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炮灰(下)

印度洋上。

“真是想不到,中國人居然能造這麼大的船……”儘管已經上船幾天了,但索吞的心情還是沒平靜下來。

儘管這個時代已經有了廣播、報紙等媒體,但信息傳播的速度還是遠遠不能和後世的網絡時代相比,因此很多人對於外界的瞭解還是和古代差不多,信息嚴重滯後。尤其像落後地區的中下層人士,對外界的事務完全是兩眼一摸黑

所以儘管中國的強勢崛起並不是什麼秘密,但對於緬甸這種地方的人來說,儘管他們也知道中國和以前不同了,比以前強大了,但具體強大到什麼程度,卻還是沒有什麼概念的。

索吞也是這樣。他在緬甸也算得上是社會中層,信息獲得的渠道和數量也比下層的平民多得多,速度也快得多,但是對於中國的印象還是很模糊。索吞是一個地主家庭出身,他也是受過教育的,知道中國在歷史上很強大,但到了近代就撲街了,被各個列強吊打,但後來出了個文德嗣,又把中國的命運給扭轉了。

然後中國就在文德嗣的帶領下在幾年之後實現大逆轉,先後吊打了法國和日本,到現在已經成爲一個很強大的列強國家。不過,這些都是在報紙和廣播上得到的消息,在他心目中,還是認爲中國雖然比以前強大了,但肯定還不如英國。

其實不單是索吞有這種想法,這個世界上很多有見識的人都覺得歐洲就是地球的中心,其中最強大的自然日不落帝國嘛。在他們看來,中國就算比以前強了,也肯定有限,絕對不可能超過歐洲那些老牌帝國,更不用說英國這個世界霸主。

不過,自從在登船那天起,這種看法就開始改變了,至少索吞已經改變了。

腳下這艘名爲“瑪格麗特號”的運兵船,就是最好的證明。這艘排水量二萬二千噸的高速運兵船,長度176米,寬2米,可以搭載36名士兵和他們的隨身裝備,以16節的速度航行1060海里。而且,這種運兵船還不止一艘,一共是十二艘完全相同的運兵船,全都是中國生產的。

運兵船這東西雖然是軍用,但實際上和商船差不多,甚至本身就是商船,它們的建造難度肯定比正牌軍艦低得多。要說世界上有能力製造這種運兵船的國家起碼也有十個,但要在半年時間裡製造出十二艘兩萬噸級的運兵船,難度就大爲不同了。必須要有強大的工業基礎,衆多的工廠,充足的產業工人以及協調指揮能力,才能滿足這種條件。當今世界上,能做到這點的國家,不會超過一隻手。

這種運兵船其實是由中國的“月光級”遠洋客輪改造的,在作爲客輪時,可以搭載106名旅客。當英國向中國訂購運兵船時,中國方面就選擇這種2萬噸級的客輪爲藍本,修改成了高速運兵船。因爲這種船中國已經做得很熟練了,採用了分段建造和標準化生產,又不需要像客輪那樣進行豪華而精緻的裝修,去掉了很多娛樂休閒類的設施,所以建造時間也大幅度縮減。

英國對此也非常滿意,一口氣就訂了40艘,法國也訂了10艘。當然他們不是沒有能力建造,英國在196年就能建造6萬噸級的泰坦尼克號,法國也差不多,2萬噸級的客輪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沒什麼難度,但是他們現在造軍艦還來不及呢,哪裡有空造這種東西,就只好找中國和美國訂了。

說句實話,這種由客輪改造的運兵船,確實相當不錯的,至少對於上面的官兵來說。這些船雖然取消了上面的高級傢俱以及其他各種高級裝飾,原本的單層大牀都換成了軍隊裡的雙層甚至三層牀,但還是要比那些貨船改造的運兵船舒服多了,儘管比起客輪精簡了很多功能設施,但是上面仍然保留了浴室、健身房、圖書館、電影院等設施,而且還有中央空調,哪怕是擠滿了牀鋪的士兵艙,舒適度也比很多小客輪好多了。

更不用說由以前的頭等艙改造的軍官艙,裡面就更加舒適了,即使和沒改造前的客輪比起來,也沒什麼缺少的。呃,其實頭等艙裡面的設施就沒怎麼改,就是直接改了名字就好了,改動大的都是二三等艙。

“真是沒想到,中國居然也成了一個頂級列強國家……”索吞嘆了口氣,不知道說什麼好。在他看來,以前的中國無非就是個大號的緬甸,都是被列強欺負的對象,不過是因爲塊頭太大,列強們吞不下才勉強保住了獨立地位,沒有想緬甸一樣淪爲殖民地。

但是現在才幾年啊,居然就老母雞變鴨了,來了個華麗麗的變身,直接成爲了一流列強。不過,中國雖然在近代比較衰,但是在十九世紀之前的兩千年裡,中國一直是東方世界的老大來着,索吞好像選擇性的遺忘了這點。

索吞作爲軍官,當然是住軍官艙,他覺得這裡比很多旅館的條件都好。房間裡有衣櫃和雜物櫃,有獨立的衛浴設施,有桌椅、茶几和沙發,甚至還有電話,當然這裡的電話只能供船內的聯繫。

索吞坐在沙發上把自己的配槍拿出來保養,他有一把步槍和一把手槍,他熟練把槍拆開,先用布仔細擦拭,再上好槍油,把槍裝回去。他拿起手槍,扳了幾下槍機,上好彈匣後不禁說道:“這槍真不錯……”

這是一把產自中國的09式手槍(毫米版Nl9l,2發子彈,使用方便,性能可靠。他的那把步槍也是中國貨,UU式7毫米步槍1903春田NK),也是經歷了中日戰爭考驗的老牌產品。

不但這些運兵船是中國製造,這批緬甸部隊的武器裝備和後勤物資也有很大部分是中國的產品。因爲英國在緬甸的殖民地部隊並不多,在開戰前只有一個旅和幾個團,現在這批緬甸部隊大都是在一戰爆發後新組建的,英國的殖民地當局根本無法提供這麼多武器,所以就從中國就近購買。中國這裡的不但距離近,而且生產能力很強,而且質量也不錯,是最好的供方。英國就在中國訂購了3個師的武器裝備,主要用來裝備英屬印度和英屬非洲的部隊,法國也訂了10個師的武器裝備。

這批裝備是一整套,手槍、步槍、機槍、大炮以及配套的子彈和炮彈,就連軍裝也有七成是中國生產,從內衣內褲到襯衣、軍裝,以及揹包、襪子、軍靴、布鞋、膠鞋、被褥、皮帶、綁腿到便攜式帳篷、軍用水壺、攜行帶等等,全都都是中國製造。至於爲什麼只有大半,因爲還有三成是給日本的訂單。雖然日本的生存能力和產品都不能和中國比,但怎麼說也是牛牛家的小弟,人家好歹也出了兵,不照顧下生意怎麼說得過去,要不是日本的產能實在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就不止三成了。

此外,還有各種軍用口糧、壓縮餅於、罐頭、茶葉、飲料等補給品也是大半來自中國,當然各種藥品和紗布等醫用器材也大半是中國提供。

這一大批訂單,讓中國的各個相關企業都賺得眉開眼笑的,要知道,現在價格可是比平時漲了三成啊。這三成可是純利潤,而且量又大。無論工業、農業、運輸還是爲前者提供服務的第三產業,都賺飽了。由於中國實行了嚴格的勞動法,有着嚴密的社會福利體系,充分保證了底層人民的收入和社會福利,所以這次的戰爭紅利是由全國人民享受的。這和日本美國等國家不一樣,日本美國等國雖然也在這次戰爭中大發其財,但其中絕大部分紅利都是被社會上層佔據了,尤其像剝削得最厲害的日本,他們的下層幾乎沒有享受到任何的紅利,在財閥們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時候,卻有大量的平民連溫飽都無法解決。

因爲享受到了好處,所以現在中國人民對於這次的戰爭是很熱情的。熱愛和平的中國人民都紛紛表示,雖然戰爭是不好的,但是發生在外國的戰爭就是好啊就是好。乃們一定要繼續打下去,打個十年二十年都木關係。俺們一定是你們的大後方,繼續加油打啊,歐洲的肥羊,哦,是顧客們。

協約國的英法都是殖民地大國,俄國本身幅員遼闊,再加上同盟國那邊,基本上就佔了大半個地球。老大都下場甩開膀子開於了,自然不可能讓小弟在旁邊看戲,各個殖民地也不可避免的捲入其中。因此從面積來說,此時世界上的大多數地區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在原時空的一戰,參戰的殖民地部隊數量比起宗主國顯得不太多。但這並不是宗主國們的仁慈,或者說他們沒想到這個。英國的丘胖子在二戰時可是說過“即使拼光最後一個印度人,大英帝國也絕對不向德國投降”這種話的。

英法殖民者們並非不想投入更多的殖民地炮灰,按照他們的想法,巴不得把填戰壕的炮灰全部換成殖民地人。但是現實很無奈,因爲他們的運力不足。是的,“運力不足”纔是讓他們沒有投入更多殖民地炮灰的重要原因。

因爲這些殖民地是分佈在全球,距離他們的本土遠隔重洋,要運輸部隊過去就需要佔有大量的運力。而協約國在開始並沒有預料到這次戰爭會如此的殘酷,原本他們以爲只是一場普通的戰爭,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場完全超過想象的大戰。他們海運力量並沒有爲這種規模的戰爭進行準備,開戰後又遭到德國潛艇的瘋狂打擊,損失極爲慘重。所以根本沒有太多運力來進行部隊的運輸。

當然,本位面就不一樣了,中國人民是交戰雙方的堅強後盾嘛。沒船是不?我們有啊

於是中國就把那些快要淘汰的老舊商船,包括以前從歐美買來的二手船,都以新船的價格賣給了協約國。但這些船還不夠,協約國又在中國下了大批商船訂單,讓中國造船廠拼命擴大產能,還三班倒的加班加點。

二德子的潛艇部隊實在太給力了,簡直是中國造船企業的最好推銷員。現在中國很多造船廠的員工都在歌頌德國潛艇部隊,默默的祝福他們。

正是因爲有着中國的大力支持,本位面的協約國在歐洲投入的炮灰部隊,就比原時空多得多。到現在爲止,協約國已經運送了6萬殖民地部隊到歐洲,另外還有40萬來自殖民地的勞工。

至於同盟國嘛,他們的殖民地很少,還在被圍攻,就不要指望了。再說他們也沒有控制海洋,就算能抽出人也根本運不過去。至於物資,有着歐亞鐵路給他們輸血呢,倒是不用操心。

以目前的局勢看,6萬殖民地部隊也遠遠不夠填戰壕,到了現在,歐洲戰場尤其是西線,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絞肉機,成了一個瘋狂吞噬生命的怪獸,多少人都不夠填。所以英國一咬牙,就準備組建30萬殖民地部隊,反正他們殖民地地盤大,單單英屬印度就有三億多人,要不是印度現在正在爆發起義,很多地方的人沒法徵召,要不還不止30萬這點兒數量。

法國的殖民地人口要少得多,目前只有406萬的樣子,但他們的殖民地比較太平,可以全副心思的組建部隊,因此他們準備組建100萬殖民地部隊。

不過,從殖民地部隊在前期作戰的效果看,是很不理想的。雖然他們也比較努力的武裝這些炮灰部隊,尤其在輕武器方面,已經和本土部隊差不多了,但這些炮灰部隊實在不爭氣,他們的戰鬥力真的只有五。防禦作戰的時候還好說,進攻的時候簡直不能看。

軍事素質低下,缺乏訓練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他們的士氣非常低落。沒辦法,他們參戰又不是爲了自己的家鄉,憑什麼要拼命嘛?這也是人之常情。當然也有那種想法不一樣的很拼命,但這種只是極少數,大多數的炮灰完全沒有爲帝國主義賣命的覺悟。

在戰場上,至少要五倍數量的殖民地部隊才能頂得上本土部隊的戰鬥力。

當然,加拿大和澳洲的部隊例外,他們和英國同文同種,向心力很高,還是很能打的。但他們的人少,這兩個國家加起來才136多萬人,所以還是離不開那些亞非人種的部隊。質量不夠數量就數量補嘛,就訂購更多的船,運更多的炮灰去填。

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52章 年終總結第231章 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第241章 炮灰(中)第69章 平地一聲雷第553章 全面換裝(下)第113章 傳檄而定(下)第413章 琉球的秋收(下)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上)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545章 各國的反應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344章 爪哇海之戰(六)第471章 新的黃河第517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上)第556章 美日對峙(下)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526章 非洲日本第326章 葉目夷的泡妞之路第529章 人革聯衆生相(下)第107章 清廷的腦洞計劃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619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661章 賣隊友的高盧大公雞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265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中)第231章 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第80章 兩廣局勢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97章 海軍天才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42章 第八鎮的慘敗(下)第673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3)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691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5)第333章 阿妹你看,人類希望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468章 大蘑菇的栽培(中)第375章 中國參戰第392章 德國狼羣的末日第495章 小鬍子上臺了!第102章 修約和關稅(下)第448章 一?二八刺殺事件第559章 扯皮時間第356章 中荷臺北合約第165章 反華暴亂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81章 地中海風雲(三)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184章 不一樣的結果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婦第178章 金錢開疆第656章 大洋洲的投資和移民第349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中)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中)第134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530章 人革聯峰會(上)第194章 舟山海戰(一)第688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2)第620章 澳洲攻略(一)第11章 安全教育第667章 非洲問題(3)第385章 地中海風雲(七)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中)第307章 美國要下場了第453章 長門號的一聲炮響…...第698章 打擊(6)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62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中)第684章 次大陸戰爭(3)第341章 爪哇海之戰(三)第240章 炮灰(上)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59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實第718章 根本停不下來(5)第15章 動工第47章 連鎖反應第72章 空軍發軔(上)第648章 托爾之錘第433章 論攪屎棍的技巧第89章 席捲天南(上)第94章 本時空PLA成立!第701章 打擊(9)第628章 裝甲熊貓(中)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四)第407章 海軍假日和國際聯盟(上)第620章 澳洲攻略(一)第115章 啊,海軍!(下)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四)第575章 登基第569章 猛禽之戰(下)第535章 太空試驗田(中)
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52章 年終總結第231章 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第241章 炮灰(中)第69章 平地一聲雷第553章 全面換裝(下)第113章 傳檄而定(下)第413章 琉球的秋收(下)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上)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545章 各國的反應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344章 爪哇海之戰(六)第471章 新的黃河第517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上)第556章 美日對峙(下)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526章 非洲日本第326章 葉目夷的泡妞之路第529章 人革聯衆生相(下)第107章 清廷的腦洞計劃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619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661章 賣隊友的高盧大公雞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265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中)第231章 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第80章 兩廣局勢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97章 海軍天才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42章 第八鎮的慘敗(下)第673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3)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691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5)第333章 阿妹你看,人類希望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468章 大蘑菇的栽培(中)第375章 中國參戰第392章 德國狼羣的末日第495章 小鬍子上臺了!第102章 修約和關稅(下)第448章 一?二八刺殺事件第559章 扯皮時間第356章 中荷臺北合約第165章 反華暴亂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81章 地中海風雲(三)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184章 不一樣的結果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婦第178章 金錢開疆第656章 大洋洲的投資和移民第349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中)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中)第134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530章 人革聯峰會(上)第194章 舟山海戰(一)第688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2)第620章 澳洲攻略(一)第11章 安全教育第667章 非洲問題(3)第385章 地中海風雲(七)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中)第307章 美國要下場了第453章 長門號的一聲炮響…...第698章 打擊(6)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62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中)第684章 次大陸戰爭(3)第341章 爪哇海之戰(三)第240章 炮灰(上)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59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實第718章 根本停不下來(5)第15章 動工第47章 連鎖反應第72章 空軍發軔(上)第648章 托爾之錘第433章 論攪屎棍的技巧第89章 席捲天南(上)第94章 本時空PLA成立!第701章 打擊(9)第628章 裝甲熊貓(中)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四)第407章 海軍假日和國際聯盟(上)第620章 澳洲攻略(一)第115章 啊,海軍!(下)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四)第575章 登基第569章 猛禽之戰(下)第535章 太空試驗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