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日本的反應

從十一月份開始,美國開始增加對協約國的商品輸出,同時降低了向同盟國出口的比例,特別是戰略物資的出口,幾乎全部取消或大幅度降低。理由嘛,很簡單,我們要應對目前的緊張局勢,這些物資我們也很需要。

而中國這邊也同樣加大了對協約國的商品輸出,特別是以前一些協約國一直想多買,但是被中國以種種理由推辭和拖延的東西,比如大量的航空發動機、電動計算機、航空鋁合金、裝甲戰車等等。以前這些東西雖然也在賣,但是在數量上卻卡得很緊,那點兒數量根本不解渴,現在都敞開賣了。

另外中美兩國也開始承接協約國軍艦的訂單了。是的,以前中美雖然大賣軍火,但只限於陸軍和空軍裝備,商船也賣了不少,但軍艦的單子卻一直都沒接。這是因爲協約國的海軍實力太強,兩國出於某種考慮,就一直藉口說產能不足,一直不肯鬆口。不過,當時協約國海軍還佔據着絕對優勢,對這方面的需要也不是很強烈,中美不肯,他們也就算了。

你問爲什麼不直接給同盟國造?造船當然不是問題,可問題是就算造好了,你同盟國也得有本事開回去啊,咱們可是不包郵的。

但是日德蘭之戰後,協約國馬上感到了軍艦的不足,對於這方面的需求猛漲,而這時中美的態度也改變了。你們要軍艦?當然沒問題!要什麼咱都有,只要給錢,超無畏艦都可以幫你們造!

英法對此當然非常高興,不過對於戰列艦這種東西,他們還是暫時沒要,不是說不需要,而是這種東西的建造時間太長了。就算是中美這邊加班加點的造,起碼也得要一年多的時間吧。英法現在都是火燒眉頭了,怎麼可能有這個功夫去等?

他們表示如果買戰列艦的話,那就要買現貨,期貨咱不要。但是現貨的話,無畏艦那是不可能,中美兩國自己都嫌不夠用(美國19艘,中國如果把秦嶺級算進去有13艘),哪能賣給協約國。前無畏倒是有的,美國現在還有21艘前無畏(BB5-BB25),中國手裡連買帶繳獲,有12艘前無畏。中美兩國倒是願意賣掉這些舊貨,但英法又看不上眼。於是戰列艦的生意就暫時黃了,不過英法也沒把話說死,因爲現在他們也不好估計這場大戰還要打多久。

戰列艦的生意做不成也沒關係,因爲其他的艦艇就足矣彌補了。美國接到了60艘驅逐艦和反潛護衛艦的訂單。中國也接到了50艘驅逐艦、護衛艦這類護航艦隻的訂單,另外還有兩艘輕型航母以及配套艦載機的訂單。

這兩艘輕型航母是英國訂的,他們是被德國潛艇折騰慘了,急需一種能夠有效的進行大範圍偵查的艦艇。英國佬也是老牌海軍強國,這方面的智商自然不低,他們很快就發現了飛機這一反潛利器,於是他們也改裝了一些水上飛機母艦用於反潛,但他們這些母艦都是商船改裝的,性能很差,雖然也有一定效果,但並不太理想。

黑海之戰的例子,以及日德蘭的慘敗更是讓他們看到了飛機的威力,雖然他們還不認爲航空母艦能取代戰列艦,但是也意識到自己以前的疏忽了。於是他們就決定搞兩艘真正的航母來玩,但是他們自己並沒有建造航母的經驗,在這個時候可沒那麼多時間來慢慢試驗,於是找中國訂購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中國是最早建造並使用航母的國家,在這方面的經驗就不用說了。在黑海之戰中,中國建造的法蒂赫號航空母艦表現出色,土耳其海軍對此讚不絕口,這也說明中國在造艦技術上完全沒有問題。

英國原本是想買現成的,但中國自己才三艘航空母艦,絕對是不肯出讓的,於是只好訂造新的。原本他們是看上了中國最新服役的夏朝級,但這種排水量26000噸的大型航母建造時間可不短,就算再怎麼加班加點,至少也要一年以上。

英國現在快被德國潛艇逼得上吊了,哪裡能等這麼久?所以就只好退而求次,改爲選擇中國給他們推薦的一種輕型航空母艦。

這種被中國稱爲“104型”的航母也就是虞朝級的改進版,標準排水量10800噸,滿排13200噸,四軸推進,五萬軸馬力,最大航速30節,續航力10000海里/12節。右側艦島(包圍煙囪)、全通式甲板、封閉式艦首、兩座升降機。爲適應大西洋的海況,機庫改爲了封閉式,所以載機量有所下降,最多可以搭載28架飛機。

中國把“104型”連同配套的艦載機一起報出了單價160萬英鎊的價格,按理說這個價格絕對偏高,牛牛家都是內行,當然知道這個價有多黑,多了不說,翻了一倍是有的。但中國表示可以在半年內完工,多的錢是加班費。牛牛想了想,也就認了,現在可不是討價還價的時候,德國潛艇都快把他們搞瘋了。

………………

英國和法國在中美這裡大肆灑錢的同時,也在日本身上下足了血本,他們又給日本提供了總共三億英鎊的無息貸款,還免除了日本很多債務,並且向日本開放部分殖民地市場。還有很多以前日本萬分渴望,但一直沒有得到的技術資料,現在也一起打包交給了日本。這可把日本高興得快瘋了,這可是三億英鎊啊!更不用說以前的那一屁股鉅債,現在也減免了個七七八八。

自從中日戰爭之後,日本的日子就苦得沒法說,可說是窮得連內褲都沒得穿了。

他們丟掉了東北、朝鮮、臺灣、南庫頁島還有琉球等等十九世紀以來搶到的地盤,還賠上了小笠原羣島和對馬島這些“自古以來”的部分。海軍被徹底打殘,陸軍也損失慘重。真的稱得上是一夜之間打回原形不說,還被踩了好幾腳。按照日本人自己的話說,就是“明治維新以來幾十年的奮鬥成果,一朝喪盡!”

最重要的是,經濟上的損失纔是真正要命的。賠償中國的三點五億兩白銀雖多,但中國很大量的表示可以用實物抵債,而且是二十年付清,壓力還不算太大。但因爲戰敗丟失了幾乎所有中國市場,纔是真正要命的。

自從科社黨上臺之後,中國就大幅度調整了出口政策,除了生絲等少數產物,絕大多數生產性原材料的出口都受到了嚴格限制,特別是各種礦產等戰略性物資,更是嚴禁出口。中國現在的出口商品絕大多數都是半成品和成品,就連糧食這類物資,出口的都是加工後的大米和麪粉。

對於歐美列強來說,中國的這種政策並沒有什麼影響,因爲他們不是有廣闊的殖民地(如英法),就是本身有着豐富的資源(如美俄),根本用不着從中國進口原材料。就連那些缺乏資源的歐洲小強,也不會跑半個地球來中國進口原材料,隔壁的非洲和俄國就能提供的東西,何必捨近求遠?

但對於日本來說,這就是很要命的影響了,因爲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沒錯,日本也可以找歐洲殖民地進口,比如印度、印尼之類,但帝國主義又不是慈善家,哪會給你日本黃猴子優惠?

市價是多少,咱就買多少,這樣都還嫌貴?好,愛買買,不買滾!

日本人當年也是靠了甲午戰爭的勝利者身份,以及俺大清的腐敗無能,才能以遠遠低於市價的價格買到各種廉價的原材料,比如鐵礦、煤什麼的,他們當時拿到的價格,都都遠遠低於國際市場價格。但是現在,這些都沒了。以科社黨的精明,自然不可能還有這種好事了。

你丫都打輸了,還想在老子這裡佔便宜,這不是做夢嗎?當老子是俺大清啊?滾滾滾,哪兒涼快滾哪兒去!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這還只是其一。其二就是他們連傾銷商品的市場也丟了個精光。要知道,在清末的那段時間,中國市場的收入佔了日本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一旦丟掉了中國的原料和市場,日本的經濟直接就陷入瀕臨破產的境地。在一戰爆發之前,可以說是日本最難熬的時期,那一年多時間裡,倒閉破產的企業主不知有多少,全國發生的“米騷動”更是多得數不勝數。

要不是一年之後爆發的歐洲大戰,使得日本拿到了大量訂單,恐怕日本政府早就財政破產了。要知道,就在這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從首相到內閣都換了好幾茬了。

雖然現在靠着協約國的訂單,以及底層官兵的“賣命錢”,現在日本的日子總算好過些了,但距離日本高層權貴們的心理預期還是遠遠不夠的。沒辦法,他們已經被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帶來的好處養刁了胃口,已經習慣了奢侈的他們,哪裡還能忍受清苦的生活。

這次英法終於肯下血本了,這可讓日本權貴們高興壞了。如果是在正常情況下,以英法這兩家老牌帝國主義的摳門程度,是絕對不可能有這種好事的。當年的英日同盟,俺大英就是把日本當狗使喚,而且還是自帶狗糧的狗。英國佬確實玩的漂亮,不但把毛子坑得很慘,還從日本身上賺了好大一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英法被德國打得滿頭是包,正是到處找炮灰的時候,就不可能再讓人家日本自帶狗糧了。要是因爲捨不得出血把日本氣跑了,不就少了個頂缸的。要是頂不住同盟國的話,英法就是有再多錢也只能便宜了威廉二世那個神經病。要錢還是要命的問題,老牌帝國主義者們還是擰得清的。

再說,人家日本人還是挺能打的,在裝備相同的情況下,至少不比英法的正規部隊差多少,比起那些阿三、黑蜀黍組成的殖民地部隊,更是強出了好幾條街那麼遠。既然日本這條狗這麼好用,當然要多給點兒狗糧,把它養得更壯點兒。

當然,英法的這筆好處也不是白拿的,日本在收到錢的一個月內必須派遣至少三個正規師,半年內必須再派遣至少十二個師聽從協約國聯軍司令部的調遣,此後還在一年內再組織起三十個師。當然,武器裝備的費用以及到達戰場之後各種開支由協約國承擔,日本只要把人訓練好就行。

另外,日本還要組織四十萬以上的勞工前往歐洲,從事生產和輔助工作。英法對於上一批日本勞工還是很滿意,吃得少幹得多,還聽說。

另外,英法的代表還暗示日本,可以再多派點兒“女洗衣工”去歐洲,數量不限,多多益善,價格方面絕對讓日本滿意。英法大兵們對這些“大和撫子”們的服務還是很滿意的,在西線的各個“洗衣所”門口,長期都有協約國官兵排隊等侯裡面的日本女工給自己“洗衣服”,生意好得不得了。

連軍隊都當僱傭軍派出去了,在多派點兒女人算什麼?日本首相寺內正毅拍胸脯表示,請英法朋友放心,俺們會在三個月之內組織十萬“女洗衣工”去歐洲勞軍。

對於依靠出賣自己國民的肉體或生命來牟取暴利這件事情上,日本權貴們顯得非常坦然而淡定,一點兒心理壓力都木有。這本來就是日本傳統,沒什麼大不了的。

人,日本是不缺的。日本現在有5350萬人口,比英國都多,賣個三四百萬人出去都沒什麼問題。本來日本就人多地少嘛,人口壓力巨大,多消耗點兒賺錢也是好事。

不過現在還有幾個問題要解決,首先就是這幾十萬人的裝備怎麼解決?沒錯,英法是答應瞭解決武器裝備,但他們也只是出錢,這麼多人的裝備英法可管不過來,他們現在是窮的只剩下錢了。

日本自己確實有生產力,但要在這麼短的時間生產出這麼多武器,那就超過他們的能力了。當然真的要想辦法還是有的,隔壁就有個一衣帶水的工業強國,他們就有足夠的產量解決這個問題。只是找上門去臉上有些不好看。

日本大佬們考慮了半天,還是覺得臉皮這種東西,不要就不要了吧,於是就羞羞答答的找到中國,表示要訂購二十個師的陸軍裝備。

第335章 南洋攻略(三)第188章 宣戰第20章 爛攤子第722章 對轟第105章 搶救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181章 文總的第二動物園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603章 今夜,我們都是美國人第398章 奧匈帝國解體第597章 五馬克黨的修養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427章 “出嫁稅”事件第181章 文總的第二動物園第548章 不列顛的反擊第68章 善後處置第242章 炮灰(下)第223章 買飛機第87章 基層(下)第526章 非洲日本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542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第35章 飛艇!飛艇!第478章 個人電腦普及計劃第660章 歸化人(3)第310章 新的局面第679章 “強大”的尼泊爾(上)第24章 佈局美國第399章 即將爆發的革命和金礦第168章 勢如破竹第230章 熱鬧的十月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387章 損失與收穫第96章 投名狀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婦第604章 德斯蒙伯爵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278章 日落日德蘭(上)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662章 拿破崙的戰旗第77章 城管無敵(下)第42章 第八鎮的慘敗(下)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四)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80章 兩廣局勢第1章 回地球過年第600章 志願者第272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中)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290章 聯合艦隊赴歐第71章 已報兀師入貴陽第661章 賣隊友的高盧大公雞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589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244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92章 選擇第702章 文德嗣的全球戰略(上)第440章 束手無策的裕仁第357章 非洲的災難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171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218章 履新第58章 爲國捐軀有巴公第221章 一戰爆發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437章 關東大地震(下)第269章 閱兵式上的新裝備第257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上)第373章 瘟疫的前兆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11章 安全教育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563章 顛覆進行時(下)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462章 南美烽火(下)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93章 第十八鎮起義第19章 當官了第302章 當前局勢第216章 歸國的舊船和新的超無畏第725章 核平時代(下)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701章 打擊(9)第405章 跳反的日本,樂極生悲的德國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95章 首府問題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655章 日落帝國第532章 “動物園禁運”事件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491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下)第667章 非洲問題(3)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447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下)第37章 威鋼
第335章 南洋攻略(三)第188章 宣戰第20章 爛攤子第722章 對轟第105章 搶救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181章 文總的第二動物園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603章 今夜,我們都是美國人第398章 奧匈帝國解體第597章 五馬克黨的修養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427章 “出嫁稅”事件第181章 文總的第二動物園第548章 不列顛的反擊第68章 善後處置第242章 炮灰(下)第223章 買飛機第87章 基層(下)第526章 非洲日本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542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第35章 飛艇!飛艇!第478章 個人電腦普及計劃第660章 歸化人(3)第310章 新的局面第679章 “強大”的尼泊爾(上)第24章 佈局美國第399章 即將爆發的革命和金礦第168章 勢如破竹第230章 熱鬧的十月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387章 損失與收穫第96章 投名狀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婦第604章 德斯蒙伯爵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278章 日落日德蘭(上)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662章 拿破崙的戰旗第77章 城管無敵(下)第42章 第八鎮的慘敗(下)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四)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80章 兩廣局勢第1章 回地球過年第600章 志願者第272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中)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290章 聯合艦隊赴歐第71章 已報兀師入貴陽第661章 賣隊友的高盧大公雞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589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244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92章 選擇第702章 文德嗣的全球戰略(上)第440章 束手無策的裕仁第357章 非洲的災難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171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218章 履新第58章 爲國捐軀有巴公第221章 一戰爆發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437章 關東大地震(下)第269章 閱兵式上的新裝備第257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上)第373章 瘟疫的前兆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11章 安全教育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563章 顛覆進行時(下)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462章 南美烽火(下)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93章 第十八鎮起義第19章 當官了第302章 當前局勢第216章 歸國的舊船和新的超無畏第725章 核平時代(下)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701章 打擊(9)第405章 跳反的日本,樂極生悲的德國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95章 首府問題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655章 日落帝國第532章 “動物園禁運”事件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491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下)第667章 非洲問題(3)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447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下)第37章 威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