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寶慶之變

這份詔書洋洋灑灑數千言,讀下來還真是讓鄭清之讀的口乾舌燥,好不容易纔算是將詔書宣佈完畢。

但是也有人頗不高興,本來也算是史彌遠親信的黨羽樑成大這一次卻沒有伏法,而只是被直接被貶了三級,還在諫院之中當一個正言,歸於紀先成手下做事,這讓人頗有些不忿,畢竟樑成大曾經被稱爲史彌遠手下的三兇,沒少幫着史彌遠幹壞事,但是受到的處罰卻這麼低,讓人有點不明白趙昀的心意。

這裡面唯有高懷遠最清楚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他自然不會說出來讓大家知道,就由着大家猜測去吧!只有樑成大這會兒差點哭出來了,他本來以爲今天上殿之後,再想或活着回家基本上就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沒成想皇帝趙昀給他的處罰卻只是降了他三級,還留他在朝中諫院當一個正言,他便知道這次高懷遠真的給他幫大忙了,和以前的那些同黨相比,他現在可謂是全身而退,甚至還能繼續當官,這裡面高懷遠的助力之大,他自然是清楚的很,故此對高懷遠可以說是感激涕零,只想撲到高懷遠腳下去親他的腳丫子了。

一個早朝足足開到了正午時分,纔算是結束,朝中百官帶着各種複雜的心情這才退朝出宮,而高懷遠、鄭清之、紀先成等要臣,則被留在了皇宮之中,趙昀親自擺酒賜宴,還將這次兵變之中參與的重要將領,也招入宮中一併賜宴款待。

君臣之間這一中午時間推杯換盞,喝的好不熱鬧,趙昀少有這麼高興過,連連舉杯向這些近臣們敬酒,搞得這些人不得不喝,如此一直喝到了天黑才各自醉醺醺的出宮,至此爲期幾天的兵變纔算是宣告徹底結束,接下來就該鄭清之、紀先成這幫人忙活去了。

紀先成拉着高懷遠在無人之處埋怨他道:“我現在該怎麼稱呼你呢?主公還是大人呢?你爲我平冤昭雪,我自然謝你,但是這次你爲何連問也不問我一聲,便舉薦我入官當什麼左諫議大夫呢?難道你忘了老夫已經說過,從此之後不願爲官了嗎?你還讓我當這個諫議大夫,是不是想讓老夫得罪完天底下的百官呢?我看你定是另有所圖纔是!”

高懷遠看紀先成喝的有點高了,於是笑道:“其實一直以來,懷遠都視先生爲老師,以先生的才學和品性,不入朝爲官,實乃大宋的遺憾,放着先生這樣的大才不用,豈不等於暴殄天珍了嗎?

假如說我有所圖的話,那麼也不假,先生乃我知心之人,唯有先生最明白我的心思,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需要關注大宋的軍事,大宋歷來重文輕武,先生也十分清楚,眼下雖然看似我和文臣那邊相處甚好,但是遲早有一天由於官家重武,還是會招致文臣們的攻訐,唯有先生在朝中,才能幫得我將心思放在軍事上,這纔是我的一點私心吧!”

紀先成聽罷之後,有些驚詫的看着高懷遠,對他說道:“沒想到呀!你現如今居然能把事情想的如此之遠!居然會考慮到將來文官爲了權利,傾軋於你,實在是大出老夫所料呀!看來你確實已經非常沉穩了!老夫終於不用再爲你擔心了!

好吧!既然你要我幫你,那麼老夫便勉爲其難,在朝中做事好了!但是這次當了諫議大夫之後,恐怕我真的要把百官給得罪完了!”說罷之後紀先成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苦笑。

高懷遠也露出了一絲奸計得逞的笑容,湊過去小聲說道:“先生當年不正是想爲國效力嗎?眼下我可是滿足了先生一生的夙願,這下有你在,想必不少當官的要提心吊膽的過日子了!嘿嘿!先生只管放手去做,讓樑成大這些人充當馬前卒去!正好好好整治一下現如今的吏治,省的他們還繼續如此烏煙瘴氣下去!”

紀先成搖搖頭,又點點頭,忽然間放聲大笑了起來。

臨安兵諫發生之後,後世史稱寶慶之變,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十分濃重的一筆,自此高懷遠也在歷史長河之中脫穎而出,走到了歷史的最前臺。

寶慶元年短短一年之中,南宋便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年初趙竑鬧出的霅川之變,二就是年尾高懷遠主持的臨安兵諫,而臨安兵諫顯然對於歷史的影響意義更爲深遠許多。

這次兵諫徹底終結了史彌遠一黨對南宋朝政的把持,同時還終結了史彌遠的性命,雖然史彌遠死後,皇帝趙昀並未再追究他以前的過失,而且還賜他諡號忠獻,追封他爲衛王,但是對於他朝中的那些黨羽,卻在高懷遠和鄭清之的全力打擊下,核心成員盡數被捕,而且在趙昀的授意之下,這些人盡數移交給了大理寺,專門令紀先成爲首的幾個官員審辦他們的案子,而審理案子的速度非常之快,短短几天時間之中,便將這些人定罪,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絲毫不給他們任何機會,至此兵變之時纔算是塵埃落定。

這次兵諫可以說來的實在是太過突然了,提前可以說沒有什麼先兆,就連京師裡面的史彌遠一黨都沒有能夠提前察覺,更不用說其他人了,故此當各地得知史彌遠在兵變之中嚇死的消息之後,臨安城中的一切都已經在趙昀的控制之中了。

而就在地方上爲官的那些史彌遠的黨羽,立即便惶惶不可終日了起來,生怕朝廷會在兵諫之後,擴大打擊範圍,但是沒幾天時間,各地便接到了朝廷的聖旨,聖旨中闡明此事就此爲止,以前的事情將既往不咎,只要以後各地官員一心輔佐當今聖上,便不會再提及以前的事情降罪於他們了。

這些人這才總算是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雖然不太放心,但是想想史彌遠都已經被弄死了,他們這些人即便是想不答應,以他們在地方上的勢力,也掀不起什麼大的風浪了,於是乎各地地方官員,在這次兵變之後,顯得十分順從,並未發生當初保皇派那邊擔心的作亂之事。

不少地方官員紛紛上書朝廷,儘可能的闡明他們對當今朝廷的恭順,並且極力摘清他們和史彌遠一黨的關係。

而史彌遠一黨的倒臺,無論是在官方還是軍方,乃至是民間方面,同時也引得了一片喝彩之聲,特別是老百姓,這些年簡直要把史彌遠一黨恨到了極點了,在史黨的折騰下,各地地方吏治敗壞,老百姓們苦不堪言,而且史黨還大量印造新會子﹐不再以金﹑銀﹑銅錢兌換﹐而只以新會子兌換舊會子﹐並且把舊會子折價一半。致使會子充斥﹐幣值跌落﹐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故此民間對史黨可以說痛恨到了極點了,這次聽聞朝中武官高懷遠領兵發動兵諫,嚇死史彌遠並且將史黨一網打盡之後,許多老百姓立即奔走相告,額手相慶,禁不住對這次兵諫之首高懷遠是感激涕零。

而官方之中的那些曾經因爲不肯依附史彌遠一黨的官員們,還有因此被貶黜的官員們,則更是得知此消息之後,不少人忍不住喜極而泣,對着臨安城方向跪拜,對趙昀此舉稱頌不已,特別是聽說了像真德秀、魏了翁再次被朝廷召回臨安委以重任之後,南宋學子可以說無不歸服,如此一來,趙昀朝廷這一次獲得了朝野之中大多數士子的支持。

至於軍方,在這次兵諫發生之後,也震動很大,特別是當聽聞這次發動兵諫的高懷遠,在兵諫之後,被朝廷委以重任,被加封爲太子少保,官拜樞密使以後,多有點揚眉吐氣的感覺。

雖然宋軍當年在開禧北伐之中慘敗,但是軍方之中和民間這百年之中,對於北復中原的呼聲卻從來都沒有停止過,特別是軍方之中不少將領,這些年都覺得很是窩囊,史彌遠誅殺了主戰派的韓侂冑之後,便採取了一味的投降妥協政策,主持和金國簽署了比以前更加喪權辱國的嘉定合議,不少主戰派都被逐出朝廷,流放民間,一時間南宋主戰派受到了空前的打擊。

而且史彌遠後來又爲已經被韓侂冑削去官爵的秦檜翻案平反,更是令民間一片譁然,罵聲四起,但是南宋軍方一直都不強勢,只能受文官的制約,這些年來,可算是窩囊透了。

這次高懷遠兵諫之後脫穎而出,被委以樞密使一職,無疑對軍方的武官一系來說,是個超級利好的消息。

大家都知道高懷遠早年和金軍曾經火拼過,算得上是一個標準的行伍之人,而他能以武將的身份晉升爲樞密使,執掌南宋軍國大事,這自然說明經過此事之後,武將在朝中的地位得以了極大的提升。

於是各地軍方都爲之一振,期待着高懷遠上位之後,能給軍方帶來一些新的氣象。

高懷遠自然不會辜負衆多愛國之士的厚望的,雖然他現在兼着殿前司都指揮使一職,但是兵諫之後,對於殿前司諸軍的事情,他已經不必過多過問了,有華嶽、趙府堂這些人在,殿前司諸軍將會在他們的率領之下,變得越來越強,用不了多久,便能成爲宋軍之中的一支絕對精銳的兵馬。

而高懷遠在出任樞密使一職之後,便立即將目光投向了各地的都統司駐屯大軍以及各地的一些新成立的各種名目的新軍方面。!

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93章 驗屍第41章 非她不娶(下)第124章 夜襲第178章 衣錦還鄉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73章 火箭飛昇第75章 脫身第128章 何爲大義第10章 揚州第54章 臥虎莊第46章 舊賬第42章 清官難做(上)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168章 告假返鄉第19章 啓程第217章 暴斃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15章 切磋第55章 盤點2第20章 名儒(下)第56章 賈涉之死(上)第123章 再戰第247章 泥彈發威第67章 集結第83章 點卯第29章 天羅地網(上)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316章 秋桐的心意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187章 暗劍第177章 結義金蘭第183章 兵棋推演第121章 降將勸降第323章 兇悍第29章 天羅地網(下)第43章 震撼第159章 火藥建功第6章 父親第1章 烏雞變鳳凰第3章 怒懲惡奴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22章 好事(下)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下)第11章 備戰1第339章 死扛第126章 垂簾聽政第301章 殤第136章 煙花驚魂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68章 意外第122章 忠衛第203章 以暗制暗第337章 渡河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46章 舊賬第67章 集結第11章 備戰1第161章 接收第47章 何爲短視(上)第4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6章 冗兵之亂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218章 掩耳盜鈴第87章 劍指吐蕃第192章 突襲鄜州第195章 河中府第159章 火藥建功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179章 故鄉依舊第24章 鉅鹿之戰第64章 橫掃第61章 賊窩第90章 讒言第363章 報信人選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9章 初戰告捷第247章 泥彈發威第94章 不拘小節第44章 承諾第313章 兵無鬥志第94章 不拘小節第74章 舊部的牴觸第9章 堅壁清野第338章 殿後第330章 屠戮第335章 依計行事第36章 游擊戰術第99章 漁翁之利第127章 最漫長的一天2第61章 壞消息(上)第17章 三山散人第11章 奇怪老者第102章 完勝第9章 大江東去第34章 霹靂炮
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93章 驗屍第41章 非她不娶(下)第124章 夜襲第178章 衣錦還鄉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73章 火箭飛昇第75章 脫身第128章 何爲大義第10章 揚州第54章 臥虎莊第46章 舊賬第42章 清官難做(上)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168章 告假返鄉第19章 啓程第217章 暴斃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15章 切磋第55章 盤點2第20章 名儒(下)第56章 賈涉之死(上)第123章 再戰第247章 泥彈發威第67章 集結第83章 點卯第29章 天羅地網(上)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316章 秋桐的心意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187章 暗劍第177章 結義金蘭第183章 兵棋推演第121章 降將勸降第323章 兇悍第29章 天羅地網(下)第43章 震撼第159章 火藥建功第6章 父親第1章 烏雞變鳳凰第3章 怒懲惡奴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22章 好事(下)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下)第11章 備戰1第339章 死扛第126章 垂簾聽政第301章 殤第136章 煙花驚魂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68章 意外第122章 忠衛第203章 以暗制暗第337章 渡河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46章 舊賬第67章 集結第11章 備戰1第161章 接收第47章 何爲短視(上)第4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6章 冗兵之亂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218章 掩耳盜鈴第87章 劍指吐蕃第192章 突襲鄜州第195章 河中府第159章 火藥建功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179章 故鄉依舊第24章 鉅鹿之戰第64章 橫掃第61章 賊窩第90章 讒言第363章 報信人選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9章 初戰告捷第247章 泥彈發威第94章 不拘小節第44章 承諾第313章 兵無鬥志第94章 不拘小節第74章 舊部的牴觸第9章 堅壁清野第338章 殿後第330章 屠戮第335章 依計行事第36章 游擊戰術第99章 漁翁之利第127章 最漫長的一天2第61章 壞消息(上)第17章 三山散人第11章 奇怪老者第102章 完勝第9章 大江東去第34章 霹靂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