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集結

假如他想要解黃嚴之圍的話,眼下他的兵力還遠遠不夠,而且這次進兵他太過莽撞了一些,只是帶上了隨護的親軍,連輔兵都沒有帶,所以他們眼下的實力,絕不可能一直攻至將利縣城下,所以他需要的是等待嶽琨的利州兵和黃嚴後續的沔州兵一起趕到這裡之後,再發動對將利縣城外的蒙古軍的進攻。

本來高懷遠自己也萬萬沒有想到,小小的將利縣可能會成爲他這次和蒙古大軍會戰的地點,戰場還真是瞬息萬變,只因爲黃嚴的反擊,加上他的孤軍冒進,居然將蒙古軍大部都吸引到了這麼一個小地方,那麼他的作戰計劃也只能隨之更改,派人立即回去通知嶽琨,加快向階州方向行進,並且調集更多的兵馬前來這裡,和蒙古軍來一場對決。

雖然他麾下精兵不多,只有嶽琨手下一萬從楚州過來的精銳,而且這些兵馬時下也不可能都集中到這裡,還有其它地方也需要守禦,故此嶽琨能帶來五六千精兵也就算是不錯了,加上他麾下以前親軍,最具戰鬥力的兵馬也就是六七千人左右,而黃嚴麾下的沔州軍這次雖然過來兵力不少,大致有將近一萬,但是這些兵馬多沒有上過戰場,沒有什麼實戰經驗不說,而且大部分還是剛剛入軍的新丁,那他們去和蒙古軍死磕,估計只要損失幾十個人,就可能會全軍崩潰了,故此這些人即便趕過來,也只能充當輔軍使用,兵力上看似兩軍數量相差不多,但是實質上宋軍和蒙古軍這邊相比,蒙古軍大部分都是作戰經驗十分豐富老到的精兵,即便是那些歸附於蒙軍的新附軍,也都是上過陣,見過不少血的老兵,所以宋軍還是處於絕對的劣勢。

好在這裡地形比較複雜,並不利於蒙古軍騎兵大規模機動作戰,一旦開戰戰場相對比較窄,蒙古騎兵最大的優勢並不能得以發揮,再加上他有這種新銳的火器幫忙,這一仗倒是不一定就不能打,一旦打好的話,說不定還有獲勝的可能性。

所以重新合計過之後,高懷遠決定,在這裡和蒙古軍死磕一陣。

嶽琨本來是要前往仙人關和武休關駐防的,但是待他率軍抵達仙人關之後,聽聞了高懷遠已經率親軍出關,朝階州方向追趕黃嚴去了,而且階州已經被蒙古軍所破,那麼他們很可能會遭遇上大批蒙軍。

嶽琨立即氣的一跺腳,心中埋怨高懷遠太過輕率,趕緊按照高懷遠的吩咐,給仙人關留下了一千精兵,然後一刻不敢耽擱,便離開了仙人關,率軍朝階州方向追去,同時命原本進駐武休關的五千兵馬,抽調出兩千人,也立即趕往階州方向。

至於沔州軍副都統麻仲,此時也已經率領八千沔州兵抵達了七方關,在七方關聽聞了階州失守的消息,而且聽聞黃嚴已經率軍趕赴階州,留話給他讓他也加速行軍,趕往階州。

麻仲心有擔憂,因爲他也知道自己這回帶來的這八千兵馬戰鬥力不咋樣,跟着黃嚴那五千精兵搖旗吶喊充個人數倒是還行,一旦真的要他們上陣和蒙古軍打野戰肉搏的話,他敢說這八千人利馬就會崩潰。

不過擔心歸擔心,他也知道現在的都承旨大人的脾氣,眼下蒙軍來襲,他們這些當兵的要想只吃皇糧不幹活的話,只能立馬被趕去要飯,所以他即便有些擔心,但是還是壓着大軍,朝着階州方向趕去。

嶽琨出了仙人關之後,可以說是日夜兼程,即便是在這樣難行的山道上,他們日行軍速度也達到了三十多裡,而正常的情況下,宋軍在這樣的道路上行軍,每天也不過最多能走二十里就不錯了,但是嶽琨手下畢竟是楚州過來的精銳,這些楚州兵很耐得了苦,所以在他的督促下,行軍速度

也正是如此,嶽琨比起麻仲那八千沔州軍卻後發先至,第一個趕到了牛頭山附近,並且在這裡得知高懷遠剛剛率領一千新軍,大敗三千蒙古大軍,於是他麾下將士頓時士氣大漲,各個心想連他們的都承旨大人都親自上陣了,他們這些當小兵的豈能懼戰呢?本來他們還有些擔心自己不是蒙古兵的對手,可是聽聞高懷遠僅憑一千親軍,便打得蒙古軍落花流水,他們也就安心了許多。

就在高懷遠還沒有構築好所有工事的時候,嶽琨便率軍趕到了他的駐地,終於和高懷遠匯合在了一起,令高懷遠心中立即安穩了許多,一聲令下,讓嶽琨麾下六千兵將也停駐下來,進行休整。

眼看着一支支小隊的蒙古遊騎不時在山中出沒,高懷遠也不去管他們,由着他們遠遠的觀察自己的駐地,他就是要讓拖雷知道,他率領宋軍主力已經到了這裡,希望能吸引蒙古軍朝這裡集中,以此來減輕對周圍關外州縣的壓力。

而拖雷也確確實實的感受到了壓力,立即傳令,收攏已經分散的兵力,朝着將利縣城集結。

一場大戰的陰雲開始在將利縣城密佈,宋蒙兩軍一支支兵馬都紛紛趕到了將利縣城附近,兵帳綿延不絕,幾乎把將利縣城外能住人的地方擠了個滿滿當當。

黃嚴灰頭土臉的從一堆瓦片之中爬了出來,一邊破口大罵,一邊吐出嘴裡面的灰土,一把推開了撲過來要爲他檢查傷勢的親兵走到了垛口旁邊。

剛纔他正在城樓裡面稍事休息,可是一顆韃子的石彈突然擊中了城樓,早已是千瘡百孔的城樓再也經受不住這次打擊,於是轟然倒塌了下來。

黃嚴到底是個機靈的人,石彈一擊中房子,他便立即跳起來衝向了門口,故此房子雖然塌下來,但是也只是掃了他一個跟頭,沒有能把他當場砸死在屋子裡面,不過他兩個親兵就運氣不好了,被坍塌下來的磚石瓦塊給埋在了下面,也不知道能不能再活着把他們挖出來了。

***!韃子們,老子這次跟你們沒完!來吧!你們放馬過來吧!來一個老子殺一個,來兩個老子殺一雙!想進將利縣城,你們這些土雞瓦狗還嫩了點,來人,給老子狠狠的打,要他們都有來無回!黃嚴站在城牆上對着下面又一次蜂擁而來的蒙古兵跳腳大罵着,一把搶過手下爲他拿着的強弓,張弓便朝下射去。

本來看到黃嚴被壓在廢墟之中,城頭上的軍民都大吃一驚,士氣爲之一挫,但是當他們看到黃嚴如同不死小強一般,又爬了出來,接着擎弓又開始率領他們抗擊蒙軍,於是剛剛爲之一挫的士氣,再一次高漲起來,於是爭先恐後的拿着弓弩,搬着石頭重木,朝着城下的蒙軍打去。

望着這個將利縣城,拖雷自己都忽然生出一種無力感,他們這次揮師南下攻打西夏國,攻城略地無數,可是今天卻拿這個小小的將利縣城沒有一點辦法。

新附軍一批批的被派上去,結果又一批批的被打退下來,一些新附軍連續三天進攻子之後,軍官損失殆盡,已經徹底被打殘了,不堪再用,可是即便如此,他們卻還是沒能攻克這個將利縣城。

能想的辦法他都想了,造器械,挖地洞,用火攻,放煙薰,可是城中的守軍卻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接連瓦解掉他們發動的進攻,甚至昨天還開城門派出了二百陷陣士衝殺了出來,直接推倒和放火燒燬了蒙古軍城牆外面的幾架新造的衝車。

雖然最後這二百宋軍陷陣士一個也沒有能返回城中,但是卻給蒙古軍造成了近五百人的傷亡,還破壞了大批蒙古軍的攻城器械,宋軍居然有這樣的戰鬥意志,不由得連拖雷自己都開始佩服起城中這些宋軍了。

啓稟大王!又有一支宋軍抵達了亂軍山,宋軍兵力已經達到了近兩萬了!請大王定奪!一個遊騎兵飛馬來到了正在城外觀戰的拖雷面前,對拖雷稟報道。

拖雷眉頭更是緊皺了起來,他也早已感覺到,這次本來只是小小的一場攻城戰,恐怕是要發展成兩軍會戰了,而且那海兵敗的陰雲,一直都籠罩着他的心頭,至今他都沒有弄清楚,那支宋軍用來擊敗那海所部的犀利兵器到底是何物,讓他有不敢再興重兵前往攻擊那支宋軍。

結果這兩天時間裡,宋軍便大批開始趕至離此不遠的那座小山,扼守住了他們前往七方關的要道,兩軍現在形成了對峙,而這座小山本來沒什麼名字,爲了方便稱呼,所以蒙古軍這邊隨口便將此山稱作了亂軍山。

他有些後悔自己的這次猶豫,雖然那支宋軍有很犀利的武器,但是再怎麼說,他們也只有一千多人,假如不是自己猶豫的話,那麼多加派一些兵力,全力圍攻這支宋軍,即便他們的武器再厲害,這會兒也應該早被他給屠滅了,那麼他也就能得到宋軍那種可怕的武器了,可是眼下,他再想一下拍死這支宋軍,已經成爲了不可能的事情,因爲大批宋軍這會兒已經集結到了亂軍山附近。

第70章 伏兵第283章 掘地攻城第4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00章 功敗垂成第91章 請罪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195章 敲詐勒索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第287章 策反第12章 趙貴誠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257章 恩州之戰第2章 兩強相遇第11章 奇怪老者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53章 倒戈一擊(下)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5章 潰兵第20章 名儒(上)第73章 火箭飛昇第62章 問計(上)第196章 試探1第178章 捷報頻傳1第254章 損招第22章 覬覦第6章 父親第46章 賈涉請辭(下)第337章 渡河第28章 危城2第267章 四娘勸夫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8章 抗敵第106章 決勝5第180章 何爲道義第110章 亂局第111章 先下一城第96章 湖匪屠村第45章 報門而入第22章 抗旨第75章 分化處之第117章 血戰突圍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75章 脫身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73章 火箭飛昇第48章 韃子來襲第110章 春風一度第50章 兵發恩州(上)第3章 縣尉有請第81章 滅口第86章 誰更缺德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1章 趙範第8章 時局第318章 北上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83章 水師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20章 名儒(下)第23章 蟊賊第270章 奇怪援軍第57章 決死抗擊第61章 戰爭之神第36章 夫人帶隊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27章 危城1第13章 民報第325章 爭執第344章 地雷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40章 父子相見(下)第84章 再返鄂州第189章 方書達的苦衷第142章 芮家村第103章 權相史彌遠第71章 金廷第312章 強攻第247章 泥彈發威第66章 飢餓銷售第149章 斥候建功第10章 抉擇第302章 突擊第194章 虛晃一槍第75章 對簿公堂第62章 問計(上)第339章 死扛第306章 梟雄歸宿第33章 家書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203章 甕城第31章 破陣第343章 突擊第85章 正面衝突第28章 入川平叛
第70章 伏兵第283章 掘地攻城第4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00章 功敗垂成第91章 請罪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195章 敲詐勒索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第287章 策反第12章 趙貴誠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257章 恩州之戰第2章 兩強相遇第11章 奇怪老者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53章 倒戈一擊(下)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5章 潰兵第20章 名儒(上)第73章 火箭飛昇第62章 問計(上)第196章 試探1第178章 捷報頻傳1第254章 損招第22章 覬覦第6章 父親第46章 賈涉請辭(下)第337章 渡河第28章 危城2第267章 四娘勸夫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8章 抗敵第106章 決勝5第180章 何爲道義第110章 亂局第111章 先下一城第96章 湖匪屠村第45章 報門而入第22章 抗旨第75章 分化處之第117章 血戰突圍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75章 脫身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73章 火箭飛昇第48章 韃子來襲第110章 春風一度第50章 兵發恩州(上)第3章 縣尉有請第81章 滅口第86章 誰更缺德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1章 趙範第8章 時局第318章 北上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83章 水師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20章 名儒(下)第23章 蟊賊第270章 奇怪援軍第57章 決死抗擊第61章 戰爭之神第36章 夫人帶隊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27章 危城1第13章 民報第325章 爭執第344章 地雷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40章 父子相見(下)第84章 再返鄂州第189章 方書達的苦衷第142章 芮家村第103章 權相史彌遠第71章 金廷第312章 強攻第247章 泥彈發威第66章 飢餓銷售第149章 斥候建功第10章 抉擇第302章 突擊第194章 虛晃一槍第75章 對簿公堂第62章 問計(上)第339章 死扛第306章 梟雄歸宿第33章 家書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203章 甕城第31章 破陣第343章 突擊第85章 正面衝突第28章 入川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