書生九邊大同_第36章 公子所失,有恩無罰南京_第474章 分門別類南京_第458章 女子權益南京_第439章 金鐵之利時勢難造英雄_第135章 北上南京_第523章 銃刺衝鋒(4)啓明_第358章 全面總攻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6章 崇智宮也不安全……青陽_第246章 眼光(2)啓明_第310章 時代發展問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