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文總的能源計劃

ps:月初求票,有票就砸過來吧,謝謝大家……

……………

“賀蘭山一號核電站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文德嗣問道。

顧曉藍答道:“文總,賀蘭山一號核電站現在運轉正常,從去年10月1日開機,到3日發電量達到500兆瓦的設計指標,到已經穩定運行了三個月。”自從顧曉綠休了產假,現在秘書長的工作就是顧曉藍代理。

文德嗣點點頭,說道:“嗯,等正常運行半年後,就開始二號和三號建造吧。這樣的話,賀蘭山基地的用電量就可以完全用……”

所謂的“賀蘭山基地”,是中國的一處黑科技基地,位於賀蘭山旁邊,綏遠省的騰格裡沙漠邊緣。這裡主要以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和實驗爲主,這裡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鈾提煉廠的所在地。爲了這個基地,文總專門往這裡修了一條專線鐵路和一條專線公路,並建了一條專用的輸水管網。

和原時空的美國不一樣,在文德嗣的核計劃中,解決能源問題纔是主要目的,而大殺器只是一個副產品。他根本就不急着造出原子彈,一方面是沒有戰爭壓力,另一方面就是他看不上原子彈這種東西。因爲這種第一代核武器的副作用實在太大了,一個地方捱上一發多少年都恢復不了,對於一個以征服爲目標的人來說,這種武器實在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對文德嗣來說,大殺器這種東西要麼不用,要麼就用好的。所以在他看來,清潔版的大殺器,也就是後世的第三代、第四代大殺器,只有那樣的東西纔是一個征服者最好的選擇。

要是用原子彈的話,就算把一塊地打下來,也是很長時間都不能用上,那樣和沒打下來有什麼區別?要說殺傷人員的話,手段就太多了,根本不用把眼光侷限在原子彈上。文總要的,是打下來就能用的地皮,而不是一片輻射廢土。

所以原子彈這種東西對他來說,僅僅是技術儲備,最多也就是在新型核武問世前的威懾力量,而不是真正用於實戰的武器。

“清潔、可靠、副作用極小”不但文德嗣是對於核武器的要求,對於核電站也是同樣的要求。所以現在去年上馬的那座實驗性質的核電站,就是跳過原時空的一代和二代核電站,直接上到了第三代。要知道,對於23世紀來說,裂變類核電站早就是被淘汰了百多年的東西,市面上的資料都是大把大把的,文總基地裡就有整套包括世界各國的資料圖紙。說句不好聽的話,在文總那個年代,只要有足夠的原料和設備,就連高中生都能搞出裂變類核電站。

所以在他眼裡,裂變類核電站在設計上根本不存在什麼難度,唯一需要時間再現的,就是那些特殊材料和設備。要不是因爲這個原因,幾年前就已經可以建設核電站了,哪裡用得着等到去年才上馬。

文德嗣認爲,一代(石墨堆)和二代(沸水堆)核電站完全是不合格,不成熟的產品,他是絕對不會用的,他可不想在自己國家也來一次“切爾諾貝利事件”或者“福娃事件”。不過,即使是第三代核電站在文總眼裡也只是試驗性質的東西,仍然是不能用於商業運營。在他看來,要投入商業運營用於民間的話,至少也得是第四代閉式循環增殖核電系統。

當然,第三代核電站用於目前的科研和軍事的領域還是完全可以的,別的不說,僅僅搞原子彈的那筆海量的電費,就可以節省一大部分。

…………

處理了核工程的事情後,文德嗣又問道:“高能鐵電池的進展如何?”

“高能鐵電池現在理論上是沒有問題的,也已經做出了樣品。最好的樣品,能量密度達到800瓦時每公斤。現在需要解決的就是量產的工藝問題……”顧曉藍翻了翻掌上電腦答道。

在文德嗣的能源計劃裡,除了核電站之外,還有一項重點工程就是“電池”。當然這不是一般的電池,而是能量密度超過600wh/kg的高性能電池。電池這種東西非常重要,但它的進展卻很慢,從誕生之後一百多年裡都沒有大的突破,能量密度只是上漲了三倍。直到21世紀中期,纔有了革命性的發展。有了後世完整資料的文德嗣,當然不想再去走彎路了。

他們說的“高能鐵電池”是一種出現在原時空21世紀二十年代的新型電池,能量密度達到600瓦時/公斤。電池的原材料主要是鐵、鈉和硫,以及稀土元素構成的穩定添加劑,原料都好辦,也不貴。但工藝比較複雜,因爲鈉是一種很危險的金屬,要在真空條件下把它與鐵、硫熔合後,按一定方向結晶。再壓制成薄片,還要通過磁化等工藝形成一定比例的穩定的活化基團。活化基團比例越高,蓄電量就越大。越穩定,可反覆充電的次數就越多。

根據手下專家們的評估,600wh/kg等級的高能電池只要解決了材料處理和設備問題,生產上絕對不會有問題的。只要將目前面臨的材料和設備的問題解決了,不說製造出達到23世紀水平的電池,達到21世紀中期水平的電池,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一旦有了這種電池,很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常規潛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潛艇用的都是鉛酸電池,而這種電池的能量密度僅僅只有40wh/kg左右,這就造成常規潛艇水下的續航力太低。後世的鋰離子等先進電池的能量密度能達到200wh/kg,但價格又極爲感人,而且還有使用壽命和安全性等等問題。所以知道21世紀初,常規潛艇都還是以鉛酸電池爲主。

但如果高能電池裝上潛艇,那麼常規潛艇的水下續航力就可以提升到原來的15倍。比方說,使用鉛酸電池的潛艇,在水下以極速航行的話,最多能跑20海里,而使用這種高能電池的潛艇,就至少可以跑300海里了。這可以不得了的進度。

然後就是車輛,一旦這種電池投入實用,很多公交車、出租車等主要從事市內交通,運行距離不太遠的民用車輛,都可以換成電動車。無論是在環保,還是運營成本上,都有着燃油汽車不可比擬的優勢。至於其他衆多的用途就不一一舉例了。

“那麼,現在還要多久才能實現量產……”文德嗣問道。

“據研究所估計,大概還需要一年到兩年左右的時間。您知道,我們的資料庫中的那些資料大多是大衆化資料,除了在冶金、勘探方面,其他領域的資料都不可能太專業。像這種電池,我們有詳細的配方和生產工藝流程,但卻沒有詳細的生產設備圖紙,要如何實現卻要一點點的實驗。”顧曉藍解釋道。

“哎,我也知道。那些資料只是能讓我們攀科技樹的時候不走彎路,有正確的方向,但走路的力氣還得靠我們自己……”文德嗣也表示理解。對此,他也不可能期望太多,畢竟穿越前的星科公司只是一個礦冶公司,又不是專門造電池的,能有這些資料已經不錯了。

………………

今年一月份,半導體研究所拿出硅晶圓研究的一個相關副產品,就是太陽能電池。其實1912年他們就已經做出光電轉換效率7%左右的太陽能電池了。不過文德嗣並不滿意,加撥大筆資金讓他們繼續研究。1914年他們就拿出轉換效率15%的產品,並用於在了衛星上,但也只是少量生產。他們在今年終於拿出效率達到20%的產品,實驗室產品可以達到25%。

文德嗣知道這差不多快到極限了,再上去就不是現在的技術能解決的,於是將其定型批量生產。並讓他們繼續再現出砷化鎵的二代太陽能電池,以及效能低一點但更便宜的染料太陽能電池。

現在中國搞出的還是單晶硅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很高,但由於單晶硅成本價格高,大幅度降低其成本很困難,只能用於一些比較高端的場合,比如衛星,很難普及。爲了節省硅材料,降低成本,還是得發展多晶硅薄膜和非晶硅薄膜的太陽能電池。

對於太陽能的利用,也不僅僅是太陽能電池。還有後世常見的太陽能熱水器,也在去年年初取得各國專利,並正式上市了。這是一種後世常見的真空管式太陽能熱水器,由集熱管、儲水箱及支架等相關零配件組成,把太陽能轉換成熱能主要依靠真空集熱管,真空集熱管利用熱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產生微循環而達到所需熱水。

現在這種太陽能熱水器已經在各國熱銷了,去年一年就出口了80萬臺,要不是歐戰的影響,現在的銷路還要好。國內市場也賣出了43萬臺,主要是在南方或光照時間長的地區,現在已經有大量的軍隊、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賓館、浴池等場所,安裝了這種新玩意兒。

大家對這種不需燒煤燒柴就能有熱水的東西都非常有興趣,在加上這幾年國民收入年年提高,大夥兜裡都有了餘錢,消費慾望也大大增加。預計今年國內銷售量能達到100萬臺,出口會超過200萬臺。

除了這些,文德嗣的能量計劃裡還包括了風能、潮汐能、地熱能等各種各樣的能源利用,這裡就不一一細表。

第272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中)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151章 國慶之前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381章 地中海風雲(三)第126章 蘇皖魯戰役(八)第70章 牆倒衆人推第357章 非洲的災難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387章 損失與收穫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596章 中美峰會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692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6)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710章 你們好好玩,我種田去(1)第349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中)第237章 倒黴的約翰牛(中)第52章 年終總結第238章 觀察團(上)第442章 愛莉,GO!第264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上)第722章 對轟第656章 大洋洲的投資和移民第271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上)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563章 顛覆進行時(下)第282章 日德蘭的餘波第123章 蘇皖魯戰役(五)第611章 崩潰第81章 研究機構和黑科技第298章 倫敦陷落第423章 民間車輛第192章 中日癸丑戰爭(四)第535章 太空試驗田(中)第399章 即將爆發的革命和金礦第587章 三把宰牛刀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496章 小鬍子的崛起第525章 歐洲局勢再起波瀾第333章 阿妹你看,人類希望第575章 登基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中)第447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下)第11章 安全教育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659章 歸化人(2)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341章 爪哇海之戰(三)第201章 釣魚島大海戰(三)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第245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536章 太空試驗田(下)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390章 攀鋼和鈦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23章 擴充第613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第641章 二虎競食第720章 萬歲!多炮塔神教聖物服役!第680章 “強大”的尼泊爾(中)第543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上)第242章 炮灰(下)第43章 天下震動第571章 浴血熊貓(中)第577章 二代們第392章 德國狼羣的末日第104章 刺袁第229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463章 拉普拉塔河口之戰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一)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691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5)第449章 革命前夜第262章 唐普的狼獾(下)第611章 崩潰第448章 一?二八刺殺事件第174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上)第425章 意大利的變局第405章 閱艦式第183章 奧斯曼的拐點第425章 意大利的變局第555章 美日對峙(中)第296章 國內的情況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369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下)第291章 打個招呼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
第272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中)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151章 國慶之前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381章 地中海風雲(三)第126章 蘇皖魯戰役(八)第70章 牆倒衆人推第357章 非洲的災難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387章 損失與收穫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596章 中美峰會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692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6)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710章 你們好好玩,我種田去(1)第349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中)第237章 倒黴的約翰牛(中)第52章 年終總結第238章 觀察團(上)第442章 愛莉,GO!第264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上)第722章 對轟第656章 大洋洲的投資和移民第271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上)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563章 顛覆進行時(下)第282章 日德蘭的餘波第123章 蘇皖魯戰役(五)第611章 崩潰第81章 研究機構和黑科技第298章 倫敦陷落第423章 民間車輛第192章 中日癸丑戰爭(四)第535章 太空試驗田(中)第399章 即將爆發的革命和金礦第587章 三把宰牛刀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496章 小鬍子的崛起第525章 歐洲局勢再起波瀾第333章 阿妹你看,人類希望第575章 登基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中)第447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下)第11章 安全教育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659章 歸化人(2)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341章 爪哇海之戰(三)第201章 釣魚島大海戰(三)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第245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536章 太空試驗田(下)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390章 攀鋼和鈦第224章 毛熊的慘敗第23章 擴充第613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第641章 二虎競食第720章 萬歲!多炮塔神教聖物服役!第680章 “強大”的尼泊爾(中)第543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上)第242章 炮灰(下)第43章 天下震動第571章 浴血熊貓(中)第577章 二代們第392章 德國狼羣的末日第104章 刺袁第229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463章 拉普拉塔河口之戰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一)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691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5)第449章 革命前夜第262章 唐普的狼獾(下)第611章 崩潰第448章 一?二八刺殺事件第174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上)第425章 意大利的變局第405章 閱艦式第183章 奧斯曼的拐點第425章 意大利的變局第555章 美日對峙(中)第296章 國內的情況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369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下)第291章 打個招呼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