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功高蓋主

在高懷遠一戰在恩江以北擊敗了陳三槍之後,他派出麾下兵馬四處剿撫,連續近半個月的時間,基本上把吉州附近的叛軍給剿了個七七八八,剩下的三三兩兩的叛軍沒了頭目,也只能老老實實的逃回家去,掀不起什麼大浪了。!nbn!(.nbn.)

在吉州城被圍了兩個多月的陳靴聞訊之後,立即出城趕到高懷遠軍營之參謁,一看到高懷遠便立即跪下連連稱謝。

陳大人不必如此,快快請起!高懷遠帶着笑容上前把陳靴從地上攙了起來,並且賜座給陳靴坐下說話。

陳靴連連告罪,稱自己身爲江南西路的軍政大員,卻沒有能保一方平安,反倒被叛軍圍困在吉州城,還需要朝廷派兵前來救援,應該是重罪纔是,請高懷遠懲治於他。

高懷遠笑道:陳大人大可不必如此自責,之所以叛軍短時間如此兇悍,並非是你之過,而是積年累月,地方官吏逼迫所致,這件事怪不得你什麼!

而陳大人能親自率軍確保吉州不失,已經是大功一件了,要不是陳大人在吉州拖住叛軍的話,本官也很難獲此大捷,故此陳大人不但無過,應該還有大功,本官自會向聖上稟明!

而陳大人接下來,也要儘快整頓江南西路的吏治,處理那些貪墨的官員,打擊那些欺壓百姓之人,只要老百姓衣食無憂,自然不會再加入叛軍爲禍一方了!

陳靴本以爲這次江南西路的叛亂之事,一定會被朝廷追責,沒想到高懷遠不但沒有責怪於他,反倒溫言相勸,還說他有功,於是心大安了許多,對高懷遠也是感激不盡,連連稱謝纔敢坐在了凳上。

只可惜這一次只抓到了匪首陳三槍,卻跑了張魔王,本官看來還要繼續去追擊張魔王一部,這裡的事情就交給陳大人處置了,這一次我們俘獲叛衆近三萬人之多,而本官以爲,其絕大部分人應該只是被脅從罷了,不可對他們大開殺戒,這些叛衆也都移交給陳大人處置好了,望陳大人教育之後,還是給予他們返家的錢糧,儘快分批安排他們返回家鄉爲好!高懷遠很客氣的和陳靴交談了一番,然後對他說道。

陳靴連連點頭稱是,表示請高懷遠放心,他一定會妥善處理此事的。

而高懷遠在安撫過陳靴之後,也不在吉州多做停留,立即派人將叛首陳三槍押赴京城,交給朝廷處置,馬上點齊了兵馬,渡過了恩江朝着贛州方向趕去。

聽聞叛首陳三槍被官軍所俘之後,江南西路各地的叛軍頓時在官軍的兵鋒之下作鳥獸散,很快原來被叛軍攻陷的州府縣城紛紛被官軍再次光復,而贛州城的田克榜也忽然間如同人間蒸發了一般,不知了所蹤,頓時贛州的叛軍也羣龍無首,在官軍到達之後,紛紛開門投降,整個陳三槍的叛亂,在高懷遠接旨出兵平亂的四個月時間,便宣告徹底失敗。

那個當初僥倖逃脫的張魔王,也很快在福建路一帶,被部下出賣,被綁至了官府,送至了京城,就此爲禍江南西路和福建路的這次民亂,歷時不到一年時間,便被高懷遠率軍徹底平復了下來。

聽聞江南西路叛首紛紛被擒的消息之後,趙昀在臨安城這纔算是放心了下來,但是他最關心的還是叛軍提及的有關趙竑的事情,多次派人前往江南西路找高懷遠查問此事,高懷遠最後都以叛軍之並未發現趙竑的蹤跡答覆朝廷。

而趙昀也專門派人嚴審了被送入京城的陳三槍和張魔王等叛首,最終得出了答案,就是陳三槍等人根本就沒見過太趙竑,只不過是打着趙竑的旗號,號召天下人造反罷了,氣急敗壞的趙昀當即下旨,把陳三槍和張魔王等叛首押赴刑場,砍了腦袋傳首江南西路以及福建路各地示衆作罷。

這一次高懷遠再次在朝野之贏得了很高的聲譽,更是鞏固了他在朝的地位,隱然現在高懷遠已經成爲南宋的流砥柱,就連這段時間一直和他過不去的一些臣,也只得暫時偃旗息鼓了下來。

流行於民間的那份民報,更是長篇累牘的宣揚高懷遠去年在利州路率軍抗擊蒙古大軍的各種事情,使南宋民衆對高懷遠更是仰慕異常,加上近期除了江南西路平亂的事情,也使高懷遠在民間獲得了衆多老百姓的支持。

但是趙昀看罷了這些太監們從民間收集上來的民報之後,卻心更是不痛快了起來,他坐在殿,一張一張的把這些民報看完之後,憤然站了起來,把這些報紙一把一把的撕了個粉碎,使勁的丟在了地上。

他揹着手來回在殿走動着,氣的臉色都有些變色了起來。

過分!這簡直太過分了!照着這些該死的民報所寫,天底下的人恐怕用不了多久,便只知他高懷遠一人,而不知當今官家是何人了!傳朕的旨意,從今以後,任何人不得再在民間傳閱這份民報,着令各地官府,着力查禁擅自引發此報之人,從嚴查處!朕永遠都不想再看到民間再有一份這樣的民報流傳,一份都不行!趙昀在大殿裡面轉了幾圈之後,忽然停下來,對佝僂着身,一直小心翼翼站在殿門口的謝木林大聲的說道。

遵旨!陛下息怒,以奴才看來,這份所謂的民報,恐怕也和當今高樞相有分不開的關係!謝木林心知這段時間宮的太監以及侍衛們已經大部分都換上了他的親信,所以在趙昀面前說話也開始大膽了許多,直接便指向了此報很可能乃是高懷遠鼓搗出來的東西。

哦?你爲何這麼說?難道這份民報還會是高愛卿讓人做的嗎?趙昀雖然不喜歡這份民報大肆鼓吹高懷遠,爲高懷遠不停的吶喊助威、歌功頌德,但是還真就沒有想過,這份民報可能是高懷遠一手炮製出來的。

第289章 甕聽第28章 失蹤(上)第247章 泥彈發威第23章 侍衛總管(下)第21章 暗鬥(上)第55章 盤點2第42章 中伏第38章 馬屁如潮(上)第8章 離任第258章 忠順驍軍第328章 首戰第13章 命中貴人第82章 爲難第341章 渡口第86章 縣尉第232章 惦記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49章 低調第31章 恩威並重第50章 劫獄第26章 孤島第61章 壞消息(上)第5章 潰兵第7章 遇襲第46章 舊賬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169章 巡視京東2第43章 代理商第269章 叛軍第103章 決勝2第24章 各懷心思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89章 懲罰行動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6章 釘子第69章 支援(下)第197章 斷糧第332章 攻防激戰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48章 各懷鬼胎(下)第85章 路遇故交第151章 亂戰1第322章 屠戮第129章 死諫第124章 夜襲第241章 黃雀在後第13章 民報第136章 煙花驚魂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22章 覬覦第144章 紅介山山口第89章 磔於市第334章 御河第80章 誰的屁股乾淨第48章 各懷鬼胎(下)第54章 臥虎莊第24章 飲宴(上)第51章 恩州之戰(上)第80章 衝陣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309章 投機者第19章 冗兵屯田第363章 報信人選第287章 策反第66章 是爲何物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39章 自投羅網第322章 屠戮第51章 屠城第47章 大換防第183章 兵棋推演第51章 歡聚第215章 定局第292章 功成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88章 懸案第350章 措手不及第63章 縣尉之職第115章 外城有變第178章 捷報頻傳1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32章 反擊第61章 壞消息(下)第16章 烈火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上)第85章 路遇故交第9章 羣毆第43章 人各有志(下)第204章 城破第8章 變局第13章 命中貴人第46章 斥責第45章 偷人第82章 變陣第39章 水晶花鏡(下)第62章 問計(上)
第289章 甕聽第28章 失蹤(上)第247章 泥彈發威第23章 侍衛總管(下)第21章 暗鬥(上)第55章 盤點2第42章 中伏第38章 馬屁如潮(上)第8章 離任第258章 忠順驍軍第328章 首戰第13章 命中貴人第82章 爲難第341章 渡口第86章 縣尉第232章 惦記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49章 低調第31章 恩威並重第50章 劫獄第26章 孤島第61章 壞消息(上)第5章 潰兵第7章 遇襲第46章 舊賬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169章 巡視京東2第43章 代理商第269章 叛軍第103章 決勝2第24章 各懷心思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89章 懲罰行動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6章 釘子第69章 支援(下)第197章 斷糧第332章 攻防激戰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48章 各懷鬼胎(下)第85章 路遇故交第151章 亂戰1第322章 屠戮第129章 死諫第124章 夜襲第241章 黃雀在後第13章 民報第136章 煙花驚魂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22章 覬覦第144章 紅介山山口第89章 磔於市第334章 御河第80章 誰的屁股乾淨第48章 各懷鬼胎(下)第54章 臥虎莊第24章 飲宴(上)第51章 恩州之戰(上)第80章 衝陣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309章 投機者第19章 冗兵屯田第363章 報信人選第287章 策反第66章 是爲何物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39章 自投羅網第322章 屠戮第51章 屠城第47章 大換防第183章 兵棋推演第51章 歡聚第215章 定局第292章 功成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88章 懸案第350章 措手不及第63章 縣尉之職第115章 外城有變第178章 捷報頻傳1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32章 反擊第61章 壞消息(下)第16章 烈火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上)第85章 路遇故交第9章 羣毆第43章 人各有志(下)第204章 城破第8章 變局第13章 命中貴人第46章 斥責第45章 偷人第82章 變陣第39章 水晶花鏡(下)第62章 問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