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出使吐蕃

而拖雷在返回蒙古之後,對於寶慶三年在利州兵敗的事情一直也耿耿於懷,成吉思汗對於這次拖雷率軍假道宋境攻金失利之事,成吉思汗也頗爲震驚,仔細思量之後,不再敢小看南宋的實力了,在他去世之前,留下了著名的滅金之策,成吉思汗在死前,把窩闊臺、拖雷等人招到榻前,對他們說道:";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邃破。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衆,千里赴援,人馬疲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

這也奠定了蒙古聯合南宋,一起滅金的政策,但是拖雷還是對敗在宋軍手中這件事不能釋懷,於是在他監國期間,除了繼續派兵西征,完成早年成吉思汗未能盡全功的西征大計之外,也開始集中力量,和金國作戰。?

而金國方面雖然勢衰,但是在金哀宗上位之後,刻意結好南宋,集中精銳兵力,對抗蒙古軍的入侵,一時間倒也和蒙古軍打了個旗鼓相當,特別是他啓用了金末名將完顏陳和尚之後,在完顏陳和尚率領下,還獲得了幾次對蒙古大戰的勝利,雙方在黃河以北打得不可開交,使蒙古方面一時拿金國也沒有什麼辦法。?

這個時候拖雷也開始認識到,想要徹底解決金國,沒有南宋的幫忙,恐怕他們很難短時間之內完成這項艱鉅的工程,於是也開始轉變了對南宋的態度,在紹定二年初,拖雷和窩闊臺商議之後,派出使臣,再一次出使南宋,想要和南宋結盟,共同滅金。?

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們的使臣一路風餐露宿,冒險進入南宋境內的時候,南宋掌權者卻已經換成了高懷遠了。?

高懷遠剛剛處理完兵變之後的一些大事,便得知蒙古使者前來的消息,他連想都沒有想,便下令將蒙古使臣給趕了回去。?

對於高懷遠這種決定,朝野諸官也都表示贊同,畢竟蒙古人實在不是東西,他們先是企圖吞併京東之地,接着又率軍攻入利州大掠,加上高懷遠這些年來利用民報不斷的宣揚蒙古人的狼子野心,現在南宋上下基本上都認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蒙古人絕不能相與,一旦和他們結盟對付金國,到頭來肯定還是要跟百年之前一樣,滅金之後受蒙古人的害。?

所以在對待蒙古人的問題上,到了這個時候,南宋上下官員軍民基本上達成了共識,那就是要以金屏宋,不跟蒙古人來往。?

高懷遠在重掌大權之後,立即下令京東再一次嚴厲封鎖,不得任何人與蒙古人進行交易,同時還着令他的兄長高懷亮,在海州籌建大規模的水師,調集南方造船的工匠北上,以海州和密州板橋鎮爲基地,大力建造各種戰船,從海面上加強攔截南宋一些試圖走海路和蒙古人進行交易的商人,一旦攔截住這樣的船隻,便立即沒收船隻貨物,還要追查貨主,給予極其嚴厲的打擊,如此一來便對蒙古人獲取更多的資源給予了有效的打擊和遏制。?

而高懷遠接着便把視線又移回到了吐蕃諸部,丁亥之變之後,他派出李若虎領一支騎兵攻入吐蕃諸部,嚴厲的懲治了那些沿途給蒙古軍提供便利的吐蕃諸部,在軍事方面首次取得了對吐蕃諸部的勝利,沉重的打擊了那些親蒙的吐蕃勢力,使之開始認識到其實南宋並不好惹,加上蒙古軍入利州之戰鎩羽而歸,使那些吐蕃諸部的頭人們也意識到,蒙古軍不見得就能打得過宋軍,他們如果再向蒙古人靠攏的話,很可能還會招致南宋的報復。?

所以吐蕃諸部開始改變了輕視南宋的政策,紛紛主動放鬆了對南宋戰馬的輸出限制,以此向南宋方面示好,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南宋對於戰馬的需求。?

高懷遠坐在樞密院的大堂上,看着嶽琨給他寫的奏報,連連點頭,笑着對坐在他下手位置的賈奇說道:";嶽琨的奏報送來了!李若虎這個小子果真不負我的期望!呵呵!";?

賈奇很識趣的接住高懷遠這個話茬對高懷遠問道:";不知若虎現在做了什麼事情讓主公這麼高興呢?";?

高懷遠接着說道:";這小子現在被授予了階州兵馬鈐轄之職,在階州以逃入宋境的西夏人爲主,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精銳騎兵,爲了打擊吐蕃諸部親蒙勢力,他出了個損主意,居然輪番將他手下的這些騎兵,改裝易容冒充蒙古遊騎,悄悄的散入吐蕃境內,不斷的劫掠吐蕃人的小部落,以此打擊吐蕃諸部親蒙勢力,同時還起到了練兵的作用,再有還獲取了更多的戰馬,劫掠來了不少的牛羊充實軍需,哈哈!這小子還真是敢想敢幹呀!不錯不錯!很合我的口味!就這麼幹,讓吐蕃人知道,蒙古韃子並不是好相遇的!";?

賈奇聽罷之後也立即笑了起來:";呵呵!看來若虎確實做的不錯!這也是主公知人善用的結果呀!若虎有今天,可以說全都是因爲主公的栽培所致呀!";?

";少拍我的馬屁!說說我吩咐你早些時候做的事吧!吐蕃那邊的情況你瞭解多少,給我出出主意,看看怎麼解決吐蕃的事情吧!";高懷遠放下了這份嶽琨遞來的奏報之後,對賈奇笑罵道。?

賈奇也跟着立即笑了起來,整理了一下思路之後,對高懷遠說道:";卑職這段時間查了不少關於吐蕃方面的事情,吐蕃王朝自從崩潰之後,便分做無數大小勢力,卑職以爲,於其讓他們這麼亂下去,倒不如我們想辦法扶持一個勢力,使之強大起來,逐步統一吐蕃諸部,這個被我們扶植的勢力也必將爲我所用,如果做的好的話,很可能將吐蕃併入我朝轄內,這樣一來,蒙古韃子再想染指吐蕃,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好!你這個想法正合我意!咱們可以說是想到一起了!吐蕃絕不能讓蒙古韃子得去了,一旦吐蕃有失的話,那麼我朝西側四川便門戶大開,而且大理國也將會暴露於蒙古韃子兵鋒之下,蒙古韃子想要攻取四川,便會從大理國下手,以大理國的實力,絕不是蒙古韃子的對手,大理國一失,我們四川便再也無險可守了!這對我們漢人來說,將會是一場災難!?

與其固守,反倒不如主動出擊,趁着蒙古人這段時間還在和金國打的熱鬧,我們要儘快趁虛而入,將吐蕃控制到手中,這樣一來,我們西面便無憂了!剩下的就是我們集中力量,收復中原,然後和蒙古韃子對決天下了!?

你這個傢伙腦子也越來越好使了!不錯不錯!就這麼辦!?

但是你可查到,這件事我們最佳的合作者應該是誰嗎?我們總不能隨便選一個勢力來扶植吧!";?

賈奇摸着下頜的小鬍子得意的答道:";當然了!從咱們的人送回來的消息來看,我覺得還是薩迦派比較合適!";?

高懷遠立即點頭道:";不錯,我們所想的基本上一致,說說你的計劃吧!";?

賈奇於是在袖子裡面摸出來一個陳條擺在了高懷遠的面前,高懷遠打開仔細的觀看了起來,不住的撫着自己的鬍子,連連點頭了起來。?

當高懷遠和賈奇還有朝中一些大臣們經過一番仔細的商議之後,統一了吞併吐蕃的思想,這件事畢竟是對南宋來說,是一件開疆拓土的大事,即便是北宋當年最強盛的時期,也未曾想過把吐蕃吞併到版圖之中,所以這件事對於這些掌權的大臣們來說,都很興奮,而且經過高懷遠給他們解釋之後,他們也都認識到了吐蕃的地理位置對於南宋防禦蒙古大軍的重要性,真德秀、魏了翁等有遠見的大臣也都很讚佩高懷遠在這方面的高瞻遠矚,所以上下一致同意了高懷遠的建議。?

有了這些大臣們的支持之後,又和華嶽等軍方智將仔細分析了獲取的蒙古方面的情報,他們得出一個結論,蒙古人還沒有推舉窩闊臺爲王,所以宋蒙之間短時間之內不會有大規模的衝突,即便是有,也只能集中在京東一帶,而蒙古方面的拖雷和窩闊臺等人,眼下既然派出使臣試圖再次和南宋何談,那麼也說明他們現在並不想繼續和南宋惡交,金國又無力現在找南宋的麻煩,如此一來,南宋將會獲得一段時間的平靜期,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解決吐蕃的問題。?

高懷遠便最後拿定了主意,立即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了起來,他和華嶽等人結合賈奇的情報系統,制定出了這麼一個計劃。

第26章 孤島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110章 暗流涌動第32章 縮小範圍(下)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94章 不拘小節第62章 問計(上)第270章 奇怪援軍第337章 渡河第7章 君臣相見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306章 梟雄歸宿第279章 四娘請命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10章 抉擇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41章 玻璃第32章 反擊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上)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67章 與狼共舞第202章 頑抗2第42章 墨水瓶第45章 落荒第25章 義賊第242章 兵發寶應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158章 趙竑的悲哀第58章 翹班驚遇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144章 紅介山山口第56章 賈涉之死(上)第228章 受命起兵第73章 驍騎第8章 離任第33章 家書第83章 瘋狂第77章 中計第94章 不拘小節第29章 天羅地網(上)第98章 分裂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40章 父子相見(下)第148章 甕中捉鱉第179章 捷報頻傳2第14章 趙與莒第305章 自相殘殺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169章 放下還是放不下第95章 草包掛帥第22章 覬覦第4章 據理以爭第61章 戰爭之神第3章 縣尉有請第373章 成吉思汗的抉擇第112章 日月可鑑第238章 聞風而動第34章 霹靂炮第41章 玻璃第119章 副官第168章 告假返鄉第89章 磔於市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271章 脅迫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43章 突擊第2章 兩強相遇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63章 一網打盡第99章 漁翁之利第91章 圈錢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6章 名將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201章 頑抗1第70章 奸相召見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191章 西路軍第90章 讒言第57章 火藥第206章 大炮立威第274章 交易第366章 慘烈第18章 混亂第7章 遇襲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94章 爆冷第149章 斥候建功第27章 勸慰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101章 內訌第29章 天羅地網(下)第1章 迷茫第68章 意外第53章 彙報2
第26章 孤島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110章 暗流涌動第32章 縮小範圍(下)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94章 不拘小節第62章 問計(上)第270章 奇怪援軍第337章 渡河第7章 君臣相見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306章 梟雄歸宿第279章 四娘請命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10章 抉擇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41章 玻璃第32章 反擊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上)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67章 與狼共舞第202章 頑抗2第42章 墨水瓶第45章 落荒第25章 義賊第242章 兵發寶應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158章 趙竑的悲哀第58章 翹班驚遇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144章 紅介山山口第56章 賈涉之死(上)第228章 受命起兵第73章 驍騎第8章 離任第33章 家書第83章 瘋狂第77章 中計第94章 不拘小節第29章 天羅地網(上)第98章 分裂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40章 父子相見(下)第148章 甕中捉鱉第179章 捷報頻傳2第14章 趙與莒第305章 自相殘殺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169章 放下還是放不下第95章 草包掛帥第22章 覬覦第4章 據理以爭第61章 戰爭之神第3章 縣尉有請第373章 成吉思汗的抉擇第112章 日月可鑑第238章 聞風而動第34章 霹靂炮第41章 玻璃第119章 副官第168章 告假返鄉第89章 磔於市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271章 脅迫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43章 突擊第2章 兩強相遇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63章 一網打盡第99章 漁翁之利第91章 圈錢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6章 名將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201章 頑抗1第70章 奸相召見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191章 西路軍第90章 讒言第57章 火藥第206章 大炮立威第274章 交易第366章 慘烈第18章 混亂第7章 遇襲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94章 爆冷第149章 斥候建功第27章 勸慰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101章 內訌第29章 天羅地網(下)第1章 迷茫第68章 意外第53章 彙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