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投機者

李全兵敗身亡的消息立即如同長了翅膀一般的飛向了各處,許多地方還堅持不肯投降的那些李全的殘部,在聽聞了這個消息之後,要麼選擇了向宋軍投降,要麼乾脆撂挑子不幹了,各自散夥,各尋門路去了。.

一些還在試圖堅守城池的李全部索性在宋軍到了城下之後,放棄了抵抗,打開城門獻城投降,讓接下來的清剿行動變得輕鬆了許多。

半個月時間過去之後,淮東乃至京東一帶,原來李全的舊部大部分放棄了和宋軍爲敵,紛紛投降或者散夥,總之只剩下了少數幾個城池的李全殘部,還堅持不降,試圖和宋軍頑抗下去。

最大的兩股勢力一個是鹽城的劉慶福,一個是徐州的陸付同,這兩個人各自都擁有一兩萬兵力,駐守堅城一副要繼續頑抗下去的架勢。

劉慶福那邊好說,這廝當年是發動楚州兵變的主謀,不敢投降,生怕朝廷給他來個秋後算賬,所以才鐵了心要頑抗到底,不過他也蹦躂不了幾天了,劉大勇在結束了楚州的戰事之後,受命領兵趕赴鹽城,和原來駐防在這裡的羅卓合兵一處,連番猛攻鹽城。

而劉慶福手下的兵將們在得知李全已經陣亡的消息之後,軍心渙散,早已沒了拼死抵抗下去的決心了,所以說在羅卓和劉大勇他們的猛攻之下,鹽城的陷落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了。

高懷遠放手讓羅卓和劉大勇去料理鹽城的事情,自己則帶兵再次朝徐州方向進兵而去。

徐州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向西可以直接威脅到歸德府,也就是北宋的南京,可以說是南宋收復中原的必經之路,也是一座堅城,無論是攻還是守,這裡的地理位置都十分重要,而李全也是在一年多前,趁着金主完顏守緒剛剛登基,立足未穩之時,將徐州攻克,擴大了他在淮東一帶的地盤,這裡以前乃是金國的轄地,雖然完顏守緒有心收復徐州,怎奈蒙古人在北方步步緊逼,讓他騰不出手來收復徐州,以至於現在徐州城還處於李全的控制之下。

而李全本來有心將徐州經營成他的老巢,但是考慮到這裡離金軍太近,不知道什麼時候金主騰出來手,就會攻打徐州,所以後來還是將楚州當作了他的核心老巢,只是派了陸付同在徐州駐守,防備金軍攻打徐州,而當初他對陸付同並非是十分信任,最早的時候他本來是想要李福駐守徐州的,可是後來李福不爭氣,在打飛虎軍的時候連戰連敗,惹得李全麾下的將領們都瞧不起李福,李全也對李福大爲不滿,所以後來就換上了陸付同當了這個徐州鎮守。

陸付同的出身並非李全的嫡系,當年最早的時候,陸付同乃是當年被賈涉誘殺的季先部下,賈涉以前曾經知淮東制置使,一直奉行分化義軍的政策,曾經多次想要吞併忠義軍,後來遭到忠義軍首領季先的反對,於是便誘殺了季先,結果季先部下們還是不肯降服賈涉,又擁石硅爲首領,後來賈涉利用李全壓制石硅,石硅結果率衆投奔了蒙古人,李全這才趁機吞併了原來駐守在漣水的忠義軍。

而漣水忠義軍的首領當時就是陸付同,陸付同投靠李全之後,這麼多年以來,在李全手下也算是兢兢業業,很少違抗李全的命令,起初李全倒也對陸付同相當信任,所以鎮守徐州這麼大的事情,李全沒有交給別人來做,卻讓陸付同來鎮守徐州,便可見李全對陸付同的信任程度了。

但是讓李全沒有想到的是陸付同這次在李全被圍楚州的時候,居然一反常態,對李全的命令來了個充耳不聞,從頭至尾都沒有派出援兵,只是趁機將徐州城原來李全的嫡系趕出了徐州,名義上是讓他們支援楚州,實質上卻等於將徐州城中的異己給排除出了徐州城,而陸付同現在已經徹底掌控了徐州城。

高懷遠在邳州城處理過了李全的後事之後,便派人前往徐州招降陸付同,但是陸付同的態度卻十分曖昧,對信使很是客氣,好吃好喝好招待,然後禮送出城,既不說降,也不說不降,高懷遠連派三次信使前往徐州,結果都是一個情況,於是高懷遠有點明白過來,覺得陸付同顯然沒有投降的誠意,他之所以這麼做,很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他想要以眼下的徐州城作爲砝碼,換取朝廷讓他繼續留守徐州城,當他的徐州的土皇帝,另外一個就是陸付同可能不服朝廷,想要擁兵自重和朝廷對抗下去。

不管是什麼原因,高懷遠都不可能滿足陸付同的想法,所以在幾次招降無果之後,眼看時間緊迫,高懷遠最終下定決心武力解決陸付同這個傢伙,像這樣的一個投機者,即便是令他降服,遲早也還是會成爲禍害,於其讓他反覆,倒不如徹底解決了他,省的這傢伙盤踞在淮北成爲一個禍害。

高懷遠這次集結了宋軍和飛虎軍近三萬兵馬,出邳州朝着徐州方向便開拔了過去,沿途將所有李全遺漏的殘部一掃而空,並且沿途振撫那些受到兵禍的地方百姓,儘可能的收攏人心,使當地人歸心於朝廷。

雖然這麼做會影響到行軍的速度,但是高懷遠還是要求全軍嚴守軍紀,不得擾民禍害百姓,儘可能的對所遇上的百姓進行撫卹,甚至不惜發放軍糧來賑濟難民,他之所以費心費神的這麼幹,就是要讓大軍每過一處,都讓當地百姓知道,朝廷是將他們視作自己的子民看待的,以此來穩定現在的成果。

如此做來,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這次的宋軍讓當地百姓們感覺到於以往遇上的各種軍隊大大的不同,朝廷的兵將們對他們這些北方人很是客氣,一點也不將他們視作異類,還處處照顧他們,很令當地百姓們感激,這一帶的老百姓日子過的很苦,李全在控制這一帶之前,這裡是金國的轄地,女真人不把他們這些老百姓當人看,當官的處處欺壓盤剝他們,令他們生活十分困頓,加上金國日益衰落,當年金宣宗完顏珣窮兵黷武,四處開戰,軍資消耗很大,爲了彌補軍費的缺口,唯一能做的就是向老百姓盤剝,以至於各地百姓被當官的逼得無法生存,這才鬧得金國各地民變四起。

可是後來好不容易盼到李全打下了這一帶,沒成想李全這個傢伙也不知道體恤老百姓的疾苦,從不重視農業、商業的發展,只知道搶地盤聚斂財富,老百姓的日子一點也沒有改善,以至於這裡的老百姓對李全軍也深惡痛絕,現在陸付同又大肆在徐州擴兵,不斷的派出手下在地方抓丁充軍,收攏糧草,更是讓老百姓們苦不堪言。

不少老百姓這個時候已經斷糧,只能靠着挖野菜維生,而當他們聽聞宋軍路過的時候,開始的時候十分驚恐,深怕宋軍也跟金軍和李全軍一樣,對他們再進行一次洗劫,開始時候躲的很遠。

可是後來他們發現,宋軍對他們秋毫無犯,發現他們之後,還主動慰問,甚至留下糧食賑濟他們,這些老百姓們這才發現,還是朝廷的軍隊好呀!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便將宋軍的仁義傳揚了出去,於是更多的老百姓得知了消息之後,紛紛翹首企盼宋軍的到來,希望趕緊獲得宋軍的賑濟。

如此一來,高懷遠想要走的快一點也不可能,沿途到處都是跪在路邊歡迎他們的饑民,他們不得不一邊走,一邊發放賑濟,本來可以四五天走完的路,卻一下多走了三四天,直到第九天頭上,纔看到了徐州的城牆。

徐州城的陸付同提前已經得知了宋軍發兵來徐州的消息,這一下慌亂了起來,他本來確實打算擁兵自重,以自己的兵馬爲砝碼,換取朝廷封賞,讓他繼續留在徐州當他的鎮守,起碼也給他弄個刺史噹噹。

可是沒成想的是宋軍這個招討使大人,居然不吃這套,不但沒有封他的官,居然還領兵殺奔了徐州,這一下陸付同豈能不慌呢!

陸付同其實這些年一來,一直都對李全心懷不滿,他以前是季先手下的頭領,李全配合朝廷威逼他們,實在是不夠道義,後來雖然無奈投降了李全,但是陸付同一直都沒將自己當成李全的手下看待,一直在找機會獨立出來。

現在朝廷發兵討剿李全,正是他的一個大好機會,忍耐了好多年的陸付同終於翻臉不認李全了,不管李全如何催促他出兵支援楚州,他就是不肯答應,找各種理由進行推脫,最終李全還是落得一個兵敗身死的下場,陸付同覺得這口氣終於出了。

可是他的如意算盤着實不如意,雖然他在決心擁兵自立的時候,開始大量擴軍,並且在徐州周圍強徵糧草,囤積起來爲戰爭做準備。

但是當他知道宋軍真的要打過來的時候,卻又害怕了起來,因爲他也不是笨蛋,李全以前可比他牛多了,手下擁兵十萬以上,而且其中還有不少人都是隨他南征北戰多年的精兵,比起他眼下東拼西湊起來的這兩萬多烏合之衆要強的多,可是結果呢?打來打去,卻被宋軍打得最終在邳州城外全軍覆沒,連腦袋也被人家砍去了。

他再看看他的實力,說起來湊起了兩萬多人,其實其中真正能打的也就是四五千人左右,另外有兩三千人是年前收攏的新丁,剛剛操練的不久,現在上陣勉強能排出個陣列,一打仗就不成了,至於剩下的一萬多人,也都是近期剛剛強拉來的,連武器都沒有配齊,不少人只能提溜着木棍充當兵器,這樣的兵將要是能打敗宋軍的話,還真是見鬼了!

(今天開始書評大賽,請弟兄們踊躍投票!)

第2章 以拳服人第110章 春風一度第158章 趙竑的悲哀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99章 真相大白第171章 戾氣第294章 銜尾追擊第332章 攻防激戰第108章 火銃第21章 流民第138章 勳章第133章 高級集訓班第32章 反擊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31章 賊巢(上)第69章 支援(上)第368章 吸毒第23章 侍衛總管(上)第92章 守制第56章 *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上)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19章 掌摑第70章 獻寶第89章 懲罰行動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105章 決勝4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73章 親情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66章 京東有變(下)第86章 軍棍伺候第68章 遊說(下)第167章 白鐵鑄奸佞第105章 決勝4第115章 抗旨第206章 互有損失第130章 破城阻擊戰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68章 意外第8章 時局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189章 北伐炮聲第78章 前村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107章 功高蓋主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322章 屠戮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369章 入城第58章 香精第6章 負氣而走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86章 誰更缺德第95章 草包掛帥第22章 好事(下)第314章 見面禮第269章 叛軍第358章 被圍第119章 陳震勤王第22章 武學第30章 兄弟相會第19章 冗兵屯田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75章 分化處之第3章 縣尉有請第4章 掃墓第2章 有事相托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70章 獻寶第40章 分兵進擊第315章 後事第31章 破陣第233章 鎮江大營第31章 破陣第91章 請罪第73章 親情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350章 措手不及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38章 馬屁如潮(下)第78章 交手第91章 請罪第47章 何爲短視(下)第120章 危機化解第144章 金朝宗室第198章 戰事第169章 巡視京東2第16章 好勇鬥狠(上)第64章 橫掃第91章 請罪第190章 順利第75章 分化處之第50章 階州失守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17章 沂王王妃(下)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29章 危城3
第2章 以拳服人第110章 春風一度第158章 趙竑的悲哀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99章 真相大白第171章 戾氣第294章 銜尾追擊第332章 攻防激戰第108章 火銃第21章 流民第138章 勳章第133章 高級集訓班第32章 反擊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31章 賊巢(上)第69章 支援(上)第368章 吸毒第23章 侍衛總管(上)第92章 守制第56章 *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上)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19章 掌摑第70章 獻寶第89章 懲罰行動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105章 決勝4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73章 親情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66章 京東有變(下)第86章 軍棍伺候第68章 遊說(下)第167章 白鐵鑄奸佞第105章 決勝4第115章 抗旨第206章 互有損失第130章 破城阻擊戰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68章 意外第8章 時局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189章 北伐炮聲第78章 前村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107章 功高蓋主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322章 屠戮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369章 入城第58章 香精第6章 負氣而走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86章 誰更缺德第95章 草包掛帥第22章 好事(下)第314章 見面禮第269章 叛軍第358章 被圍第119章 陳震勤王第22章 武學第30章 兄弟相會第19章 冗兵屯田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75章 分化處之第3章 縣尉有請第4章 掃墓第2章 有事相托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70章 獻寶第40章 分兵進擊第315章 後事第31章 破陣第233章 鎮江大營第31章 破陣第91章 請罪第73章 親情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350章 措手不及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38章 馬屁如潮(下)第78章 交手第91章 請罪第47章 何爲短視(下)第120章 危機化解第144章 金朝宗室第198章 戰事第169章 巡視京東2第16章 好勇鬥狠(上)第64章 橫掃第91章 請罪第190章 順利第75章 分化處之第50章 階州失守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17章 沂王王妃(下)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29章 危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