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巡視楚州

趙昀聽罷之後,臉微微一紅,這段時間以來,朝廷的事務逐漸安定,京東也收復回來,各地兵亂紛紛被平復下去,他於是便有些鬆懈了下來,那個謝木林年底的時候,選入宮中了一批宮女,其中有幾個相貌非常美麗動人,以至於他現在稍有閒暇,便會留戀於這些女人身邊,甚至有些疏於政務了。

這種事沒想到還是被高懷遠聽到,今天高懷遠當面對他提出,讓趙昀頗有些不好意思,而且高懷遠的話直接指向了他身邊的寵信宦官,點明要他疏遠這個謝木林,這讓趙昀又有些不太高興,覺得自己現在好歹也是一國之主,任用一些寵信之人,也不過分,高懷遠直指他內廷的宦官,是不是有點過了?

至於最後的交代,其實趙昀也知道,高懷遠自從上位之後,得罪了鄭清之等不少文官,他在京的時候,這些人懾於高懷遠大權在握,倒還消停一些,恐怕這次高懷遠一離京,用不了多久,又要有人趁着這個機會攻訐他了。

趙昀乾咳了一聲之後小聲道:高愛卿對朕的忠心,朕自然清楚,這些事情你便不必擔心了,還是路上保重,儘快剿滅利州叛匪儘快回京,有你在朕身邊,朕也放心一些!

高懷遠這才施大禮拜別趙昀,出宮之後翻身上馬,朝着臨安碼頭方向疾馳而去。

碼頭上擠滿了爲高懷遠送行的文武官員,這些人都是高懷遠的朋友抑或是部下,這次高懷遠離京,他們自然少不得要親來送行一番,表表心意。

高懷遠一到碼頭,便被這些人圍了起來,讓高懷遠好一番與之寒暄之後,這才登上了大船,在號炮聲中高懷遠立於舷側招手致意,大船槳葉旋轉,掀起了滔滔波浪緩緩的離開了碼頭,駛入了大運河朝着長江駛去。

這一次高懷遠爲了儘快趕到利州,放棄了陸上行動,直接調用了幾條殿前司水軍戰船,隨行走水路沿長江逆流而上,這樣速度會比較快一些,而且也少了一些沿途的麻煩,要不然的話他這麼大一個官,到哪個地方當地官員都要好好的招待一下,表表心意,那樣的話禮節繁瑣不說,還耽擱不少時日。

爲了趕時間,這次高懷遠途徑揚州也未作停留,這倒不是他不孝,而是現如今的高建,因爲他這個兒子的關係,也升官了,在高懷遠北伐勝利之後,高建不但沒有因爲一些人的彈劾而遭受貶黜,反倒被擢升爲正四品荊湖北路宣承使,權知江陵府知府,升了一大步,趕赴荊湖北路赴任去了。

而高建也因爲有了這個爭氣的兒子,終於達到了他人生的最高峰,成爲了南宋的高級官員,讓他此生再無什麼遺憾了。

就連高懷遠的二哥高懷仁現在也入仕,到京東的灌雲縣當了個縣尉,圓了高建的一個心願,而高懷仁自從吃夠了苦頭之後,也徹底洗心革面,改邪歸正,先是在高懷遠手下當了個船老大,後來接管了一支規模不小的船隊,在高懷遠領兵北伐的時候,他還帶着船隊大批走水路向飛虎軍運送各種糧秣器甲,在灌雲縣遭到李全舊部的反撲的時候,甚至還親自領着一批人襲擊了李全舊部的側翼,打敗了李全舊部,所以後來因功入官,也當上了一個縣尉,現在的他對高懷遠十分的感激,在灌雲縣很是用心做事,這讓高懷遠也終於放下了一件心事。

一路上高懷遠率船日夜兼程,沿着長江逆流而上,卻除了補充食物之外,基本上不做任何停留,免去了許多麻煩,只當他抵達楚州的時候,才正式停船靠岸,率領手下護軍登上了楚州碼頭。

而高懷遠當行至此地的時候,忽然間有一種到家了的感覺,看着岸上旌旗如雲列隊迎接他的兵將,高懷遠更是心中欣喜,雖然他並未檢閱楚州都統司兵馬,但是僅憑他這些年常年控兵的經驗來看,現如今的楚州大軍比起當年他還在大冶爲官的時候,已經變得精悍了許多,甚至不客氣的說,單憑氣勢上,幾乎可以直追他直屬控制的殿前司兵馬的氣勢。

而這份功勞不用說,自然應該歸於統兵的都統孟珙了。

高懷遠一邊等待停船靠岸,一邊在碼頭的人羣中用目光搜尋他熟悉的身影,果不其然,在居中的迎接隊伍的文武官員之中,立即便看到幾個熟悉的身影,於是不由自主的便露出了笑意。

卑職參見樞相大人!當高懷遠剛剛步下跳板的時候,這批前來迎接他的楚州文武官員,便一起呼道,並且紛紛撩衣角拜倒在地。

高懷遠緊走幾步,來到衆人面前,將其中爲首的幾個官員攙起,大聲笑道:諸位快快免禮,我高某豈敢承受諸位如此大禮呀!真是折殺我也!

對於高懷遠來楚州,楚州的官員早已風聞,提前做好了一應準備,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不敢怠慢,畢竟現在高懷遠的身份在朝中已經是屈指可數的幾個重臣,他們的官帽能不能戴的穩,也就是高懷遠一句話的事情,所以對於這次迎接高懷遠到來,所有人都非常重視。

楚州知府以及京西北路制置使都全部到場,楚州都統司一干重要武將以及江州都統司都統、副都統也都特意前來迎接,其聲勢幾乎不下於迎接皇帝親臨,可見這裡的官員對於高懷遠的重視程度。

同時這裡的官員們也對高懷遠有一種由衷的親切感,畢竟高懷遠祖籍就在楚州轄地的大冶縣,而且高懷遠當年也在大冶爲官,其第一次從軍也是在楚州,諸多因素讓這裡的官員們對高懷遠感到十分親切,所以迎接他的禮儀也十分隆重。

高懷遠這也是在離京之後的第二次返鄉,所以到了這裡之後,也十分高興,和這些官員們一一見禮,絲毫不端一點架子,更令這些官員們感到舒服。

而高懷遠最高興的是這一次他的幾個結義弟兄們也都盡數到場,起碼不會讓他感到遺憾了。

既然到了這裡,少不得要接受當地官員們的宴請,因爲官員衆多,所以高懷遠也不便和孟珙、黃嚴、嶽琨三人攀談,於是只得在衆人簇擁下進入了楚州城中。

шшш⊕ Tтkā n⊕ ¢o

在楚州城的酒宴之上,高懷遠詳細的詢問了有關京西一帶的軍政事務,這裡的官員們也都不敢怠慢,一一起身進行作答,在他們看來,高懷遠就是欽差大臣,隨便問他們點什麼,都很可能牽扯到他們的仕途,所以不敢有半點敷衍,至於答覆之中有多少真實的成分,那麼高懷遠暫時就不清楚了。

不過從這些人口中的話來看,京西一帶這段時間以來,對於朝中下發的敕令倒是完成不錯,這裡在裁撤範圍之內的冗兵除了就地裁撤回家的之外,已經盡數北遷至京東一帶,開始在京東屯田,雖然影響到了一些人的利益,比如讓州府以後調用廂兵或者鄉兵的出勞役的時候,他們以後就沒那麼方便了,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這件事還是利大於弊的,起碼對於地方的支出壓力,卻減少了許多,讓京西的官員們不再爲因爲財政的問題,而感到頭疼了。

而現有的軍費也基本上可以用於正規軍的建設,基本上可以做到了物盡其用,而楚州大營在孟珙的主持下,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編,趁着這次的機會,裁撤掉了軍中老弱病殘之人,從計劃裁撤的廂兵之中,又吸收了一大批少壯兵卒,在原定編制不變的情況下,使楚州大營的兵員質量得以了大幅提升。

而江州都統司的正負都統這次也被招來楚州,一起迎接高懷遠的到來,所以高懷遠也少不得詢問一下有關江州都統司的情況。

而江州都統司相對於楚州大營來說,兵力要弱許多倍,楚州大營按照朝廷的編制規定,兵力達到五萬兩千人,而江州都統司卻只有一萬兩千人的編制,相對於楚州都統司來說,江州的軍事地位明顯低於楚州。

而江州都統司都統制乃是一個老將,名叫吳響,在江州軍中素有威望,但是此人顯然不屬於少壯派,對於這次朝廷大規模整編諸軍的事情稍微不太熱心,雖然迫於身份,這次來楚州面見高懷遠,但是他多少有點對高懷遠不太感冒,在他看來,高懷遠實在是太年輕了一些,雖然頗有戰功,但是畢竟年紀在哪兒放着,所以比起一般的人來,對高懷遠顯得有點傲慢了一些。

聽聞高懷遠問及江州都統司的情況,吳響站起身答道:回高樞相的話,下官麾下眼下共有正兵一萬二千人,分別屯駐於江州沿岸,除老夫和副都統之外,還有統制三人,統領六人,正將、副將、準備將共十七人,現還足員,這次裁撤冗兵,江州都統司所轄廂兵也在裁撤無干閒雜人等,今日即將全部裁撤!

高懷遠一直微笑着聽這個吳響將話說完,然後一邊點頭一邊說道:看來吳都統這次也很是盡心呀!不過我倒是聽聞,江州都統司正兵實質上缺員不少,如何能達到滿編一萬兩千人的員額呢?

(這兩天技術故障,也可能是更新出了問題,章節稍微有些混亂,在這裡,寒風向大家道歉了!)

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25章 啓動第1章 趙範第32章 縮小範圍(下)第175章 欲取先予第306章 梟雄歸宿第23章 蟊賊第75章 分兵第51章 恩州之戰(下)第197章 試探2第122章 小將黃旭第一百六七十章 太湖餘孽第289章 甕聽第2章 兩強相遇第62章 夜襲敵巢第104章 再會趙方第16章 賜刀第49章 包藏禍心(下)第145章 大吃一驚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138章 勳章第144章 金朝宗室第162章 還師第49章 陽奉陰違第246章 回回炮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361章 內訌引章殉職第95章 草包掛帥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39章 暗算第187章 暗劍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91章 請罪第359章 洛陽鏟第369章 入城第301章 殤第12章 趙貴誠第176章 兄弟相會第13章 命中貴人第315章 後事第19章 啓程第125章 金國名將第133章 京東有事第80章 惡鬥第77章 參謁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367章 療傷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18章 軍統司第53章 王家第353章 進退兩難第365章 雨第2章 交易第55章 將利縣第87章 劍指吐蕃第62章 問計(上)第337章 渡河第21章 都作院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46章 最後餘勇第267章 四娘勸夫第110章 暗流涌動第35章 黑吃黑第74章 嶽琨的計劃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6章 名將第302章 突擊第372章 京東駐屯軍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179章 故鄉依舊第2章 兩強相遇第203章 甕城第8章 時局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162章 還師第117章 兵發黃州第202章 頑抗2第67章 集結第149章 暴怒第117章 兵發黃州第92章 可疑的火災第318章 北上第38章 馬屁如潮(上)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138章 勳章第41章 非她不娶(下)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36章 悔第82章 爲難第46章 賈涉請辭(下)第255章 美中不足第209章 挺進中原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68章 意外第41章 偷襲敵營第27章 危城1第63章 問計(下)第65章 崩潰
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25章 啓動第1章 趙範第32章 縮小範圍(下)第175章 欲取先予第306章 梟雄歸宿第23章 蟊賊第75章 分兵第51章 恩州之戰(下)第197章 試探2第122章 小將黃旭第一百六七十章 太湖餘孽第289章 甕聽第2章 兩強相遇第62章 夜襲敵巢第104章 再會趙方第16章 賜刀第49章 包藏禍心(下)第145章 大吃一驚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138章 勳章第144章 金朝宗室第162章 還師第49章 陽奉陰違第246章 回回炮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361章 內訌引章殉職第95章 草包掛帥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39章 暗算第187章 暗劍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91章 請罪第359章 洛陽鏟第369章 入城第301章 殤第12章 趙貴誠第176章 兄弟相會第13章 命中貴人第315章 後事第19章 啓程第125章 金國名將第133章 京東有事第80章 惡鬥第77章 參謁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367章 療傷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18章 軍統司第53章 王家第353章 進退兩難第365章 雨第2章 交易第55章 將利縣第87章 劍指吐蕃第62章 問計(上)第337章 渡河第21章 都作院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46章 最後餘勇第267章 四娘勸夫第110章 暗流涌動第35章 黑吃黑第74章 嶽琨的計劃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6章 名將第302章 突擊第372章 京東駐屯軍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179章 故鄉依舊第2章 兩強相遇第203章 甕城第8章 時局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162章 還師第117章 兵發黃州第202章 頑抗2第67章 集結第149章 暴怒第117章 兵發黃州第92章 可疑的火災第318章 北上第38章 馬屁如潮(上)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138章 勳章第41章 非她不娶(下)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36章 悔第82章 爲難第46章 賈涉請辭(下)第255章 美中不足第209章 挺進中原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68章 意外第41章 偷襲敵營第27章 危城1第63章 問計(下)第65章 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