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邊大同_第66章 河套蒙古寇邊

黃河百害,惟富1套。

這個套,9是河套平原。河套1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包括寧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

黃河在這裡先沿着賀蘭山向北,再由於陰山阻擋向東,後沿着呂梁山向南,形成“幾”字形,故稱“河套”。這片流域的黃河,真的很溫柔。

河套是中國古代漠南軍事要地。黃河經此成1大彎曲,秦、漢稱河南地,自明朝修築榆林長城後,始稱河套。

河套西、北、東3面環繞黃河。陰山橫亙黃河之北,其溝谷多爲古代大漠南北之重要通道。賀蘭山聳峙於黃河之西,蘆芽山屏障於黃河之東,南鄰陝北高原。

依山阻河,形勢險要。套裡爲鄂爾多斯高原,地表呈波狀起伏,中部高,4周低。境內黃河,水流平穩,兩岸土地肥沃,可耕可牧。

這樣1塊風水寶地,自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或許遊牧民族不知道什麼是兵家,但他們也知道這塊地方的厲害之處。自古以來這塊地方9紛爭不斷,即便明朝北驅蒙古,可這片地方,還是被蒙古諸部逐漸侵入,並逐步強盛,明朝中後期1味防守修建榆林長城,耗費民力物力極大。

土木之變後,受到重大打擊的明朝無力對河套地區進行有效控制。成化時期,對盤踞河套的蒙古勢力進行了反擊。9是著名的紅鹽池之戰,此戰意義重大。

後來明朝雖有弘治中興,但國力遠遠不能擊敗入犯的蒙古。蒙古諸部逐漸強大,紛爭不斷爭奪領導權,後來推舉達延汗,達延汗分封6個萬戶,佔據了河套。

而這個冬季,河套蒙古受災嚴重,活不下去怎麼辦,只能學老祖宗南下去搶東西吃。不過現在文雅多了,先禮後兵。

這次打着的旗號是報仇,討伐延綏鎮總兵杜文煥的邪惡偷襲手段,想要他給他們1個說法,實際上還是想要過冬的物資。當然,金銀也可以。

巡撫張之厚,延綏鎮總兵杜文煥頓時頭大。杜文煥靠蔭官出身,很能打,天啓元年詔他率兵赴遼,派兵前夕出其不意收拾了1頓河套蒙古,結果河套蒙古摸不清虛實,忍耐不發。

於是這位杜總兵心思落空,又不敢去遼地和建奴死磕,沒見當時死了那麼多總兵官嗎?不情不願把赴遼兵派了,本人直接報病引疾辭官,不到半年時間又復起爲延綏鎮總兵官。

今年1來河套蒙古生活緊張,2來要報仇,於是河套蒙古號稱十萬,按部落出兵42支,分散遊擊侵入。

這些遊散部隊多的兩3千騎,少的幾百騎,聚散無常,讓杜文煥根本沒辦法。他兵力已經調撥幾部入遼鎮,此時不足,派出去的少了,會被蒙古聚合圍殲,多了的話後方又空虛。

兵敗和丟城是兩個級別的罪過,兩罪取其輕更不如不取,杜文煥只能分散防守,結果河套蒙古突入防線6百里,把巡撫張之厚嚇得不輕,更不敢讓總兵杜文煥出兵了。

河套蒙古1邊喊着要生擒杜文煥,1邊繞過延綏鎮防線,深入固原、慶陽,圍延安,駐軍眼睜睜看着他們虜掠防守能力虛弱的戍堡下手,9算咬碎了牙也沒辦法。

被突入防線,還要他們這個總兵和巡撫做什麼?兩個人隱瞞不報,但河套蒙古出兵的時候,消息9傳到了大同東路。

臘月26,此時朱弘昭告別兩位妻子,已入駐新平堡。

原本計劃是出兵5千騎,大同馬軍多,馬也多,湊5千騎不是難題。但朱以溯在東路施政近兩年,成果斐然,麾下軍將裝備、糧餉充足,士氣高昂都想着去塞外撈1筆。當然了,當兵吃糧,朱以溯對他們好的簡直如再生父母,此時不出力良心也過不去。

紛紛請戰,9連衛所軍步卒也能託關係借來馬匹,於是騎卒數量大增,於是如何組建9成問題了。

本來朱以溯9是想襲擊蒙古老巢狠狠打擊蒙古,1來是他想要拿貨真價實的軍功給朝廷1個表示,給大明宗室漲漲臉面。2來是他已不滿足東路參將這個職位,得知楊肇基要卸任後,他對大同鎮總兵官的位置也眼熱。

這次出征消息傳遞下去後,出關路卡嚴加把手,許進不許出。東路上下1派火熱,人人不傻,都覺得偷襲老巢這種事情穩賺不賠。

結果最後1統計,再3遴選後大同東路此次出征能湊9千騎。

其中戰兵體系兩千騎,都是分批次由何衝1手操練出來的精銳,裝備、士氣是僅次於諸將家丁的部隊。

兩萬衛所軍能湊出4千騎,這些可以算作散騎,單兵騎術不成問題,但大規模騎戰9缺乏必要配合。同時人手1副的皮甲也湊不齊,是裝備最差的1批。

諸將家丁有千騎,戰力最是強盛,裝備也都是好到完爆蒙古的存在。

朱弘昭所部5多教員,6百5少年兵,這7百人足有5杆甲式火銃。因爲總兵楊肇基離職,宣府、大同總督崔景榮默許,劉時敏將總兵府標營、自己的衛隊篩選後總共5騎由家將劉行孝統率,歸入朱弘昭所部。

這98千騎,此外還有先前各邊鎮逃亡投奔朱以溯的戰兵自備鎧甲馬匹,實際上都是逃亡時順來的,搞笑的是東路哨卡對這批人當時採取默許的態度……

這批人湊了千騎,其中摻雜東路4遭馬賊,戰鬥力不好說,不過軍容真的很差,篩選兩次,留下1千騎軍以素有威望的延綏鎮逃將,也9是1個把總官馬少先爲臨時統領,率這批‘義兵’于軍前效力。

此外安頓好尚無生活來源的5千戶遼民投軍熱情高漲,但東路軍兵出塞後防守力量還有盈餘,根本用不上他們。朱以溯4丁抽1,編練民團3千以爲後備,預防蒙古報復。

實際上是遼民日子也不好過,投軍起碼能吃飽肚子。

臘月28,1隊散騎從塞口入新平堡,直入堡內參將府。

此時朱弘昭外罩大紅色銅釘棉甲,身邊跟隨藍色棉甲高尖頭盔的楊御藩,土色棉甲劉行孝,再後跟着1衆家將,頂着凌烈寒風佇立高臺審視臺下兵丁操演。

紅色如火的棉甲很顯眼,也很精神,當然,也是非常的騷包。戰場上很容易成爲明顯的目標,但朱弘昭堅持赤色,原因9因爲顯目。

趙期苦勸,朱弘昭曾笑說是擔心受傷流血也不會影響手下士氣。

他估計很難受傷,站在那裡讓人拿弓射,只要不是射到臉上,9沒啥大礙。他身上整整裹了3層絲衣,然後依次是牛皮甲,魚鱗甲,最後再於外面罩1件成人寬大棉甲,整個將近35斤配重,重甲中的重甲。

堅持不懈練着那套穿越福利體操,他身子骨格外健壯,35斤負重相當於後世4斤,但他依舊能行走如常,不影響正常生活。

總教頭徐明入冬後身子骨9不成了,今日披着那套退伍時順來的棉甲,拄着紅纓槍在孫兒攙扶下目光嚴肅,面容枯瘦只剩1張人皮,顯得很是駭人。

操練結束,朱弘昭大手1揮,2頭羊當場宰殺,燉湯犒賞勞累的士卒。他能做的9是對這些爲他效力的漢子好1些,出征前讓他們吃的飽飽,免得留下更多的遺憾。

徐明已經不行了,在校場昏厥,小孫子徐青雀瞪着兩隻圓溜溜眼珠子,看着1幫人抱着他爺爺進入大帳。

帳內,徐明回過來1口氣,看1眼孫兒,又滿是乞望望向朱弘昭。

“徐老安心,只要朱某此番得勝歸來,以弟撫卹青雀。”

朱弘昭拉着徐明的枯瘦大手,徐明渾濁雙目淌下淚水,提1口氣咬牙說:“新軍操練已上正軌,日後公子按着套路操練,精兵不難得也。老夫還有1事要說,請公子務必聽勸。”

徐明爲朱弘昭的新軍操碎了心思,連僅有的孫兒都顧不上照看託付在青陽莊。這次突然病重,徐青雀還是昨日突然從天成衛城帶來的。

“我大明精兵以戚公所部爲盛,何也?戚公用兵如神是其1,練兵是2。而第3,則是戚家軍臨戰配合以殺敵爲主,戰後記功,不以首級爲功。望公子統軍,不以軍功首級製爲準,否則貪鄙之軍臨陣怯敵,常常妄殺大明子民,以良冒功,實乃遺禍!”

“外人皆道戚家軍軍紀無雙,而不知戰時軍紀……望公子此戰旗開得勝,爲我大明藩屏。孫兒青雀,老夫願其能投身軍旅,爲其父、叔報仇雪恨。公子安心,出征前,咱不會給公子添……添晦氣……”

說罷,徐明陷入昏迷,他孫兒青雀眨着眼睛,奇怪看着周圍悲傷的衆人。

隨軍的李守義擔當醫官,管着醫匠隊。見朱弘昭望向他,李守義微微搖頭,輕聲吐出8個字:“油盡燈枯,回天乏術。”

“多備藥材調養,徐公於新軍功勞甚大,最後的遺願說啥也要滿足。”朱弘昭說罷,擠出1絲笑容,摸摸徐青雀腦袋。

轉身出帳,朱弘昭閉眼長出1口濁氣,生老病死,凡人總是如此的無奈。

生命如此的嬌弱,才更顯珍惜。他要珍惜這來自不易的1世,不僅爲自己,也要爲這個民族,他肩上擔負的很重,重如山。

劉行孝歲數大,出帳安慰道:“公子不必悲傷,徐老1生戎馬,最後能按着心願練出1支新軍,這輩子也算不冤。”

“慈不掌軍這個道理我懂,徐公最後之言還請劉將軍這兩日嚴加告誡,使諸隊官記到骨子裡去。此次出征塞外,不以首級爲功,戰時違背,戰後奪官。”

劉行孝是南京守備大營體系裡的小小千總,在劉時敏被任命爲大同鎮守時9辭官來大同擔任劉時敏衛隊長,和朱弘昭也算相熟。

帳外,1隊散騎從新平堡而出,直入這所草創校場,當首騎士下馬單膝跪地:“公子,韃子有動靜了,大人正在軍議。”

時勢難造英雄_第121章 勸降(1)九邊大同_第33章 劉時敏來訪南京_第442章 南京3兩事(上)九邊大同_第47章 難兄難弟鐵網_第402章 過江之鯽南京_第451章 校友南京_第530章 公主難嫁中啓明_第284章 戰況,碾壓!青陽_第209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時勢難造英雄_第121章 勸降(2)鐵網_第416章 暗度陳倉南京_第586章 大幹旱時勢難造英雄_第128章 痢疾!(1)啓明_第275章 百萬徵遼九邊大同_第52章 升官的爽感是什麼?南京_第574章 平叛青陽_第244章 文臣的底線青陽_第207章 只能是誤會南京_第484章 黃宗羲時勢難造英雄_第136章 通州無雙閻應元(1)南京_第477章 1種毒藥啓明_第342章 東擴計劃九邊大同_第73章 爭奪兵權九邊大同_第59章 大雪,出兵難(2)時勢難造英雄_第142章 文官認慫(1)南京_第553章 斷脊戰術南京_第472章 輕與重南京_第563章 徵發棟錢南京_第489章 毒計(5)啓明_第329章 女色與杭州時勢難造英雄_第138章 大雪人心寒(2)啓明_第286章 壓抑青陽_第215章 令人絕望的細紅線啓明_第274章 推廣土豆啓明_第306章 催戰之玄機(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6章 齊王出宮了!南京_第433章 感慨南京_第442章 南京3兩事(上)九邊大同_第8章 農苦,聖旨到鐵網_第382章 資本之爭貫徹人心(1)青陽_第246章 眼光(1)南京_第471章 臉面問題時勢難造英雄_第93章 2孫赴遼啓明_第357章 告國民書青陽_第261章 怎可能如此!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5章 身在江湖鐵網_第412章 核彈?青陽_第212章 投桃報李九邊大同_第48章 夏收,經濟拮据九邊大同_第23章 萬曆駕崩南京_第528章 瘟疫九邊大同_第19章 錦衣衛要行動九邊大同_第42章 戰事與喜事啓明_第353章 1杯酒南京_第596章 公田制度鐵網_第394章 鑄幣與改幣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5章 死灰復燃南京_第432章 審案青陽_第257章 大火,天啓遇刺時勢難造英雄_第93章 2孫赴遼九邊大同_第78章 大明平虜伯?(2)南京_第569章 怕老婆鐵網_第414章 明修棧道鐵網_第374章 預算南京_第598章 南擴計劃下南京_第539章 西北戰事南京_第468章 偷襲(中)南京_第559章 路何在南京_第483章 失控南京_第592章 大火球下時勢難造英雄_第134章 重練戚家軍(2)啓明_第324章 獻俘太廟九邊大同_第61章 總兵楊肇基鐵網_第400章 議定國策,寶鈔新法南京_第585章 分裂徵兆啓明_第296章 朝議時勢難造英雄_第122章 飛熊衛(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0章 兄弟關係九邊大同_第41章 婚前恐懼症南京_第493章 欽差袁樞九邊大同_第37章 冷水激頭錦衣衛青陽_第258章 天啓重傷南京_第472章 輕與重時勢難造英雄_第114章 出兵鄆城(2)九邊大同_第52章 升官的爽感是什麼?南京_第474章 分門別類南京_第505章 印度南京_第532章 舉國之大事南京_第484章 黃宗羲南京_第604章 擔子南京_第455章 感恩問題鐵網_第422章 長相與命運啓明_第336章 大豐收九邊大同_第40章 可笑的火器質量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6章 好面子的4川人南京_第551章 坎兒井南京_第479章 策動青陽_第242章 東線戰事啓明_第317章 心學格物(1)南京_第600章 調兵遣將
時勢難造英雄_第121章 勸降(1)九邊大同_第33章 劉時敏來訪南京_第442章 南京3兩事(上)九邊大同_第47章 難兄難弟鐵網_第402章 過江之鯽南京_第451章 校友南京_第530章 公主難嫁中啓明_第284章 戰況,碾壓!青陽_第209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時勢難造英雄_第121章 勸降(2)鐵網_第416章 暗度陳倉南京_第586章 大幹旱時勢難造英雄_第128章 痢疾!(1)啓明_第275章 百萬徵遼九邊大同_第52章 升官的爽感是什麼?南京_第574章 平叛青陽_第244章 文臣的底線青陽_第207章 只能是誤會南京_第484章 黃宗羲時勢難造英雄_第136章 通州無雙閻應元(1)南京_第477章 1種毒藥啓明_第342章 東擴計劃九邊大同_第73章 爭奪兵權九邊大同_第59章 大雪,出兵難(2)時勢難造英雄_第142章 文官認慫(1)南京_第553章 斷脊戰術南京_第472章 輕與重南京_第563章 徵發棟錢南京_第489章 毒計(5)啓明_第329章 女色與杭州時勢難造英雄_第138章 大雪人心寒(2)啓明_第286章 壓抑青陽_第215章 令人絕望的細紅線啓明_第274章 推廣土豆啓明_第306章 催戰之玄機(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6章 齊王出宮了!南京_第433章 感慨南京_第442章 南京3兩事(上)九邊大同_第8章 農苦,聖旨到鐵網_第382章 資本之爭貫徹人心(1)青陽_第246章 眼光(1)南京_第471章 臉面問題時勢難造英雄_第93章 2孫赴遼啓明_第357章 告國民書青陽_第261章 怎可能如此!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5章 身在江湖鐵網_第412章 核彈?青陽_第212章 投桃報李九邊大同_第48章 夏收,經濟拮据九邊大同_第23章 萬曆駕崩南京_第528章 瘟疫九邊大同_第19章 錦衣衛要行動九邊大同_第42章 戰事與喜事啓明_第353章 1杯酒南京_第596章 公田制度鐵網_第394章 鑄幣與改幣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5章 死灰復燃南京_第432章 審案青陽_第257章 大火,天啓遇刺時勢難造英雄_第93章 2孫赴遼九邊大同_第78章 大明平虜伯?(2)南京_第569章 怕老婆鐵網_第414章 明修棧道鐵網_第374章 預算南京_第598章 南擴計劃下南京_第539章 西北戰事南京_第468章 偷襲(中)南京_第559章 路何在南京_第483章 失控南京_第592章 大火球下時勢難造英雄_第134章 重練戚家軍(2)啓明_第324章 獻俘太廟九邊大同_第61章 總兵楊肇基鐵網_第400章 議定國策,寶鈔新法南京_第585章 分裂徵兆啓明_第296章 朝議時勢難造英雄_第122章 飛熊衛(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0章 兄弟關係九邊大同_第41章 婚前恐懼症南京_第493章 欽差袁樞九邊大同_第37章 冷水激頭錦衣衛青陽_第258章 天啓重傷南京_第472章 輕與重時勢難造英雄_第114章 出兵鄆城(2)九邊大同_第52章 升官的爽感是什麼?南京_第474章 分門別類南京_第505章 印度南京_第532章 舉國之大事南京_第484章 黃宗羲南京_第604章 擔子南京_第455章 感恩問題鐵網_第422章 長相與命運啓明_第336章 大豐收九邊大同_第40章 可笑的火器質量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6章 好面子的4川人南京_第551章 坎兒井南京_第479章 策動青陽_第242章 東線戰事啓明_第317章 心學格物(1)南京_第600章 調兵遣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