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籌餉之策

魏照乘爲何落魄,更加具體一點,是因爲魏照乘是崇禎十二年的內閣首輔,所謂閹黨餘孽薛國觀引薦入閣的。但薛國觀一貫和東林黨不對付。現在東林黨人隨周延儒入閣首輔後大勢已張,魏照乘自然不再好受。

只不過,讓陳新甲微微驚訝的是,跟隨魏照乘進來的並不是現任戶部尚書傅淑訓,而是戶部左侍郎王正志。

看到這裡,陳新甲微微眯了下眼睛,腳步朝着邊緣地帶上不着痕跡的挪了下。

今日風雲,似有變幻吶。

魏照乘帶着王正志來了以後,行了禮,崇禎揮手讓其一旁侍奉,繼續提筆。

“兵部職方司郎中馬紹愉敏而納言,應是可靠之人……出使遼瀋之事……”

“滋滋滋……”

“父皇……”

“我大明皇帝,不稱臣不納貢,無和親之屈膝,亦無割地之國恥。天子衛國門,君王死社稷!”

啪!

筆斷。

崇禎提筆的右手青筋暴起,上好的北狼毫候筆應聲一斷,帶着主人幽幽的嘆息聲被丟在了一旁。

三人見此,面面相覷,紛紛失神。

此刻,崇禎這才擡起頭看着前來的三位大臣,微微一皺眉道:“傅愛卿還沒到嗎?”

崇禎說完,一旁的王承恩便低聲對崇禎道:“聖上,傅啓昧今日未在戶部,得訊稍晚,故會來遲稍待。”

隨後,王承恩是低聲細語了幾句,語速頗快,只容崇禎能聽到,只有在提及秦俠、戶部兩個詞的時候,語速遲緩,卻更是壓低了聲音。

崇禎緩緩頷首,看了一眼被塗抹得不辨字跡的草稿,揮手讓王承恩收拾了,隨後看着臺下的魏照乘、陳新甲以及王正志,略過三人之時,目光微微在王正志身上停頓了一下。

隨後,隨侍一旁的小太監搬來了四個椅子,三人分別落座。

這麼微微耽擱了一會兒,腳步匆忙的傅淑訓也趕到了。

傅淑訓看到殿中多了王正志的時候,目光微沉,坐到右方上首。

見人來得差不多了,崇禎微微閉上眼睛,靠在椅子上,微微揉了揉太陽穴,緩聲道:“陳愛卿,你說說吧。”

於是陳新甲行禮謝恩,隨後說道:“此次所論,是遼東之事。兵部議定,調四川石柱秦良玉所部白桿兵,集廣西狼兵,匯京營之力,以穩遼東京畿之局面。此議一定,便需立刻整頓京營。凝餘力,補新丁,勤訓操,苦練勁旅。兵部算了下,先期京營整頓,或涉裁汰老弱六千,新建馬兵兩營,步兵四營,並相應輔兵,共需新建軍額一萬四千。調石柱秦良玉所部,山川遠隔,縱爲土司之兵可稍稍自擔,中樞也當備犒賞,調軍需。”

陳新甲說到這裡,魏照乘忽然很不禮貌地道:“石柱宣撫使公忠體國,若入能順利入京援兵,自當備齊糧餉。然則廣西狼兵倭寇用時所有滋擾地方之舉,再入京師,路途三千里,靡費不可數。若中樞一力承擔,則不如盡數用於整頓京師。若中樞如故,不加糧餉,則依狼兵習性,恐亂省縣。臣議以京營爲重。”

魏照乘爲人朝中評價,多是才能庸劣。今日這一番議論倒是讓崇禎目光微亮,緩緩頷首:“有理。”

按照正常的議事節奏,兵部提了辦法,閣臣點評了意見,接下來這接力棒就該到戶部這邊接手了。

畢竟陳新甲所言無非就是要錢糧來的,而兵事之算,過半也得看錢糧是否能跟上。

事實上,大多數扯皮也就在這裡。這一次,崇禎也沒指望能讓戶部如何開口。

聽着兵部的部議結論,傅淑訓心下微沉,腦海中過了一遍所需費用,剛剛要開口,卻見一人忽然朗聲開口,讓傅淑訓雙目頓時微瞪。

“陛下。裁汰老弱三千,計一人需歸家路費,傷殘病弱醫藥並衣食一月之用,則一人所費折銀五兩。再建軍額,每兵照比關寧一月銀一兩四錢米一斛,歲該銀十六兩八錢,米六石。二萬名共該銀三十三六千兩,米十二萬石。若計馬兵所用,則再加十萬以備。合計共需銀四十五萬一千兩,米十二萬石。戶部若保三月京官所用,不計四月黃河清淤所需,暫緩河南人事,則能挪銀三十萬兩,糧米十萬石。”

王正志將一個個數字爆出,井井有條,邏輯嚴密,登時讓傅淑訓的面容變得格外凝重。

另外一邊,另一個人更加激動。

只見崇禎騰得站了起來,凝視着王正志急忙喝問道:“王卿,君前不得戲言!”

與此同時,崇禎腦子裡頓時急劇思索了起來。

王正志什麼時候如此能幹了?

戶部的情況,什麼時候一下子好轉了?

李侍問執掌戶部的時候,可從來沒有這麼寬裕過!

雖然戶部能夠籌措出來的數字比起實際上所需要的數字還有一段距離,但兵部也可以湊啊!兵部管着太僕寺,太僕寺作爲爲軍隊購買戰馬的部門,爲了戰馬的草料,實際上掌握了一部分徵收田賦的權力!

戶部這邊的家底崇禎不太能掌握,但兵部的陳新甲可是心腹,餘下的錢糧,兵部八成能湊出來!

“難道,上蒼也可憐了我,讓國勢重振了嗎?”

崇禎腦海中最後一個發散的念頭收回來,目光凝視在王正志身上的時候,也頓時看到了王正志身後,傅淑訓凝重的表情。

此刻的傅淑訓心思不斷下沉,暗暗罵了一聲奸賊誤國,心中急劇思索了起來。

王正志這是再給他挖坑啊!王正志顯然是得到了戶部胥吏的支持,只要讓胥吏們少貪一點,挪出四十萬兩軍餉還是有可能的。

相反,此刻被胥吏視爲眼中釘的傅淑訓別說四十萬兩,便是有辦法挪出十萬兩也會被胥吏壞事,此戰不勝胥吏,便再好的妙計也無法施展。

可這番話,能在皇帝面前說嗎?王正志能拿出四十萬兩,傅淑訓連十萬兩都拿不出,說出去不丟人嗎?身爲戶部長官,連胥吏和副手都治不住,更是能力問題了!

第八十六章:領土擴張第十八章:戰果第三章:島津光久第六十三章:打賭第四十一章:大明需要勝利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七十八章:計謀佈置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四十二章:第一輪第一百六十二章:凱旋渾河畔第六章:攻佔仁川第四十七章:草原上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五章:明軍虛實第二十八章:重禮第七十五章:該我們上場表演啦第七十九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九十六章:隱秘驚天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九十六章:隱秘驚天第十五章:調查結果第十一章:剛正面第五十五章:決戰時刻第十三章:戰火地中海第四章:我有太祖朱元璋託夢第三十章:決不屈服的朱慈烺第七十二章:西班牙公主的嫁妝第七十一章:周延儒完了第十三章:戰火地中海第三十二章:劃分亞洲第三十九章:國宴第八章:天津衛第一百三十六章:薩爾滸突圍第六章:壓下來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二十五章:日本來客第六十六章:皇位之讓第八十七章:封王第一百二十四章:百年暢想第十七章:揭曉第一百三十章:夾擊撫順關第三十章:連下兩城第九章:舊黨的野望第一章:太子的闊氣第二十二章:戰河間第十六章:給他準備好了棺材錢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十八章:開火碾壓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三十九章:堅清壁野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第六十二章:不一樣的出兵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三十四章:動刀子了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三十章:駐華使節們的信第十章:接觸京派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六十三章:北極熊的威脅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一百一十四章:毀城奪糧第三十四章:皇帝的龍旗迎風飄揚第六十二章:韻致撩太子第八十一章:開疆拓土第二十九章:抓捕第七十一章:周延儒完了第三十二章:喜訊第六章:認規矩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三十六章:我上你掩護第三十五章:入國子監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十章:初到臨清第八十二章:烈士第四十二章:朝議震盪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三章:暴亂第十五章:塞外第七十章:新式武器第二十一章:新軍械第十四章:拯救鄭氏第一百零六章:海西邊疆直隸州第七十三章:大明擎天柱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二十三章:李巖的依仗第一百二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二十三章:朝議前奏
第八十六章:領土擴張第十八章:戰果第三章:島津光久第六十三章:打賭第四十一章:大明需要勝利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七十八章:計謀佈置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四十二章:第一輪第一百六十二章:凱旋渾河畔第六章:攻佔仁川第四十七章:草原上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五章:明軍虛實第二十八章:重禮第七十五章:該我們上場表演啦第七十九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九十六章:隱秘驚天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九十六章:隱秘驚天第十五章:調查結果第十一章:剛正面第五十五章:決戰時刻第十三章:戰火地中海第四章:我有太祖朱元璋託夢第三十章:決不屈服的朱慈烺第七十二章:西班牙公主的嫁妝第七十一章:周延儒完了第十三章:戰火地中海第三十二章:劃分亞洲第三十九章:國宴第八章:天津衛第一百三十六章:薩爾滸突圍第六章:壓下來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二十五章:日本來客第六十六章:皇位之讓第八十七章:封王第一百二十四章:百年暢想第十七章:揭曉第一百三十章:夾擊撫順關第三十章:連下兩城第九章:舊黨的野望第一章:太子的闊氣第二十二章:戰河間第十六章:給他準備好了棺材錢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十八章:開火碾壓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三十九章:堅清壁野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第六十二章:不一樣的出兵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三十四章:動刀子了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三十章:駐華使節們的信第十章:接觸京派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六十三章:北極熊的威脅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一百一十四章:毀城奪糧第三十四章:皇帝的龍旗迎風飄揚第六十二章:韻致撩太子第八十一章:開疆拓土第二十九章:抓捕第七十一章:周延儒完了第三十二章:喜訊第六章:認規矩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三十六章:我上你掩護第三十五章:入國子監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十章:初到臨清第八十二章:烈士第四十二章:朝議震盪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三章:暴亂第十五章:塞外第七十章:新式武器第二十一章:新軍械第十四章:拯救鄭氏第一百零六章:海西邊疆直隸州第七十三章:大明擎天柱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二十三章:李巖的依仗第一百二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二十三章:朝議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