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

朱慈烺想着,另一個計劃一樣也是冒了出來。(.

.)有了這兩樣計劃,別管什麼西伯利亞還是小冰河期,都阻擋不住大明兒郎的蠶食與永久佔領。

另一邊,鹿景逸見朱慈烺說出羽絨服以後,登時呆立當場。

“阿桂,拿出我那間霓裳羽衣來!”說是霓裳羽衣,其實還不是羽絨服。只不過,大家都愛把名頭說得好聽一些,有些聲勢,能讓人覺得高大。

朱慈烺不排斥這些,他也清楚,那些宗族組長都不是些吃素的。如果鎮不住他們,顯不出本領,也難得服衆。

很快,一個裝飾很是華麗的箱子從那阿桂的手打開。

一件厚實鼓鼓又輕便的衣服露在了朱慈烺的眼前。

只不過,這衣服染色得頗爲誇張。外表似乎是絲綢,很是豔麗。怪不得是叫霓裳羽衣。

“諸位既然不信。不如將這衣裳穿一穿,即可知曉。”鹿景逸笑着看向衆人。

衣服很華麗,但衆人並不覺得這隻有女子才能穿。

一時間,在場衆人,包括那孫正永也化身女裝大佬,一一試穿了這件霓裳羽衣。只一船,衆人頓時曉得了爲何鹿景逸信誓旦旦。

果不其然,這霓裳羽衣雖然看起來華麗,卻並沒有華而不實的評語。只要一穿,立刻能曉得這衣服的保暖本領。

是朱慈烺穿的時候,也暗暗點頭。雖然這霓裳羽衣華麗得一點都讓朱慈烺想不起來後世那些羽絨服的模樣,但保暖的功能卻不差。是脫下來以後,朱慈烺總感覺那衣服偶爾有些怪味。

顯然,這年頭羽絨服的製造水平應該還很低。

至少,這鼓鼓的羽絨服雖然同等級的棉服輕便一些,卻並不如後世那些羽絨服那樣,能留住很多空氣在羽絨服內。

畢竟,羽絨服能夠保暖不是因爲羽毛膨脹起來,將內外空氣隔絕麼?

如同後世房屋建築,想要保暖,兩層玻璃間空一層效果最好一樣。

朱慈烺微微有些走神的空檔裡,衆人見識了這羽絨服的厲害以後,頓時紛紛高看一眼鹿景逸。

他們都明白了鹿景逸的依仗在哪裡。

自古以來,打仗從北往南打最容易,最輕鬆。反倒是從南往北打,頗爲艱辛。歷朝歷代,似乎能有大明這等神威的,極少極少。

這其道理衆說紛紜。有的說是騎兵的緣故,也有說南北人羣性格特質,也有人說歷史經濟發展心不一,人口數量不一,實力不一林林總總,數不盡數。

但無論如何,有一點卻是可以明證的。

那是,寒冷。

如同北人南下到水鄉以後會水土不服一樣,面臨寒冷,南方的子弟兵也很是吃不消。是北方的百姓,到了更加寒冷的東北,也是頗爲夠嗆。

朱慈烺歷來奏報之,都能聽聞每年有多少人缺少禦寒衣物,凍斃野外。又每每感慨,吾皇仁慈,每每都有欽差出京賑災,撥付專門款項。

想要對抗嚴寒,只有加衣服。

棉襖這年頭固然是有了,可依舊是讓人在野外很是吃不消。面對小冰河時期的寒冷,只能不斷加大棉襖的重量與厚度來增加禦寒的功能。

只是這樣一來,累贅之下,寒冷的季節裡,人們便只能縮在屋內。

當然,這個人們主要是指那些從南方移民而來的人。相較而言,那些已經在白山黑水之生存許久的土著,以及在更北方而來的羅剎人能抵抗更加嚴峻的寒冷。

“有此霓裳羽衣,這冬天到來,可不用在窩在室內了啊。”

“這些年來,一到冬日,天色越來越難。好些時候,都是熬不過去的關頭。可現在若是能人人一件這等霓裳羽衣,那還怕什麼?”

“重要的是,這霓裳羽衣也不那些棉襖啊。一件大棉襖,在冬日的,越是冷的天越是要加碼加層。傳去,好似傳了一層甲冑一樣。可現在好了,這衣服一樣的保暖,不,應該是更加的保暖。可是,起那霓裳羽衣來,棉襖重得像是一塊大鐵噶噠一樣。”

“往後,終於不用擔心被那些韃子在嚴寒的冬日隨意壓着打了啊!我們穿着這霓裳羽衣,一樣也能出去!”

“諸君再是想想,若是有了這衣服……再發賣出去,豈不是隻要在東北之地蹲着的人,都會來買一件?”

“說不定,是京師的貴人們,也會紛紛來爭搶!”

“着啊。這東北之地,別的不說,那些扁毛畜生是多的很。當然,光是抓估計還不夠,在這邊疆之地養起來。人人都有活幹,還能發大財!”

……

衆人紛紛討論起來,熱火朝天,眼珠子裡都是對未來期許的神采。

朱慈烺見了,也是不由地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當衆人各自討論得精彩的時候,鹿景逸悄然走到了朱慈烺的身邊。一旁,朱笛與李定國都微微緊張了起來,看了好久覺得鹿景逸暫時沒有危險舉動以後,這才稍稍平靜了些許。

皇帝陛下外出,所有身邊人都不得不打起來百倍的精神。

畢竟,哪怕對方不知道這是皇帝陛下要來刺殺。可要是碰那些亂七八糟有病的人要尋陛下不是呢?

尤其是在北疆之地,朱慈烺的封爵令前頭,可是有那個取消武裝限制的命令。所有人都能從軍方買到武器,無論是刀兵甲冑還是火銃,只要有錢,哪怕是限量的興一式步槍也有機會買到。當然,起軍還是要次一些的。可是,吊打那些土著是夠了,是對羅剎人,也有武器優勢。

對付敵人固然是夠了,那些要報復社會的若是殺起人來,也是很夠嗆。

“這位兄臺,我本以爲是沒人能猜得出來的。了不得,兄臺卻是這般眼界卓絕。似兄臺這般本事,加我鹿某手這些力量,定然能將北疆掀起一番驚濤駭浪,成青史留名的偉業。兄臺,當真不欲與某家一起共創此業嗎?”鹿景逸誠摯地問着。

朱慈烺微微搖頭:“可以說是英雄所見略同吧,那海參崴我已經有安排了。不多久,會有源源不斷的朝鮮移民、朝鮮糧食、日本浪人、移民從海參崴出發。至於伯力城,我自然是要去的。但在此之前,我還有其他的計劃,實在不能與鹿兄一同了。”

“實在可惜。”鹿景逸嘆息了一口氣。

他只以爲自己並沒有打動對方,並不相信對方還有什麼大動作。

畢竟,鹿景逸可謂是行動得最快的東北豪強了。動員千人手,先期前往伯力城打下據點。這等魄力與本事那可不是誰都有的呀。

……

與此同時,海參崴。

建州衛的腹地並不像朱慈烺此前想得一樣,一片荒蕪。雖然這裡經歷過傑日涅夫一陣子肆虐,卻也吸引了朱慈烺的注意力,加大了對這裡的投入。

不同於朱慈烺既有印象裡這裡是外國人的地盤。

在大明,整個北疆,包括西伯利亞,都是正兒八經的大明領土。漠南蒙古已經臣服,漠北蒙古在潛意識裡已經被大明當作了盤子裡肉。

連西伯利亞那等地方都成了大明盤子裡的食物,更何況東北這一片已經吃下來的地方。

建奴已經覆滅,朝鮮與日本都溫順地臣服了大明的統治,省下來的,是加一點調料,好生消化這一片果實罷了。

這不,位於海參崴這裡,在一片荒野的港口之,突兀地建立起了一座新的城市。

崔成恩走在海參崴的碼頭,看着無數朝鮮勞工修建着防務,發自內心地露出了歡欣的笑容,他走近了工地,對着幹得熱火朝天的同胞們大喊:“同胞們,要努力呀。只要在大明境內安心工作滿一年,能獲得以漢人身份的永久居住權。只要居住繳稅滿兩年,能申請落戶轉籍爲漢人喲!”

“是!崔判書,我們趕趕功,一定提前十天以完工!”

“大傢伙,再加把勁!”

“脫離了國內的那些豪族,來海參崴當國的工人。這是千辛萬苦得來的機會呀,大家再加把勁!”

……

無數互相鼓勵的聲音響起。

崔成恩聽在耳邊,無限的感慨:“真是不容易呀。”

“崔桑的工作,很努力呢。”這時,一個穿着一身改良漢服,目光溫潤,舉止典雅的女子走了過來。

崔成恩看過去,頓時恭謹地行了個禮,笑着說:“見過興子殿下。都是爲大明服務呀。還是多虧了陛下給的機會,能夠讓我們朝鮮兒郎又多了一個機會。東瀛那邊如何了,這一回招募還算順利吧?”

“首批兩千人的名額在當天招募滿了呀。沒辦法,消息擴散出去,各個大名星夜趕了過來。名額還未怎麼空着,已經滿了。好在,這也是王夫之先生讚賞的事情,他調集了一批糧食與贊助支持。眼下,在江戶集訓過後,會出發來海參崴了。”興子說着,也是頗爲感慨。

這些,顯然也是朱慈烺的手段了。

在後世的地圖看,整個東北亞,內陸地區都是國的,沿海卻是讓俄羅斯、朝鮮以及日本瓜分了。以至於很少有人還會意識到,這些也是沿海地區。因爲,潛意識都覺得這些是外國人的地盤。

但在這個時代,這些都是國人貨真價實的領地。

日本海亦是差不多成了大明的內海。

朱慈烺要北征羅剎,征服北疆,又如何會錯過此前已經打下來一定基礎的朝鮮日本之地?

這不,在大明的命令之下,朝鮮人乖乖的出人出糧食。

相較而言,更加貧瘠一些的日本人這一回出的則是日本武士以及船隻等物資。

這個消息傳出去,兩邊都是歡欣雀躍。

他們並不覺得這是大明加重兩國的負擔,特別是對於崔成恩與興子而言,由衷地爲那些得到出國機會的同胞慶幸。

因爲,朱慈烺明確地給出了獎勵政策。

只要在大明境內工作滿一年,能獲得漢族身份的永久居留權。只要工作繳稅滿兩年,能申請專爲漢族籍貫。當然,兩年後,如果漢語不會,一樣會被駁回。當然,基本,只要說漢話,穿漢家衣裳,能成爲漢人。

畢竟,東亞地區,大家面孔相差並不大。很多人說不定回溯去,都是有國人血統呢。

撇去這些,朝鮮國內對於人口外流也並不感覺反感。

特別是那些能出國的人,更是激動萬分。

要知道,朝鮮國內世家壓榨嚴重,土地兼併酷烈。加階級固化嚴厲,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沒有冒頭的機會。單純從生活質量來說,更是一個朝鮮貴族的生活質量都絕對不過大明的一個小門戶人家的生活水平。

這好似後世國的八十年代時,一個人在壯年的國處級官員往往出國一趟,迷失在了美國人的錦衣玉食之。

世紀的國,哪怕是處級幹部也只能住兩室一廳,攢錢也只有黑白電視,買不起轎車,坐不起飛機,是火車也只能託關係買到硬臥。但去了美國,尋常當一個普通人,能住別墅,隨便買汽車,坐飛機,彩電冰箱等電器尋常都是普通配置。生活質量飛躍無數個層次。

這年頭,大明是後世的美國,朝鮮是後世的第三世界。落後了不止一個層次。

能夠走出朝鮮,去大明打工,隨便乾點活生存下去,都遠勝在朝鮮面朝黃土背朝天。

更別提,還有機會成爲漢族,落戶進大明當國人呢!

崔成恩如何不爲同胞們感覺慶幸?

才幹活兩年能落戶國,如果不是皇帝陛下隆恩,天底下哪有這等好事嘛。

至於興子天皇這邊,也是一樣。

“各家大名這些年的日子是越來越不好過了。雖然親近大明的大名大多有了銀錢,能養得起武士。但大多數的大名都忍不住買各色國的貨物,收入沒有多多少,武士卻是越來越貴。也都養不起武士了。這回能有機會進大明,成爲國人。大家都是很高興呢。”當然,高興的還有興子。

她也終於能以日本代表的身份再次見到朱慈烺了。

第八十八章:凱旋門上凱旋歸第二十五章:鹽政改革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一百三十一章:援軍半坡店第一百一十九章:陛下早有準備第八十八章:凱旋門上凱旋歸第十九章:勝利追擊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六十四章:偶像級皇帝第六十一章:真假虛實第八十八章:同盟公約第三十九章:拍賣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十章:五十萬清軍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八章:新儒者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二十九章:中日自由貿易區第一百二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五十二章:不就是區區糧餉嗎?第一百二十八章:撫順關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19章:兵變 下第十一章:剛正面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二十六章:排槍對戰第四十二章:草原鋒芒第99章:3年復遼第一百三十一章:援軍半坡店第三十五章:賣國賊你逃不掉了第十七章:東亞戰略第八十二章:戰爭到來第五十四章:旭日初昇第二十八章:春秋大夢第一百章:聖彼得堡增兵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八十六章:領土擴張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八章:送來的精兵第三十八章:報恩寺內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九章:朱仙鎮軍議第三十一章:海戰 二第五十五章:刺客第六十三章:盛京皇宮裡的典禮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十四章:威尼斯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七十四章:真的勇士第七十四章:昭顯世子李皚第一百一十八章:將帥之心第四十三章:右哨的過去第二章:建太子護軍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一百二十四章:這大明,是他的天下第四十六章:海外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八十章:皇帝大婚 下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二十四章:朝鮮對明的門戶開放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二十五章:所謂正統第四十章:玄武湖上柳如是第六十三章:千代姬與疫苗第六十六章:皇位之讓第五十三章:邊疆第五章:一派荒唐第四十一章:兵亂鬧餉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二十七章:克倫威爾第一章:太子表示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十六章:排隊收錢第三十章:有喜了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五十九章:戰場之上聞捷報第一百七十二章:隻手撐天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一百零二章:一往無前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八十七章:清丈田畝第四十五章:怒斥洪承疇第二十六章:秦府來客第二十七章:高爾儼的樂極生悲第十九章:使詐第一百二十七章:強弱分明第十六章:史可法、絆腳石第七章:鐵甲艦第十六章:都算完了第八十九章:鄭氏父子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一百零二章:一往無前第十章:頭陣開打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
第八十八章:凱旋門上凱旋歸第二十五章:鹽政改革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一百三十一章:援軍半坡店第一百一十九章:陛下早有準備第八十八章:凱旋門上凱旋歸第十九章:勝利追擊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六十四章:偶像級皇帝第六十一章:真假虛實第八十八章:同盟公約第三十九章:拍賣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十章:五十萬清軍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八章:新儒者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二十九章:中日自由貿易區第一百二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五十二章:不就是區區糧餉嗎?第一百二十八章:撫順關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19章:兵變 下第十一章:剛正面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二十六章:排槍對戰第四十二章:草原鋒芒第99章:3年復遼第一百三十一章:援軍半坡店第三十五章:賣國賊你逃不掉了第十七章:東亞戰略第八十二章:戰爭到來第五十四章:旭日初昇第二十八章:春秋大夢第一百章:聖彼得堡增兵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八十六章:領土擴張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八章:送來的精兵第三十八章:報恩寺內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九章:朱仙鎮軍議第三十一章:海戰 二第五十五章:刺客第六十三章:盛京皇宮裡的典禮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十四章:威尼斯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七十四章:真的勇士第七十四章:昭顯世子李皚第一百一十八章:將帥之心第四十三章:右哨的過去第二章:建太子護軍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一百二十四章:這大明,是他的天下第四十六章:海外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八十章:皇帝大婚 下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二十四章:朝鮮對明的門戶開放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二十五章:所謂正統第四十章:玄武湖上柳如是第六十三章:千代姬與疫苗第六十六章:皇位之讓第五十三章:邊疆第五章:一派荒唐第四十一章:兵亂鬧餉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二十七章:克倫威爾第一章:太子表示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十六章:排隊收錢第三十章:有喜了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五十九章:戰場之上聞捷報第一百七十二章:隻手撐天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一百零二章:一往無前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八十七章:清丈田畝第四十五章:怒斥洪承疇第二十六章:秦府來客第二十七章:高爾儼的樂極生悲第十九章:使詐第一百二十七章:強弱分明第十六章:史可法、絆腳石第七章:鐵甲艦第十六章:都算完了第八十九章:鄭氏父子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一百零二章:一往無前第十章:頭陣開打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