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克倫威爾

“那就答應他。順便,再送他一點好東西,祝賀他成爲大維齊爾。”朱慈烺深深吐出一口氣。

歷史改變了,本來,要在數年後柯普呂律纔會掌權。但現在……他就是奧斯曼帝國的大維齊爾了。

……

在意大利旅遊的朱慈烺並非全然都是十分悠閒,毫無憂慮。

事實上,朱慈烺嘴角的煩惱可不小。當然,不是說與西班牙公主瑪利亞完婚以後那點女人的請。而是來源於財政壓力。

一向錢財彷彿無窮無盡的大明人其實並不是有着無窮無盡的資金。

蘇伊士運河是個無底洞,支持西班牙對法蘭西開戰更是耗費了極多的資金。更別提那之後,還有一支軍隊的負擔等着大明來承擔呢。

杜倫尼帶領着西班牙人的五萬大軍去了威尼斯,而這五萬大軍,其中有相當部分軍費是大明在負擔着的。

雖然威尼斯共和國已經接手過去,但朱慈烺手中的財政壓力可是着實不小。

別的不提,還有他要養活的船隊上幾萬人呢。

龐大的船隊幾乎每到一地就會讓當地的糧食價格飛漲,無他,補給所需要的消耗太大了。

這個時候,奧斯曼人送過來的西奈半島着實打動了朱慈烺。

這讓原本並沒有準備讓蘇伊士運河提前完工的朱慈烺不得不動心改變了一些計劃。

皇帝陛下試圖經營起西奈半島作爲大明的直屬領地。

“顧愛卿,西奈半島此去就交給你了。原本,我們有兩年的時間。但現在,我們只剩下一年了。”朱慈烺決定派出自己的心腹愛將顧炎武。

顧炎武顯然也明白自己的任務有多重要,神情凝重地頷首點頭:“陛下請放心。其實,陛下已經配給臣兩千兵馬,又有在蘇伊士運河的陳老相助,問題不大。只是,奧斯曼帝國之強大,委實有些超乎預料。歐陸諸國看似對我們的提議感興趣,但臣十分擔憂這一點。他們並不靠譜。”

“朕明白。”朱慈烺眺望東方,貝爾格萊德被費迪南四世拿下來了。

天主教世界一片歡騰,小道消息傳到意大利的時候,就成了許多人有鼻子有眼地說費迪南四世拿下了伊斯坦布爾的大維齊爾,獲得了大勝。

但是,真實情況卻遠遠沒有這麼好。

伊斯坦布爾城內的大維齊爾的確是換人了,成了大明培植起來的友人柯普呂律。

但是,土耳其人其實並沒有損失多少。他們在貝爾格萊德並沒有多少駐軍,甚至他們並不認爲那裡能夠威脅到伊斯坦布爾的安危。

土耳其人的判斷似乎還真的是對的。

因爲,費迪南四世稍稍獲得一點成果以後就不再行動,又重新回到了維也納的安樂窩裡去。

顯然,他的目的已經達到。

哈布斯堡的聲勢被振作了起來,他也可以去德意志地區競爭自己的皇位了。

一場軍事上的勝利已經足以證明他有能力成爲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那麼,想要讓費迪南四世繼續去在陸地上進攻奧斯曼帝國便不太穩妥。

想要再深入影響整個西方世界的格局,借力打力這種事情,似乎已經不夠了。

或者說,有些隔靴搔癢,不夠給力。

說到底,還是實力的問題。

大明原本是有足夠的金錢,那就自然可以打出一個不錯的開局。通過法國人投石黨人內亂,大明藉助西班牙人之手介入了歐洲的局勢,獲得了話語權。

但還想要再進一步,大明的資源已經有些不夠了。

不是說大明沒有實力,而是大明在歐洲沒有太足夠的實力。

這個時候,朱慈烺需要顧炎武去西奈半島,經營出一箇中國人的基本盤。在那裡,爲大明打下根基。

只有這樣,大明纔能有更多的資源去運營整個歐洲的格局。

“另外,朕已經下令。從國內調集一個整編甲種師過來,主將李定國。同時,我們還會在西奈半島以及埃及另行徵兵。陳必謙那裡做的不錯,他們其實還給了我們一個驚喜。埃及的馬穆魯克其實挺不安分。顧愛卿在西奈半島的經營,應該不會很困難。”朱慈烺寬慰地說。

“臣定此去再回來是,定給陛下一個安穩的大後方。”顧炎武輕聲說。

朱慈烺笑着頷首。

顧炎武很快就走了。

這一刻,歐洲似乎也悄悄安靜了下來。

歷史在這一刻已經不太一樣。

故而,原定時空裡,土耳其人試圖再行大舉進發克里特島的動作並沒有去做。路上的舉動讓他們變得更加謹慎,而國內提前的權力變更也讓土耳其人沒有倉促行動。

土耳其人沒有主動進攻,威尼斯人也在消化着杜倫尼的加盟。

五萬西班牙大軍說是要支援威尼斯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多人想要背井離鄉,去意大利爲威尼斯作戰。

故而,五萬大軍想要消化下來還需要一個過程,甚至說不定還要再徵兵幾輪,補充成意大利士兵。

眼見土耳其人不動手,這種情況下的威尼斯人顯然也沒有精力在克里特島上發起反擊。

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之下,歐洲人都並不怎麼招惹奧斯曼帝國這個龐然大物。這會兒的歐洲,還沒有到近代史那會兒吊打全世界的實力。

要再過那麼二三十年,等到默罕默德四世掌權的時候,奧斯曼帝國纔會走上下坡輪。最終,在一戰的那陣子被肢解。

比起有宗教權力與世俗權力糾葛不休的歐洲,奧斯曼其實更加君主集權。集權帶來的獨裁在這個時空其實意味着更有效力,更能動員力量。

這使得他們在此前過往的數次與歐洲人的戰爭之中都大占上分。

當然,現在不一樣。

這個趨勢已經漸漸改變。

此前,奧斯曼帝國的君主都是戎馬一生。馬上打仗,馬下治國,兩遍都不誤。

這也就使得他們的權力可以被有效掌握,但是這會兒的默罕默德四世還年幼,什麼都不懂,顯然不能指望他能夠集中權力,整合帝國的資源。

故而,在柯普呂律沒有完全掌握國內的權力格局時,奧斯曼帝國現在其實也有點虛弱的駕駛。

趁着這麼一個時候,歐洲靜悄悄的。

歐洲大陸很安靜,可另一個地方卻並不安靜。

那就是,懸在歐洲大陸海外的不列顛島,英國。

沒錯,那個被歐洲許多人嗤之以鼻,認爲是叛亂者的護國公克倫威爾閣下派出了使者,邀請朱慈烺前往倫敦。

朱慈烺沒有考慮多久就待了下來。

意大利似乎是個時尚的地方,但那是後世的印象。這個時空,分裂的意大利除了幾個城邦國家頗爲富饒以外,並沒有什麼可以觀賞的地方。反而讓朱慈烺覺得無趣的是天主教世界繁多的規矩。朱慈烺固然有些特權,卻也不希望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相反,新教徒似乎對宗教的事情並不是那麼看重。

這個時候克倫威爾邀請朱慈烺,朱慈烺自然也就啓程前往倫敦。

……

大明二八三年,十月。

朱慈烺的船隊在泰晤士河停下。

港口之上,今年五十二歲的克倫威爾笑着看向朱慈烺,目光隱含期待。

奧利佛克倫威爾給朱慈烺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嚴謹的中年人,這個英國的執掌者十分謙遜,面對朱慈烺盛讚着東方貨物的精,用盡了他能想到的詞彙,試圖拉近與朱慈烺的關係。

但朱慈烺敏感的內心卻感覺到了克倫威爾那骨子裡的驕傲。

對大明的盛讚,給朱慈烺的感覺顯然更像是一種客套的,禮儀性質的誇讚。克倫威爾話裡話外,都在介紹着英國人最近的進展。

他們清剿了荷蘭人在好望角一帶的三個殖民據點。

他們與荷蘭人在歐洲大陸上的商業進展又取得了進展。

一支強大的海盜最近在加勒比海襲擊了荷蘭人的船隊,聽說荷蘭人的殖民公司損失慘重。

克倫威爾很健談,見識也很廣闊,消息似乎還很先進。

“荷蘭人無疑是貪婪的,但這樣的貪婪終究會毀滅一個國家十七年前的鬱金香泡沫就足以證明這一切,他們以爲這世界上有着永遠都不會破產的買賣,有着永遠強大的國家,有着可以永遠統治的霸權。但是,這是不可能的。現在看來,荷蘭人已經感受到奧了這一點。他們在遠東地區的失敗更足以證明這一切。皇帝陛下,我對您與荷蘭人的態度十分欣喜。英國願意在這個議題上與您產生更多的合作。這是來自英國的友誼,我們與大明在歐洲的立場上足夠的接近。這讓我們有着天然存在的友誼基礎。”克倫威爾終於露出了自己的面目,表達清楚了自己的態度。

白金漢宮裡,爲朱慈烺歡迎的宴會已經召開。

朱慈烺圍着壁爐裡的篝火,感受着溫暖的同時,思考着克倫威爾的話。

坦白來說,對於這種開誠佈公的態度,朱慈烺是很喜歡的。

而大明,也的確與英國人有着頗爲密切的友誼基礎。

雖然大明與英國人曾經在臺灣的問題上有過沖突,但他們認慫的速度還是挺快的。當然,說好聽一點,這叫識時務者爲俊傑。

食古不化那才叫可悲呢。

英國人在歐洲的立場上向來有着攪屎棍的稱呼。

因爲,英國人從來都不希望歐洲能夠出現一個強大的歐洲。所以,無論是法國人統一歐洲還是德國人統一歐洲,都不會是英國人樂於看到的歐洲。

這與大明的立場是一樣的。

想要吞下歐洲的利益,那一個強大的歐洲絕不會是大明樂於看到的。

歐洲人真要是團結起來,那肯定就是反抗大明。

大明對於歐洲而言,終歸是一個外人。

基於這樣的立場,大明與英國人是有很多合作機會的。

“合作是個好議題。但對於護國公閣下的想法,我認爲還需要更多的探討。合作……自然是可以談的。但合作的方式,合作的議題,合作的目的。都決定着彼此的意願,甚至結果。”朱慈烺說。

“陛下所想,我深感認同。事實上,在皇帝陛下來到倫敦之前,我已經將您過往的經歷都進行了深刻的研究。特別是在歐洲部分上的行爲,我們的合作,自然是會在雙方共同利益基礎之上的合作。”頓了頓,克倫威爾笑道:“首先,皇帝陛下試圖在南部歐洲作爲突破口,介入到歐洲的格局之中。而我們英國,也自然是希望在北部歐洲,主要是荷蘭人的身上打開突破口。這也就使得我們可以彼此在各自的領域裡發揮力量,而不會產生衝突。此前,西班牙人希望我們派兵攻擊法國,並且解決查理二世的問題。當時,我們並沒有答應。”

朱慈烺笑了笑,不置可否。

這可就未必了。

你的敵人是荷蘭人,但我的敵人就是荷蘭人?

朱慈烺有信心,大明現在的佈局就能解決自己的需求。那爲什麼要拉上英國人,平白分一杯羹給你?

沒錯,英國人是有引以爲傲的東西。

比如那隻新模範軍,強大的新軍在原定時空李讓英國人縱橫天下。大英帝國的海軍遍佈世界,是第一支世界性的海軍軍隊。

但是,英國人的陸軍也是同樣的強大。

可是,大明可瞧不上。

大明的新軍已經有一個整編的師團會過來,在東亞怪物房出來的存在,可並不稀罕英國人那點兵力。

當然,這些朱慈烺不會說出來。

只是,這一個笑而不語已經很好表達了態度。

克倫威爾皺着眉頭,有些不開心了。

“過陣子,可以讓朕的將士們與英格蘭的同行們交流一下。”朱慈烺說:“比如,就做一個演習好了。”

“演習?”克倫威爾大約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

對付瞧不上新模範軍的本事啊,那也好。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省得彼此摸不清對付的地位,大家都互相不爽快。

“另外,也請護國公閣下聽聽朕的想法。”朱慈烺說完,又是悠悠地拋出了另一個議題:“朕呢,卻是英國可以加入大明提出的一個計劃。三十年戰爭讓歐洲一片殘破,大明打算投入一筆巨大的資金,復興歐洲。”

沒錯,這個計劃在後世叫馬歇爾計劃。...

第九十二章:看你乾的好事第十四章:緊急軍情 百萬限免有加更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八十五章:拆招第八十章:追殺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一百二十一章:暗戰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一百三十九章:天堂有路不走第八十六章:中華同盟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二十五章:籌劃第四十章:陳新甲的圖謀第八十二章:真會開玩笑第六十四章:論功行賞第五十章:關係微妙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十六章:當大爺第一百六十二章:凱旋渾河畔第一百三十七章:不是逃兵第五章:明軍虛實第四十一章:只有站着生的勇士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四章:小馬兒第二十三章:櫻島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八十九章:加入同盟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三十二章:大明新生活第六十章第一章:中東新篇章第四十二章:李香君與君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三十四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五章:謀主柳如是的首秀第一百二十四章:這大明,是他的天下第八章:誰給誰下馬威第七十五章:不走套路要走心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二章:漢城之內第五十章:關係微妙第二十七章:太原亂象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十四章:密謀第五十一章:敘功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二十四章:貿易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一百零八章:一舉擊潰第二十六章:逆孤者亡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三十七章:蒙古與北伐第33章:第1軍第四十一章:兵亂鬧餉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十六章:創造歷史第六十九章:勝利旗幟迎風揚第五十三章:帝國命運的路口第三十五章:入國子監第二十二章:捷報面前再分兵第四十章:陳新甲的圖謀第五十三章:帝國命運的路口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九十九章:乾坤逆轉大手筆第六十六章:皇位之讓第四十二章:山東總兵劉澤清第四十四章:“優良傳統”第七十三章:蒙古人中計了第四十八章:千夫之勇,萬夫之謀第四章:東亞風雲已變色第八十三章:宣言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七十六章:打造新東林第三章:復社才子改邪歸正第一百一十章:還有一支援軍第一百三十六章:失控的李自成第十五章:薊州城內第二十三章:朝議前奏第六十六章:青冢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三十五章:官軍打來了第三十七章:江南變局第150章:紅衣娘子軍第十九章:大明使節第六十九章:愛國洋人湯若望第十五章:調查結果第二十一章:全球徵稅第九章:京營賬冊第二十一章:宣南坊裡第二十五章:捷報在京師
第九十二章:看你乾的好事第十四章:緊急軍情 百萬限免有加更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八十五章:拆招第八十章:追殺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一百二十一章:暗戰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一百三十九章:天堂有路不走第八十六章:中華同盟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二十五章:籌劃第四十章:陳新甲的圖謀第八十二章:真會開玩笑第六十四章:論功行賞第五十章:關係微妙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十六章:當大爺第一百六十二章:凱旋渾河畔第一百三十七章:不是逃兵第五章:明軍虛實第四十一章:只有站着生的勇士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四章:小馬兒第二十三章:櫻島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八十九章:加入同盟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三十二章:大明新生活第六十章第一章:中東新篇章第四十二章:李香君與君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三十四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五章:謀主柳如是的首秀第一百二十四章:這大明,是他的天下第八章:誰給誰下馬威第七十五章:不走套路要走心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二章:漢城之內第五十章:關係微妙第二十七章:太原亂象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十四章:密謀第五十一章:敘功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二十四章:貿易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一百零八章:一舉擊潰第二十六章:逆孤者亡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三十七章:蒙古與北伐第33章:第1軍第四十一章:兵亂鬧餉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十六章:創造歷史第六十九章:勝利旗幟迎風揚第五十三章:帝國命運的路口第三十五章:入國子監第二十二章:捷報面前再分兵第四十章:陳新甲的圖謀第五十三章:帝國命運的路口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九十九章:乾坤逆轉大手筆第六十六章:皇位之讓第四十二章:山東總兵劉澤清第四十四章:“優良傳統”第七十三章:蒙古人中計了第四十八章:千夫之勇,萬夫之謀第四章:東亞風雲已變色第八十三章:宣言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七十六章:打造新東林第三章:復社才子改邪歸正第一百一十章:還有一支援軍第一百三十六章:失控的李自成第十五章:薊州城內第二十三章:朝議前奏第六十六章:青冢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三十五章:官軍打來了第三十七章:江南變局第150章:紅衣娘子軍第十九章:大明使節第六十九章:愛國洋人湯若望第十五章:調查結果第二十一章:全球徵稅第九章:京營賬冊第二十一章:宣南坊裡第二十五章:捷報在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