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君山氣象

嘉靖十九年三月底,趙然終於回到了闊別一年半之久的君山。

金久帶着關二、魯進、林雙文、鍾三郎等人歡天喜地將趙然迎入廟中,分別的太久,自是好一番熱鬧。許老伯高高興興地去張羅飯菜,金久則帶着衆人向趙然稟告這一年半以來君山的各項事務。

如今的君山已經不同於他當初離開的時候,用“大治”二字形容一點都不爲過。

得益於他離去之前的總體規劃,現在各項事務都按照之前的佈置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在君山地區,已經正式形成了三大定居點,一是大君山和小君山之間的盆地平原,這裡形成了三個大的村落,丁口超過四千。二是小君山西側當年設立的救濟點,從江油縣逃難過來的百姓流民,最終有兩千多人留居於此。三是小君山東北七裡外的一處小盆地,這裡也建了兩座村莊,定居百姓超過一千多人。

三處定居點加在一起,共有百姓八千餘人,開墾出來的耕地達到兩萬多畝。去年九月,因爲全年風調雨順,整個君山地區的糧田出產稻穀十多萬石!

趙然默默測算了一下,單季稻平均畝產稻穀六石,應該算相當不錯了。他不知道穿越來的那方世界稻穀畝產應該是多少,但他直覺感到,這產量絕對不低。

至於爲何有這麼高的產量,其實想一想也很簡單,這方世界靈氣充沛,自然出產就高,再說了,有五色大師在,水利灌溉設施完善,不高產就真是白乾了。

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表明,如果不是因爲人禍,老百姓光是種田就能養活一家老小,絕無問題。

因爲實行的是三年免徵,老百姓們家家手中都有了餘糧,今年正月算是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好年。

此外,開設在君山腳下的兩座工坊也都順利出產,木器工坊的各式傢俱和陶土工坊的日用器具都直供整個君山地區的百姓,算是形成了良性的自我循環。

除了完成趙然離去前的規劃外,金久還做主,趁着秋收之後的休耕期,組織人丁搭建了跨越衝馬河的木橋,順便整修出來一條泥土道,向着谷陽縣方向延伸出去二十餘里,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和谷陽縣之間的溝通。

趙然聽罷連連點頭,狠狠誇獎了一番金久。他估摸着,自己在興慶府時感受到的那股忽然增長的功德力,幾乎肯定與此事有關。

望着侃侃而談的金久,趙然心裡相當欣慰,這個當年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如今是真的不同了,很多事情都已經可以獨當一面,放開手腳讓他幹。手底下有了這樣的人,自己這個廟祝纔算能夠當得踏實,當得舒心。

金久在介紹的時候,還不忘將林雙文、關二、魯進、鍾三郎等人好一通誇讚。君山大治的背後,當然離不開這幾位的辛苦幫襯,其中林雙文可謂居功至偉。

林雙文來自西真武宮,原爲火工居士出身,在西真武宮蹉跎十年後因爲沒有機會受牒,只能黯然返鄉。又因爲家裡兄嫂把持了家業,他耐不住家長裡短的爭鬥,便乾脆來投趙然。

在君山廟的這兩三年,林雙文因爲業務熟練,很是幫了金久的大忙,不僅在民生庶務上負責起了調理糾紛、勸課農桑等工作,而且還在金久繁忙的時候幫助操弄齋醮儀軌,沒有林雙文,金久一個人萬萬做不下來的。

而關二和魯進的事務則是捕奸捉盜、防賊防寇。君山地處三不管地帶,夾在龍安府、保寧府和都府之間,北方是本縣谷陽,西邊是江油,東南是保寧府梓潼,正南則是成都府魏城。

如此一個特殊位置,原本應是各路匪盜的藏身之處,可自從君山立廟以後,匪患絕跡、盜賊隱匿,小小的君山地區竟然是一派平安祥和。這裡面固然有當時趙然重手打擊匪患的原因,但也與這一年多來關二和魯進從不懈怠有重大關係。

金久在誇讚這幾位君山廟骨幹的同時,自然也不會忘了提一提兩個人,一個是本地老鍾家的三郎,一個是當年被擒反正的開碑手宋雄。

鍾家三郎因爲人頭熟,主要是協助君山廟處理民事上的往來協調和組織動員,開碑手宋雄則因爲身手好,接過了君度山匪寨的頭把交椅,明面爲匪,實則爲暗樁。

聽金久等人談了半天君山廟事務以後,趙然在衆人陪同下,開始巡視領地,對照着金久的稟報,逐一過目。

首先去的是君度山下的兩座工坊——陶器作坊和木材作坊。這兩處作坊緊挨在一起,相互間距離只有十多丈,便於管理。

陶器作坊的工頭姓李,是南邊魏城的手藝人,兩年前被君山廟招至此處籌建作坊。原本說好的,李工頭只幹一年,把作坊建起來後,再帶幾個徒弟,完事取上三十兩銀子的重酬便可回家。

但李工頭幹了一年後,漸漸被君山的一片欣欣向榮所吸引,乾脆於半年前將家人從魏城接了過來,就在此處定居。爲此,金久還通過自家父親大人的關係,跟魏城官面上做了疏通,纔將這位匠人的手續文書辦全。

木材作坊的工頭姓王,就是谷陽縣人氏,他倒是沒有把家人接到君山來,但他本人卻常住君山,因爲收入豐厚,兩年來積攢了不少家底,乾脆在小君山東北的定居點上新村納了一房妾室,算是在這裡開枝散葉了。

兩位工頭手藝是沒話說的,帶的幾個徒弟也逐漸成長起來,但作坊裡的工人卻比趙然的預期少了許多,兩邊統共加起來也才二十來人。

金久在旁解釋:“如今的君山,各家各戶都有田地,去年又是個大豐年,收成極厚,所以都不願意來工坊做常工,只在農閒時來打臨工。如今正是春耕之際,臨工們都回家忙着地裡的農活,所以現在就這麼幾個人。”

趙然點了點頭,心裡琢磨着,這倒是個問題。工坊要發展、要壯大,就必須有大量的工人,想要大量的工人來工坊做工,就得把人從地裡“擠”出來。在趙然的記憶中,每一次從地裡“擠人”,都是一出血淚斑斑的苦難史,真要這麼幹了,那自己當年辛辛苦苦改革青苗錢是爲了哪般?自己修行需要的功德力又怎麼賺?

難道說在這方世界,大工業的路子走不通?趙然不禁頭疼起來。

感謝顛倒衆生蓋樓打賞,感謝各位道友幫忙簽到建樓。感謝阿喵家的貓、飯票99、吃飽撐着2013、一鍋楓糖、北風其涼、書友20180423的打賞,感謝大家票票鼓勵。貧道萬分感激!

第七十一章 東方敬的排查法第八十九章 大肆封官第二十九章 道門行走駱致清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七十九章 釣魚第六十六章 一點小小的改革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第九十三章 看破一竅第二十八章 關於過去的同道第八十二章 攪局第五十八章 大戰正酣第一百一十九章 座次第十章 好戲正在上演第六十章 脊樑第二十八章 慷慨激昂第五十二章 因果第七十六章 分期付款第五十二章 成本第二十五章 大青山第五十五章 神符第六章 衆法相第三十一章 巡查第二十三章 金府的宴請第五十五章 煉符第二十八章 關於過去的同道第四章 集中受籙第五十七章 聽和尚講故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六章 水石丹經(爲天使也要墮落盟主加更)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二十二章 情書和上升之路第三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四十三章 廟前鬥法第十七章 大沼澤第一百零三章 保舉師第二十九章 苟二立威第八十八章 仙逝第二十四章 信條不可觸犯第五十九章 大戰真酣(爲天明道長加更)第一百零三章 保舉師第一百章 水一章第一百零二章 關於人才(爲靈狐二中盟主加更)第一百三十章 兩份公文第七十二章 順序第一百一十五章 發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第六章 身而爲人的煩惱第一百零二章 求情第十一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百一十五章 發行第二十六章 另一個故事第三十四章 回到君山第三章 做客君山第二十章 離山第十一章 忙碌的又一個正月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劫第五十章 殺還是不殺第八章 材料第二十三章 野利與房當第六十五章 一把手和二把手第二十二章 情書和上升之路第二十一章 重回無極院第一百三十六章 聯合調查組(下)第三十九章 童老第六十八章 樓觀丹符第八十八章 雙修道侶第八十九章 抓回去第一百五十章 藍圖第五十五章 神符第五十三章 鬆州第二十九章 道門行走駱致清第九章 什麼是牛人第十五章 華雲館的獎勵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談話第四十一章 逃出貢布山口第一百零九章 黃冠第十六章 興慶府第九章 見召入青城第六十五章 一把手和二把手第十五章 觀雲臺上練法寶第五十四章 鬆藩的情況第十六章 解決方案(爲小鹿銜枝盟主加更)第六十六章 佳人會面第七十六章 是敵是友第六十章 有效與失效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三十一章 初見張雲兆第二十三章 下山吃酒第四十三章 交易第五十四章 慶雲山的日常第九十三章 籌備第七十二章 漫長的一餐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六十三章 說不說?(爲善哉大師蕭山盟主加更)第十九章 禿驢和牛鼻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二章 突如其來的禍事第五十二章 陽山書院第六章 刻苦學習的日子第一百零二章 女修有點多
第七十一章 東方敬的排查法第八十九章 大肆封官第二十九章 道門行走駱致清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七十九章 釣魚第六十六章 一點小小的改革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第九十三章 看破一竅第二十八章 關於過去的同道第八十二章 攪局第五十八章 大戰正酣第一百一十九章 座次第十章 好戲正在上演第六十章 脊樑第二十八章 慷慨激昂第五十二章 因果第七十六章 分期付款第五十二章 成本第二十五章 大青山第五十五章 神符第六章 衆法相第三十一章 巡查第二十三章 金府的宴請第五十五章 煉符第二十八章 關於過去的同道第四章 集中受籙第五十七章 聽和尚講故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六章 水石丹經(爲天使也要墮落盟主加更)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二十二章 情書和上升之路第三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四十三章 廟前鬥法第十七章 大沼澤第一百零三章 保舉師第二十九章 苟二立威第八十八章 仙逝第二十四章 信條不可觸犯第五十九章 大戰真酣(爲天明道長加更)第一百零三章 保舉師第一百章 水一章第一百零二章 關於人才(爲靈狐二中盟主加更)第一百三十章 兩份公文第七十二章 順序第一百一十五章 發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第六章 身而爲人的煩惱第一百零二章 求情第十一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百一十五章 發行第二十六章 另一個故事第三十四章 回到君山第三章 做客君山第二十章 離山第十一章 忙碌的又一個正月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劫第五十章 殺還是不殺第八章 材料第二十三章 野利與房當第六十五章 一把手和二把手第二十二章 情書和上升之路第二十一章 重回無極院第一百三十六章 聯合調查組(下)第三十九章 童老第六十八章 樓觀丹符第八十八章 雙修道侶第八十九章 抓回去第一百五十章 藍圖第五十五章 神符第五十三章 鬆州第二十九章 道門行走駱致清第九章 什麼是牛人第十五章 華雲館的獎勵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談話第四十一章 逃出貢布山口第一百零九章 黃冠第十六章 興慶府第九章 見召入青城第六十五章 一把手和二把手第十五章 觀雲臺上練法寶第五十四章 鬆藩的情況第十六章 解決方案(爲小鹿銜枝盟主加更)第六十六章 佳人會面第七十六章 是敵是友第六十章 有效與失效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三十一章 初見張雲兆第二十三章 下山吃酒第四十三章 交易第五十四章 慶雲山的日常第九十三章 籌備第七十二章 漫長的一餐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六十三章 說不說?(爲善哉大師蕭山盟主加更)第十九章 禿驢和牛鼻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二章 突如其來的禍事第五十二章 陽山書院第六章 刻苦學習的日子第一百零二章 女修有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