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

開封城外一處小山崗上,人頭攢動。

山東鎮各營,保定兵各營,河南鎮各營都選出了麾下最精銳,訓練最整肅的士兵到了這裡。

而今,他們穿着簇新的禮服,人人胳膊上繫着一方黑布,挺直了腰桿,肅穆地看着朱慈烺,以及朱慈烺身前的景象。

柳泉此刻亦是立正在一根根炮管的身前,炮兵營炮手們昂首挺胸,胸中涌動着蓬勃的熱力,蘊含着一種至深的情感。

當朱慈烺一步步朝着最高的平臺上走去的時候,禮炮轟鳴,所有人齊齊行起了注目禮。

“一將功成萬骨枯,英靈於此,孤……”朱慈烺爬着階梯,一步一步登上平臺,站定在一襲白布面前,輕輕嘆了口氣,想要說什麼,忽然感覺有些噎住,彷彿胸腔之中有什麼堵住了一樣。

前方的平臺上,是一片白布的世界,這是被整理收起來的陣亡將士遺骸。以及更多無法整理,以至於只能燒成骨灰,亦或者放一份衣冠的空空小盒子。這些,便是此次戰死的全部英烈了。

朱慈烺的身邊,山東鎮的將官左右肅立,聞訊而來的河南文武除了周王朱恭枵不方便親來,其他自河南巡撫高名衡以下悉數就位。一旁,老十七輕輕將手在白布上輕輕撫着,他知道,這是老朋友老羊子的屍身。

而今日,朱慈烺便站在這裡,出席這一場陣亡烈士的典禮。

原本,這是幾個山東鎮將官操辦的小型追悼會。這是山東鎮一慣的習慣。但當朱慈烺問起後,此時便成了開封城最重要的典禮,上到太子府,河南巡撫開封府衙,下到各營將官、士卒,都用上了十二分的心思準備着這一幕。

此刻,朱慈烺的身前,一根足足有一丈多高的巨大石碑被幾個力士拉着繩索,立在平臺的中央。

看着這個場景。朱慈烺忽然走到了第二具遺體的面前。

這是劉澤清的屍身。

戰爭打到現在,從臨清起,這個名字便環繞在朱慈烺的耳邊,時不時出現。從壞到好,而今留在朱慈烺心底裡的感覺變得格外複雜。

劉澤清無疑是一個怯懦的人。他貪財,好色,怕死。可以說是傳統武將之中最典型的例子。

但當劉澤清半是絕望半是認命地進入了朱慈烺的陣營之中,劉澤清卻漸漸找回了一個軍人應有的模樣。

當朱慈烺軍令之中的第三日時。齊賢已經負傷了,指揮山東鎮步兵第三營的只有劉澤清。

當賊軍全軍進攻,軍營旦夕處於危難之中的時候,劉澤清卻反而忘卻了對死亡的恐懼,選擇了一個軍人應有的勇敢。

劉澤清很清楚自己的威望,爲了鼓舞士氣,他選擇了親自出擊。

他已經戰勝了恐懼,並未死在戰場。

但劉澤清卻萬萬沒有想到,因爲第一次的負傷感染而最終死在了隨軍醫院之中。

朱慈烺轉過身,走上了平臺。望着階梯之中,一個個望過來的目光,心中忽然有些發堵,良久這纔有了些想要說話的思緒。

“首先,請全體到場的帝國臣民肅立,向陣亡的英勇烈士致禮。”朱慈烺說完,面對白布世界,深深一鞠躬。

到場的河南巡撫高名衡感覺格外新奇。

他本是不可以來的,重文抑武這種觀念鐫刻到骨子裡後,他並不在意有多少兵將死去。但當開封城中幾個名士也紛紛參加後。高名衡卻不知因爲什麼,鬼使神差地來了。

現在,當他感受着這樣肅穆的氣氛,莊嚴的儀式時。高名衡忽然有了一點明悟。

“強軍……果然不是平白有的。”高名衡心中喃喃着。被朱慈烺這般鄭重對待,以國士視之。這些士卒,又如何不以死報效?

只是,高名衡還有一些不明白。

朱慈烺這般做又是爲了什麼?

這樣做,可是顛覆了重文抑武的大明傳統啊!

想到這裡,高名衡心中忽然有些牴觸了起來。

懷着各異的心思。場上的所有人盯着朱慈烺,等朱慈烺繼續說道。

“今日,大明帝國的皇太子朱慈烺站在這裡,面對身前三千兩百九十三名陣亡烈士,有一些話在我的心中涌動,讓我的情緒難以平靜。現在我將這些說出來,告訴全天下的臣民。”朱慈烺的聲音很緩慢,帶着樸實未經雕飾的赤子心懷。

“我們屹立的土地是一片古老滄桑的土地,這是中原之地,是所有華夏兒郎最初始的家園。開天闢地以來,從夏時先祖披荊斬棘,驅野獸出深林,立一方天地,成文明世界起,已經過去數千年之久了。這數千年裡,我們的家園、民族、國家經歷了無數的災禍,甚至滅世一般的危機。但是,無論是犬戎入鎬,還是衣冠南渡後的五胡亂華。哪怕經歷了是經歷了元滅宋這般漢家國度淪喪的災難,我們依舊挺立在中華土地之上,傲視着寰宇的來客,驕傲地稱頌着我們的繁華與文明。而這些,不知道是否有人思考過。是什麼,給了我們值得驕傲的這一切?”

朱慈烺的發問讓在場的許多人愣了。

高名衡直覺感覺到這個問題是衝着自己來的。

或者說,是衝着所有識文斷字,能思考思想精義之人來的。

“道統!”高名衡心中模糊地感覺到了這兩個字。

或許,這就是朱慈烺一切行爲準則的源泉。

而用朱慈烺自己的話來說,這便是三觀。

“一切令人驕傲的文明成果都不能將功勳誇耀在管理者上,所以今日,我不稱頌三皇五帝,我不讚揚文武百官。我要說那些建造這一切,守衛這一切的人。而我們這些所謂守牧一方的官員,更多的功勳是躺在他們不爲人所敬的基礎上。”

“農人種植糧食果蔬,恩養天下。工人建造屋舍器物,再造四方。戰士守衛家園,呵護這一切。正因爲有這些的存在,才真正支撐起了一個讓我們所驕傲的帝國。”

“所有長眠於此的勇士,都是爲了守護這樣一個令人驕傲國度所有美好一切而戰鬥的。他們不是爲了某個人而戰鬥,也不是爲了某個數字的金錢而戰鬥。他們只是在我的啓悟之下,懂得了守護的東西,明白了驕傲的理由。所以在戰鬥之中,他們戰鬥到了直至死亡。他們無愧於一個英雄的稱號。”朱慈烺的聲音清朗,響徹衆人心間。(未完待續。)

ps:

【插話下~在外站看書的讀者,微言的書是在起點中文網首發喲。一章兩毛錢,希望有心的各位讀者還是可以來起點支持一下俺這不多的訂閱呀~~~】

感謝~

會稽山人007?打賞了?10?起點幣

小牛%?打賞了?100?起點幣

感謝~

平凡男孩?投了?1?票

cdmen0599?投了?2?票

六神俠?投了?1?票

北冥*問天?投了?1?票

range?投了?2?票

第三十二章:喜訊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書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五十八章:揉捏日本第十七章:伏擊第五十一章:飛熊營動第二章:登基大典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三十七章:蒙古與北伐第一百二十七章:放燈許願第一百零二章:一往無前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四十三章:李巖復起第7章:1舉多得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二十七章:運河堵住了第六十二章:不一樣的出兵第五十八章:打完就跑第四十四章:清軍總攻第四十六章:將軍,活不了幾年啦第五十二章:燕子磯工坊第三十七章:敵我虛實第三十一章:遼東漢兒烈如鐵第十一章:軍事會議 今晚還更明天限免加更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21章:老兵的最後1支箭第十六章:一千年前就很吊第五十二章:虎賁營第七十六章:打造新東林第50章:亡國滅族,不死不休第七十二章:情義千斤第五十七章:清濁分流第八章:新儒者第三十九章:國宴第七十五章:截胡第19章:兵變 下第三十六章:隻手扭轉戰局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八十章:第二件神兵利器第四十八章:千夫之勇,萬夫之謀第52章:牛刀入黃油,犀利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七十五章:不走套路要走心第七十八章:漢城潛流第一百二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六十五章:老將歸服第十四章:八大晉商第七章:明照坊的英雄第六十三章:北極熊的威脅第四十五章:明清對局第四十六章:將軍,活不了幾年啦第七十四章:一個單挑全部的獲勝第七十八章:決鬥第十九章:交鋒戶部尚書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十九章:張獻忠立國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三十一章:開封危急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三十章:海戰 一第一百四十六章:空城計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十一章:良才幹將第十七章:底牌掀開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三章:暴亂第一百一十四章:撕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十一章:良才幹將第一百一十四章:毀城奪糧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七十三章:海戰遭遇鄭氏第十九章:張獻忠立國第78章:朕的江山你可願1同領略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八章:新制度第七十六章:打造新東林第六十七章:預備登基第十八章:戰果第九十五章:合適的人選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二十八章:重禮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五十三章:小弟的怨念第八章:新儒者第三十九章:堅清壁野第六十四章:接戰第五十九章:攻佔聖地亞哥堡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八十一章:洞房花燭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
第三十二章:喜訊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書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五十八章:揉捏日本第十七章:伏擊第五十一章:飛熊營動第二章:登基大典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三十七章:蒙古與北伐第一百二十七章:放燈許願第一百零二章:一往無前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四十三章:李巖復起第7章:1舉多得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二十七章:運河堵住了第六十二章:不一樣的出兵第五十八章:打完就跑第四十四章:清軍總攻第四十六章:將軍,活不了幾年啦第五十二章:燕子磯工坊第三十七章:敵我虛實第三十一章:遼東漢兒烈如鐵第十一章:軍事會議 今晚還更明天限免加更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21章:老兵的最後1支箭第十六章:一千年前就很吊第五十二章:虎賁營第七十六章:打造新東林第50章:亡國滅族,不死不休第七十二章:情義千斤第五十七章:清濁分流第八章:新儒者第三十九章:國宴第七十五章:截胡第19章:兵變 下第三十六章:隻手扭轉戰局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八十章:第二件神兵利器第四十八章:千夫之勇,萬夫之謀第52章:牛刀入黃油,犀利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七十五章:不走套路要走心第七十八章:漢城潛流第一百二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六十五章:老將歸服第十四章:八大晉商第七章:明照坊的英雄第六十三章:北極熊的威脅第四十五章:明清對局第四十六章:將軍,活不了幾年啦第七十四章:一個單挑全部的獲勝第七十八章:決鬥第十九章:交鋒戶部尚書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十九章:張獻忠立國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三十一章:開封危急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三十章:海戰 一第一百四十六章:空城計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十一章:良才幹將第十七章:底牌掀開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三章:暴亂第一百一十四章:撕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十一章:良才幹將第一百一十四章:毀城奪糧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七十三章:海戰遭遇鄭氏第十九章:張獻忠立國第78章:朕的江山你可願1同領略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八章:新制度第七十六章:打造新東林第六十七章:預備登基第十八章:戰果第九十五章:合適的人選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二十八章:重禮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五十三章:小弟的怨念第八章:新儒者第三十九章:堅清壁野第六十四章:接戰第五十九章:攻佔聖地亞哥堡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八十一章:洞房花燭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