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鐵桶圍城

如此一支宋軍,在他的印象之中從來就沒有見到過,即便是以前他們長年和金軍對陣,就連將他們打的落花流水的僕散安貞當年麾下的花帽軍,也未曾有過這等軍容,看罷之後,讓劉慶福頓時覺得有些手腳冰涼,再扭頭看看自己手下這幫身穿各式服色的北軍,人家宋軍如果算是正規軍的話,那麼他手底下這幫兵將只能算作是一幫烏合之衆。?

別看到達城外的宋軍只不過數千人左右,但是他自認爲即便自己盡起城中一萬多守軍一起出城與其對陣,也絕不會是城外這支宋軍的敵手,最終崩潰的還只能是他的北軍,於是他更加堅定了不能出戰的決心,嚴令下去,任何人不得煽動出城和宋軍對戰,違者立殺無赦。?

李孝天到了寶應縣城外面之後,列陣討戰,同時登上一個土臺,定睛觀看寶應縣城的御守情況,不由得也微微皺起了眉頭。?

從城外看去,他看出守城北軍將領已經做好了據城御守的準備,看來根本沒打算和他們宋軍野戰分個高下,這和他們當初計劃的明顯有所偏差,而且敵軍已經利用手頭的資源,儘可能的加固了寶應縣城的城防,各種御守設施可以說已經基本完備,假如他們想要如同預想中的那樣,一掃而過,估計是可能性不大了。?

於是他令手下立即不斷的在城外討敵罵陣,想要激城中守軍出城一戰,結果他們從上午罵到黃昏,除了招致城中守軍回罵了半天之外,一個敵軍也沒有出城應戰,讓他只能選擇在城外紮營,等候高懷遠率大軍到來。?

高懷遠第二天便率主力大軍趕至了寶應城外,聽罷了李孝天的彙報之後,不由得也有點撓頭,這和他們當初的計劃可就有點不同了,本來他們是沒打算在寶應縣打一場攻堅戰的,但是沒成想李全軍剛剛經過一敗,便變得開始小心了起來,居然據城而守,不敢出來和他們正面相抗了。?

如此一來,他就必須要調整一下計劃,考慮該如何應對眼下的局面了。?

於是高懷遠親率手下主將,繞着寶應縣城走了一圈,結果發現此地城外一馬平川,而且溝壑縱橫,溪流遍佈,基本上沒有多少可以利用的地理優勢。?

";查清了沒有,城中敵軍守將乃是何人?今天罵陣對方可有什麼反應沒有?";一回到大營之中,高懷遠便立即對李孝天問道。?

李孝天趕緊回答道:";啓稟大帥!卑職已經從附近百姓那裡查問清楚了,這次李全派來守禦寶應縣城的乃是他麾下大將劉慶福,此人前幾日到達這裡之後,便將城外二十里之內的民壯盡數抓入了城中,協助防守寶應縣城,並且連日構築各種防禦設施,以備防禦我軍攻城,故此附近現在只剩下一些老弱百姓,我等即便是攻城,也很難就地徵調民夫協同我軍攻城。?

這個劉慶福甚爲狡猾,甚至連附近河面上的大小船隻也盡數擄去,使我軍昨晚一晚夜未能找到多少可以搭建浮橋的船隻,故此只能等到大帥率軍趕至這裡!";?

高懷遠皺眉思索了起來,劉慶福這個人他也算是如雷貫耳,自從他覬覦李全開始,便着令賈奇開始收集李全軍中主將的信息,劉慶福當然是其中最值得關注之人,楚州兵變便是此人所爲,算得上是個賊首,對於他的性情高懷遠還是比較瞭解的。?

但是這次劉慶福的表現顯然出乎了他的所料,不知何時劉慶福居然變得如此謹慎了起來,這麼一來,寶應縣城就真的不太好辦了。?

高懷遠立即下令升帳,將營中諸將召集到了帳中商議對策,大家一起決定如何對付寶應縣城這個問題。?

";大帥,以卑職之見,既然劉慶福緊閉城門不肯應戰,那麼幹脆我們留下一軍,盯住寶應縣城,主力繞過此地,直擊楚州,一旦我們解決了楚州之後,劉慶福即便將這裡經營成鐵桶,也孤木難支了!";趙府堂琢磨了一陣之後,出列對高懷遠提議道。?

但是他的話剛一落地,華嶽便立即搖頭說道:";不妥!雖說這麼做會加快我軍攻取楚州的速度不假,但是卻等於在我們的身後埋下了一個隱患,劉慶福現在麾下有一萬多北軍,這股兵馬數量已經和我們主力兵馬數量相差不多,雖然他這次不敢迎擊我軍,但是不見得劉慶福就是膽小怕事之輩,我軍一過此地,劉慶福很可能掐斷我們的退路,一旦前方戰事不利,劉慶福又在我軍後面插上一刀的話,那麼我軍處境將會十分危險,故此寶應縣城不能不取!";?

衆將聽罷紛紛點頭稱是,寶應縣城的位置確實很是關鍵,繞過此地雖然輕巧,但是這麼做實在太過冒險了一些。?

高懷遠和華嶽的意見也相仿,沉思了一下之後點頭道:";不錯,寶應縣城確實不能不取,看來我們的計劃要調整一下了,取楚州之前,就現在這裡拿寶應縣城練練手吧!假如我們連寶應縣城都攻取不下的話,那麼楚州也不必再去了,那裡眼下是李全軍的大本營,防禦將會比這裡更加嚴密,如此一來,我們權當寶應縣是我們第一個要強取之地,吃掉劉慶福這支兵馬,對李全軍來說也是一場很大的打擊!";?

看到高懷遠心意已決,諸將紛紛要求首攻寶應縣城,爲大軍打開縣城城牆,而高懷遠立即搖頭道:";不必,眼下我們先不要急着動手,寶應縣沒大家想象的那麼容易攻取,還是先等羅將軍將重型攻城器械運送過來之後,再發動強攻,否則的話,我軍久攻不下定會士氣大跌!?

不打就不打,如果打的話,我們就必須一鼓作氣拿下此地,現在我們先將寶應縣城圍死再說,任何人都不能放他們出入此地!";?

於是當天宋軍便將寶應縣城給圍了個水泄不通,徹底切斷了寶應縣城和楚州方面的聯繫,城中的北軍當看到更多宋軍如同潮水一般涌來,將寶應縣城給包圍成了鐵桶一般,頓時都有點慌了手腳。?

寶應縣城說起來確實算不上大,這裡即便是被南宋近年升爲了軍,但是終歸還是一座縣城,城中住戶不過數千,他們北軍一萬人進駐此地,加上原本這裡留守的兩千守軍和這些天從城外強徵來的民壯,城中連婦孺算上也不過是三萬多人,確實不足以持久,而且劉慶福在來的時候所攜帶的軍糧並不算多,加上城中儲備的兵糧,最多也只夠城中之人吃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假如宋軍給他們來個長期包圍的話,一個月之後他們便會斷糧了!?

劉慶福看罷了城外那些宋軍之後,更是暗自吃驚不已,宋軍一支先鋒軍的精銳程度已經讓他感到了驚恐,而接下來趕至這裡的宋軍更是一支強似一支,更可怕的是這支宋軍軍紀嚴整,毫無一點驕奢的氣氛,對於軍令的執行速度反應很快,一點浮誇的跡象都沒有。?

這和他以前印象中的宋軍根本就不一樣,打聽過之後才知道,原來這支宋軍乃是從南宋京師調來的一支大軍,而非是南宋長江下游的幾支駐屯大軍,劉慶福這才明白,這次碰到的乃是這個姓高的嫡系兵馬了,單從這支兵馬的素質上便能看出,姓高的絕非是一個泛泛之輩,否則的話,絕對不可能帶出這樣的兵馬,劉慶福這次知道遇上的大麻煩了。?

於是他也不敢怠慢,將城中兵將以及強徵來的民壯分成幾波,輪流在手下頭目的帶領下,登城御守,嚴陣以待,防備宋軍攻城。?

他手下之人有的人有些緊張,於是便找劉慶福進言,要劉慶福趁着宋軍立足未穩,全軍出擊,突圍出去撤回楚州安全一些。?

但是提議之人立即便捱了劉慶福一個大嘴巴,劉慶福大罵道:";混賬東西,城外宋軍你難道沒有看到頭目乃是宋軍之中最爲精銳的兵馬嗎?我等現在出城突圍,豈不是正中他們的下懷了嗎?你如此提議,豈不是要將我們朝死裡面送嗎?混賬!再敢建言出城,看我不砍了你的腦袋,給我滾出去,老老實實看守城門去!滾!";?

結果那個提建議的傢伙,屁滾尿流的便滾回了城門呆着去了。?

宋軍圍住了寶應縣城之後,並未立即發動攻城,而是將護聖軍派往城北通往楚州的道路上,在那裡設置了營寨,做好了應付楚州派援軍支援劉慶福軍的準備,嚴防楚州李全援軍到來,徹底的將寶應縣城變成了一座孤城。?

而羅卓得令之後,也不敢怠慢,親自押隊,護送着大批攻城器械以及各種攻城所需的輜重之物朝寶應縣趕來。?

三天之後羅卓依令將大批攻城器械送至了高懷遠軍中大營,交付給了高懷遠。?

這次高懷遠來攻打李全,可以說是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他早已提前準備好了各種攻城的器械,其中既有各種攻城雲梯,還有靠近城牆使用的尖頭木驢、轀轒車,更有越過塹壕護城河等障礙所用的壕橋、摺疊橋車,攻破城門所用的撞車等等,其中數量最大的還屬各種砲車,林林總總各種用作攻城所用的大型車輛不下數百輛之多。?

高懷遠對於羅卓的配合很是滿意,大大的嘉勉了羅卓了幾句,同時也給羅卓了一個機會,令他負責率領他的麾下兵馬,一起攻打寶應城,羅卓聞聽大喜過望,本來他以爲這次只能給高懷遠以及他麾下的殿前司諸軍打下手了,沒想到這次剛剛過來,便得了將令,讓他一起配合攻城。?

羅卓頓時興奮了起來,出帳之後立即便領兵趕至了城西方向,擺開了攻城的架勢。?

第5章 臨潁會戰1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13章 民報第54章 小勝一場第5章 潰兵第75章 分兵第72章 壞種兄弟第11章 露餡第186章 再露鋒芒第57章 火藥第43章 落花流水第15章 班師返朝第346章 困獸之鬥第9章 初戰告捷第94章 爆冷第371章 條件第124章 原來如此第33章 家書第26章 收僕第6章 佈局第124章 原來如此第107章 攤牌第84章 慘烈搏殺第324章 朝議第186章 先下手爲強第3章 大金名將第33章 兵發通江第23章 侍衛總管(上)第83章 瘋狂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190章 順利第70章 獻寶第15章 班師返朝第141章 掛帥出征第121章 降將勸降第293章 城破第3章 怒懲惡奴第203章 甕城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65章 壽宴(上)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41章 浴血孤城4第344章 地雷第15章 陷陣士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55章 盤點2第66章 狼羣第59章 殺猴敬雞第57章 火藥第255章 美中不足第36章 忙碌第156章 僅取甕城第195章 河中府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45章 偷人第283章 掘地攻城第69章 支援(下)第85章 崩潰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198章 戰事第83章 水師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91章 喜憂參半第17章 麻痹第290章 四娘倒戈第87章 查賬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22章 不過如此第36章 悔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149章 暴怒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71章 鋌而走險第123章 勤王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43章 人各有志(下)第61章 壞消息(下)第9章 初戰告捷第187章 再露鋒芒2第258章 忠順驍軍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下)第2章 兩強相遇第323章 兇悍第91章 請罪第60章 假公濟私(下)第177章 快炮火槍第29章 單挑第11章 臨安第141章 談判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47章 大換防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93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41章 浴血孤城4第76章 親事黃了第198章 戰事
第5章 臨潁會戰1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13章 民報第54章 小勝一場第5章 潰兵第75章 分兵第72章 壞種兄弟第11章 露餡第186章 再露鋒芒第57章 火藥第43章 落花流水第15章 班師返朝第346章 困獸之鬥第9章 初戰告捷第94章 爆冷第371章 條件第124章 原來如此第33章 家書第26章 收僕第6章 佈局第124章 原來如此第107章 攤牌第84章 慘烈搏殺第324章 朝議第186章 先下手爲強第3章 大金名將第33章 兵發通江第23章 侍衛總管(上)第83章 瘋狂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190章 順利第70章 獻寶第15章 班師返朝第141章 掛帥出征第121章 降將勸降第293章 城破第3章 怒懲惡奴第203章 甕城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65章 壽宴(上)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41章 浴血孤城4第344章 地雷第15章 陷陣士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55章 盤點2第66章 狼羣第59章 殺猴敬雞第57章 火藥第255章 美中不足第36章 忙碌第156章 僅取甕城第195章 河中府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45章 偷人第283章 掘地攻城第69章 支援(下)第85章 崩潰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198章 戰事第83章 水師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91章 喜憂參半第17章 麻痹第290章 四娘倒戈第87章 查賬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22章 不過如此第36章 悔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149章 暴怒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71章 鋌而走險第123章 勤王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43章 人各有志(下)第61章 壞消息(下)第9章 初戰告捷第187章 再露鋒芒2第258章 忠順驍軍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下)第2章 兩強相遇第323章 兇悍第91章 請罪第60章 假公濟私(下)第177章 快炮火槍第29章 單挑第11章 臨安第141章 談判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47章 大換防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93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41章 浴血孤城4第76章 親事黃了第198章 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