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

ps:今天晚了點,不好意思。

…………

“怎麼,尼古拉二世還不肯離開?他到底在想什麼?”文德嗣看着手裡的報告,眉頭皺了起來。

現在可以說對尼二一家監管最放鬆的時候,以中國在俄國的力量,是可以把他們全家撈出來的,但前提是要他們肯配合才行。畢竟那是俄國的心臟,就算俄國臨時政府再傻比,也不可能讓中國人在那裡爲所欲爲的。而且也還要考慮人家尼二一家的心情,文總要撈他們是爲了讓他們辦事的,自願過來和綁架過來的效果可是完全兩回事。

負責情報項目的副秘書長顧曉青說道:“是的,目前還是沒有答應。但據前線人員報告,當他兒子接受了我們的治療,身體情況明顯好轉後,他的態度已經有所鬆動了。”

“至於他的想法,據我們的專家組分析,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面子問題。退位對於他的打擊很大,現實與心理預期的落差,使他在近期還無法接受自己被人民拋棄的事實。而且在他心目中,最好的去處是英國,我們可能根本不在他的備選名單上。”

對於這次行動,情報系統也同樣設立了專家,其中有很多專門從事目標分析的衆多專家,其中就包括目標的行爲習慣和心理等等。尼二是重點目標,專門分析他的專家就有七八個,其中有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等各種專家。

“呵呵呵……”文德嗣冷笑了幾聲,鄙夷道:“都到了這個時候,還放不下臭架子麼。他不愧是威二的表兄弟,都是一樣的中二……”

顧曉青笑道:“文總,而且他還對復位抱着一些僥倖心理……”

“他還想復位?哼,怕啥殺全家吧……”文德嗣十分的無語。

以文德嗣的思維是很難理解尼二的想法的,都尼瑪到這個時候了,難道還指望俄羅斯人會把你再迎回去復辟?要是布黨一旦上臺,就是被殺全家的節奏。

“真是麻煩,當斷不斷,我現在知道他爲什麼會被趕下臺了……”文德嗣想了想,只得說道:“讓前線加強監控,同時行動的人手要準備好。如果一旦事情不對,哪怕是綁,也要把他們綁着走。對了,脫離的路徑是怎麼安排的?”

顧曉青從電腦上調出一份文件介紹道:“哦,文總。現在我們準備了三條路線,一條是用飛艇把他們直接從彼得格勒送到新疆烏魯木齊。第二條路還是從空中走,先把他們送到波斯,再從鐵路到我國。第三條路線就是用飛機把他們送到瑞典,然後從海路走,先乘坐潛艇到達紅海特別區。或者是直接在瑞典換乘飛艇到希臘,再直飛波斯……”

“嗯,就這樣吧,我們現在只能靜觀其變了。”

文德嗣又開始觀察起地圖,開始思考接下來的行動。

他準備把尼二一家子撈出來,當然是有目的的,否則他和尼二又不熟,憑什麼要去費這個力氣。

尼二這家子是他專門爲即將出現的白俄準備的領袖,或者說是精神象徵或者吉祥物什麼的,反正就那個意思。文德嗣很清楚,在原時空的歷史上,白俄們之所以崩得那麼快,就是缺乏一個能讓各方勢力都服氣的核心,羣龍無首之下自然搞不定組織完整的紅俄。

因爲白俄本身就不是一個整體,它只是由各種各樣反對布黨的人組成的一個鬆散團體。其中有支持沙皇的保皇黨,有軍國主義者,也有無政府主義者、資產階級民主派,自耕農甚至溫和社會主義者。想要把這麼亂七八糟的一盤散沙給捏合起來,絕對不是一件人員的事情。恐怕除了統治俄羅斯三百年的羅曼諾夫家族的直系人員,能夠利用多年來積累的正統名義,勉強讓這些傢伙接受之外,就再也找不出別的人有這個本事了。

對於中國來說,一個強大的俄國,無論是白色的沙俄還是紅色的蘇聯,都是絕對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只有分裂的,衰落的俄國,纔是好的俄國。要是不趁這個難得的機會讓這隻北極熊一分爲n,那就太傻了。

其實希望毛熊就這麼一蹶不振的可不止是中國,要不原時空哪會有什麼協約國干涉軍?真的說起來,歐洲各國絕對比中國更希望俄國解體,歐洲人的“恐俄症”可是相當嚴重的。

只不過,當時一戰纔剛結束,大夥都被搞得五勞七傷,根本不可能拿出多少力氣來干涉,而白俄又太廢柴了,所以最後也就只有捏着鼻子接受現實了。北洋政府當時實力太過弱小,雖然參加了協約國干涉軍,但除了穩定了外蒙之外,也沒撈到什麼油水。

而本位面就不一樣了,這裡的中國可是全球第二大工業國,其實力遠遠不是原時空那個北洋政府能比擬的。文總早就準備好了鍋瓢碗盞刀叉筷子啥的,趁這個機會大撈一把來着。

………………

彼得格勒,中國駐俄大使館。

今天,克倫斯基再次來到中國大使館,他是來要援助的。雖然現在俄國的革命成功了,沙皇下臺了,但整個社會還是處於無序混亂當中,經濟狀況甚至比革命前還糟糕,糧食、燃料和衣物還是一樣的短缺,甚至情況更加嚴重了。

因爲革命前多少還有些生產力,現在都大夥都鬧革命去了,哪還有什麼心情去搞生產?搞革命多爽啊!

沙俄政府崩潰後,原屬政府的杜馬與彼德格勒蘇維埃就開始爭奪政府領導權了,雙方最後和解,決定成立一個臨時政府。但實際上,這個臨時政府就是很奇葩的存在,由於它同時存在左派和右派,而且雙方實力接近,所以使其經常呈現“精神分裂”的症狀,根本無法制定什麼決定性的政策。

因此這個臨時政府的統治能力非常有限,還經常出現互相扯後腿的事情。這種情況下,還能保持社會基本穩定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哪裡還有能力來組織恢復生產、協調物流啥的。

怎麼辦呢?求援唄。臨時政府很快就向協約國求援了。

對於這個事情,協約國也樂意幫忙,但他們現在也自顧不暇啊!英國這會兒自己都纔剛剛打開德國的海上封鎖,法國還在和德國血拼惡戰,就算他們願意幫忙,手裡的東西也很有限,最重要的是他們沒辦法把大量物資送到俄國去,現在同盟國把他們和俄國徹底隔離開了。

至於日本這個窮逼吊絲就別指望了,他們自己都在吃救濟,靠人口賣錢,何況以他們摳門的德性和兩國的關係,恐怕就算再有錢也捨不得援助給毛子。

目前協約國裡面也就只有美國還有這個能力援助,但是美國實在太遠了。最近的北冰洋航線絕對不是一條舒服的路線,從這裡過去需要冒着很大的風險。如果走遠東航線,那就要跨過太平洋了。而且西伯利亞鐵路的運力極爲有限,再加上現在俄國一片混亂,鐵路的調度更是一團糟,在加上毛熊的後勤一向以粗獷混亂著稱。就算美國把東西運到了海參崴,恐怕俄國人也很難把東西送到彼得格勒等城市去。

這一來二去之下,協約國也就只有向中國這個最大的中立國求援了。因爲中國在前年就和俄國合資修通了一條從烏魯木齊到鄂木斯克、秋明和葉卡捷琳堡的貿易鐵路,如果從中國這邊運物資過去,就可以大大節省路程。這條鐵路是按中國的2。5米寬軌修的,運載量很大。送來的物資只需要在葉卡捷琳堡轉運一次就好了,這樣下來可比跨越太平洋省事多了。

當然,中國也非常樂意做這種買賣,但是要真金白銀才行,盧布英鎊法郎等紙幣是一律不認的。但是現在臨時政府缺的就是真金白銀啊。是的,他們的中央銀行金庫裡還有幾百噸黃金,但這是一個國家最後的儲備,絕對不能輕易動的老底。而靠美國交給中國的那十噸黃金援助貸款,對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卻是顯得杯水車薪。十噸黃金纔多少?不過1330萬華元而已,能買點啥?

所以,現在俄國臨時政府就在準備向中國爭取一筆兩億華元的低息貸款,專門用於購買各種生活物資。

因爲這事很重要,所以克倫斯基這個實權人物就親自來談了。除了重視此事,同時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老克對於自己口才的自信。他就是律師出身,以前曾經替許多反對派政治人物的訴訟審判擔任過辯護律師,嘴炮等級相當高。在他看來,臨時政府裡面能和他比嘴炮等級的,恐怕真找不出第二個。好吧,還有個布黨的烏里揚諾夫,也是嘴炮max的牛叉人物,不過烏里揚諾夫大爺他叫不動啊。

中國這邊接待他的,是大使葉星觴和外交部特使顧維鈞。

雙方見面寒暄了幾句天氣之後,克倫斯基就開始說起貸款的事情,他鼓起如簧之舌,滔滔不絕的說着:“大使先生,特使先生。這些年來,貴國每年都要從我國進口大量商品,而且貿易額每年都在上升,在戰前超過了一億華元。在這種規模的雙邊貿易基礎上,兩億華元的貸款對於貴國來說沒有影響的,而且這筆貸款只是相當於提前支付的貨款罷了……”

不過,大家都是靠嘴吃飯的,葉顧二人的嘴炮防禦力也是接近滿值的,這樣的內容可說不動中國。

顧維鈞很平靜的指出:“部長先生,商業交易和援助貸款不能混爲一談……”

葉星觴就更是直截了當的用俄語說道:“部長先生,兩億華元絕不是個小數字。要我國提供這筆貸款的話,也不是不可以。但像這種規模的援助,我國只會向值得信賴的朋友開放。貴國必須先成爲我們中國值得信賴的朋友,才能取得這樣的貸款……”

克倫斯基也是聰明人,馬上明白這是開價了。他就順水推舟的問道:“請問大使先生,這個朋友的標準是什麼?”

“我們的朋友標準是很簡單的,最重要就是與我國沒有領土方面的糾紛,只要符合這一條,其他問題都好談……”葉星觴笑着說道。

克倫斯基想了想,說道:“領土方面的糾紛?我國和中國的邊界不是已經確定了嗎?我不記得還有什麼問題……”

葉星觴搖搖頭,說道:“不不不,您搞錯了。貴我雙方確定的那隻算是實際控制線,並非我國認可的邊境線。目前貴我兩國的部分邊境線是建立一些以前的不平等條約上的,我國政府雖然承認了貴國對於以上地區的事實控制,但並不認爲這些條約是合法的……”

“我們的條件很簡單,將兩國邊界恢復到西元1858年之前的狀態……”顧維鈞拿出一張地圖攤在桌上,指着地圖說道。這是一張中俄兩國的邊境地圖,上面用不同顏色清楚的標註了俄國在1858年之後,通過幾次不平等條約從俺大清那裡獲得的地盤。

第一次是《中俄璦琿條約》,是沙皇俄國和俺大清於1858年5月28日在璦琿(黑河)簽定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即外東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讓領土最多的條約。

第二次是《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十年)11月14日在北京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使清政府確認了《璦琿條約》的合法性,並再次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第三次是《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又稱《塔城議定書》,是1864年(同治三年)10月7日簽訂。沙俄由此割佔中國西北部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湖南北(烏梁海十佐領)約4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第四次是《伊犁條約》,1881年(光緒七年)2月24日。該條約令俄國割佔了塔城東北和伊犁、喀什噶爾以西約7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其實,在原時空歷史上,在1911年時還有個《滿洲里界約》,毛子又吃了幾百平方公里。當然在本位面就沒有這個條約了。

一看這地圖,克倫斯基臉色一下子就綠了,他現在已經明白中國人打的算盤了。

太卑鄙了!居然想趁機佔我們大俄羅斯的便宜!他頓時跳了起來,大聲喊道:“這不可能……這不可能!這幾次條約全都是合法的,雙方都已經執行了,這是不可能改變的!”

第535章 太空試驗田(中)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247章 電視機第553章 全面換裝(下)第178章 金錢開疆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第441章 40節的戰列艦你怕不怕?第172章 漁業(上)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67章 四川解放第460章 南美烽火(上)第292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38章 地震之後第654章 法國佬要退場第3章 開局的計劃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433章 慘烈的殖民地獨立運動第548章 不列顛的反擊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434章 非洲提督第59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下)第680章 “強大”的尼泊爾(中)第621章 金庫631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中第413章 琉球的秋收(下)第615章 巨型航空鑽地炸彈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59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實第109章 跨國婚姻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516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405章 閱艦式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220章 嘴炮和刺殺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642章 下餃子啦第225章 空中艦隊會戰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249章 西亞風雲(上)第87章 基層(下)第302章 當前局勢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452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681章 “強大”的尼泊爾(下)第59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實第611章 崩潰第329章 俄國政變第602章 血色愚人節——揚基佬下場了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484章 提前到來的經濟危機第539章 戰爭,總是在不經意中到來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59章 翻臉的節奏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229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461章 南美烽火(中)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594章 剛剛開始而已第325章 西門縣長第252章 西亞風雲(下二)第267章 南美佈局,新艦服役第22章 大水災第718章 根本停不下來(5)第120章 蘇皖魯戰役(中)第625章 狼羣盛宴第713章 我們也要種蘑菇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75章 中國參戰第415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中)第720章 萬歲!多炮塔神教聖物服役!第48章 湖北解放第523章 太空產業的起步第226章 飛艇、火箭、鈾礦第245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440章 束手無策的裕仁第133章 戰火再開第244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679章 “強大”的尼泊爾(上)第500章 新型合金核潛艇第297章 文總的能源計劃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238章 觀察團(上)第453章 長門號的一聲炮響…...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109章 跨國婚姻第283章 對日軍售
第535章 太空試驗田(中)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247章 電視機第553章 全面換裝(下)第178章 金錢開疆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第441章 40節的戰列艦你怕不怕?第172章 漁業(上)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67章 四川解放第460章 南美烽火(上)第292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38章 地震之後第654章 法國佬要退場第3章 開局的計劃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433章 慘烈的殖民地獨立運動第548章 不列顛的反擊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434章 非洲提督第59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下)第680章 “強大”的尼泊爾(中)第621章 金庫631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中第413章 琉球的秋收(下)第615章 巨型航空鑽地炸彈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59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實第109章 跨國婚姻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516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405章 閱艦式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220章 嘴炮和刺殺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642章 下餃子啦第225章 空中艦隊會戰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249章 西亞風雲(上)第87章 基層(下)第302章 當前局勢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452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681章 “強大”的尼泊爾(下)第59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實第611章 崩潰第329章 俄國政變第602章 血色愚人節——揚基佬下場了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484章 提前到來的經濟危機第539章 戰爭,總是在不經意中到來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59章 翻臉的節奏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229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461章 南美烽火(中)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594章 剛剛開始而已第325章 西門縣長第252章 西亞風雲(下二)第267章 南美佈局,新艦服役第22章 大水災第718章 根本停不下來(5)第120章 蘇皖魯戰役(中)第625章 狼羣盛宴第713章 我們也要種蘑菇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75章 中國參戰第415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中)第720章 萬歲!多炮塔神教聖物服役!第48章 湖北解放第523章 太空產業的起步第226章 飛艇、火箭、鈾礦第245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440章 束手無策的裕仁第133章 戰火再開第244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679章 “強大”的尼泊爾(上)第500章 新型合金核潛艇第297章 文總的能源計劃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238章 觀察團(上)第453章 長門號的一聲炮響…...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109章 跨國婚姻第283章 對日軍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