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爛攤子

在這期間,還發生了不少的大事。

畏兀兒以族名爲國名,人民是今天新疆境內維吾爾族的祖先,也是唐朝回鶻人的苗裔。國土東至伊州(今新疆哈密),西至龜茲(曲先),北至準格爾盆地邊緣,南至鄯闡、酒泉。國王稱爲“亦都護”(意即“神聖陛下”)也稱爲阿薩蘭汗(意即“獅子王”)。

傳說畏兀兒人的祖先最早興起於斡兒寒(今鄂爾渾河)河畔。在河畔有兩棵樹,一顆是松樹,另一顆是柏樹。這兩棵樹的根鬚糾纏在一起不知道幹了什麼事情(因爲在土中,沒人知道),反正樹中間隆起一個土丘,有一束神光從天空中照耀在土丘上,土丘就如孕婦的肚子般一天天變大了起來。

大約過了九個月零十天,土丘猶如孕婦分娩從中間裂開一道縫,展現出5間像營帳一樣的石屋,每間石屋裡坐着一個嘴上掛着一根吸奶管子的小男孩,帳篷上有一張銀網籠罩保護着他們。(強烈建議科學家好好研究研究這件事,疑似有外星人蔘與的跡象。)微風拂過這5個孩子身上,他們很快就強壯起來,走出土丘,被人們交給奶媽照料。

許多年過去了,他們詢問自己的父母是誰,人們將這5個孩子帶到這兩棵樹前,他們像孝子對待父母一樣跪倒在樹前個感謝生育之恩。突然兩棵樹說話了:“品德高貴的好孩子們,恪守孝道,常回來看看。願你們長命百歲,名垂千古!”

當地人民很尊重這五個人,崇奉他們爲君主。據說爲了紀念他們特意建立了由五座小城合起來的一座城,稱爲“別失八里”。(“別失”:五。“八里”:城。)

在這五個孩子中,第五子品貌秀美,才智出衆,最爲傑出,而且通曉各族語言文字。大家推舉他爲“不可汗”。到他的三十多代子孫時,出了一位玉倫可汗。這位仁兄比較強悍,隔三差五就跟唐朝打一仗,打來打去誰也制服不了誰,於是唐朝將金蓮公主嫁給玉倫可汗的兒子,和親息兵了。

唐朝使臣將金蓮公主護送到畏兀兒國之後,四處溜達就來到一座名叫天靈山的大山。這位使臣恰好會看風水,他發現畏兀兒國之所以強大是因爲有這座福山庇護。於是藉口需要福山的石頭,當地人也沒當回事兒就答應了,使臣用烈火燒山,澆上濃醋,巨石皆碎,用車拉回大唐,國中鳥獸爲之悲號。7日後,玉倫可汗猝死,繼位者又都很短命。國中災異屢現,民弗安居,紛紛搬到交州一帶,即火州、高昌。

1208年冬,成吉思汗攻打乃蠻首領屈出律和蔑兒乞首領脫脫殘部。屈出律和脫脫遭到突然襲擊後,逃到額爾齊斯河一帶。蒙古軍在斡亦剌部忽都合引導下,追上了脫脫和屈出律。脫脫被射死,屈出律敗逃至西遼。脫脫子火都渡額爾齊斯河南逃,企圖進入畏兀兒地界。

畏兀兒的統治者是唐代回鶻汗國的後裔,居住在天山以南的哈剌火州(吐魯番)和以北的別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北)一帶。西遼統治時期,設少監監督畏兀兒首領(亦都護)的活動,並向畏兀兒人徵收苛重的賦稅。當蒙古軍西進時,畏兀兒亦都護巴而術阿而忒的斤派遣使者進見成吉思汗,表示歸服蒙古。

蔑兒乞部脫脫之子火都戰敗南逃,派遣使者到畏兀兒要求收容,遭到巴而術阿而忒的斤的拒絕,並殺死了火都的使者。畏兀兒軍與速不臺率領的蒙古軍擊潰了火都的殘部,將他們逐出境外,並將此事報告成吉思汗以表忠誠。

1211年,巴而術阿而忒的斤親自到克魯倫河畔謁見成吉思汗。按着氏族收養子的舊例,成吉思汗收認巴而術阿而忒的斤爲第五子。成吉思汗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巴而術阿而忒的斤爲妻。畏兀兒的亦都護從此與蒙古貴族建立了婚姻關係。

哈刺魯是唐代的三姓葛邏祿,原居住在阿爾泰山以西,八世紀中葉,進入今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和楚河一帶。西遼統治時期,哈剌魯爲西遼的屬部,統治中心在海押立(今蘇聯巴爾喀什湖東卡帕爾城附近),西遼派少監駐其地進行監督。十三世紀初,西遼統治者對哈剌魯的壓迫日益加重,迫使哈剌魯首領阿兒思蘭汗服毒自殺,並令其子(亦叫阿兒思蘭汗)繼位,仍派少監加以控制。西遼的殘暴統治,引起哈剌魯貴族的強烈不滿。

1211年,成吉思汗派大將忽必來率兵西進至哈剌魯境。哈剌魯首領阿兒思蘭乘機殺死西遼少監,投降蒙古,並隨忽必來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將公主賜給阿兒思蘭汗爲妻。哈剌魯從此歸屬蒙古統治。

哈剌魯的另一個首領斡匝兒,駐地在阿力麻裡城(今新疆霍城西北克根河西岸),也歸屬了蒙古。

早已沒有了後顧之憂的鐵木真,在做好完全的準備之後,就決定發動對金國的戰爭。當然,在這之前鐵木真也和金國交鋒過一次,那次的結果更堅定了鐵木真和金國決戰的決心,要怪就只能怪金國人倒黴,他們也是日暮西山的狀況,不容樂觀!

從鐵木真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輩開始弱小的蒙古部就一直受金國的欺壓和剝削。蒙古部兩位首領俺巴孩汗、斡勤巴兒合汗都被金國殘忍地釘死在木驢上。爲了避免草原諸國龐大起來,金國還專門幫草原人民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減丁”之策。

蒙古人心血來潮時,跨上馬去獵獸。金國人心血來潮時,數百來人組織個草原自助旅遊團,扛着刀騎上馬到大草原來打獵。不過他們的打獵活動比較血腥刺激,因爲他們的獵物不是狐狸野狼,更不是黃羊兔鹿,而是草原牧民。獵得草原人,擄爲奴隸脖子上箍個鐵鏈牽至市場,頭上斜插一株枯草,待價而沽,賣幾個錢換酒喝。

一百多年來,十幾代草原人就是在以欺凌弱小爲己任的金國壓迫、剝削下苟且偷生着。一百多年來,無數草原人試圖反抗過金國的殘暴統治,可是無數次的血淚實踐卻證明了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金國是無比強大的,是堅不可摧的,膽敢與大金作對無異於以卵擊石。

隨着蒙古國勢力的不斷壯大,成吉思汗心中萌生了一個挑戰神話的念頭:南下伐金報仇雪恨。其實這種念頭像一粒種子早就植根於他的內心深處了。亦曾植根於他的爺爺、爺爺的爺爺、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內心深處過。

可是這一粒粒種子每次剛剛破土露頭便被金國無情地摧殘死了。一百多年來,這種念想猶如飄飛於草原藍天上的七彩泡沫,雖然美好卻免不了破滅的定局。

這一回,成吉思汗心中萌發了想法,接下來就要破土而出了。不過在冒着被扼殺於萌芽狀態的危險破土而出之前,謹慎的他決定先試探試探金國的實力,以免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蟲啃掉頭”的悲劇發生。這一試,差點兒沒把他樂壞,狂喜的心情直似黔之虎。

在1196年,鐵木真曾經協助金國討平塔塔兒部,被封瑟“統帥諸部的首領”(札兀惕忽裡)。光聽官名似乎挺威風,實際上也就是孫猴子當過的“弼馬翁”那個級別。此後,鐵木真就成了堂堂正正的大金國官員。不過大金國的官員也不是白當的,依照規定他每年都必須親自到金國邊境的貢場去進奉。

1208年,成吉思汗抱着打探金國實力的目的親自率部押送着幾百匹戰馬,幾千頭牛羊,數百輛車上裝着羊皮、虎皮、貂皮、鹿角、牛羊肉、幹奶酪和活的老虎、梅花鹿、狐狸、松鼠、山鷹等土特產,到邊疆淨州去給大金國進貢。

當時金國的國勢已經由盛轉衰。皇帝完顏璟晚年抱着一種“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破罐子破摔心態,終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舉朝上下乾脆也抱着一種“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得過且過心態苟且偷安。

大家都難得糊塗,稀裡糊塗地混日子,結果大金國內外矛盾重重,政局不穩。皇帝怕自己的幾個叔叔篡奪皇位,先後殺死了鄭王永蹈和趙王永中,(不是完顏洪烈同志啊)唯獨比較信任叔叔衛王永濟。那麼衛王有什麼過人之處使他贏得了金章宗的信任呢?

衛王永濟是一個“柔弱鮮智能”的人。意即一個窩囊廢兼無頭腦的人。這種不中用的傢伙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會對皇帝構成威脅。同時他又是一個長相很帥氣的人,身材高大魁梧、白白淨淨、長着一幅柔順飄逸的美髯須,形象比較好,所以很受皇帝喜愛。

這次金國派來接納歲幣的欽差大臣正是這位出了名的繡花枕頭衛王永濟。結果這位窩囊廢被欺負得一塌糊塗、慘不忍睹。

淨州衙署內,趾高氣揚的衛王永濟正堂高坐,兩個秀麗的小宮女爲他打着蒲扇。

明安將軍(契丹人,後來成爲成吉思汗手下名將)高聲喊道:“衛王有旨,宣蒙古部札兀惕忽裡鐵木真進見。”

堂下多米諾骨牌般依次傳呼。

府衙外成吉思汗拾階而上,穿過御林軍的刀槍劍陣走進大堂。

衛王眯着眼睛傲慢地看了成吉思汗一眼,端起扣碗懶洋洋地吹着茶水上漂浮的碎沫子。

成吉思汗瞟了一眼衛王,拱手道:“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參見衛王殿下。”然後走向側座坐了下去。

衛王眼皮都沒擡,跟蚊子唱歌似的哼了一聲:“平身,賜坐。”(反應遲鈍)

明安將軍故意咳了一聲。衛王擡眼才發覺階下無人下跪,成吉思汗已然安坐一旁,用一種鳩佔鵲巢的眼神打量着他。被這種眼神侮辱之後,衛王心裡覺得很不舒服,野地裡來的灰毛驢,本該是老子用那種眼神藐視你纔對!思想一開小差,茶水燙了衛王的嘴,嘴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如雨後春筍般燙起一個大燎泡,他“哎呦”一聲,手一晃水灑出來燙了手,茶碗落地摔了個稀巴爛。小宮女趕忙上前收拾打掃乾淨。

明安將軍趕忙打圓場,呈上摺子:“殿下,這是蒙古部今年進獻的歲幣清單!”

衛王捂着嘴,哼哼唧唧地擺擺手:“讓他們去館驛休息吧!”

成吉思汗站起,又一拱手:“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告退!”說罷雄赳赳氣昂昂大步流星走出堂去。

這時,衛王驀地站起,怒道:“什麼大蒙古國?誰封他的成吉思汗?!這清單上糞巴牛牛爬過似的盡是些什麼玩意兒?”(反應遲鈍,估計是CPU運轉遲緩。)

明安將軍答道:“據說是鐵木真新創制的文字。(簡體漢字書)”

衛王越思量越生氣,拍案怒罵道:“他見了本王爲什麼不下跪?嗯?!”

明安將軍躬身後退:“殿下方纔就應該指責他的傲慢無理。”

衛王:“哼,我回中都就要奏明皇上,徵付這頭該死的蒙古野驢!”(動不動就喜歡給上級打小報告的卑鄙傢伙着實令人厭惡!)

衛王一回國便添油加醋地講了成吉思汗一大堆壞話,可惜整天沉溺於肉林酒池、單龍戲羣鳳的金章宗身體過度透支虧空,累成了一個病秧子,哪還有工夫去教訓蒙古人?

通過親自走訪調研,成吉思汗瞭解到衛王永濟當之無愧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繡花枕頭,徒有一副好皮囊,可滿腦子都是糠,用草原人的話來說就是滿肚子都是羊雜碎。衛王永濟黔驢技窮、金國上下腐敗無能,使他認識到: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似強大、唬人,實際上卻是不堪一擊的空架子。(鐵木真的這條心得感悟與毛潤之同志的著名論斷英雄所見略同)他清醒地意識到打破一百多年來草原上流傳的金國不可戰勝之神話的時機即將來臨了。

大家再來看看金朝末期的真實國情——一個不可收拾的爛攤子。

猛安謀克*這本來是金國強大的根源,可是到了金朝後期,猛安謀克戶既不會耕田,又不能打仗,生活腐化墮落,軍紀敗弛,遊手好閒,整天提着個鳥籠子到處遛鳥,兜裡有兩個閒錢就猴急猴急地跑去鬥鬥雞、聚衆賭,照顧照顧煙花女子的生意。

這就有看官說了,這副德性咋跟晚清八旗子弟似的,沒錯,這羣腐化軍人正是八旗子弟的祖宗大爺們。

軍官十有八九都是出身豪門貴族或者與朝中權貴沾親帶故的關係戶,沒有背景是爬不上去的。一打仗這幫幹部嚇得直哆嗦,一個個逃得比兔子還快。可平日裡卻威風凜凜,以欺負、勒索手下士兵爲樂。

軍制極其混亂,設了很多軍官,十羊九牧,發號施令的人比干活的人還要多。每謀克有25人,其中不幹活混飯吃的關係戶就佔了近十人,剩下那些沒背景的士兵不僅要幹自己那份活,還得連那些關係戶的活也一起代勞。

而且健壯的士兵平常是不大容易見不到的。他們大多數時間都被叫到軍官家裡去挑水、鋤地、壘豬圈做私差。

你別看這樣的軍隊戰無不敗功無不潰,可欺負起老百姓來那可是一等一的能手,軍官勒索士兵,士兵轉而強掠百姓。假如你聽到鄰居家的門被踹得“嗵嗵嗵”直響,那可不是要飯的來討飯來了,勸你趕快把大門插好藏起來,那幫怒吼的士兵又挨家挨戶地敲門要錢來了。

衆所周知,每逢國家危亡之際,免不了會出現財政赤字、經濟危機等現象,但是歷朝歷代從來沒有像金國末期這麼雷人、這麼嚴重的。金章宗時,因對北方連年征戰,修築界壕邊堡,恰好天公不作美又發生了洪災,經費嚴重匱乏。

沒錢花,那滋味是很難受的!聰明的金政府輕而易舉地就將這個經濟包袱轉嫁給可憐的老百姓了。朝廷採取的辦法就是開足馬力勤奮地印刷鈔票。由於入不敷出,交鈔只發不收,民間稱其爲“老鈔”。

手裡攥着這種“老鈔”的百姓,就跟手裡攥着一大把“白條”的農民兄弟的心情是感同身受的。一大早起來吃個早點是挺困難的一件事兒,你得背好幾麻袋的老鈔,目的倒不是爲了鍛鍊身體而是爲了換取一個小小的燒餅。

蒙古軍攻進來以後,國土日縮,軍費大增,朝廷越發加大印鈔速度。交鈔貶值,老百姓抵制使用,聰明的金政府又改換名目發行“寶券”、“通寶”之類,鈔越發越輕,面值千元的大鈔僅值幾分錢,比倭奴用的日元還下賤。

wωω●ttκд n●c○

聰明的金政府深諳斂財之道,在瘋狂印鈔票的同時,想方設法搜刮百姓民脂民膏。等到南遷之後,皇室、官僚機構和軍隊的負擔都壓到了河南人民頭上,賦役增加到原先的三倍多,金政府還有更絕的招數——預借。

第九十八章 南下(上)第四十八章 三封來信(下)第三十章 九指神丐第九十七章 兄弟(上)第七十五章 縱論局勢第一百零三章 逝去第九十七章 佈置(下)第四十二章 站穩腳跟(下)第三十六章第九十六章 敗第八十五章 狡詐(上)第二十九章 療傷第七十八章 計劃和離開第三十四章 機緣(上)第八十三章 突擊第七章 秘密第八十五章 無題第二十七章 獒犬(上)第六十六章 心結第七十六章 打拼(下)第三十章 九指神丐第五十章 刀法(下)第十五章第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和出使第八十二章 征戰不休(下)求票第五十二章 血色第四十四章 出海第五章 古墓生活(上)第六十四章 主意(下)第六十七章 全真第二十六章 事後(下)第八十九章 拯救老大鐵木真(上)第二十四章 沸騰的野心第五十一章 出征第三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四十五章 無間道第五十二章 血色第三十九章 投效(上)第四十章 西遼國第六十六章 情海生波第三十六章第八十章 以利誘之(求紅票)第六十四章 任務第五十一章 陪教第二章 張揚的鐵木格第十六章 援軍到來第五十六章 尋求突破第二十九章 獒犬(下)第二十七章第八章節 寶藏(上)第十八章 形勢逆轉第七十章 衝突(下)第七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六十九章 擴張第六章 相依爲命(下)第十章 戰丘處機(上)第九十七章 狂勝第六十四章 任務第七十八章 計劃和離開第十八章 規化(中)第五十三章 戰爭升級第八十六章 狡詐(下)第五章 相依爲命(上)第七十五章 縱論局勢第二十章第四十九章 儲位第十九章 殺蛇第六十章 阻第二十二章 滄桑第七十三章 安排與困難第二十七章 金國服軟第五十章 鬥氣第三十五章 收服與應對第四十三章 不岔與任務第九十章 拯救老大鐵木真(下)第六章 古墓生活(下)第四十六章 來信第二十二章 滄桑第三十一章 投機第三十四章 全都來了第九十一章 建國(下)第九十二章 離前準備(上)第三十八章 千里救援之行動第二十五章 藏龍臥虎第五十六章 黑風雙煞(中)第七十章 困難與慘烈第五十二章 佈置(下)第三十章 六歲第三十九章 回師凱旋第七十六章 打拼(下)第九十一章 大將速不臺第十章 南下攻打金國第三十五章 機緣(下)新年快樂第二十四章第七十章 暴猛料第十二章 小甜瓜(下)第七十七章 返照1第一章 潛入(上)第六十一章 離去心傷
第九十八章 南下(上)第四十八章 三封來信(下)第三十章 九指神丐第九十七章 兄弟(上)第七十五章 縱論局勢第一百零三章 逝去第九十七章 佈置(下)第四十二章 站穩腳跟(下)第三十六章第九十六章 敗第八十五章 狡詐(上)第二十九章 療傷第七十八章 計劃和離開第三十四章 機緣(上)第八十三章 突擊第七章 秘密第八十五章 無題第二十七章 獒犬(上)第六十六章 心結第七十六章 打拼(下)第三十章 九指神丐第五十章 刀法(下)第十五章第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和出使第八十二章 征戰不休(下)求票第五十二章 血色第四十四章 出海第五章 古墓生活(上)第六十四章 主意(下)第六十七章 全真第二十六章 事後(下)第八十九章 拯救老大鐵木真(上)第二十四章 沸騰的野心第五十一章 出征第三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四十五章 無間道第五十二章 血色第三十九章 投效(上)第四十章 西遼國第六十六章 情海生波第三十六章第八十章 以利誘之(求紅票)第六十四章 任務第五十一章 陪教第二章 張揚的鐵木格第十六章 援軍到來第五十六章 尋求突破第二十九章 獒犬(下)第二十七章第八章節 寶藏(上)第十八章 形勢逆轉第七十章 衝突(下)第七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六十九章 擴張第六章 相依爲命(下)第十章 戰丘處機(上)第九十七章 狂勝第六十四章 任務第七十八章 計劃和離開第十八章 規化(中)第五十三章 戰爭升級第八十六章 狡詐(下)第五章 相依爲命(上)第七十五章 縱論局勢第二十章第四十九章 儲位第十九章 殺蛇第六十章 阻第二十二章 滄桑第七十三章 安排與困難第二十七章 金國服軟第五十章 鬥氣第三十五章 收服與應對第四十三章 不岔與任務第九十章 拯救老大鐵木真(下)第六章 古墓生活(下)第四十六章 來信第二十二章 滄桑第三十一章 投機第三十四章 全都來了第九十一章 建國(下)第九十二章 離前準備(上)第三十八章 千里救援之行動第二十五章 藏龍臥虎第五十六章 黑風雙煞(中)第七十章 困難與慘烈第五十二章 佈置(下)第三十章 六歲第三十九章 回師凱旋第七十六章 打拼(下)第九十一章 大將速不臺第十章 南下攻打金國第三十五章 機緣(下)新年快樂第二十四章第七十章 暴猛料第十二章 小甜瓜(下)第七十七章 返照1第一章 潛入(上)第六十一章 離去心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