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隘口禦敵

聽聞黃嚴的話之後,衆人立即騰身站了起來,頓時都有點懵了,高懷遠自己都有些糊塗,他千挑萬選出來的這條路,怎麼可能有金軍跑到這兒鳥不生蛋的地方來了呢?難道又中了六合大彩了嗎?

“快說,來的金軍到底有多少?”高懷遠立即對黃嚴問道。

黃嚴抹了一下汗,對高懷遠急道:“看不出來,山道上滿滿的都是金兵,離這裡沒多遠了!以步軍爲主,不知道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高懷遠知道黃嚴絕不會拿這種事情胡說的,於是心思急轉了起來,轉身對隨行的那個宋軍都頭問道:“你手下可有這一帶的人嗎?這條路還可以通往什麼地方?”

那個範的都頭立即撓頭道:“高押隊這麼一問,末將還真是想起來了,這條路我知道,在我們剛纔經過的那條岔道上,可以通往漢江邊上的楓林渡,楓林渡那裡水流平緩,而且附近有船,是個渡江的好地方,金人這是想分兵走這裡過漢江,從背後對咱們襄陽下手呀!”

高懷遠聞聽暗道壞了!這一下還真是中彩票了,挑了半天的路,還是碰上了金兵了,高懷遠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不知道該是什麼心情了。

反正這會兒他是知道,想跑是來不及了,除非丟下這些車輛糧秣,輕裝逃走,否則的話,他們沒一點機會了。

腦筋急轉幾下之後,高懷遠立即否決了逃走的念頭,金軍這次的行動,定是瞞住了宋軍,他們肯定是兩個目的,要麼是從這條路突襲襄陽,要麼就是從這條路到楓林渡,試圖渡過漢江包抄宋軍後路,無論他們怎麼做,對宋軍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自己跑了倒是可以,但是那樣做的話,搞不好就讓金軍得逞了。

舉目四望了一下之後,高懷遠立即將目光鎖定在了身後剛通過的那個隘口處,大聲對手下人吩咐道:“全體立即退到隘口處,結陣準備禦敵!動作要快一點!”

衆人聞聽高懷遠的吩咐之後,立即行動起來,將大車原地掉頭,後對變前隊,奮力朝隘口方向趕去,一聲聲馬鞭在山谷中迴盪着,騾馬繃緊了腿,使出了全身力氣,拉着糧車奮力上坡,而所有的鄉兵們都用力的在後面幫着推車,將大車一輛輛的又趕到了隘口上面。

“老辦法,將車子都橫過來,將這個隘口茬死,咱們在這裡擋住金兵!”高懷遠指着隘口大聲對衆人吩咐到。

那個姓範的都頭神色緊張的說道:“高押隊!這恐怕不成吧!我們就這麼不到五百人,想擋住金兵,恐怕是不行吧!依我看,咱們還是丟下這些車子,趕緊撤回襄陽,將此事稟報給趙大人再說吧!”

高懷遠冷哼一聲道:“說的容易,我們丟了車輛,回去也是重罪,何況這裡離襄陽還有不近的距離,一旦金人追擊我們的話,不見得我們就跑得掉!這裡地勢險要,正是禦敵的好地方,只要我們抗住他們兩天時間,那麼金兵便不得不退!範都頭難道是怕了不成?”

被高懷遠這麼一問,範都頭有些掛不住了,怒聲道:“高押隊莫要小看範某,既然你們都敢在此禦敵,範某又有何怕的?”

“好!既然如此,大家快點行動吧!將大車快點橫過來,儘快準備矢石滾木,郭亮速帶你的人將隘口附近的樹都給我伐倒,張慶領你的人去搬運石頭,黃嚴你辛苦一下,這裡你騎馬還算是可以,我給你兩匹馬,不要耽擱時間,立即返回襄陽城稟報這個消息,向軍中求援!這裡的人都等你帶援兵回來了!”高懷遠立即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

衆人立即得令,開始忙碌了起來,而黃嚴咬了咬牙,本來他不想離開這裡的,但是他也知道,僅憑他們這點人恐怕在這裡支撐不了多久,能指望的還是襄陽的援兵了,所以點頭答應了之後,立即牽過兩匹馬,翻身上馬,揚鞭朝着襄陽城方向絕塵而去。

鄉勇們這一次有了上一戰的經驗之後,都不太驚慌了,雖然心中還是有點怕,但是他們覺得高懷遠這麼做沒錯,現在即便是丟下車輛跑,恐怕也跑不掉,還不如在這裡和金兵幹一仗,等到援軍過來還有一線生機,於是都不敢怠慢,立即着手準備了起來。

高懷遠在隘口處四下查看了一下地形,這裡還果真是個天險,金兵一旦攻過來的話,除了這個隘口之外,兩邊都是峭壁,想要繞到他們身後都難,這才放心了一些。

隨着大車一輛輛的被堵在隘口之後,隘口一下便被堵了個死死的,而大車形成了一堵矮牆,成了他們臨時的防禦工事,誰說輜重兵沒好處,起碼他們這些大車可以被當成活動城牆使用嘛!

在衆人的共同努力下,隘口處的樹木被他們一棵棵的伐倒,迅速又被砍成數節,然後被鄉勇們扛到了隘口,堆放在了大車上,而張慶這會兒也帶着人,將一塊塊石頭扛了回來,傳遞到了隘口處,堆放在了一起。

就在他們還在忙碌的時候,高懷遠對一輛大車踢了一腳叫道:“顧老二過來,把這輛車上的弩給我卸下來,所有箭支都卸下,交給弓手們使用,長槍手配合刀盾手堵住隘口兩翼的缺口,多準備一些石頭,不能讓金人從兩邊突破!”

顧老二聞聽立即帶人過來,便要將車上的那些弩箭等物卸下來,而範都頭趕緊過來阻止道:“不可!這些東西都是軍中所用的東西,我們不能擅自啓用呀!這可是掉腦袋的事情呀!”

高懷遠一聽便怒了起來:“範都頭剛纔還鼓動高某丟了車輛跑回襄陽城,這會兒我要動用這些東西,反倒不行了!難道丟給金軍沒錯,拿來殺金兵反倒有錯了嗎?這些東西是咱們保命的東西,這裡只有弓弩才能發揮作用,咱們弓手有限,弩正好可以讓其他人使用,廢話少說,這次的事情由高某一人承擔,快點卸車!順便找一下,我記得車上還有一些火油,也一道卸下來,一會兒給金人嚐嚐咱們的厲害!”

範都頭被高懷遠搶白了一通之後,頓時無話可說了,這會兒命都保不住了,還哪兒顧得上這些物資呀!於是一跺腳將他手下的弓手也召集過來,吩咐道:“快按照高押隊的吩咐,卸車!今天老子跟金人拼了,爾等萬萬不要墮了咱們宋軍的士氣!”

隘口處經過短短的準備之後,便形成了一個臨時的壁壘,不待他們完全準備好,便看到山道上出現了一支數人的金軍斥候小隊,而他們看到這個隘口被宋人堵死之後,頓時一愣,立即掉頭又跑了回去。

不多時山道上傳來了一陣隆隆的腳步聲,大隊金軍便出現在了他們的視野之內,衆人看着在山道上蜿蜒盤旋的金兵,頓時都有些頭皮發麻,他們還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多的金兵,從隘口望下去,起碼有幾千人的金兵到了這裡。

這次果真被那個範都頭說對了,完顏賽不在圍住了棗陽之後,便在這裡和宋軍激戰了起來,但是因爲孟宗政和扈再興等人不斷的對金軍反覆襲擾,令他們無法短時間拿下棗陽,就更不用提攻破襄陽了,所以完顏賽不聽手下謀士的意見,決定分兵一路,趁着宋軍水軍這會兒都集中到襄陽一帶的機會,從楓林渡偷渡漢江,拿下漢江以南的南漳縣,切斷襄陽和江南的聯繫,然後一鼓作氣,攻下襄陽。

所以他們懸賞找了一些當地的叛徒,在他們的引領下,偷偷從黃龍鎮潛入了山中,一路朝楓林渡衝來,從先前的斥候偵查中,他們也得知,這一帶基本上沒有宋軍駐守,正好可以滿足他們的戰役突然性,從背後打宋軍一個措手不及。

這次領兵前來的主將乃完顏賽不帳下的大將烏布魯,此人也算得上是金軍中現在少有的猛將,很被完顏賽不看重,所以纔將這次的事情交給他來做。

烏布魯在得令之後,立即點齊了五千兵馬,連夜開拔,闖入了山中,順便還在黃龍鎮來了一個大屠殺,幾乎將黃龍鎮的老百姓給殺了個精光,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走到這裡的時候,居然碰上了一支宋軍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這一下烏布魯很感到意外,從他得到的情報中,這裡道路偏僻,不是宋軍駐守的區域,本應不該出現宋軍的,怎麼突然間就來了一支宋軍將這裡給堵上了呢?

於是他的得知了消息之後,立即親自趕到前面,在谷中舉頭觀望眼前的這個隘口,仔細辨認了一番之後,頓時覺得喪氣,他這個行軍打仗的老手,一眼便看出,擋住他們去路的原來是宋軍的一支輜重隊。

一支輜重隊怎麼偏偏放着好路不走,偏要走這個難行的山道呢?烏布魯想不通其中的原由,但是他卻知道,這裡是通往楓林渡的唯一通道,如果還想繞到楓林渡的話,那麼就必須突破這裡,所以他連想都沒想,便吩咐前軍立即組織突擊,幹掉這批攔住他們去路的宋軍再說。

在他看來,一支輜重隊能有什麼了不起的,宋軍之中,運送輜重的大多不是老弱殘兵,便是地方徵調的鄉勇,而眼前這支輜重隊的旗幡上也寫着大冶二字,所以他基本上可以確定,這支輜重隊應該是南朝大冶縣的鄉勇組成的,一支鄉兵罷了,隨便給他們來個突擊,就作鳥獸散了,所以他根本沒在乎這個事情,事有湊巧而已,幹掉他們,順便再搶一批糧秣倒也不錯,只當是南朝人免費給他們送來的好了!

故此在他的命令下,前軍的千夫長立即組織起了一支數百人的隊伍,以刀盾手爲前列,弓箭兵殿後掩護,立即大呼小叫的朝隘口衝了上來。

高懷遠手持大弓,盯着下面的這些金兵,眉頭微微皺起,將目光鎖定在了爲首的一個百夫長身上,他也看出了,這支金兵根本沒拿自己這些人當成回事,基本上沒有怎麼準備,便發動了對隘口的攻擊,既然如此,那就給他們個教訓也好。

“穩住!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放箭,放近他們再說!”高懷遠對一個個趴在他身邊車子上的弩手們吩咐道。

這些勁弩都是剛從車上卸下來的傢伙,既有需要用腳踏張的黑漆弩,也有靠臂力拉開的木弩,宋軍因爲騎兵缺乏,很重視弓弩的使用,所以弓弩在軍中裝備的數量非常多,而弩的製造也系統化標準化了,特別是供單兵使用的這種機弩,軍中裝備數量甚多,往往輜重隊運送的物資之中,這種東西必定要佔有一部分,以前高懷遠想弄也弄不來,現在一下子就搞了二百張,正好當作他們禦敵的利器使用。

一般的弓大致也就是七鬥到九鬥,靠的是人的臂力開弓拉開,對射藝要求很高,而且不能一直保持張開瞄準的姿態,所以對人的要求很高,宋朝人大多是農耕經濟和商業爲主,北宋的時候北方還重視民間習練射藝,大多地方組織的有民間的弓箭社,但是南宋之後,逐漸的連弓箭社這種民間組織也被廢止,甚至連私人擁有弓箭都不合法了,所以民間的射藝高強之人可以說現在已經是鳳毛麟角,高懷遠手下的這些弓手之中,只有張慶手下的弓手還有他臥虎莊的弓手纔算是相對合格的弓手,其餘的那些鄉兵們,射箭水平好的人幾乎沒幾個。

而弩就不同了,首先弩靠的不是臂力張開,所以力量很強,即便是最弱的弩,也有一石七鬥,高的可以有兩石以上,據說有些地方所造的弩甚至可以達到五石以上,無論是射程還是穿透力都十分強悍,更重要的是這種東西,可以長時間瞄準,而且只要簡單習練一下之後,任何人都可以操作使用,是宋軍一直以來對付騎兵的一種利器,當初宋遼時代,遼軍最怕的不是宋軍身穿步人甲的重裝步兵,而是宋軍之中數量衆多的弓弩,連金軍滅北宋的時候,也對宋軍集中使用的弩心驚膽戰,金國名將金兀朮都說過,宋軍不足懼也,唯機弩犀利異常也!可見宋軍的機弩確實厲害。

但是弩也有它致命的缺點,就是因爲操作的問題,發射速率要比弓慢許多,平均的話,弓可以發射三支箭,弩能發射一次就不錯了,故此也相對限制了弩在戰鬥中的使用,平原上從騎兵發動衝鋒,到他們衝到陣前,弓手至多也就是能放三箭就不錯了,但是弩最多也就是射一箭,便沒有機會再重新裝填了,所以在軍隊之中,弓弩往往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裝備,來充分的發揮它們的長處。

今天的情況顯然不比平原作戰,首先高懷遠他們佔據了地形上的絕對優勢,對手是從下往上仰攻,而且他們也不可能用騎兵衝鋒,這樣一來,便讓他們有充分發揮火力的機會了,而且弓手放箭的話,必須要起身露出上半身發射,而使用弩的時候,卻可以趴在車上瞄準發射,這樣便大大減少了他們被金軍弓箭手反擊時候中箭的機率。

所以剛纔高懷遠纔會立即將主意打到了這些隨車押運的弩上面,一聲令下,全部卸下了這些弩,掛上了弦之後,交給了手下使用。

這會兒等金兵開始準備進攻的時候,鄉勇們都拿到了配發給他們的弩,上弦之後在車上爬了一排,後面還有專人給他們幫忙準備上弦,這樣可以加快他們的發射速率,輪換的話,還可以持久戰,至於他們的箭支就更不用說了,這一次他們運送的貨物之中,至少有輛大車的各式箭支,其中點鋼箭、三停箭、飛羽箭、鐵骨箭樣樣都有,數量多達萬餘支之多,加上他們本身攜帶的箭支,足以讓這支金軍喝一壺了。

而且此地隘口不過只有數十米寬,被大車一堵之後,連他們自己的弓手能上車禦敵的也不過區區只有一百人左右,雖然金兵數量超出他們十倍之多,但是真正能正面衝上來接戰的金兵實際上也沒有多少,這纔是高懷遠有信心在此和金軍一戰的原因。

眼看着金軍開始發起了攻擊,高懷遠聽着觀察手的報數聲“三百步、二百五十步、二百步、一百五十步、……”

當他聽到觀察手報出了一百步之後,立即揚起了上身,用力拉開了手中強弓,嗖的一聲便首開戰端,放箭之後大吼一聲:“給我射!”

隨着他第一箭的射出,下面那個帶兵進攻的金軍百夫長立即應聲摔倒在了隊列前面,被高懷遠一箭射穿了右胸甲冑,眼看是凶多吉少了,金軍立即大吃一驚,緊接着便有百餘支弩箭飛蝗一般的從隘口的車輛上射了下來,頓時在金軍隊列之中騰起了一片血霧,中箭的金軍紛紛發出了哀號之聲,滾倒在了地上。

第63章 平地驚雷第78章 交手第240章 螳螂捕蟬第33章 豐原布莊(下)第51章 擴建第100章 夜襲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189章 方書達的苦衷第74章 嶽琨的計劃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301章 殤第341章 渡口第39章 自投羅網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149章 暴怒第199章 北進第13章 命中貴人第196章 試探1第354章 出擊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100章 得饒人處第70章 伏兵第57章 火藥第156章 僅取甕城第69章 銅礦第45章 落荒第309章 投機者第197章 斷糧第70章 琉璃鏡第315章 後事第93章 驗屍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91章 喜憂參半第72章 回家第40章 拿命來第27章 蓬州兵亂第63章 一網打盡第48章 敗露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46章 最後餘勇第14章 暗流涌動第334章 御河第115章 請大人閱兵第170章 巡視京東3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98章 分裂第123章 勤王第27章 孤兒第298章 周俊殺俘第339章 死扛第47章 大換防第25章 啓動第319章 會師城下第248章 熬鷹戰法第9章 平章第82章 老不正經第15章 李璮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192章 強助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130章 得以強援第5章 餘孽第93章 驗屍第21章 暗鬥(上)第207章 抉擇第53章 哪根蔥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364章 砲車攻陣第123章 再戰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179章 故鄉依舊第124章 夜襲第16章 烈火第2章 以拳服人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15章 切磋第296章 虛晃一槍第31章 有病亂投醫第59章 大事不好第30章 棍棒相迎第125章 詔告天下第220章 寶慶之變第95章 草包掛帥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87章 查賬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79章 翻臉第169章 放下還是放不下第70章 奸相召見第21章 暗鬥(下)第85章 正面衝突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48章 韃子來襲第302章 突擊第370章 梟雄張林第26章 收僕
第63章 平地驚雷第78章 交手第240章 螳螂捕蟬第33章 豐原布莊(下)第51章 擴建第100章 夜襲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189章 方書達的苦衷第74章 嶽琨的計劃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301章 殤第341章 渡口第39章 自投羅網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149章 暴怒第199章 北進第13章 命中貴人第196章 試探1第354章 出擊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100章 得饒人處第70章 伏兵第57章 火藥第156章 僅取甕城第69章 銅礦第45章 落荒第309章 投機者第197章 斷糧第70章 琉璃鏡第315章 後事第93章 驗屍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91章 喜憂參半第72章 回家第40章 拿命來第27章 蓬州兵亂第63章 一網打盡第48章 敗露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46章 最後餘勇第14章 暗流涌動第334章 御河第115章 請大人閱兵第170章 巡視京東3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98章 分裂第123章 勤王第27章 孤兒第298章 周俊殺俘第339章 死扛第47章 大換防第25章 啓動第319章 會師城下第248章 熬鷹戰法第9章 平章第82章 老不正經第15章 李璮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192章 強助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130章 得以強援第5章 餘孽第93章 驗屍第21章 暗鬥(上)第207章 抉擇第53章 哪根蔥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364章 砲車攻陣第123章 再戰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179章 故鄉依舊第124章 夜襲第16章 烈火第2章 以拳服人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15章 切磋第296章 虛晃一槍第31章 有病亂投醫第59章 大事不好第30章 棍棒相迎第125章 詔告天下第220章 寶慶之變第95章 草包掛帥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87章 查賬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79章 翻臉第169章 放下還是放不下第70章 奸相召見第21章 暗鬥(下)第85章 正面衝突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48章 韃子來襲第302章 突擊第370章 梟雄張林第26章 收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