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出使吐蕃2

諸位!這次有關吐蕃方面的事情,本官是這麼安排的!眼下蒙古人正在忙於西征和對金作戰,短時間之內無暇南顧,不應該會和我朝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即便是他們犯邊,也只可能會在京東一帶,而且規模也不會太大,以京東駐屯軍的實力,應該是足以應付的!所以我朝在利州方面的兵力便會比較充裕。?

現今吐蕃諸部唯噶當派寺院最多,達隆巴法王最有德行,直貢巴京俄大師具**力,薩迦班智達學富五明,所以本官想邀請薩班?貢噶堅贊到成都府一談。?

本官和諸位經過連日的商議之後,決定在利州抽調出一萬精兵,組成一支使團,攜帶一些禮物,出使吐蕃薩迦派,謁見薩班,向其闡明我們的想法,邀請其出使我朝!?

此行的目的,就是向吐蕃諸部耀武,讓吐蕃人知道,我朝大軍並不羸弱,要麼他們選擇歸順我朝,要麼我朝便發兵討剿,以我朝目下利州軍力,對付吐蕃個別部族,應該不成問題!使之盡知,再敢投靠蒙古韃子,必將遭到我朝雷霆報復!?

不知諸位還有什麼可要提醒本官的事情嗎??

在樞密院的大堂上,集中了眼下整個南宋朝中的決策層,其中既有武將一系的華嶽、方書達、劉大勇等人,也有文官一系的真德秀、魏了翁等人,高懷遠就站在大堂側面懸掛的巨幅南宋地圖前面,先是指着地圖對在座之人陳述了吐蕃對於南宋西北方向防禦蒙古軍的地利位置的重要性,接着便說出了他這次的計劃。?

此事以本官看來,應該可以,蒙古韃子已經借道吐蕃進攻過我朝一次了,誰也不能確保他們以後還會不會再這麼做,以吐蕃諸部的實力,眼下不足以對抗蒙古大軍,故此即便他們不答應,也只能任憑蒙古大軍強行通過,於其讓吐蕃諸部投靠蒙古韃子,倒不如我朝先將其收服!以此我朝以後便可陳兵於吐蕃境內,幫助吐蕃人抵禦蒙古大軍,那麼四川自此也就無後顧之憂了!?

高大人此計本官甚爲欽佩,故此本官以爲此計可行!只不過這次不知高樞相將會派出什麼人前往吐蕃出使呢?真德秀捋着鬍子連連點頭表示同意,但是他也提出了他的問題。?

高懷遠立即答道:此次出使吐蕃,本官以爲此人選必須要熟悉吐蕃各種風俗事務,而且要懂得吐蕃語言,以方便與吐蕃人溝通!本官已經在成都府路覓得一合適人選,此人以前乃是傕場提轄,常年於吐蕃人打交道,對於吐蕃各種風土人情甚爲熟悉,而且對於吐蕃境內的各種密教也有所瞭解。此人姓周命從安,現已經擢升爲雅州知州,本官以爲此人大可擔當此任!?

真德秀和魏了翁碰了一下頭之後,魏了翁點頭道:此人本官也知道,卻如高大人所說,本官對於用周從安出使吐蕃之事沒有意見!?

而方書達卻擔心的對高懷遠問道:高樞相!下官有一事有些擔心,畢竟此行要進入吐蕃境內千里之多,途經不少吐蕃勢力區域,而此行要攜帶大量貴重之物,恐怕會有吐蕃勢力覬覦這些貴重之物,襲擊我朝使團,如此一來,可是牽扯到過萬官兵的性命呀!不知高樞相對此次率軍之人有何安排呢??

高懷遠扭頭走回了大堂正中的大案後面,放下了手中的那根細木棒,呵呵笑道:此事本官也早已有所考慮了!這個人選早有定論!?

目下階州兵馬鈐轄李若虎乃是當年本官的親衛,本官在前年赴利州平亂之後,擊退了蒙古大軍,便令李若虎率領一支騎兵攻入吐蕃境內,對那次向蒙古大軍借道之吐蕃諸部進行了一次討伐。?

這個李若虎不負衆望,率軍連破五個吐蕃部族,斬殺敵對我朝的吐蕃人數萬之多,掠回牛羊馬匹更是不計其數,被吐蕃人驚呼爲殺神!?

此人對吐蕃的地形比較熟悉,而且善於控兵,機智膽大,乃是一員良將呀!故此本官這次決定就讓此人率軍護送使團出使吐蕃,有他在,一般的小勢力只要聽聞他的名字,就會立即望風而逃,而且他麾下現有一支由西夏遺民所組成的三千精銳騎兵,名爲忠武軍,即便是真的入藏之後,遭遇大股吐蕃軍的進攻,只要有他在,便可確保使團此行萬無一失!?

至此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其它意見了,此事也就這麼定了下來,四月初一道聖旨便送抵了四川雅州和階州兩地,雅州知州周從安受封爲吐蕃宣撫使,率使團入吐蕃謁見薩班,而李若虎則受封爲宣撫副使,領兵護送使團出使吐蕃。?

而朝廷爲此調撥了大批金銀器皿,絹帛錦緞,上等茶葉,精美瓷器,還有一些工匠,林林總總不少東西,由四川制置使趙葵調運至利州,交給周從安和李若虎,並且將一份聖旨也交給了他們,還有高懷遠的親筆信,一併交給了他們,讓他們從利州出發,進入吐蕃境內,開始這一趟漫長的吐蕃之行。?

京城的事情也基本上穩定了下來,被鄭清之一黨破壞的各種事務也都得到了恢復,甚至是大大的進行了加強,高懷遠也基本上可以說控制住了南宋軍政大權,短時間之內不可能再有人威脅到他的地位了。?

趙昀這一次在宮中老實了下來,他在和高懷遠一番交談之後,心也涼了下來,雖然他內心深處並不甘心如此,但是他也明白高懷遠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的對待他了,而且眼下的高懷遠隨時都可以將當年史彌遠矯詔使他登基的事情昭告天下,並且拿出足夠證明的證據,將趙竑請回京師,登基當這個皇帝。?

雖然當傀儡皇帝的滋味肯定不會比自己掌握天下舒服,但是起碼他還是可以錦衣玉食的享受皇帝的這份榮譽,但是一旦惹惱了高懷遠的話,把趙竑請回京城,那麼他這個僞皇帝便只能被趕出宮去,弄不好還要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所以趙昀最終選擇了把大權都交給高懷遠,自己留在宮中做這個傀儡皇帝,連他的玉璽大印也一併交給了高懷遠,一旦有詔要發的話,高懷遠完全可以自行用印,根本不必來請示他這個皇帝,只是需要他出面的時候,他纔會上朝,假模假樣的順着高懷遠的意思辦理,這麼一來,高懷遠也沒有繼續難爲他,而是將拱聖直又一次全部換成了他的嫡系,交給了安傑負責,連宮中原來的部分小黃門,也都要聽安傑的調度。?

如此一來,在高懷遠看來,眼下朝野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能夠威脅到他的事情了,所以他轉而將精力全部又都撲在了整頓兵馬上。?

在高懷遠和華嶽的強力推行之下,各地都統司的主將們也都總算是認清了形勢,再也不敢對樞密院所下敕令陽奉陰違,都終於按照要求全部設立起了講武堂,並且抽調精英入講武堂培訓,華嶽想方設法的在諸軍之中選拔出了相當一批有經驗而且能文能武之人,充入各地講武堂之中負責充任教官,爲諸軍培訓基礎的低級軍官。?

而武學也再次得到了大批資金的支持,又一次紅火了起來,在資金充沛的情況下,以極短的時間使得京城外面的五常大營得以重修,改善了原有的設施,而且高懷遠又一次出了個損招,在五常大營之中成立了一個高級軍官集訓班,並且下敕令,令長江中下游都統司的副將以上軍官凡是沒有正兒八經參加過大規模作戰的軍官,都輪流趕赴臨安五常大營參加集訓。?

要求是每一個到五常大營參訓的將官都不得攜帶女眷入京,每個人只許帶兩三個隨行侍衛,來照顧他們的生活,而且還規定了他們從啓程到趕至京城報到的時間限制,不許他們趁機公費出遊。?

這一下把不少軍官折騰的夠嗆,接到命令之後,這些人只得立即上馬,輕車簡從晝夜兼程朝京城方向急趕,只要稍有怠慢,便會延誤他們入京報到的時間,凡是沒有按照要求時間之內抵達的軍官,立即便會被降掉一級。?

平時這些軍官在軍中可以說都跟大爺一般,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出入前呼後擁,哪兒受過這罪呀!但是因爲敕令規定的很嚴厲,他們也只能放下架子,玩了命的朝京城急趕了。?

可是到了五常大營之後,他們發現這裡簡直對他們來說就是地獄,只要一到五常大營報到,他們的親兵便立即會被帶離,另外安排地方參加另外的培訓,而他們則要兩個人住入一間小屋子裡面,衣食住行都給他們規定了嚴格的制度,一切都只能靠他們自己來做,飯菜更是簡單,都是大鍋飯,無論是軍官還是兵卒,都一律排隊吃飯,而且要求自己去領取飯食。?

而且從報到第二天開始,這些人便會被一早集合起來,列隊出操,圍着五常大營全副武裝來一次越野,這樣的越野跑看似沒什麼,但是對於這些高級軍官們來說,大部分人根本承受不住,養尊處優慣了的他們,一圈下來,便基本上被累趴下了一大半。

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9章 大江東去第190章 順利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59章 改過自新(下)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上)第205章 神威大炮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231章 水師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147章 偷渡第61章 賊窩第125章 詔告天下第16章 好勇鬥狠(下)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55章 坐地分贓(上)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149章 暴怒第139章 謀劃出兵第28章 危城2第22章 抗旨第25章 弘武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33章 夜審第49章 陽奉陰違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10章 戰馬第84章 如此軍容第43章 震撼第8章 偃旗息鼓第33章 反擊2第258章 忠順驍軍第39章 浴血孤城2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27章 勸慰第31章 賊巢(上)第234章 雷厲風行第22章 覬覦第11章 臨安第65章 壽宴(上)第73章 驍騎第38章 馬屁如潮(上)第94章 不拘小節第145章 大吃一驚第145章 大吃一驚第145章 佯攻第24章 鉅鹿之戰第61章 鴿癡第71章 遭遇第1章 郾城第84章 如此軍容第87章 劍指吐蕃第91章 請罪第122章 忠衛第38章 佃戶第365章 雨第219章 論功行賞第30章 楊氏訓子第202章 頑抗2第53章 王家第357章 兩強交鋒第3章 縣尉有請第68章 四面楚歌第73章 兄弟之誼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88章 大失所望第103章 權相史彌遠第120章 兵圍政事院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13章 命中貴人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60章 假公濟私(下)第3章 大金名將第26章 香餌第139章 劍指鳳翔第55章 坐地分贓(上)第123章 再戰第37章 胸無大志(上)第7章 遇襲第39章 整頓第51章 恩州之戰(上)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下)第49章 低調第33章 反擊2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28章 危城2第3章 怒懲惡奴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190章 血書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39章 自投羅網第55章 坐地分贓(上)第26章 孤島第23章 蟊賊第49章 陽奉陰違
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9章 大江東去第190章 順利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59章 改過自新(下)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上)第205章 神威大炮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231章 水師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147章 偷渡第61章 賊窩第125章 詔告天下第16章 好勇鬥狠(下)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55章 坐地分贓(上)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149章 暴怒第139章 謀劃出兵第28章 危城2第22章 抗旨第25章 弘武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33章 夜審第49章 陽奉陰違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10章 戰馬第84章 如此軍容第43章 震撼第8章 偃旗息鼓第33章 反擊2第258章 忠順驍軍第39章 浴血孤城2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27章 勸慰第31章 賊巢(上)第234章 雷厲風行第22章 覬覦第11章 臨安第65章 壽宴(上)第73章 驍騎第38章 馬屁如潮(上)第94章 不拘小節第145章 大吃一驚第145章 大吃一驚第145章 佯攻第24章 鉅鹿之戰第61章 鴿癡第71章 遭遇第1章 郾城第84章 如此軍容第87章 劍指吐蕃第91章 請罪第122章 忠衛第38章 佃戶第365章 雨第219章 論功行賞第30章 楊氏訓子第202章 頑抗2第53章 王家第357章 兩強交鋒第3章 縣尉有請第68章 四面楚歌第73章 兄弟之誼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88章 大失所望第103章 權相史彌遠第120章 兵圍政事院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13章 命中貴人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60章 假公濟私(下)第3章 大金名將第26章 香餌第139章 劍指鳳翔第55章 坐地分贓(上)第123章 再戰第37章 胸無大志(上)第7章 遇襲第39章 整頓第51章 恩州之戰(上)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下)第49章 低調第33章 反擊2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28章 危城2第3章 怒懲惡奴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190章 血書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39章 自投羅網第55章 坐地分贓(上)第26章 孤島第23章 蟊賊第49章 陽奉陰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