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俄國政變

ps:月底求票

……………

“俄國陸軍最高統帥科爾尼洛夫發動政變了?”對於這個從俄國傳來的最新消息,文德嗣並沒有表現出太多驚訝

辛傑笑着說道:“是的,已經打起來了。科爾尼洛夫昨天宣佈向首都進軍,要求臨時政府下臺,現在正在城外和布黨赤衛隊開戰。照目前的樣子,科爾尼洛夫快頂不住了。”

上個月克倫斯基代表臨時政府向中國請求2億華元的援助貸款,但因爲中國這邊的開價太高,最後雙方沒有談攏。中國當時就表示,貸款不是問題,但要求先要把中俄國界恢復到1858年前的狀態再談,克倫斯基又不是傻子,再說當時也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他直接就拒絕了這個要求,於是這個事就沒談下去。

因爲沒拿到中國的援助,臨時政府缺乏物資的狀況無法得到改善,前線士氣也極爲低落,所以他們不但在上個月發動“克倫斯基攻勢”遭到了慘敗,而且還造成了軍隊的譁變。西南方面軍司令科爾尼洛夫利用官兵的不滿情緒,以臨時政府無能爲藉口,在昨天發動了政變。

文德嗣不屑的說道:“呵呵,科爾尼洛夫不過是個小丑罷了,他現在跳出來,不過是爲王前驅而已。不過克倫斯基現在已經窘迫到向自己的對手求援,這說明他也快完蛋了。”

辛傑也說道:“是的,因爲克倫斯基反攻計劃的失敗,他的親信軍隊已經是損失了大半。現在彼得格勒的武力已經是是全部掌握在布黨手裡了。如果這次布黨再擊敗了科爾尼洛夫叛軍,就是兩邊翻臉的時候了。現在克倫斯基已經失去了幾乎所有人的支持,沒有了軍隊支持的政府肯定要完蛋的……”

俄國自從二月革命後就成了個爛攤子,而臨時政府裡面也是一盤散沙,根本沒能力在短時間了把國家重新整合起來。最要命的是,這個臨時政府充斥了各種政治派別,誰也不佔絕對優勢,這種情況下自然就陷入無休無止的嘴炮扯皮當中去了。

二月革命後的俄國臨時政府就像後世的網絡論壇一樣,各個派系天天都在扯皮,啥正事都幹不了,也不準別人幹。這種扯皮日常一直持續到6月,期間因爲扯皮發生了幾次政治危機,總理李沃夫實在撐不下來了,索性交出了政權。

於是克倫斯基靠着過人的嘴炮如願登上了總理寶座,同時兼任陸海軍部部長

。但是總理這個位置可沒那麼好坐。現在俄國這個局面,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黨是搞不好的,李沃夫不行,克倫斯基還是一樣的不行,哪怕他嘴炮在厲害也沒用。

革命後的俄國站在一戰“是戰還是和”的十字路口,臨時政府對此也是分成了兩派。以布黨爲首的主和派,主張和同盟國和談,堅決反對繼續戰爭。而以社會革命黨爲首的主戰派,則認爲俄國應該同英法等共進退,主張堅持把戰爭進行下去。

主戰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克倫斯基,他不但得到了很多軍官的支持,還憑着過人的口才說服了很多中立派,使得最後主戰派取得了優勢,讓臨時政府最終通過了繼續戰爭的決議。

在臨時政府承諾將戰爭繼續下去之後,鬆了口氣的協約國就第一時間承認了俄羅斯臨時政府,並表示可以提供援助。但是這也讓滿心期盼俄羅斯退出戰爭的同盟國大失所望,並且感到了出離的憤怒,你丫都都這個樣子了,還要打?

不過,認真說起來,克倫斯基這個人的口才和鼓動能力還是不錯的。他親自到前線去鼓舞官兵的士氣,促使俄國軍隊保持原有戰鬥力。他積極參與到軍隊的政治集會中,不斷地發表演說。他號召士兵們繼續戰鬥,奪回被外敵侵佔的神聖領土。他的口才開始贏得士兵們的好感,當他喊出“我無法提供一頓大餐,但能讓你光榮赴死!”的華麗口號後,得到滿堂喝彩。

看到士氣有所回升,克倫斯基就開始信心膨脹了,他策劃在6月發動一次反攻,以一場勝利來維繫士氣。他認爲一旦槍聲響起,以服從爲天職的軍人們會立刻回到戰場上,同仇敵愾,把政治集會拋諸腦後。

但是克倫斯基的能力也僅僅只是嘴炮而已,他高估了自己的威望,也高估了此時俄國軍隊的狀態。他在前線的鼓動確實起到了一些效果,部隊的士氣也確實有所回升,但也僅此而已。

自二月革命以來,德國和奧匈對俄國的態度就是“等等看”,兩國希望俄國就此退出戰爭。因此,柏林和維也納明令禁止兩國軍隊採取任何主動,以免刺激俄軍。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北起波羅的海南到黑海的整條東線都進入了“東線無戰事”的狀態。

德國人一直試圖說服俄軍士兵,既然沙皇已下臺,那就不應該再爲英法的利益而流血犧牲

。因此,雖然東線的情報表明俄軍近期行動異常,但柏林仍決定不在東線採取主動。

正是因爲同盟國的這種放水的態度,俄軍於6月15日發動的反攻確實起到了一些作用,在開始階段甚至可以說是“大獲成功”,因爲捷克部隊的反水,俄軍在奧匈第2集團軍的防區裡開了一個大口子。俄軍從這裡不斷涌入,陸續攻取一些村落和高地,超計劃完成了首日的推進目標。第一天的戰鬥結束時,俄國第11集團軍宣稱俘敵18000人,繳獲火炮槍支無數。

接下來的一週當中,俄軍在奧匈身上陸續取得了一些戰果,俄國第8集團軍在奧匈第3集團軍的防線上打出缺口,奪取了一些陣地。

但這種表現只是俄軍的迴光返照罷了。德奧反應過來之後,在6月22日組織了反攻。在佔盡優勢的同盟國部隊面前,什麼都缺的俄國軍隊就再次撲街了。反擊第二天,德奧聯軍就在俄軍防線上撕開一條50公里寬的大口子。俄軍總指揮布魯西洛夫做了最後的努力,他投入了距離戰場最近的高加索部隊,但也於事無補。

至此,不僅克倫斯基和寄予厚望的攻勢已經消亡,而且俄軍的整條戰線已瀕於崩潰,許多部隊開始成建制的逃亡,軍隊自行解散。德軍和奧匈軍如入無人之境,德軍在短短几天裡推進一百多公里,直到士兵們因爲勞累過度才停下來,現在制約德軍推進的惟一因素就是他們自己的補給線了。

到了7月1日,德奧軍隊重新停止前進時。德軍已經攻克了大半個白俄羅斯、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奧軍在烏克蘭方向也進展迅速,一直推進到了第聶伯河。

克倫斯基攻勢是俄軍在此次歐戰中所做的最後一次努力。在付出5萬人戰死、5萬人負傷、7萬人被俘的代價後,俄國軍隊被徹底打垮了,這次大敗耗盡了前線士兵最後一絲士氣。

而這次大敗也讓克倫斯基的威望跌落谷底,由於他的堅持對同盟國的戰爭,導致俄國新的軍事災難,又未能採取基本的改革,這引起人們越來越不耐煩,而且左右兩翼都對他失去了信任。

當然,他最大的作死就是任命了科爾尼洛夫將軍這個老年中二爲陸軍最高統帥。這個科爾尼洛夫並沒有因爲克倫斯基任命他爲陸軍最高統帥就感恩戴德了,他給出的報答就是政變……

科爾尼洛夫深信俄國正處於危急之秋,吃敗仗更是令民族自尊與榮耀受損

。他認爲這全拜布黨所賜,在他眼中,烏里揚諾夫與他那一衆叛國通敵的部下都必須除之而後快。打倒蘇維埃、整頓軍紀和整頓政府,都是他的目標。

老科認爲臨時政府太不給力,都是一幫軟蛋。所以他企圖建立一個軍事獨裁政權來消滅布黨勢力,重建國家。於是他在7月7日正式發動了政變,並命令手下的軍隊向彼得格勒推進,同時向克倫斯基提出最後通牒,要求臨時政府成員全體辭職,把政權移交給他。

不過老科也是高估了自己的威望,他的手下可沒有他想的那麼擁護他,很多部隊接到命令都拒絕執行。哪怕是一些高級軍官執行了命令,但下層軍官和士兵卻是在磨洋工,從現在這些正規軍居然被一羣工人堵在城外不能動彈就能看出來了。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老科的撲街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

………………

正在說話間,顧曉藍拿來了最新的情報:“文總,彼得格勒發來急電,政變被平息了,科爾尼洛夫與他的支持者被捕了……”

“哦,這麼快就完了?”文德嗣囧了。這個科爾尼洛夫事件在原時空的歷史上好歹也鬧騰了幾天,這次怎麼才兩天就跪了?

顧曉藍簡略的說道:“他的警衛部隊被布黨策反,士兵們譁變了。他們殺死了衛隊長,衝進會議室,把科爾尼洛夫和一衆親信給逮捕了。”

“……這也太兒戲了!”文德嗣看了這個情報後,都不知道該做什麼表情了。

張立錚接過情報看了下,就說道:“政變雖然失敗了,但臨時政府的實力已經被嚴重削弱,布黨在這次政變中完全控制了彼得格勒的武裝力量,實力再度壯大。而作爲臨時政府支柱的軍隊卻陷於瓦解,廣大士兵將不再相信臨時政府,轉向布爾什維克黨一方……”

文德嗣也淡淡的說道:“克倫斯基已經完蛋了。這次叛亂雖然被粉碎了。但臨時政府的政治威信也完全粉碎了,不僅支持他的軍隊迅速瓦解,而且無論左翼還是右翼都對他失去了信任……看來我們的烏里揚諾夫先生也快動手了,對他來說現在的形勢已經成熟,看來俄國二次革命恐怕不用等到十月了……”

“文總,現在我們還是靜觀其變爲好,只要保護好沙皇一家就可以了……”張立錚笑道

辛傑笑着說道:“呵呵,其實如果烏里揚諾夫先生能給我們一份東方的《佈列斯特條約》的話,沙皇一家都可以給他們……”

“這可不夠,俄國太大了,還是多分幾塊比較好。”文德嗣站了起來,在地圖指了指說道:“其實我對西伯利亞那塊的興趣並不大,這裡我想要的是貝加爾湖和外東北地區,只要這座大湖和外東北到手,其餘地方要不要也無妨。當然,能多要點兒也不錯,但這樣雞肋地區不值得我們投入太多力量。”

“確實,西伯利亞的精華就在貝加爾湖和外東北這兩個地區。其餘地區的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並不適合經濟發展。八成以上的土地位於多年形成的永久凍土地帶和沼澤,開發極爲困難。農牧業生產成本過高,產量很低,不管是種植業還是養殖業,還不能自足。這些地方基本上不具備發展農業的條件,只能搞林業和採礦業。但即使是林業和採礦業,也是需要大量的基礎投入,其效益遠遠不能和其他地區比。”張立錚主要是站在經濟利益的角度看問題。

西伯利亞那種地區,一年裡面基本上只能有半年的工作時間,其他時候都得宅在家裡,無論搞什麼行業都不太合適。原時空的歷史上,即使是蘇聯的鼎盛時期,西伯利亞一帶的開發也非常感人,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財政補貼。

他又說道:“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移民的傾向。我們漢人是溫帶人種,絕大多數人都不適應高寒帶氣候,據專家分析,外東北和貝加爾湖就是移民的極限了。外興安嶺以北的話,恐怕沒幾個人願意去那種苦寒之地的。一片領土如果沒有足夠數量的人口,也是無法鞏固的。”

文德嗣點點頭:“嗯,確實如此,所以我認爲對於還是西伯利亞地區還是蠶食爲佳,一下子吞下了根本無法消化。反正無論俄國是那個政府上臺,我們領土要求的底線就是邊境恢復到1858年之前的狀態,並且加上貝加爾湖地區……這是底線,其餘地區能拿就拿,不能拿就算了。”

對於文總來說,北方的土地並不是那麼重要,根本犯不着爲了那些苦寒之地花費太多功夫。還不如把這個力氣用來南方,那邊的效益更佳。

第77章 城管無敵(下)第167章 武裝干涉(下)第150章 “一五計劃”(1)第517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上)第3章 開局的計劃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643章 廣東級餃子第26章 “復漢子”官靜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536章 太空試驗田(下)第67章 四川解放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583章 海軍間諜案(上)第239章 觀察團(下)第578章 國慶前夜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162章 臉,就不要了第709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大西洋第354章 不賣隊友約翰牛第693章 打擊(1)第389章 鹽政和鹽業第623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中)第710章 你們好好玩,我種田去(1)第123章 蘇皖魯戰役(五)第279章 日落日德蘭(下)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597章 五馬克黨的修養第304章 沙俄的崩潰第108章 魏總工的生意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636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335章 南洋攻略(三)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174章 漁業(下)第131章 新的作物第316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下二)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172章 漁業(上)第63章 氣死老佛爺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724章 核平時代(中)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299章 揚基佬的憂慮第659章 歸化人(2)第442章 愛莉,GO!第447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下)第712章 嫦娥奔月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472章 超級工程第116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253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上)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638章 拿破崙六世第464章 南美洲大混戰第651章 治安戰(1)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172章 漁業(上)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371章 商人和大師第209章 臺灣解放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166章 武裝干涉(上)第583章 海軍間諜案(上)第171章 《中法順化和平條約》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188章 宣戰第423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第433章 慘烈的殖民地獨立運動第569章 浴血熊貓(上)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婦第226章 飛艇、火箭、鈾礦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689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3)第541章 馬奇諾之殤第186章 焦慮的日本(上)第270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上)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60章 革命雷管陳夔龍第615章 巨型航空鑽地炸彈第333章 阿妹你看,人類希望第256章 放衛星第689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3)第214章 新地圖,新忽悠第507章 大德意志帝國第218章 履新第381章 地中海風雲(三)第156章 “一五計劃”(5)第43章 天下震動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325章 西門縣長第550章 全面換裝(上)第317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83章 西門村長
第77章 城管無敵(下)第167章 武裝干涉(下)第150章 “一五計劃”(1)第517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上)第3章 開局的計劃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643章 廣東級餃子第26章 “復漢子”官靜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536章 太空試驗田(下)第67章 四川解放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583章 海軍間諜案(上)第239章 觀察團(下)第578章 國慶前夜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162章 臉,就不要了第709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大西洋第354章 不賣隊友約翰牛第693章 打擊(1)第389章 鹽政和鹽業第623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中)第710章 你們好好玩,我種田去(1)第123章 蘇皖魯戰役(五)第279章 日落日德蘭(下)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597章 五馬克黨的修養第304章 沙俄的崩潰第108章 魏總工的生意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636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335章 南洋攻略(三)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174章 漁業(下)第131章 新的作物第316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下二)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172章 漁業(上)第63章 氣死老佛爺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724章 核平時代(中)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299章 揚基佬的憂慮第659章 歸化人(2)第442章 愛莉,GO!第447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下)第712章 嫦娥奔月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472章 超級工程第116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253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上)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638章 拿破崙六世第464章 南美洲大混戰第651章 治安戰(1)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172章 漁業(上)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371章 商人和大師第209章 臺灣解放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166章 武裝干涉(上)第583章 海軍間諜案(上)第171章 《中法順化和平條約》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188章 宣戰第423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第433章 慘烈的殖民地獨立運動第569章 浴血熊貓(上)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婦第226章 飛艇、火箭、鈾礦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689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3)第541章 馬奇諾之殤第186章 焦慮的日本(上)第270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上)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60章 革命雷管陳夔龍第615章 巨型航空鑽地炸彈第333章 阿妹你看,人類希望第256章 放衛星第689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3)第214章 新地圖,新忽悠第507章 大德意志帝國第218章 履新第381章 地中海風雲(三)第156章 “一五計劃”(5)第43章 天下震動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325章 西門縣長第550章 全面換裝(上)第317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83章 西門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