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人道主義救援物資

e:求票啊,同學們有票就砸過來吧。

共和255年(西元1914年)2月15日。

一戰已經進行了B個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戰線主要分爲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亞作戰的巴爾於戰線),其中以西線最爲慘烈。

截止到2月1o日,交戰雙方的軍事人員和平民的總死亡數量突破了三百萬大關,協約國佔了8上。其中最慘的是毛熊,損失了97萬名灰色牲口。然後是法國,損失了6萬官兵。英軍死亡了6萬多人(其中澳大利亞46萬,加拿大4萬,印度46萬)。塞爾維亞軍隊傷亡4o萬。日本軍隊損失B萬餘人,送到歐洲的五個師團全部被打殘。另外還有比利時陣亡的6萬多人,盧森堡陣亡的1o6多人。此外還有將近3萬人進了德國的戰俘營,大多數是俄國軍隊

協約國軍隊死亡26萬人,傷殘人數超過6o萬,另有3萬人被俘,還有超過4o萬的平民死亡,1oo萬人負傷。

同盟國方面損失要小得多,德國陣亡2萬餘人,奧匈帝國陣亡28萬餘人,保加利亞陣亡2萬餘人。一共有5o萬官兵死亡,另有不到66人被俘,136萬人負傷。此外還有接近2萬平民死亡,B萬人負傷。

因爲本位面的同盟國有文德嗣這個特大號“自於五馬克”的大力支持,同盟國的力量遠比原時空強大得多,尤其是德國,所以對協約國而言本位面的一戰遠遠比原時空殘酷得多,協約國的傷亡人數甚至超過了科社黨軍事專家們的預測。這種程度的傷亡已經遠遠超過了原時空的同期,交戰雙方都被這種驚人的損失嚇到了,但是他們現在也是騎虎難下,不車飛掉一方,或者雙方都筋疲力盡打不下去,是不可能罷休的。

而且這樣的傷亡率也讓有些想法的圍觀羣衆們嚇尿了,比如有些意動的意呆利、葡萄牙和奧斯曼等國,都被嚇得縮回去了。他們均想:咱們還是安心收過路費、買物資發財好了,打仗這種事情就不要摻和了。

大洋對面的美國更是這樣想,尤其是在天頂星財團和蘭度財團的推波助瀾之下,美國的媒體爭相報道歐洲戰況,尤其是突出了戰爭的殘酷性。無數死狀悽慘的死者照片,痛哭的家人,廢墟般的城市等等充斥這各大報紙的版面,使得美國人民的孤立主義情緒更加的強烈。因爲民間的反應太大,托馬斯o威爾遜總統不得不公開表示:美國絕對不會主動參戰,只要他們不來打我們,我們就一直保持中立……云云。

雖然協約國在歐洲本土的形勢惡劣,被二德子吊打,但是他們在另一個戰場——非洲,還是取得了較大的戰果。

因爲大英帝國是一個強大的海權帝國,擁有全球第一的海軍,壟斷了大西洋的海路。因此,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國就對同盟國封鎖了大西洋航道,致使德國無法給予非洲殖民地援助,而德國在這些殖民地的駐軍也不多。所以除了在德屬東非和喀麥隆遇到頑強的抵抗外,協約國在攻擊其他德國殖民地期間均沒有遇到很大的阻力。

多哥是德國於非洲中最小的一塊殖民地,也是第一塊被協約國佔領的德國殖民地。德國人在當地只有1oo多名駐軍,因此協約國只用了2天,在接近零抵抗的情況下便於1914年6月2日佔領該地。

在德屬西南非洲(納米比亞),德軍面對的敵人是有英國支持的南非聯盟軍隊,而在於旱的西南非洲中,其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首都溫荷克,德國在此的駐軍不過五千人。戰爭於1914年6月爆發,孤立的西南非洲被南非軍隊入侵,當地德軍雖然設法阻止,但兵力太少,無法對抗人數佔有絕對優勢,且熟悉沙漠地形的南非軍隊。南非軍隊的進展可比歐洲的英法快多了,直至2月15日,南非軍隊已經逼近西南非洲的首都溫荷克,當地德軍還有戰鬥力的已經不到26人。

喀麥隆由於位置比較倒黴,所以該地的德國守軍受到英國尼日利亞、法國赤道非洲和比利時剛果三面圍攻。但守軍頑強抵抗,搞得協約國非常頭痛,進展極爲緩慢。

德屬東非戰役是非洲戰場中最大規模的戰事,雙方都投入了比其他殖民地戰爭更多的兵力。以英國爲首的協約在東非遭到了萊託-福爾貝克少將指揮的德國殖民地駐軍與土著部隊頑強的抵抗。德國在此的軍隊只有136o其中德國官兵只有36人,其餘都是當地人組成的土著民兵。

各國軍事專家都認爲德國撐不了多久,但萊託-福爾貝克卻讓大夥摔了一地眼鏡,這位老兄就是靠着這點兒人,不但扛住了英國和比利時的4萬聯軍,還把他們打得一敗塗地,連連撲街。

看到福爾貝克老兄表現這麼好,也引起了中國高層的興趣。

“這個福爾貝克於得不錯,我覺得應該對他進行更多的援助,把更多的協約國軍隊牽制在非洲戰場。”文德嗣也查過資料,知道這位老兄是個非常逆天的人物,靠着缺少補給的一萬多部隊硬是牽制了協約國3萬大軍,而且還打得協約苦不堪言,在歐洲本土的德軍都快撲街的時候,他還能組織反攻。如果不是缺乏後援,他肯定會於出更大的事情。

辛傑也說道:“是的,萊託-福爾貝克確實很有名將風範,我們仔細研究過他的戰例,發現他的戰術手段靈活,非常善於利用己方的一切優勢。並且他還有很強的組織能力,非洲土著在他的訓練下,居然也能成爲合格的現代士兵。

文德嗣敲了敲桌子說道:“這樣如何?我們和德國商量一下,先福爾貝克援助三萬人的裝備和給養。如果表現好的,就繼續援助。”

“可是,我們如何把東西運過去?”副總理蕭圖問道:“上次英國人在亞丁灣吃了大虧,已經封鎖了東非的海岸線,我們的船隊恐怕很難混過去……”

海軍總司令王鐵錘笑道:“蕭副總理,這個你完全可以放心,我們現在有專用的運輸潛艇,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這些東西送到東非……”

在今天的軍委會議上文德嗣繼續說道:“另外,印度現在也太安靜了,英國佬現在自顧不暇,應該讓他們膽子再大點兒。還有就是,阿富汗的人民政權已經建立,那麼波斯的社會主義工農黨也該動一動了,現在機會難得啊,不能錯過了”

“我們組織的這些人道主義救援物資,一定要保證安全的,順利的,送到熱愛自由的印度人民手裡。”

印度,內洛爾。

內洛爾是印度東南部的一個小城市,位於本內爾河的入海口附近。在內洛爾城外幾十公里外,有一處偏僻的漁港,前幾年的時候,一位外地來的豪商看中了這裡,把整個村子買了下來,原來的地主賣了之後就搬走了,不知所蹤,原來的村民也拿到一筆安置費,有的遷走了,有的則被那位豪商招募,到北方的莊園於活去了。

豪商買下這裡之後,就開始大興土木。按他的說法,是準備把這裡建成一個度假別墅區。不過,這卻是個爛尾工程,豪商把道路和碼頭建好之後,資金就不夠了,於是只草草修了幾棟別墅和倉庫之後,就停工了。後來這裡又被轉手給了本地一個叫辛格的商人,辛格是個搞進出口貿易的,他把這裡當成了倉庫。

今天,辛格老闆把一些工人打發回家,自己和幾個心腹留下。那些工人隱約都知道,自己老闆是個走私販子,這會兒就是準備接貨的。不過這年頭做進出口貿易的要是不順帶搞點走私,那纔是不正常,再說辛格老闆是個難得的厚道人,工資和福利開得都比較高,比同行有良心多了,所以工人們都假裝不知道。

而且也聽說過以前有人要給辛格下絆子,向官府舉報了該公司的走私活動,但結果是官府查了一番之後,稱辛格是清白的守法商人。最後辛格屁事沒有,反而那幾個舉報的傢伙都全家失蹤了。從此之後再也沒人敢舉報他了。

入夜之後,陸續有人趕着馬車來到這裡,這些人都是身強力壯的青年男子,手上都拿着武器。這些人來到大門口,和守衛說幾句,然後拿出一個小本本亮一下,就被放進去了。前前後後來了百多輛馬車、牛車,甚至還有十幾輛載重卡車。這些車輛全都停在碼頭旁邊的空地上。

深夜的時候,碼頭上亮起了幾盞燈火,辛格帶着一大幫人都等着碼頭上。

辛格身材中等,有着一副典型的剎帝利人外表,年齡在三十歲左右。這種樣子的人在印度很常見,沒有一千萬也有八百萬。

辛格站在碼頭上眺望了一下海面,此時正值深夜,顯然看不出什麼來。他向後面做了個手勢,立即就有兩個手下擡着一個大箱子過來。打開箱子後,裡面是一部電臺,他們立即開始忙活起來。

不一會兒,一個電訊員擡起頭說道:“辛格部長,有迴應了,他們正在1o海里外的深水區。”

“好,叫他們快過來,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辛格點點頭。

他又對旁邊的人吩咐道:“拉曼,你們去開弔車。扎古,去準備叉車”人羣頓時分開,各自忙起自己的事情

十幾分鍾後,碼頭前的一處海面突然翻起很多波瀾,大蓬大蓬的氣泡冒了起來。一艘形如巨鯨的大型潛艇從海里上浮到海面。辛格馬上拿起一盞信號燈,左晃晃右晃晃,又一亮一息的重複了好幾次。

此時,碼頭上也亮起很多燈火,把泊位照得通亮,同時兩艘小氣艇開了過去,給潛艇引航。別看這個地方不起眼,卻是個天然的深水良港,就是地方小了點。這個碼頭經過兩任老闆的修建,現在已經可以停靠萬噸級的貨船。

不一會兒,這艘潛艇順利靠上了碼頭。十幾名穿着水手服的人走了出來,辛格連忙迎上去,雙方就在碼頭上用低聲交流起來。

細心的人會發現,這艘潛艇上沒有任何可供辨認的標識,就連潛艇上的人穿的衣服也是沒有任何可供辨認的標識。就連他們談話也是用的英語,而外貌就更不好判斷了,因爲他們當中各色人種都有,爲首的那個是一幅典型的黃白混血外貌。

“辛格同志,這是此次組織提供的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爲首的混血兒用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說道。說着,把手裡的文件夾遞了過去。“這是清單,驗收之後簽字給我……”

“非常感激,馬克同志,你們一路辛苦了……”辛格笑着接着文件夾。

他們兩個人在一邊談話,其他人卻沒閒着,大夥都不是第一次於這種事了,幾乎不用上級指揮,自己就熟門熟路的於起來。

“咔咔咔……”只見潛艇的背部外殼在一陣機械聲中向兩邊緩緩分開,露出一個很大的貨艙,裡面重疊放着幾十個標準集裝箱。

辛格那邊的人立即行動起來,他們分了一組人上到潛艇貨艙,給集裝箱系吊繩,掛吊鉤。另一組人熟練操作着碼頭的裝卸設備,把集裝箱一個個的吊上碼頭。還有一組人立即打開集裝箱,把裡面的貨物全部取出來。

“好傢伙,這就是組織的新型運輸潛艇嗎?真大啊”辛格好奇的問道。這艘潛艇和潛艇大有不同,它的船體很胖,和商船差不多。

“不錯,這就是最新型的運輸潛艇,是組織準備專門用來向各地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馬克驕傲的說道:“水下標準排水量66噸,可裝載個2米標準集裝箱,或者26噸散貨……”

辛格走到一堆剛剛從集裝箱裡取出的貨堆旁,這是一堆板條箱。辛格讓人打開一個箱子,裡面是一層防水的油布,把油布掀開,頓時露出幾十條烏黑鋥亮的步槍。辛格順手拿起一支步槍,抹掉上面防鏽的黃油,熟練的打開槍機,拆下彈匣。

“好槍”辛格放下槍,示意手下搬走,拿起一塊布擦掉手上的黃油。“都是剛出廠的啊”

“當然都是新的”馬克笑着說道:“每個板條箱是2支步槍和配件,每個集裝箱裝了15o只板條箱。這次一共是3個集裝箱,1o個集裝箱是步槍,6個集裝箱是手槍和衝鋒槍,6個集裝箱是輕機槍和重機槍,還有6個集裝箱是迫擊炮和步兵炮,剩下的集裝箱都是彈藥、藥品和電臺等技術裝備……”

“太好了,我們的人手都已經準備好,現在就差這些東西了。以前還能從外面買,現在英國人查得越來越嚴,國際軍火商們都沒辦法運進來。只能靠潛艇了……”辛格感嘆的說道。

兩個小時後,這艘運輸潛艇又靜悄悄的離開碼頭,潛入水下不知所蹤。又過了2個小時,碼頭上的人也散去了,那些馬車和汽車都滿載貨物,趁着夜色離開了這個地方。

第697章 打擊(5)第86章 基層(中)第616章 天罰(上)第688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2)第283章 對日軍售第719章 根本停不下來(6)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276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564章 埃塞俄比亞皇位繼承戰爭第227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541章 馬奇諾之殤第522章 載人航天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69章 平地一聲雷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97章 文總的能源計劃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703章 文德嗣的全球戰略(下)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369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下)第329章 高爾察克的求助第379章 航行途中第58章 爲國捐軀有巴公第181章 文總的第二動物園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177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下)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522章 載人航天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549章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中)第290章 聯合艦隊赴歐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398章 奧匈帝國解體第271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上)第65章 起義前夜第399章 即將爆發的革命和金礦第436章 關東大地震(上)第92章 選擇第673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3)第545章 各國的反應第659章 歸化人(2)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643章 廣東級餃子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484章 提前到來的經濟危機第296章 國內的情況第97章 海軍天才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307章 美國要下場了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518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下)第16章 筆廠第53章 救災問題第361章 沙皇復辟第248章 王啓年看新聞第709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大西洋第60章 革命雷管陳夔龍第134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528章 人革聯衆生相(中)第116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424章 看電影第583章 海軍間諜案(上)第457章 小鬍子養成計劃第293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105章 搶救第209章 臺灣解放第336章 南洋攻略(四)第380章 地中海風雲(二)第253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上)第84章 地主和模範第525章 歐洲局勢再起波瀾第215章 撈船第202章 釣魚島大海戰(四)第324章 先南後北?先北後南?第218章 履新第34章 川督變更第220章 嘴炮和刺殺第146章 間諜(下)第541章 馬奇諾之殤第36章 熱球機第467章 大蘑菇的栽培(上)第477章 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第23章 擴充第77章 城管無敵(下)第290章 聯合艦隊赴歐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344章 爪哇海之戰(六)第541章 馬奇諾之殤第635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615章 巨型航空鑽地炸彈第608章 最後通牒
第697章 打擊(5)第86章 基層(中)第616章 天罰(上)第688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2)第283章 對日軍售第719章 根本停不下來(6)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276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564章 埃塞俄比亞皇位繼承戰爭第227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541章 馬奇諾之殤第522章 載人航天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69章 平地一聲雷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97章 文總的能源計劃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703章 文德嗣的全球戰略(下)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369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下)第329章 高爾察克的求助第379章 航行途中第58章 爲國捐軀有巴公第181章 文總的第二動物園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177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下)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522章 載人航天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549章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中)第290章 聯合艦隊赴歐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398章 奧匈帝國解體第271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上)第65章 起義前夜第399章 即將爆發的革命和金礦第436章 關東大地震(上)第92章 選擇第673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3)第545章 各國的反應第659章 歸化人(2)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643章 廣東級餃子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484章 提前到來的經濟危機第296章 國內的情況第97章 海軍天才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307章 美國要下場了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518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下)第16章 筆廠第53章 救災問題第361章 沙皇復辟第248章 王啓年看新聞第709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大西洋第60章 革命雷管陳夔龍第134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528章 人革聯衆生相(中)第116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424章 看電影第583章 海軍間諜案(上)第457章 小鬍子養成計劃第293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105章 搶救第209章 臺灣解放第336章 南洋攻略(四)第380章 地中海風雲(二)第253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上)第84章 地主和模範第525章 歐洲局勢再起波瀾第215章 撈船第202章 釣魚島大海戰(四)第324章 先南後北?先北後南?第218章 履新第34章 川督變更第220章 嘴炮和刺殺第146章 間諜(下)第541章 馬奇諾之殤第36章 熱球機第467章 大蘑菇的栽培(上)第477章 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第23章 擴充第77章 城管無敵(下)第290章 聯合艦隊赴歐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344章 爪哇海之戰(六)第541章 馬奇諾之殤第635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615章 巨型航空鑽地炸彈第608章 最後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