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初到臨清

【感謝讀者:蔓草麒麟打賞支持~】

臨清。

這是個好地方,尤其是對於定都北京的大明而言,因爲運河而行的臨清更是位置關鍵。

《憲宗實錄》總裁官丘浚曾說:“今國家都燕,蓋極北之地。而財賦之入,皆東南而來。會通一河,譬如人身之咽喉,一日食不下咽,立有死亡之禍。”

“臨清乃會通河之極處,諸閘於此乎盡,衆流於此處會,且居高臨下,水勢易泄而涸速,是凡三千七百里之水路,此其要害也

“臨清受兩河之水,合流北放,千一百七十里抵大通河,距京師百六十里。州實河潛之喉,當南北之衝,故曰第一津州。”

說人話一點便是,臨清乃是水陸交通要害之地,更是扼守大運河的關鍵節點所在,是一處對國家地理軍政都格外重要的所在。

宣德中年,朝廷增設臨清倉在此處儲存過三百萬石軍需供應北方軍務。

如此臨清,更是因爲交通要道而經濟發達,商戶衆多,成了整個華北都矚目的商業重鎮,人煙繁華,都市景象絲毫不弱京都。這樣的地方,自然也被設立了鈔關征稅,在此的臨清戶部榷稅分司更是大明八大鈔關之首,比第二名強了不止一倍。

自然,擁有徵收船料商稅的戶部榷稅分司自然是臨清之中格外要緊的所在,無論是權勢還是影響力比擬臨清州府絲毫不弱。

“在這裡,便是某一身抱負真正要施展的地方啊!”朱慈烺下了船,聽着碼頭的人聲鼎沸,笑容初展:“走,跟着老爺去找咱自己的地盤!”

聽着朱慈烺的話,一旁有些茫然的老十七問道:“老爺,就這麼直接去?不等後續人馬了嗎?標下已經吩咐家丁隊了,都已經換了快船,單獨南下。約莫再等十日就夠了。”

司琦也跟着道:”“還有常先生、謝先生等人。他們也換了快船,至多隻需要五日就能趕到了。”

“喔?五日,十日?倒也夠了。”朱慈烺眯着眼睛道。

見此,司琦便道:“那我這就給老爺去尋客棧。”

“尋什麼客棧,直接去分司衙門!”朱慈烺說罷,便徑直朝着城中走去:“倒是這幾日裡可以讓我看看城中能有什麼宵小!”

臨清戶部榷稅分司。

分司衙門在城區的運河西岸,甚至不需要朱慈烺怎麼認路,只需要掃一眼看着原來的船主運着貨朝着河流南邊西方那地方停靠的地點看過去就行。

很快,一處青色灰瓦的硬山建築就緩緩展露在了衆人的眼前。

只不過,比起想象之中稅務局衙門應該有的那種巍峨氣勢,朱慈烺反而心中有些失望。

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大院子罷了,唔,最多上面掛了一個戶部臨清榷稅分司的牌匾很是有威嚴。

但比起氣派恢宏的帝都,對於連紫禁城宮廷殿堂都見了無數的朱慈烺,這麼一點氣派實在算不上什麼。

領着司琦老十七幾人,朱慈烺擡腿就朝着戶部榷稅分司內走去。

官署坐西朝東,面對大運河。

前院爲公署辦公,設有河口鈔關、閱貨廳、裕國坊、道商坊、關堞、關署儀門、大堂、左右輔以穿廳、胥吏科房、皁吏房等;後院爲檔案冊籍、船料稅錢、熔鑄錢印的庫區。

南北三進院落,置設穿廳、船料房、鼓鑄坊等,佔地橫寬百丈,廳堂坊舍室四百餘間。

讓朱慈烺想要迷路找不到這兒都難。

恰好此時,一艘貨船經過鈔關。船主下船停靠,忙不迭地朝着鈔關走來的書手討好,手底動作頗快地塞過去一塊碎銀子,讓那書手臉上多了幾分笑容。

隨後,船主進了鈔關署衙公堂開始填寫船單。開列船戶籍貫姓名、船隻類型、樑頭尺寸、貨主姓名、貨物名稱。

這是爲了鈔關收船料做準備。所謂船料,是船隻大小的一種計量單位,l料大體相當於l石的貨物。宣德四年規定,每船百料收鈔100貫。後來根據船料徵收太過難以覈定,於是漸漸改成了以船頭廣狹爲收稅依據。

朱慈烺估摸了一下這船主的貨船,竟是艘少見的大船,約莫有一丈四的規模。想到此處,朱慈烺估算了一下,這就是八兩八錢的船料啊。

心念此處,朱慈烺跟了上去,眼神不錯地看到了船主剛剛填完稅單。只不過,上面寫的樑頭竟然只有七尺。

朱慈烺微微一笑,沒有發言。

船主填完稅單以後,同時要填寫貨單,開列貨主籍貫、貨物名稱、數量、出發地、經由地、目的地。這是爲了鈔關收商稅做準備。

一般的鈔關都只徵收船料,但臨清鈔關果然不同於尋常鈔關,他還徵收商稅。也就是根據商品貨物徵收商稅。

不僅如此,徵收商稅用的還是起條預徵制。

比如即張家灣的貨物,若要發往京師出賣,則先在張家灣交十分之三的商稅,由張家灣稅課司開具**(謂之起條),商貨到京城崇文門稅課司,憑張家灣**再交剩餘的十分之七。

臨清鈔關則是這樣徵收的。

在臨清發賣者,照舊全稅。在四外各地發賣者,臨清先稅六分,至賣處補稅四分。其赴河西務、崇文門卸賣者,臨清先稅二分,然後印發紅單,明注某處發賣,給商執至河西務補稅八分,共足十分之數。

果然,朱慈烺在鈔關署衙內看到了一塊醒目破舊的牌子:起條預徵,不從者罰。

“倒是簡潔有力……”朱慈烺失笑道。

這時候,那個船主也已經將兩張單子都填寫好了。那陪同進來的書手見此點了點頭,接過貨單與船單,開始刷刷填寫稅單。

朱慈烺眼神不錯,一眼就看到船料上赫然寫着……

“……樑頭七尺,船料收鈔四十五貫……”

“銀子都不用了啊……”朱慈烺心嘆。

這年頭,寶鈔拿去擦屁股都嫌硬。這船主能有一丈四的大船,手面和背景應該都是不錯的。

此刻,稅單開始由書手拿過去交給內堂的算手。內堂的算手看了這名書手一眼,嘀咕了幾句朱慈烺聽不到的話,便審覈完畢。

第十九章:大明使節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八章:首裡城的新客人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54章:10倍之敵孤軍守第八十二章:真會開玩笑第一百四十二章:東風壓倒西風第十章:天下清名第一百一十五章:再造新世界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四十五章:明清對局第六十一章:真假虛實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四十六章:紅臉白臉誰挖坑第二十章:攻略安南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四十九章:捷報與煩惱第三十二章:海戰 完第七十二章:反戈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五十七章:清濁分流第一百三十八章:斷後第十章:天下清名第十二章:劍拔弩張總兵府第二十八章:大明的目標第七十一章:周延儒完了第一百一十二章:兵強馬壯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二章:琉球往事第一百零九章:御駕親征復遼東第一百一十六章:新紀元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一百零七章:特林城的巴什科夫第七十七章:重擊第七十四章:有情人第五十八章:瘟疫爆發第八十一章:來者何人 四十萬字已肥可宰~第三十一章:決戰開啓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六十八章:小白羊與大肥羊第七十七章:撞上鐵板的清軍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六章:認規矩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二十九章:威尼斯參戰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十二章:戶部一天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六十章:海上來兵第十一章:工業強國論第一百零一章:孤兒寡母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七十八章:虎口拔牙千萬兩第六十三章:盛京皇宮裡的典禮第五十章:京南工坊區第十八章:億萬富翁第八十章:追殺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一百一十五章:想跑也跑不了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六章:認規矩第十六章:給他準備好了棺材錢第三十八章:李自成的末路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二十五章:樺山久守的失敗第五十九章:你惹不起第二十四章:籌餉之策第一百一十章:紅娘子亮相第一百二十五章:元宵燈會的小青第五章:仁川登陸第七十章: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四十一章:大明需要勝利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六十四章:藏龍臥虎第十七章:揭曉第七十二章:另一樣神兵利器第十六章:不信擡頭看第四十六章:坩堝鍊鋼法第二十四章:大明的條件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十八章:億萬富翁第四十一章:德川義直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二十八章:重禮第二十一章:衝出京師大戰去第四十一章:大明需要勝利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一百二十八章:撫順關第五十七章:被無視的朝鮮人第二十四章:新政第五十五章:披着羊皮的狼第十六章:不信擡頭看
第十九章:大明使節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八章:首裡城的新客人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54章:10倍之敵孤軍守第八十二章:真會開玩笑第一百四十二章:東風壓倒西風第十章:天下清名第一百一十五章:再造新世界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四十五章:明清對局第六十一章:真假虛實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四十六章:紅臉白臉誰挖坑第二十章:攻略安南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四十九章:捷報與煩惱第三十二章:海戰 完第七十二章:反戈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五十七章:清濁分流第一百三十八章:斷後第十章:天下清名第十二章:劍拔弩張總兵府第二十八章:大明的目標第七十一章:周延儒完了第一百一十二章:兵強馬壯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二章:琉球往事第一百零九章:御駕親征復遼東第一百一十六章:新紀元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一百零七章:特林城的巴什科夫第七十七章:重擊第七十四章:有情人第五十八章:瘟疫爆發第八十一章:來者何人 四十萬字已肥可宰~第三十一章:決戰開啓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六十八章:小白羊與大肥羊第七十七章:撞上鐵板的清軍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六章:認規矩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二十九章:威尼斯參戰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十二章:戶部一天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六十章:海上來兵第十一章:工業強國論第一百零一章:孤兒寡母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七十八章:虎口拔牙千萬兩第六十三章:盛京皇宮裡的典禮第五十章:京南工坊區第十八章:億萬富翁第八十章:追殺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一百一十五章:想跑也跑不了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六章:認規矩第十六章:給他準備好了棺材錢第三十八章:李自成的末路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二十五章:樺山久守的失敗第五十九章:你惹不起第二十四章:籌餉之策第一百一十章:紅娘子亮相第一百二十五章:元宵燈會的小青第五章:仁川登陸第七十章: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四十一章:大明需要勝利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六十四章:藏龍臥虎第十七章:揭曉第七十二章:另一樣神兵利器第十六章:不信擡頭看第四十六章:坩堝鍊鋼法第二十四章:大明的條件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十八章:億萬富翁第四十一章:德川義直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二十八章:重禮第二十一章:衝出京師大戰去第四十一章:大明需要勝利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一百二十八章:撫順關第五十七章:被無視的朝鮮人第二十四章:新政第五十五章:披着羊皮的狼第十六章:不信擡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