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應天

趙雲翼將添加了修改意見的疏文放到了籃子裡,又被都管院的提科道士取走,送到了典造院。典造院負責彙總疏文修改意見的道士對比原文,將新增的一句話加入疏文之中,謄抄之後,送到潘典造書房。

潘典造對比原文,將誰更改了什麼、刪去了什麼,一一對照,自覺已無謬誤,便讓典造院謄抄十份。

潘典造提筆寫了一個小紙條,上書“提請五月十九日三都議事商決,請張天師閱示。”其後又寫了四張紙條,將“張天師”的字樣分別換成了沈真人、趙都管、盛都講、郭都廚。”

另外又附了三份,分別抄報知客、巡照、高功閱。只有“閱”字,而非“閱示”,是因爲上述三大執事沒有批示權。

潘典造將要發往京城的五份稿件附在一張高階飛符中,將飛符拋了出去。

這是道門專爲十方叢林煉製的高階傳信飛符,普通人就可使用,原理類似於當年趙然爲谷陽縣方主時,卓氏兄弟給他的聯絡飛符,但容納信息量大,可以傳送公文或者軍報等。只不過這種飛符煉製不易,耗材值銀極高,差不多一份就要數十兩。

飛符在空中兜了個圈子,化作一點白光,向着東方而去。

京城,應天府,整個大明朝廷的中樞。

玄武湖畔的乾元觀,是南直隸十方叢林的最高道觀,自年初起,嗣教天師張陽明和嗣教真人沈雲敬便駐蹕於此。

與道門館閣中合道境的那幫大修士不同,張陽明的“嗣教天師”封號,以及沈雲敬的“嗣教真人”封號,都是對他們兩位領袖十方叢林的加封,與修爲境界無關。

說白了,這二位就是俗道,但卻是全天下最頂尖的俗道,是可以和簡寂觀上觀大修士們直接對話的人物。

其中,嗣教天師張陽明代表的是道門正一派,在上觀也有一份職司,爲上觀真師堂的坐堂天師之一;嗣教真人沈雲敬代表的是道門全真派,爲上觀真師堂的坐堂真人之一。

這兩位高道不在廬山坐鎮,反而駐蹕於京城乾元觀,所爲便是當今天子要給生父追贈諡號一事。

興王薨後,簡寂觀下達詔令,兩京十三省十方叢林高道們雲集京城,爲興王辦了四十九天的祭祀大儀軌。祭祀禮儀之盛、規格之高,都不比天子駕崩差到哪裡去。

之所以如此厚待興王,是因爲大明六百年來,從旁支入嗣大統者,當今天子是第一人。

自從道門扶立大明之後,吃了李唐的教訓,便與朱氏議定了一條規矩:承繼大寶的皇帝,不可修行。

在實際操作中,對於每一位皇帝的子嗣,道門都要驗看資質根骨,但凡有資質根骨者,盡數摒棄於承繼資格之外,所有登基的皇帝,都是無資質無根骨者。

這一條規矩其實並不難做到,畢竟具備修行天賦的人本來就極少,每一代皇帝的子女,絕大部分都是無法修行的,所以倒也沒什麼爲難之處。

只是到了前朝正德帝時,出了點問題。正德皇帝三宮六院美人不少,生育的孩子也不少,卻只存活下來兩個,一女一男:排行第三的朱先見和排行第七的朱先妘。

於是問題來了,令人頗爲吃驚的是,正德帝存活下來的這一雙兒女,竟然資質根骨俱佳,都能修行!

這卻如何是好?於是道門拼命給正德帝施壓,正德帝也拼了命的臨幸後宮,可惜最終卻未能如願,以至於駕崩之時,依舊只有這一雙兒女。

按照道門的規矩,朱先妘身爲女子就不用說了,唯一的皇子朱先見也是沒有資格登上帝位的,兄妹兩個最後都入了修行,一個成了修行界中大名鼎鼎的朱七姑,另一個則成了執掌朝天宮的朱大鍊師。

大寶之位當然不能空缺,於是道門在正德帝的兄弟之中考察,最終確立了年歲適合的興王一系,由興王世子登基爲帝,改元嘉靖。

嘉靖皇帝登基二十一年,直到如今,其生父興王才病死,可謂活得長久。按照皇帝的願望,道門爲興王舉辦了隆重的大祭禮。

本來一切都很正常,祭祀大儀軌也辦得圓圓滿滿,但靈位入奉太廟之時,嘉靖皇帝對追贈的“興獻王”不滿意,希望改“王”爲“帝”,加“皇考”二字,稱上一代正德帝爲“皇伯考”。

兵部侍郎張聰第一個上本,支持皇帝的決定。他建議尊興王爲“皇考恭穆獻皇帝”,改稱先帝爲“皇伯考”;尊天子生母興國王妃爲“聖母章聖皇太后”,迎入宮中正位,改稱當今張太后爲“皇伯母”。

天子如獲至寶,將此奏本發往內閣,頓時朝野大譁。

夏閣老當即表示反對,他認爲,既然嘉靖皇帝由小宗入了大宗,就應當以先帝爲皇考,尊奉正統,按照禮部所擬意見,以“皇叔考興獻大王”追諡興王。因此將張聰的奏章予以駁還。

但其後,內閣之中也產生了不同意見,嚴閣老認爲,當年天子入京時,所奉的遺詔上明確寫着“嗣皇帝位,奉祀宗廟”,也就是說,嘉靖繼承的是皇統,而不是入嗣先帝,不存在小宗入大宗的問題。

至此,內閣陷入爭議之中。

很快,這件事便席捲京城,以至於將道門也牽扯了進來。

這件事和道門有關嗎?初看無關,實則關係太大了!

嘉靖皇帝要尊本生父爲皇考,歸根結底,起源於道門對皇位的繼承政策。

道門若是同意了嘉靖的意見,將來皇帝的選擇豈不是兒戲了?無論朱氏的那一宗,誰都可以當皇帝,只要登基以後將小宗改爲大宗就可以了。如此一來,道門一手扶持起來的這把皇帝座椅還有什麼神聖性和權威性可言?將來皇位的繼承,必將就此埋下深深的隱患,甚或引發各宗之間激烈的爭奪。這也是朝中夏閣老這一派堅決反對的原因。

如果道門不同意呢?皇帝要以他人爲父,卻不能承認自己的親生父親,說起來就有背於人倫,有悖於綱常。傳到天下去,人家一打聽爲什麼,說是道門的要求,道門在天下百姓心中必然留下一個污點。

因此,張陽明和沈雲敬都有些焦頭爛額,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

感謝阿喵家的貓大額打賞,恭賀道友榮升掌門,特授真人籙職。感謝馮七的大額打賞,貧道叩謝。歡迎zzz1220回到人間繼續大額打賞,貧道惶恐。感謝閒雲v野鶴、一鍋楓糖、書山的男爵、fly若在冬季、吃飽撐着2013、hinnaen的打賞,拜謝道友們訂閱和投票,爲封推加更一章。

第九十二章 廢話連篇第四十六章 人驢之幸第一章 夜路和竹籬第五章 水合開發第四十二章 高日昌寺的追索第六章 君山洞天開工第三章 由龍安府到鬆藩衛第八十四章 話別第十五章 普真的幸與不幸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二十三章 金府的宴請第三十一章 大乘菩薩千器法第三十六章 中陽山下盧家莊第四十三章 前因後果第五章 三位師兄第十五章 新情況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八十八章 第三次談話第一百零四章 品行端正的反派第五十二章 整人的藝術第五十五章 無極山下第八十章 公推之前第八十一章 還是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五十九章 三個問題第四十二章 後盾第四十一章 開田耕地真忙第四十二章 後盾第一百四十三章 照本宣科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一章 君山廟的框架第七十一章 執法的條件(爲michyul加更)第六十六章 再做一個大餅第三章 經堂內的說唱聲第五十七章 腦子被驢踢了第三十五章 裴行走第三十章 託市第六十章 有效與失效第九十四章 憋屈第十章 黑白顛倒的一天第十章 陣法之道(上)第三十八章 阿羅漢金身第一百三十章 綠地、靈氣、陽光和道友第四章 感謝這個世道第五十二章 某人出關第六十七章 爲什麼要說又第五十章 後續事件調查第四十一章 趙雲翼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五十五章 無極山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腹痛如絞第五十章 東方師兄的八卦第十章 道廟第一百二十三章 選擇題第十二章 鬱悶的白騰鳴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人第十七章 涅槃大法會第七十三章 磨礪第二十四章 一二三四五第十二章 破境第五十六章 調和第五章 破境第二十六章 又是一道坎第一百四十二章 排序第四十八章 物歸原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點眼藥水第十八章 衙內第九十五章 又回來了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三十九章 作風問題很致命第十章 折耳山下第九十二章 海上第一百零六章 再見白羽第三十七章 求教第六章 君山洞天開工第四章 修行中的臺階第三十章 裁定第四十九章 乾乾淨淨的手腳第七十二章 順序第四十五章 趙丹第五章 三位師兄第七十三章 磨礪第十二章 破境第十五章 一路向西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四十九章 天龍院來人第九十九章 都是老朋友第一百零一章 接駕(爲Noctis1盟主加更)第十二章 破境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四十五章 感悟第二十章 妖之羣架第七十八章 遊說第三十八章 蹲牆根的日子第二十一章 約期將至第四十二章 二次聯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渡劫流程第十六章 捉妖的幾點常識第二十二章 沒那麼簡單第十二章 新地舊人第三章 經堂內的說唱聲
第九十二章 廢話連篇第四十六章 人驢之幸第一章 夜路和竹籬第五章 水合開發第四十二章 高日昌寺的追索第六章 君山洞天開工第三章 由龍安府到鬆藩衛第八十四章 話別第十五章 普真的幸與不幸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二十三章 金府的宴請第三十一章 大乘菩薩千器法第三十六章 中陽山下盧家莊第四十三章 前因後果第五章 三位師兄第十五章 新情況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八十八章 第三次談話第一百零四章 品行端正的反派第五十二章 整人的藝術第五十五章 無極山下第八十章 公推之前第八十一章 還是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五十九章 三個問題第四十二章 後盾第四十一章 開田耕地真忙第四十二章 後盾第一百四十三章 照本宣科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一章 君山廟的框架第七十一章 執法的條件(爲michyul加更)第六十六章 再做一個大餅第三章 經堂內的說唱聲第五十七章 腦子被驢踢了第三十五章 裴行走第三十章 託市第六十章 有效與失效第九十四章 憋屈第十章 黑白顛倒的一天第十章 陣法之道(上)第三十八章 阿羅漢金身第一百三十章 綠地、靈氣、陽光和道友第四章 感謝這個世道第五十二章 某人出關第六十七章 爲什麼要說又第五十章 後續事件調查第四十一章 趙雲翼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五十五章 無極山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腹痛如絞第五十章 東方師兄的八卦第十章 道廟第一百二十三章 選擇題第十二章 鬱悶的白騰鳴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人第十七章 涅槃大法會第七十三章 磨礪第二十四章 一二三四五第十二章 破境第五十六章 調和第五章 破境第二十六章 又是一道坎第一百四十二章 排序第四十八章 物歸原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點眼藥水第十八章 衙內第九十五章 又回來了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三十九章 作風問題很致命第十章 折耳山下第九十二章 海上第一百零六章 再見白羽第三十七章 求教第六章 君山洞天開工第四章 修行中的臺階第三十章 裁定第四十九章 乾乾淨淨的手腳第七十二章 順序第四十五章 趙丹第五章 三位師兄第七十三章 磨礪第十二章 破境第十五章 一路向西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四十九章 天龍院來人第九十九章 都是老朋友第一百零一章 接駕(爲Noctis1盟主加更)第十二章 破境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四十五章 感悟第二十章 妖之羣架第七十八章 遊說第三十八章 蹲牆根的日子第二十一章 約期將至第四十二章 二次聯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渡劫流程第十六章 捉妖的幾點常識第二十二章 沒那麼簡單第十二章 新地舊人第三章 經堂內的說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