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

而高懷遠有了鄭清之的配合之後,也總算是可以稍微放鬆了一些,對於這些聚攏在趙昀身邊的人來說,無人不知高懷遠乃是聖上的發小,所以這幫讀書人倒也不敢小覷高懷遠,暗中少不得要和高懷遠進行來往走動,使高懷遠在京城之中的交際面也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寬度,結識了不少以前難以接觸到的人物。

在鄭清之和高懷遠的努力之下,兩個月入秋之後,趙昀也總算是擁有了一批支持他的班底,如此一來,朝中也漸漸的開始呈現出了三股勢力。

最大的一股勢力還是史彌遠一黨,他們控制着朝中的言路,以及衆多緊要的位置,另一股勢力就是楊太后這邊的皇親國戚,其中主要成員就是楊氏兄弟二人以及一些皇親國戚,但是他們卻沒有掌握住主要的權利,最後就是以趙昀爲首的一股勢力,他們代表了一個新興的勢力,人數不多,而且其中大多位置不高,但是起碼趙昀已經可以從這些人之中,得到了一些控制的權利,雖不足以和史彌遠一黨抗衡,但是也代表了一種趨勢,而且趙昀心中有一種不甘,他自知被擁立是因爲趙竑和史彌遠不和之故,所以爲了讓世人知道,他並不比趙竑差,故此登基之後在高懷遠的勸慰下,一掃心頭的頹廢之感,只要閒暇之時,便發奮讀書,寒暑不輟,而且很細心的留意各種反應到他那裡的朝政事務,並且時常招一些大臣議論國事,商量治國之策,這對他的聲望的建立,無疑也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

區區兩個多月之後,朝野之中便開始盛傳出當今聖上勤政愛民的消息,讓坊間那些同情趙竑的言論爲之受到了更大的壓制,如此一來,朝中的政治環境開始出現了一種爲妙的變化,也隨之開始更加複雜了起來。

而這期間,高懷遠也開始從皇宮之中抽身,繼續整頓他麾下的兵馬,並且在得到了夏震的首肯時候,在護聖軍之中淘汰了一批老弱兵卒,從各地新招了一批精壯之士進入了護聖軍之中,使護聖軍的兵力達到了五千人的足額編制,同時也大大增強了護聖軍的實力。

當有了自己的擁護者之後,趙昀再一次開始想要更多的參與政事之中,但是隨即便被鄭清之進言制止,在政治、鬥爭上,鄭清之深知趙昀的弱點,和老辣的史彌遠相比,趙昀現在還是太過幼稚了一些,而且眼下他們的實力還遠不足以和史彌遠一黨相抗,現在假如趙昀過多的對參與政事的話,無疑將會觸及到史彌遠的利益。

故此鄭清之立即便勸阻了趙昀的這種激情,同時還拉上了高懷遠和他一起勸誡趙昀,在這件事上,高懷遠先找了紀先成商議,而紀先成也同樣表示了他對這件事的擔憂,和鄭清之的意見空前的一致,於是高懷遠也立即入宮面聖,將他的意見告訴了趙昀。

趙昀在聽了鄭清之和高懷遠的意見之後,頗爲懊惱的將一本奏摺摔在了案上道:“你們所說朕心中明白,但是你們也看看吧!史彌遠他們現在都做了些什麼?現在他們要大量引發新會子,並且不許以金銀銅錢兌換,如此一來,定要導致大量會子充斥於市,按鄭愛卿你們的意見,如此下去定會使得物價飛漲,時日一多,定會令百姓受損,如此下去,該怎麼辦?難道朕就不能提及此事嗎?”

鄭清之立即點頭道:“官家所說確實有道理,但是眼下官家卻不易立即出言反對,此事史相他們已經決定,假如官家對此不滿的話,倒是不妨先說服太后,請太后暫時壓下此事,比官家親自出面反駁史相要強許多,也避免了和史相的直接衝突!”

鄭清之到底要比趙昀在處理這方面的事情熟練許多,一句話便將矛盾推到了太后和史彌遠之間,所以有了鄭清之的輔佐,趙昀確實避免了許多和史彌遠之間的衝突。

高懷遠聽罷之後,也點點頭道:“此事鄭大人說的有理,濫發會子確實與國不利,官家所想極是,但是官家卻不易直接批駁此事,倒不妨交由太后定斷爲好!楊氏兄弟於下官私交甚密,不妨將這件事交給下官去代爲遊說好了!”

趙昀聽罷了鄭清之和高懷遠的勸告之後,想想也確實有理,於是便將這份摺子遞給了高懷遠道:“既然你們兩個都這麼想,那麼這件事就交給太后決斷吧!太后那邊自有朕去說項,至於楊谷和楊石二人那裡,就由你去說項吧!總之這次不能答應史相,會子萬不能如此濫發下去!否則的話與國將會大大不利!”

高懷遠和鄭清之領旨出殿,走到無人之處的時候鄭清之苦笑道:“聖上到底還是年輕呀!尚不知朝爭的可怕之處,這件事上來看,聖上對史相已經是非常不滿了,你我還是要多多勸阻聖上,萬莫現在就和史相鬧翻爲好!”

高懷遠點點頭:“鄭大人說的有理,聖上現在確實有點心急了些,現在所有奏本都要太后過目,聖上這邊可以說很受掣肘,太后如此下去,也不是辦法,我們要想想辦法,請太后歸權於聖上才行,以利於聖上更多的掌控一些權利才行!”

鄭清之站住腳,想了一下道:“不瞞你說,太后這段時間對於史黨所爲也很是不滿,當初史彌遠令我等矯詔,太后可以說是受到史彌遠所迫,無奈之下才答應下來的!太后其實當初並不願意違背先帝的意願,行此廢黜之事,假如能曉以利害的話,太后也是深明大義之人,應該會答應還權於聖上的!

這件事我看還是要從楊氏兄弟身上下手,楊谷於我私交甚密,就由我去說項好了,至於楊石我聽聞你們私交相當好,就交予你去說項好了!

楊氏兄弟其實也並非史彌遠的親信,只要說通他們二人,料想他們應該能說服太后放權於聖上的,這樣一來,對於聖上執政便方便多了!”

二人商定好了計劃之後,便各自出宮而去,分頭開始忙活了起來,高懷遠自然立即前往楊石府上,在他家見到了楊石。

楊石還是老樣子,一看到高懷遠便要和他比射,高懷遠自然不會拂了他的面子,連射三局讓楊石二比一取得了小勝,楊石心中歡喜,於是留高懷遠在府中飲宴,設宴款待高懷遠一番。

“我說小友,你的射藝爲何還是毫無長進呀?難不成又是在故意想讓老夫不成?說吧!你這廝現在無事不會到我這裡,又故意輸給我的!”楊石年紀到底要比高懷遠大出不少,平日裡別看不怎麼出門,其實心裡面卻十分明白,當坐下之後,便笑着對高懷遠問道,言語之間很是隨和,將高懷遠稱作小友。

高懷遠還真是大汗了一把,心道怎麼京城裡面都是一些老人精呀!這個楊石居然一下就看透了他的心思,看來以後和這老傢伙打交道,還是要小心一些!

既然楊石已經猜到了他是有事前來,高懷遠於是也不再繞彎子了,他先是請楊石屏退左右之後,這纔開口對楊石說道:“其實下官這次前來國公這裡,確實是有事相求!國公也知道下官乃是當今聖上的親信,我也就不繞彎子了!

現如今聖上登基已經數月有餘了,但是卻始終不能親政,朝中之事基本上也都是由史相在一手打理,這次史相又要大量引發會子,聖上對此頗爲憂心忡忡,如此濫發會子,只會導致會子大幅貶值,遲早受害的還是老百姓,聖上憂心百姓,故此不願準其所奏,但是國公也知道,對於這等事情的決斷,聖上還是要恭請太后的懿旨的,下官這才受命於聖上,來託國公代爲在太后面前陳其利害,請太后壓下這份奏本,以免貽害百姓!”

楊石皺皺眉看了看高懷遠,沉吟了一下之後,答道:“史相如此作爲,確實有些過分了!官家倒是清明,居然看出了此事的利害,如此濫發會子,確實與國不利,我等身爲朝廷命臣,理當爲國所想!這件事我回頭入宮一趟,面見太后自會曉以利害,儘量請太后壓下此事好了!

這段時間官家登基之後,我便不見了你的蹤影,你倒不妨給我說說,當今聖上對於這次太后聽政之事是何看法吧!”

高懷遠有點錯愕的看着楊石,反倒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說起此事了,這次他來的目的,本來就是要遊說楊石,想說通楊石,代爲勸告楊太后能還權於聖上,沒想到楊石倒是先提出了這件事,讓高懷遠還真是有點吃驚。

楊石看着高懷遠的神色,知道他有些吃驚,於是擺擺手道:“你勿要吃驚,你我雖然年紀相差許多,但是卻甚是投緣,我將你視作朋友才這麼問你的!

我們楊家和太后的關係你也知道,家父乃是太后的義兄,故此我們楊家榮辱無疑要和太后綁在一起,這也是我們幫當今聖上的緣故,確實情非得已!

而現如今我也聽坊間多有議論,說太后雖然年紀已大,但是卻還貪戀權勢,如此風平顯然有失太后威儀,故此今日見你之後,纔會有此一問!你放心便是,不管聖上如何作想,我們兄弟也希望太后不要垂簾了,否則的話,我們楊家恐怕也要落得不世罵名的!”

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下)第36章 忙碌第91章 喜憂參半第209章 意外受阻第14章 砲第53章 哪根蔥第47章 何爲短視(上)第365章 雨第22章 好事(下)第262章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第26章 香餌第59章 改過自新(上)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330章 屠戮第54章 盤點第196章 試探1第8章 變局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42章 墨水瓶第61章 戰爭之神第70章 奸相召見第177章 快炮火槍第123章 再戰第135章 再遇舊識第49章 陽奉陰違第49章 包藏禍心(下)第17章 烏龍第201章 發動第109章 試炮第280章 城下相會第235章 會師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104章 決勝3第321章 權利第1章 亡金第224章 紀府夜宴第100章 夜襲第334章 御河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146章 敵軍夜襲第122章 忠衛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124章 夜襲第373章 成吉思汗的抉擇第59章 改過自新(下)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78章 論辯第180章 何爲道義第52章 海拉蘇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22章 抗旨第78章 前村第65章 壽宴(上)第97章 人贓俱獲第58章 應諾第218章 掩耳盜鈴第205章 河中府解圍第116章 精兵還是乞丐第142章 投順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219章 論功行賞第15章 切磋第105章 毒花第10章 挑釁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224章 星宿下凡第53章 王家第54章 小勝一場第17章 三山散人第75章 分兵第31章 破陣第49章 包藏禍心(下)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39章 整頓第62章 問計(上)第67章 集結第21章 暗鬥(上)第28章 失蹤(上)第187章 再露鋒芒2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75章 分化處之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12章 權臣又如何第21章 暗鬥(上)第11章 備戰1第162章 還師第353章 進退兩難第2章 交易第64章 無心插柳第56章 賈涉之死(上)第93章 驗屍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37章 胸無大志(下)第12章 備戰2第112章 發兵鄂州第68章 意外
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下)第36章 忙碌第91章 喜憂參半第209章 意外受阻第14章 砲第53章 哪根蔥第47章 何爲短視(上)第365章 雨第22章 好事(下)第262章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第26章 香餌第59章 改過自新(上)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330章 屠戮第54章 盤點第196章 試探1第8章 變局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42章 墨水瓶第61章 戰爭之神第70章 奸相召見第177章 快炮火槍第123章 再戰第135章 再遇舊識第49章 陽奉陰違第49章 包藏禍心(下)第17章 烏龍第201章 發動第109章 試炮第280章 城下相會第235章 會師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104章 決勝3第321章 權利第1章 亡金第224章 紀府夜宴第100章 夜襲第334章 御河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146章 敵軍夜襲第122章 忠衛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124章 夜襲第373章 成吉思汗的抉擇第59章 改過自新(下)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78章 論辯第180章 何爲道義第52章 海拉蘇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22章 抗旨第78章 前村第65章 壽宴(上)第97章 人贓俱獲第58章 應諾第218章 掩耳盜鈴第205章 河中府解圍第116章 精兵還是乞丐第142章 投順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219章 論功行賞第15章 切磋第105章 毒花第10章 挑釁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224章 星宿下凡第53章 王家第54章 小勝一場第17章 三山散人第75章 分兵第31章 破陣第49章 包藏禍心(下)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39章 整頓第62章 問計(上)第67章 集結第21章 暗鬥(上)第28章 失蹤(上)第187章 再露鋒芒2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75章 分化處之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12章 權臣又如何第21章 暗鬥(上)第11章 備戰1第162章 還師第353章 進退兩難第2章 交易第64章 無心插柳第56章 賈涉之死(上)第93章 驗屍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37章 胸無大志(下)第12章 備戰2第112章 發兵鄂州第68章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