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南下攻打金國

在戈壁灘,礫石、沙和粘土構成

堅硬而平坦的地面,活像一片跑馬場。在這片乾旱的平野上,只有淺灰色的蒿屬植物和芬尾等植物。

貧瘠的土層上時而可見一些淺草,這種草從7月份起就開始枯黃形成一片片黃色的淺草地。這時,遠遠看去,但見一片黃褐色的地面,幾乎分不清哪裡是淺草地,哪裡是沒有長草的光禿禿的地面。

在天氣晴朗的白天,整個這一片地面又呈觀出一片灰白,微塵飄浮瀰漫於低空,同灰白色的地面一起構成一片迷茫模糊的世界。只有在清晨,天空才逐漸明朗起來:先是淺藍,漸而呈現出深藍,最後是一片光明,只有遠方有淡淡的霧靄。

這時,地面上則呈一片赭石色,在這片赭石色的平野上,各種物體清晰可辨:這裡有一塊岩石,那裡有幾個帳篷;這裡有一羣馬匹或者羚羊,那裡又有一支駱駝商隊;駱駝商隊繞一個土丘運動着,商隊前面走着一個人,高高的帽子,寬大的靴子,步履輕健。

在這些土丘、岩石塊、動物和人的身影的烘托下,赭石色的背景顯得格外分明。馬匹,駱駝和車輛可以在這片到處無路但又到處是路的廣闊土地上通行無阻,順利前進,任其縱橫。

在這片表面乾旱的土地上行走,牲畜斷絕草料和飲水的日子是不多的。當然,在這方圓七百公里的地面的中心地帶,很少有流水。但只要揮鍬挖掘,就可以找到水。在有的地方只要挖兩三米深,在另一些地方,甚至只要挖兩尺深,清澈的地下水就會冒出來,供人畜飲用。

當時,每年(幾乎是每年)秋高氣爽之際,“馬匹肥壯之時”,蒙古人馬便成羣結隊,長驅南下,順利通過荒涼的戈壁灘,來到今甘肅一帶鄉村劫掠一番。

一出戈壁灘,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就是遍佈甘肅省的大小綠洲。對於漠北牧民來說,這些大大小小的綠洲簡直是一些出人意料的樂土和富庶之地。

在這些綠洲的周圍,到處是婀娜多姿的柳樹,亭亭玉立的楊樹,果實累累的果園,水草豐美的草地,麥浪翻滾的麥地,豐收在望的莊稼。

從甘肅地區往東,是河套地區。蒙古人來到這裡,認識了黃河。黃河的這一部分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它在這裡轉了一個大彎,就像一個外國人來到這塊陌生的土地上迷了路,徘徊於荒僻的原野上一樣。

黃河在這裡劃了一個半圓,把河套平原同河套以外的草原分開了。在這裡,有黃色的沙丘,鹽鹼地,佈滿淡水坑和鹹水塘的收場,稠密的荊棘叢。

蒙古人對這一切當然早已司空見慣。

西夏的首都興慶位於黃河畔,賀蘭山與鄂爾多斯草原之間。這是一片綠洲,勤勞的人民在這裡修建了佈局巧妙的灌溉網。此外,這裡還是重要的商業區。這裡有大量的駝毛紡織業和毛織品出口。

成吉思汗來到這裡,生平第一次接觸到了定居人民的文明。此外,西夏的這個首都還是一箇中國式的要塞。

在這個防守堅固的要塞面前,蒙古騎兵感到無能爲力,無力進行有效的包圍和佔領,因爲,他們當時還沒有有效的攻堅工具。

成吉思汗不愧是一個戰略天才,眼見得強攻不下這座城池,便心生一計,命令掘開河堤,使河水改道,企圖淹沒而後佔領西夏首都。然而,由於沒有工程師,此計歸於失敗。

此時,唐兀惕人也已精疲力竭。位於西夏王國中心地區的各個綠洲,就像從中國到伊朗的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商業城市一樣,人們全靠經商爲生。然而,戰爭阻礙了商業往來,因而這些地方的靠經商爲生的唐兀惕人紛紛破產了。

在這種情況下,西夏王決定同意蒙古國充當西夏的宗主國,西夏爲蒙古國的藩屬。就在這一年(公元1209年),西夏王把親生愛女之一獻給成吉思汗(在蒙古人眼中,西夏的姑娘都是非常美麗的),同時還獻上了大批貢品,主要是大批駱駝。

這也算是投其所好吧,畢竟甘肅的白毛駱駝是中亞地區最漂亮的駱駝。而蒙古人,就喜好這一口!

成吉思汗征服了建國於賀蘭山地區、鄂爾多斯草原和今中國甘肅省的唐兀惕王

國(西夏),西夏已拱手向成吉思汗稱臣。但是,整個西夏地面在當時只不過是中國地面的邊界地區。

爲了踏進中原大地,蒙古人就必須向金國宣戰,向在北京的金王宣戰,進攻金國。

對於蒙古牧民來說,這是一場非同小可的大規模戰爭,因爲,金王國當時統治着除甘肅省和河套平原以外的整個黃河流域,是當時最強大的王國之一。

金王國的主人,那些昔日的女真人,儘管已被中原化,但他們在中原土地上仍保留着他們的祖先通古斯森林狩獵民族,所特有的驍勇慓悍的武士特點。

此外,金人在中原土地上生活已有一個世紀之久,因而擁有中國古老的文明所創造的一切財富。

在這種情況下,蒙古牧民同金人作戰,將比在唐兀惕境內的戰鬥更艱難。他們將要對付防守堅固的要塞,而進行這種攻堅戰,他們是根本沒有經驗的,是沒有足夠的條件的。

再說,金國邊境還有萬里長城,長城腳下修築有許多防禦據點,這條長城從西向東,構成了金王國的一條連貫的防線。

但是,成吉思汗不僅僅是一位軍事家,更主要的他還是一位政治家。爲了攻打金國,他首先設法取得了居住在長城北側的江古惕人的幫助,從而得到了寶貴的盟友。

當時,在長城北面,在今內蒙古地面,居住着一個半定居半遊牧的屬於突厥語族的江古惕部落。這個部落很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因爲江古惕人信仰的是聶斯脫利派基督教。

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說,蒙古人來到這裡可以感到自由自在和無拘無束。

首先,汪古惕地面的自然條件可以使蒙古人感到就像在自己的家鄉一樣自在自如,毫無身處異域之感。這裡沒有樹木,到處是一望無際的草原。

草原上還有一些河流,這些河流分別注人一個個具有海水鹹味的鹹湖。當地人稱這片草原爲“草地”,以區別於“麥地”。在這裡,人們常常要在荒無人煙,令人焦慮的偏僻荒野走很久,才能見到,由10個到20個帳篷組成的居民點。

在這種居民點附近,有成百的駱駝和馬匹,有上千的長毛綿羊和山羊。

另一方面,成吉思汗早就同此地的主人突厥汪古惕人建立了聯繫。江古惕部的首領阿刺忽石帖勤忽裡在公元1204年曾有大功於成吉思汗。當時他曾拒絕參加乃蠻人策劃的反對成吉思汗。

爲了酬謝他立下的這一大功,成吉思汗曾在1204年舉行的即位大典上,封他爲蒙古帝國的達官貴人之一。更有甚者,成吉思汗還把自己的親生女兒阿刺孩別乞討許配給阿刺忽石帖勤忽裡的繼承人之一爲妻。

這是成吉思汗王室同江古惕部王室間的首次聯姻。

這種裙帶政策給成吉思汗帶來了很大的好處。汪古惕部所據地盤在地理上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江古惕部同金國早有契約關係,是中原長城的守衛者,是金國部署在長城外側的哨兵。

把汪古惕部籠絡到手,成吉思汗就等於在戰爭開始以前就摧垮了敵人的前線防禦,不費一刀一箭就把其帝國的勢力擴展到了對方著名的防線——長城的腳下。

到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已經作好了準備,制定了周密的計劃,他可以以蔑視和傲慢的態度對待北京宮廷了。當時,金廷派了一名使節到成吉思汗處通報說,金主已崩,新主已嗣位。

這是非常重要的詔書,因爲從法律上主,成吉思汗當時仍是金國的附庸。奉接詔制的成吉思汗聽了金廷使節宣讀的詔書以後,他心不在焉地問來使道:“新君是誰人?”

“衛王。”來使回答說。

“我原以爲中原皇帝是人間俊傑,是天上所做”,成吉思汗大聲地說,“沒想到竟是衛王。像他這般庸懦之輩也可爲帝麼?”

成吉思汗說完,向南面(金王國方向)唾了一口,拋下金國使節,上馬揚鞭而

去。金使見此,一時驚得目瞪口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爲從血統關係來說,蒙古人同金人之間存在着深刻的鴻溝。而更深刻的原因是,金國皇帝曾侮辱過蒙古人,而且這種侮辱是不可補贖的。

當時蒙古人誰都沒有忘記,金廷曾可恥地對蒙古的幾位汗施加酷刑,像處決

罪犯一樣把俺巴孩汗和斡勤巴兒合黑親王釘在木驢背上,使其輾轉慘斃。當時,這幾個受刑者在嚥氣前,曾大叫說他們的子任甚多,必來報仇。

現在,蒙古各部已經混一,給金王以嚴厲懲罰的時候到了。

公元1211年3月,成吉思汗在蒙古東部克魯倫河河畔誓師,準備開始進攻金國。他的住在遙遠的地方的附庸紛紛趕來向他致意。

這些前來致意的附庸主要有:住在西部的屬於突厥種族的親王,一個是畏兀兒王(或曰亦都護)巴爾術,另一個是哈刺魯王阿兒思闌。巴爾術統治的地區主要是吐魯番和庫車等綠洲。

阿兒思闌則統治着巴爾喀什湖以南謝米列奇耶地區。成吉思汗把遠征金王的戰爭當作全國性的對外戰爭加以準備。

本着這種精神,他來到蒙古的聖山不兒罕合勒敦朝聖,祈求長生天保佑他出師勝利。他按照儀式,脫帽,解帶搭於肩,三次以頭叩地,然後起而禱告說:“長生天在上,朕決意整頓軍馬,爲被金王卑鄙殘害致死之斡勤巴兒合黑親王與俺巴孩汗報此血海深仇。天若許朕復仇,則助朕一臂之力,命下界所有人神齊集而助我一戰。”

然而,由於蒙古軍隊都是騎兵,由於他們當時不懂得工程技術,由於不善於進

行有步驟的攻堅,成吉思汗的大軍被阻在長城要塞前,長時間前進不得。

公元1211年和公元1212年,整整兩年中蒙古軍隊奈何長城不得,只攻佔了附近一些防備較差的彈丸小城。他們攻擊的這個地區是一片地勢起伏不平的地區,該地區從戈壁高原到渤海灣地勢成階梯狀逐漸降低,中間被由西南到東北走向的山脈截斷。這山脈頂峰有許多缺口,是立在北京前面的一種天然柵欄。

在這些參差不齊的光禿禿的山峰上,長城綿延不絕,從渤海灣一直延伸到黃河邊。在長城腳下,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要塞,例如北京西北的宣化以及山西北部的大同就是這一系列要塞之一。

由於如上原因,成吉思汗在這段時期並沒有取得輝煌的勝利,他費了很大的氣力才攻佔了一些小鎮。對此,大家不應該感到驚訝。再說,他畢竟還是取得了一些勝利,例如在1211年2月至3月,在野狐嶺(位於北京與張家口之間)的戰鬥中,他就打了勝仗。

9年後,長春真人從這裡經過時,曾親眼目睹當年廝殺後留下的佈滿地面的

累累白骨。

正當成吉思汗的大軍在金國邊境停滯不前時,公元1212年春,發生了一個有利於成吉思汗的政治事件。原來,在屬於通古斯——滿語族的金人(女真人)佔領北京以前兩個世紀,北京被另一個少數民族契丹人佔領着。

契丹人統治北京達兩個世紀,接着,金王的祖先從他們手中奪取了北京。金人和契丹人屬於兩個民族,金人屬於通古斯——滿語族,是今滿族的兄弟,而契丹人則主要屬於蒙古族。

契丹人雖然失去了北京的統治權,但3個世紀以來他們一直住在中原土地上。所以,與成吉思汗的臣民們相反,他們幾乎已完全被中國化了。但他們懷念昔日的光榮歷史,一直想向戰勝他們的金王復仇。

果然,公元1212年春,契丹人的親王之一耶律留哥帶頭髮起暴亂,叛離金王,集合手下的契丹人,前來投靠蒙古人。契丹人的老家在今滿洲南部遼陽地區。成吉思汗不失時機的利用剛發生的這一事件,派大將者別率領一支軍隊去攻遼陽。但遼陽城防堅固,者別首戰失利。於是,者別佯裝敗退,且戰且退,同時設埋伏於遼陽城附近。

他退了一段路程以後,者別突然迴轉馬頭,揮軍反擊,奇襲並佔領了遼陽城。,這樣,耶律留哥就在蒙古人的支持下宣佈稱契丹王(遼王),充當成吉思汗的附庸。

可笑的是遲鈍的金國對於自己小弟汪古部的投敵沒有一點反應,更可笑的是這麼多年以來金國對此居然毫不知情,依舊給敵人的先鋒發着工資,並囑咐它要忠心不二地守好邊疆要塞。

更可笑的是蒙古軍隊在關內攻城略地、燒殺搶掠,爲所欲爲了長達兩個月之久,反應異常遲鈍的金政府居然以爲鄰居還在關外老老實實地放馬呢!

4月,衛紹王永濟這才知道鄰居已經跑到,自家院裡來打砸搶燒好久了,他立即派人去與蒙古人乞和,表示:你們來我家裡搶劫破壞了這麼久,只要你們願意撤走,我就就概不追究,咱們就此一筆勾銷。

可惜使者又被成吉思汗吐了回來,草包皇帝這才倉促拼湊了一個抗戰領導班子。獨吉思忠與完顏承裕作爲中央尚書省特派代表,立行省於宣德(今河北宣化),駐兵撫州督戰。他們在邊疆一線修築了烏沙堡,並派出了一支軍隊駐守烏月營。

他們同時還任命西京(大同)留守胡沙虎爲行政樞密院長官,負責鎮守西北重鎮大同。

蒙古大軍開到金國北部邊城——擅州。蒙古兵吶喊着像潮水般朝城池衝去,卻被城牆上的金兵用雨點般的火炮、火箭、巨石、滾木打得抱頭鼠竄退了回來。

見戰事不利,者勒蔑飛馬跑來,他的帽子都被打歪了,臉上一片漆黑,露着一口白牙(形象深合黑人牙膏代言人):“大汗,將士們傷亡嚴重,就是攻不下城池啊!”

成吉思汗聽了,也是着急不已,他一夾馬肚子,奔上前去。遠遠的就望見兵士們,又一次衝鋒。城上火炮、火箭、巨石、滾木一齊朝他們的腦袋上招呼過來。頭破血流的士兵們,抱着腦袋怪叫着,忙不迭的往回跑。

成吉思汗見此,緊鎖眉頭,咬緊牙關。

者勒蔑這時候急忙說道:“我們的馬跑過不了他們的護城河,上不了他們的城牆。有再大的本領也使不出來啊!”

成吉思汗大手一揮,命令軍隊先撤回來。

前鋒軍的雲板響了。鼻青臉腫的兵士們灰溜溜地退了回來。

第八十三章 叛第八十章 長生?第九十九章 反思第二十一章第九十一章 英雄相逢落魄時第十六章 援軍到來第二十六章 岳飛後人?第六十五章 金國來使(上)第五十四章 狼狽而逃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五十三章 拉練(上)第五十章 鬥氣第六十三章 裂痕和得利第十八章 獨孤九劍第五十六章 黑風雙煞(中)第五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七十三章 婚約(上)第二章 重生(下)第七十八章 規劃(下)第六十七章 陰上一把(上)第七十三章 婚約(上)第九十二章 回來了第七十四章 婚約(下)第七十五章 打拼(上)第八十四章 重回古墓第二十二章 滄桑第四十四章 初呤(上)第三十四章 機緣(上)第九十九章 反思第五十二章 血色第四十九章 儲位第三十章 怒火與攻城第七十七章 規劃(上)(求紅票)第四十三章 教育第二十四章 沸騰的野心第七章 秘密第五十章 鬥氣第六十三章 主意(上)第三十七章 神箭(上)第五十七章 玩命第三十八章 千里救援之行動第四十九章 認錯第三十一章 投機第六十九章 擴張第一章 手段第四十八章 三封來信(下)第十章 南下攻打金國第二章 張揚的鐵木格第八十八章 統一(下)第六十四章 婚約第六十六章 心結第三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七十八章 規劃(下)第六章 相依爲命(下)第八十四章 重回古墓第七十章 困難與慘烈第九十一章 英雄相逢落魄時第一百零二章 又一次出征第二十六章第五章 詭異的局勢第六十一章 離去心傷第十五章第五章 相依爲命(上)第五十四章 刺激第八十五章 狡詐(上)第五十五章 黑風雙煞(上)第七十六章 勸說第六章第三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二十四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三章第九章 寶藏(下)第九十一章 大將速不臺第九十章 拯救老大鐵木真(下)第九章第十九章 殺蛇第八十八章 統一(下)第三十七章 變化和預兆第七十九章 商業區第三十二章 遼地出牛人第八十二章 征戰不休(下)求票第二十七章 金國服軟第五十二章 可以做朋友第七十九章 對話第一百章 心思第八十六章 狡詐(下)第六十九章 衝突(上)(求紅票)第四章 我是誰(下)第十三章 拜師第三十八章 隱秘安排第九十六章 佈置(上)第八十四章 勾心鬥角(下)第九十四章 堅持第七章 草原集市(上)第三十七章 千里救援之計劃第三十三章 嘉興會合第一章 重生(上)第四十三章 離開第九十八章 南下(上)
第八十三章 叛第八十章 長生?第九十九章 反思第二十一章第九十一章 英雄相逢落魄時第十六章 援軍到來第二十六章 岳飛後人?第六十五章 金國來使(上)第五十四章 狼狽而逃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五十三章 拉練(上)第五十章 鬥氣第六十三章 裂痕和得利第十八章 獨孤九劍第五十六章 黑風雙煞(中)第五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七十三章 婚約(上)第二章 重生(下)第七十八章 規劃(下)第六十七章 陰上一把(上)第七十三章 婚約(上)第九十二章 回來了第七十四章 婚約(下)第七十五章 打拼(上)第八十四章 重回古墓第二十二章 滄桑第四十四章 初呤(上)第三十四章 機緣(上)第九十九章 反思第五十二章 血色第四十九章 儲位第三十章 怒火與攻城第七十七章 規劃(上)(求紅票)第四十三章 教育第二十四章 沸騰的野心第七章 秘密第五十章 鬥氣第六十三章 主意(上)第三十七章 神箭(上)第五十七章 玩命第三十八章 千里救援之行動第四十九章 認錯第三十一章 投機第六十九章 擴張第一章 手段第四十八章 三封來信(下)第十章 南下攻打金國第二章 張揚的鐵木格第八十八章 統一(下)第六十四章 婚約第六十六章 心結第三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七十八章 規劃(下)第六章 相依爲命(下)第八十四章 重回古墓第七十章 困難與慘烈第九十一章 英雄相逢落魄時第一百零二章 又一次出征第二十六章第五章 詭異的局勢第六十一章 離去心傷第十五章第五章 相依爲命(上)第五十四章 刺激第八十五章 狡詐(上)第五十五章 黑風雙煞(上)第七十六章 勸說第六章第三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二十四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三章第九章 寶藏(下)第九十一章 大將速不臺第九十章 拯救老大鐵木真(下)第九章第十九章 殺蛇第八十八章 統一(下)第三十七章 變化和預兆第七十九章 商業區第三十二章 遼地出牛人第八十二章 征戰不休(下)求票第二十七章 金國服軟第五十二章 可以做朋友第七十九章 對話第一百章 心思第八十六章 狡詐(下)第六十九章 衝突(上)(求紅票)第四章 我是誰(下)第十三章 拜師第三十八章 隱秘安排第九十六章 佈置(上)第八十四章 勾心鬥角(下)第九十四章 堅持第七章 草原集市(上)第三十七章 千里救援之計劃第三十三章 嘉興會合第一章 重生(上)第四十三章 離開第九十八章 南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