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堅壁清野

高懷遠點點頭道:“好吧!這件事就交給你們建康軍來做吧!最好是能迫降鈞州金兵,我們現在兵力不算充足,儘量減少損失!”

“末將遵命!”李孝天拱手答道。

“還有,以我的名義速速給華副帥發去消息,請他和黃嚴配合東路軍,從河中府擇地速速渡河,攻取河南府,不要給蒙古人留機會!只要河南府被他們攻陷,潼關以及華州一帶的金軍便成了孤軍,就不足爲慮了!

蒙古大軍雖然已經渡河,但是我們也要儘可能的將其壓制在鄭州一帶,讓這幫蝗蟲少禍害點中原!

另外孟兄你也速加派斥候,向北探查蒙古軍的情況,務必要查清楚他們的兵力還有下一步的行動方向!

周昊!你率領五千中軍,立即也出兵朝新鄭方向進兵,沿途儘可能堅壁清野,不要給蒙古人留什麼就糧的機會,敢不聽令南遷者,視作通蒙之罪,儘可就地處決,現在仁慈不得了!既然他們要來,我們就給他們畫個圈子,讓他們在圈兒裡面捱餓吧!”

高懷遠交代完了李孝天之後,又接連下了幾道命令,參將們和周昊紛紛接令。。。

“那麼許州周邊呢?”孟珙忽然接着高懷遠的話問道。

“也儘可能的勸他們南遷吧!越快越好,如果不肯南遷的就沒收他們的糧食,充作軍需!我有一種預感,窩闊臺很可能也快過來了,保不準這裡很快就是我們和窩闊臺交手的地方!他們不走的話,恐怕只能被蒙古人屠殺了!”高懷遠最終還是作出了他的判斷。。。

進入許州境內的宋軍在高懷遠的指令下,隨即開始行動了起來,一支支宋軍被派出去,在許州周邊開始驅逐百姓朝南遷徙,並且着令蔡州方向的宋軍接收這些老百姓,供給飲食之物,供其暫且安身,待到局勢穩定之後,再放他們迴歸舊土。

周昊率領高懷遠身邊的五千護軍也立即出許州朝着新鄭縣方向開去,沿途強令百姓立即朝南方遷徙。

而李孝天則率領麾下的一萬五千人的建康府軍立即朝鈞州方向開去,一天不到便兵至鈞州城外。。。

這樣的行動不可避免的惹得許州一帶的老百姓怨聲載道,老百姓不管誰當權,他們長久生活在他們的土地上,輕易是不願離開他們的家園的,但是宋軍這一次強令他們暫時南遷,大多數人迫於壓力,不得不收拾了東西開始拖家帶口的踏上了南遷的道路。

而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不願意走,宋軍開始的時候還客氣的給他們解釋,這裡可能很快就要成爲戰場了,他們留在這裡將會很不安全,而且蒙古人極其兇殘,他們留在這裡只是死路一條。

有人想明白之後,便答應暫時南遷,但是還有一些頑固不化的人說什麼也不肯離開家園,甚至還有人開始糾集鄉民對抗宋軍。。。

在這樣的情況下,宋軍雖然軍紀很嚴,但是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對於冥頑不靈不聽勸告的人,他們也不客氣,強行將他們趕出了家,逼着他們必須南遷,接着行動便開始升級,對於還不肯聽令南遷之人,乾脆就把他們拉出來,收繳掉他們所有的存糧,直接放火燒了他們的房子。

有人進行頑抗的,也不跟他們客氣,抓起來就砍掉腦袋,掛在村頭示衆,總之就是一個目的,要將許州城周邊的老百姓都趕到蔡州以南去。。。

幾天時間裡,大批被迫背井離鄉的老百姓踏上了南遷的道路,沿途大人罵小孩兒哭,搞得是烏煙瘴氣,不少老百姓自然對宋軍沒好氣了,一看到宋軍便大吐吐沫,爲此也鬧出了不少事情。

宋軍好在還有軍紀約束,要不然的話,就這樣的機會,少不了會縱兵大掠一番的,但是老百姓可不會念着宋軍的好,他們是誰趕他們離家,就罵誰,管你目的時好時壞,反正讓他們不安生就是壞人。

所以這一場大遷移對於宋軍來說,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但是爲了未來的戰事,高懷遠還是鐵了心將這項命令嚴令執行了下去。

幾天時間之內,許州城附近村莊到處都是濃煙滾滾,到處都是因爲不肯南遷而被宋軍放火燒掉的房子,雖說還談不上是哀鴻遍野,但是這場景也好不到哪兒去。。。

“快點走吧!讓你們走是爲你們好!蒙古韃子可沒我們這麼好脾氣,他們一旦來了這裡的話,你們到時候想走恐怕都走不了啦!別他孃的把我們的好心當成驢肝肺了!雖然現在你們吃點苦,總比丟了命要強吧!

怎麼?還是不走?再不走老子就不客氣了!好話說盡,別他孃的當老子沒脾氣,再不走老子燒了你的房子,讓你們回頭回來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還不走?來人把他們拉出去,收了他們的糧食,放火燒了房子,孃的,你當我一點脾氣沒有嗎?滾!都給我朝南邊滾!哪兒有人管你們的吃喝,餓不死你們!放火……”在各村裡面幾乎同時都在上演着這一幕,宋軍開始苦口婆心的勸導,到後來乾脆用強,就此一座座村莊就這麼被宋軍給趕空,大批難民不情不願的踏上了暫時南遷的道路。。。

而李孝天率軍抵達鈞州城之後,金軍根本沒敢出城迎戰,完顏合達的敗亡已經嚇破了他們的膽子,誰都知道他們完了,蒙古軍也已經渡河,宋軍就近在咫尺,鈞州城已經成爲了孤城了,除了河南府和潼關還暫時在金人手中,他們想逃回汴梁都已經成爲不可能的事情。。。

李孝天兵圍鈞州城之後,便開始勸降城中金軍,城中金軍隨即也爲降於不降分成了兩派,一方主要是以女真人爲首的勢力,他們不甘金國就這麼完蛋,想要向北突圍,和潼關、河南府的金軍匯合,朝東打通道路,撤回汴梁城勤王;一部分以漢人將士爲主的則放棄了希望,打算投降宋軍拉倒。

於是不等李孝天率軍攻城,城裡面自己倒是先打了起來,結果是主戰派人數較少,主降派人數較多,主戰派收拾不了主降派,被逼的開了北門朝着登封方向潰逃,主降派則於李孝天並未鈞州城的第三天早晨開門向宋軍獻降。

李孝天隨即一邊派兵銜尾追擊潰逃的金軍,一邊接收鈞州城的防務,短短四天便解決了鈞州城的事情,只有少數不肯投降的金軍得以脫逃,但是也未能跑到河南府,而是被趕至了鈞州以西的山中成了流匪。。。

汴梁城很快便得到了臨潁會戰金軍失敗的消息,整個汴梁城都再一次慌亂了起來,而且讓他們更爲慌亂的消息隨即而來,那就是蒙古軍渡過了黃河,攻佔了鄭州,誰都知道這一下金國算是徹底完蛋了。

於是有人立即給完顏守緒出主意放棄汴梁出逃,但是被完顏守緒當即拒絕了,倒不是完顏守緒不想逃走,假如可能的話,他還是很樂意逃走的,畢竟兩三年前,他就曾被蒙古軍逼得逃離過汴梁城一次,再多跑一次也算不得什麼,可是眼下的問題是汴梁城四面八方不是宋軍就是蒙古軍,金國能控制的只剩下汴梁城這一塊地方了,其餘的那些地方即便是沒有被宋蒙軍隊攻陷,也都被分割開來,想跑也沒地方可跑了。。。

於是又有人開始暗中鼓動完顏守緒投降,不管是投降蒙古人還是宋人都行,反正他們也堅持不住了,汴梁城百萬多人,時下城中的糧食僅夠他們維持一個月時間了,遲早也是完蛋,乾脆識時務點,投降拉倒。

可是完顏守緒還是執拗的拒絕了這個提議,不爲別的,只爲了他們女真人最後的一點尊嚴,宋人那邊以前是他們金人的手下敗將,被金國打得丟了大半個江山,跑到江南去了,而蒙古人乾脆以前就是他們女真人的奴隸,向誰投降都有辱他們先祖,所以完顏守緒還是堅持要抵抗到底。

現在他能指望的也只剩下了極少數的幾個大將了,一個是武仙,一個是徒單兀典,再有就是完顏重喜,兵馬數量倒是也不少,本來汴梁城就有五萬金軍駐防,而且在調派武仙回援汴梁的時候,武仙和徒單兀典、完顏重喜等人又從河南府以及鄭州一帶調回了四五萬金軍,加在一起汴梁的金軍不算少了,足足達到了近十萬人左右,但是這十萬金軍就能拯救金國危亡嗎?這個問題完顏守緒自己都覺得沒有信心。

不過不管怎麼樣,完顏守緒還是將這些兵將分派了一番,令武仙率軍在汴梁西面駐防,防禦蒙古軍抑或宋軍從西面攻近汴梁,徒單兀典率軍在汴梁以東駐防阻止宋軍自東向汴梁攻進,完顏重喜則朝南佈防,並且要求完顏重喜儘快收復歸德府。

到這個時候,完顏守緒自己也不抱什麼太大的希望了,他只想着能拖一天算是一天了,天欲亡他的大金國,他即便是再努力,也無回天之力了。

第11章 露餡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17章 三山散人第50章 兵發恩州(下)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30章 楊氏訓子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74章 當街發飆第133章 高級集訓班第373章 成吉思汗的抉擇第62章 問計(上)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3章 縣尉有請第42章 浴血孤城5第9章 羣毆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193章 密謀第36章 悔第202章 風聲走漏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160章 服軟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37章 胸無大志(下)第281章 反目成仇第76章 刀匠第204章 城破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274章 交易第61章 鴿癡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113章 動手第27章 危城1第234章 雷厲風行第101章 替罪羊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28章 寶刀送英雄第23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262章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第176章 兄弟相會第56章 賈涉之死(上)第16章 烈火第13章 把柄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12章 隘口禦敵第166章 重大收穫第291章 營救第1章 趙範第112章 發兵鄂州第145章 佯攻第197章 試探2第109章 試炮第157章 出使第187章 暗劍第289章 甕聽第62章 認主第62章 夜襲敵巢第35章 陣前顯威第4章 掃墓第171章 巡視京東4第52章 磨洋工(下)第279章 四娘請命第216章 舉賢第194章 虛晃一槍第219章 論功行賞第11章 備戰1第205章 神威大炮第39章 自投羅網第161章 接收第95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25章 啓動第28章 失蹤(上)第40章 父子相見(下)第21章 憤怒第53章 彙報2第220章 寶慶之變第41章 非她不娶(下)第74章 當街發飆第16章 賜刀第114章 圖窮匕見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50章 劫獄第42章 中伏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178章 衣錦還鄉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上)第87章 走馬上任第52章 彙報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356章 倉促結陣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第57章 弓箭社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12章 權臣又如何第137章 撤簾歸政
第11章 露餡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17章 三山散人第50章 兵發恩州(下)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30章 楊氏訓子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74章 當街發飆第133章 高級集訓班第373章 成吉思汗的抉擇第62章 問計(上)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3章 縣尉有請第42章 浴血孤城5第9章 羣毆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193章 密謀第36章 悔第202章 風聲走漏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160章 服軟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37章 胸無大志(下)第281章 反目成仇第76章 刀匠第204章 城破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274章 交易第61章 鴿癡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113章 動手第27章 危城1第234章 雷厲風行第101章 替罪羊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28章 寶刀送英雄第23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262章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第176章 兄弟相會第56章 賈涉之死(上)第16章 烈火第13章 把柄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12章 隘口禦敵第166章 重大收穫第291章 營救第1章 趙範第112章 發兵鄂州第145章 佯攻第197章 試探2第109章 試炮第157章 出使第187章 暗劍第289章 甕聽第62章 認主第62章 夜襲敵巢第35章 陣前顯威第4章 掃墓第171章 巡視京東4第52章 磨洋工(下)第279章 四娘請命第216章 舉賢第194章 虛晃一槍第219章 論功行賞第11章 備戰1第205章 神威大炮第39章 自投羅網第161章 接收第95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25章 啓動第28章 失蹤(上)第40章 父子相見(下)第21章 憤怒第53章 彙報2第220章 寶慶之變第41章 非她不娶(下)第74章 當街發飆第16章 賜刀第114章 圖窮匕見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50章 劫獄第42章 中伏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178章 衣錦還鄉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上)第87章 走馬上任第52章 彙報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356章 倉促結陣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第57章 弓箭社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12章 權臣又如何第137章 撤簾歸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