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御河

高懷遠騎在馬上,思緒萬千,他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要和蒙古人交手,而這次他的行動已經出了當初離京時候的預想,蒙古大軍的情況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蒙古騎兵的厲害還有他們的殘暴,都是這個世上屈一指的。

而他卻無法迴避,因爲走到這裡,他已經沒有退路了,假如他想替南宋收復京東的話,這一戰就必須要打贏,現在他有點累的感覺,自從他出道一來,如履薄冰,事事小心,在別人看來他的路走的是一帆風順,可是其中艱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這麼多年來,他不管做什麼,都往往沒有失敗的退路,一旦失敗的話,就很可能會萬劫不復,但是他堅持下來了,並且終於成爲當今南宋朝野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可是他還是覺得不放心,李全雖然已經滅了,但是李全留下的爛攤子還需要處理。

而眼下蒙古大軍還在圍攻冀州、恩州兩地,他必須要戰敗孛魯,將蒙古人驅逐出京東之地,而這一戰的勝負倒還好說,但是此戰牽扯麪卻非常寬,連他都無法預料,這一戰之後,歷史會朝什麼方向展。

即便是對這一戰,他也沒有十足的信心,畢竟他和孛魯兵力相差不多,而孛魯那邊的蒙古軍大多爲騎兵,他雖然做足了準備,但是卻還是不敢斷言,這一仗一定能戰勝孛魯,戰場上不可預料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全盤皆輸,他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從濟南府出來之後,高懷遠一路上都默默的在反覆的重新審視這次他制定的計劃,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在不時的計算,讓周圍的諸將都感覺到了高懷遠的擔憂。

黃嚴瞅了個空子湊到高懷遠身邊道:老大還在擔心能不能打贏蒙古韃子嗎?犯得着這麼煞費苦心嗎?我就不信蒙古韃子能多生出兩條腿來,咱們也是兩拳兩腳,怕他們作甚!

高懷遠搖搖頭苦笑道:你覺得我是怕他們嗎?怕的話我就不來了!我並非是怕那些韃子,而是此戰實在關乎太多事情,我們實在是敗不起呀!

此戰假若戰敗的話,先不說我軍損失多大,彭義斌和**軍定會因爲我們的戰敗,而士氣大落,冀州和恩州一失,那麼京東門戶洞開,我等先前也就算是白乾了,京東終歸還是會落於蒙古人之手!而一旦我等兵敗的話,回去朝中,定會招致一些大臣彈劾,到時候如若想要再調集兵力,北上驅逐蒙古韃子出京東,恐怕就不可能了!

其實不瞞你,京中現在反對我北上的人大有人在,不希望看到我打勝仗的人也大有人在,我現在才知道什麼叫做高處不勝寒呀!不管怎麼說,這一戰我們唯有取勝才行,即便不勝,也起碼要和孛魯打個平手,否則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呀!

黃嚴一聽有些暈,罵道:以老大你跟聖上的關係,朝中還有誰敢背後對你不恭?難不成他們不想活了嗎?老大你連史彌遠一黨都給幹翻了,難不成還怕他們這些人不成?要我說,誰敢在背後對你放暗劍,乾脆就直接讓賈奇那小子幹掉他拉倒!看看朝中還有沒有人敢跟你作對!

高懷遠趕緊看了一下週圍,見到只有李若虎和秋桐在他們近前,這才瞪眼呵斥黃嚴道:放肆,你當這是什麼地方?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嗎?你當我是什麼人?我可不是奸臣,爲了掌權就濫殺朝臣!以後這種話你少說爲妙,省的被人聽去了,讓我落得一個奸臣的名聲!我們既然出兵,爲的就是打仗,不管是因爲什麼,即便只是爲了這些將士的性命,都必須要想辦法取勝才行!

騎兵我交給你了,你給我帶好,我們手中眼下就這麼兩千騎兵,你可要給我加點小心了!還有收起來你對蒙古人輕視的念頭,蒙古大軍絕對不是你以前碰上的任何兵馬,他們的兇悍絕對出你的想象,不得有稍許大意!

黃嚴摸摸鼻子乾咳了兩聲掩飾自己的尷尬,點點頭嘿嘿笑着道:末將接令!我知道了,其實我也已經問過不少彭義斌的手下,知道蒙古人不好對付,但是老大你也放心,我手下的那一千忠順鐵騎,也不是吃素的,到時候也讓蒙古韃子知道知道咱們宋軍騎兵的厲害!

高懷遠搖搖頭道:你還是太過輕敵了!蒙古騎兵的厲害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先我們騎兵的戰馬質量遠不如他們蒙古馬好,別看蒙古馬身材不高,但是它耐勞,不畏寒冷,對於飼料要求不高,餵養粗放,生命力極強,能夠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生存,耐力非常好,適合長途奔襲,經過調馴的蒙古馬,在戰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蒙古人之所以能連滅數十國,蒙古馬可以說是功不可沒,而我們的戰馬數量少,品種雜,多爲大理馬,你軍中尚好一些,還有一些吐蕃馬,但是和蒙古軍一比,就算不得什麼了!

要知道蒙古草原產馬,他們的騎兵出征每人雙騎甚至是三騎,假如追擊他們的話,以我軍的騎兵,至多追出十里,假如不能解決敵軍的話,就不可能再追的上他們了!

蒙古韃子自小生活在草原上,每個人都磨練出十分堅毅的性格,十分耐吃苦,他們可以連續多天長途行軍,連馬背都不用下,你們誰能做到?

不下馬怎麼成?那他們吃飯怎麼辦?黃嚴不太相信高懷遠所說的,立即叫道。

他們靠肉食爲主,餓了吃的是肉乾,只需要很少的肉乾,就能讓他們維持體力,而且他們大多攜帶有牝馬,真的餓極了就用馬奶維生,而且他們還將牛奶、馬奶、羊奶製成奶幹,放在皮囊裡面晃晃就成了一壺奶,所以他們吃喝都不用停下來,甚至可以在馬背上一邊睡覺一邊行軍,所以說他們是一幫可怕的敵人,而你最大的毛病就是太過自信,瞧不起敵手,如此下去,恐怕你會吃大虧的!假若你不能認識到蒙古軍的厲害的話,那麼我寧可現在就趕你回去,省的你害了你自己,也害了你手下的那些將士!高懷遠正色對黃嚴說道。

黃嚴聽完了之後再也不敢輕視蒙古韃子了,連連點頭道:照老大你這麼一說,看來蒙古韃子果真厲害!我知道了,絕不會再輕視他們了!你放心好了!

兩個人正在說話間,只見前方奔回來數匹戰馬,馬上一員戰將來到高懷遠面前之後,翻身下馬,單膝跪倒對高懷遠說道:末將付大全參見大帥!

高懷遠點點頭對付大全問道:前面情況如何?

付大全立即答道:末將已經將前方地形查明,離此十里便是御河渡口,過了河之後便是恩州地界了!在河對岸已經現韃子的斥候,請大帥定奪!

高懷遠沉吟了一下,雖然這一帶他沒有來過,但是在到這裡之前,他已經不知道多少次研判過這一帶的地圖了,可以說對這裡的地形基本上了然於胸,考慮片刻之後,他對付大全問道:大全你對這一帶可是熟悉嗎?

付大全趕緊答道:啓稟大帥,小的當年曾經領兵在這裡和彭將軍合兵一處同李全打過一仗,故此對這一帶還算是熟悉,而彭將軍當年也算是在這一帶活動的,軍中不少人對這裡很是熟悉!

高懷遠點點頭接着問道:這就好,這裡也算是你一戰成名之地,而你對蒙古軍也算是有所瞭解,以你所見,我們該在何處同蒙古軍接戰呢?

付大全這些年來,也早已成長爲一員虎將,大大小小經歷了不少的陣仗,對於行軍打仗方面的經驗早已十分豐富了,聽罷了高懷遠的詢問之後,他頗有點自豪的感覺,略微思量了一下之後,立即答道:以小的只見,我軍最好能在御河以東和蒙古大軍接戰,使蒙古軍背水一戰,放有勝算!蒙古大軍很是兇悍,我軍一旦渡河之後,遭其突擊,將會十分危險!故此最好在前面停下來,待蒙古大軍渡河迎擊我軍之時與之交戰最佳!

高懷遠先是點點頭又搖搖頭道:你說的有理,不過恐怕孛魯不會如我所願!傳令軍中諸將過來議事,我們商議一下下一步該如何行動吧!

大軍隨即停止了前進,諸軍主將紛紛得令奔至了高懷遠所在之處,也沒有紮下大帳,一行人隨便找了一棵大樹,席地而坐商議了起來。

前面就是御河,過了御河之後離恩州城只剩下二十多里路了,假如孛魯想要阻止我等救援恩州的話,那麼他便會控制渡口,使我軍無法渡河,可以說這麼做孛魯是以逸待勞,對於我軍來說,形勢頗爲不利,而且付將軍已經查知,在渡口一帶已經現了蒙古軍的斥候出沒,諸位認爲,這一仗我們該如何打呢?高懷遠讓人將一幅地圖鋪在地上,展現在諸將面前,用一根樹枝指着地圖對諸將說道。

諸將圍着地圖紛紛注目觀看,都不覺擰起了眉頭,高懷遠說的不錯,以蒙古大軍來說,他們定是已經查知了他們宋軍的動態,既然他們圍攻恩州,就不會輕易讓宋軍抵達恩州,而且他們這段時間在彭義斌哪兒佔足了便宜,圍城打援打順了手,從這一帶地形上來說,在渡口阻擊宋軍,是他們最佳的選擇,而他們假如想要到恩州解圍的話,那麼就必須突破蒙古軍的防禦,可是這又談何容易呀!

卑職以爲,假如能將蒙古軍引到河東岸的話,我們尚有勝算,假如強行渡河的話,蒙古大軍只需擊我於半渡,我軍必敗無疑,除非有一軍先行強渡,在對岸頂住蒙古軍的進攻,我軍方能安全渡河!只是現在我們尚不清楚孛魯會動用多少兵力來阻擊我們,強渡危險性很大!華嶽思量了一陣之後表態到。

諸將也都點頭,認爲華嶽說的不錯,這其實也是大家想要說的,自從他們進入濟南以後,沿途聽了許多有關蒙古人的殘暴以及他們的兇悍,現在大家也都已經從剛剛討平李全的興奮中冷靜了下來。

大家很清楚,要面對的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只要稍有不慎就很可能讓他們這幾萬人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他們也不敢有些許大意。

可是不管怎麼說,咱們都必須渡河呀!假如不渡河,咱們又如何能解恩州之圍呢?趙將軍可是帶着護聖軍還被圍在恩州城呢!劉大勇站起來急躁的說道。

誰說我們不去解恩州之圍了?眼下我等必須從長計議才行,不能有些許大意!高懷遠笑了一下之後對劉大勇說道。

衆人一看高懷遠的表情,便知道他有了主意,於是都又高興了起來,紛紛對高懷遠說道:大帥定是已經有了計議,那麼就請大帥儘管吩咐好了!

高懷遠確實已經拿定了主意,看到諸將求戰意切,於是便不再賣關子了,站起來用樹枝指着牛皮地圖上說道:我料定孛魯定會在前面渡口阻擊我軍,既然如此,我們就將計就計好了!

今晚咱們就進兵至御河東岸,大張旗鼓的開始造浮橋,作出強渡的架勢,蒙古軍定不會輕易讓我們渡河,定會在我們造好渡橋之後,強襲於我軍,如此這般你們下去開始安排,咱們就在渡口會會蒙古大軍,看看他們到底有何過人之處也好!

聽罷了高懷遠的計劃之後,華嶽立即便點頭連連稱是,華嶽也是一員智將,行事十分穩健,能讓他覺得沒有問題的計劃,基本上可以說就沒有多大的問題了。

大軍在稍事休息之後,於是再次開拔,朝着渡口方向浩浩蕩蕩的開進而去,並且在下午終於抵達了御河渡口,在渡口東岸紮下了營盤。

一隊蒙古騎兵站在西岸,一直在觀看着宋軍的行動,待到宋軍全部到達之後,這支蒙古斥候撥馬離開了河岸朝着西面恩州方向快馳去。

(四千字大章到!)

第17章 三山散人第373章 成吉思汗的抉擇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77章 中計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50章 階州失守第23章 蟊賊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118章 犯上作亂第7章 淫亂的高府第53章 彙報2第23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70章 琉璃鏡第8章 離任第17章 烏龍第35章 黑吃黑第51章 屠城第92章 守制第149章 暴怒第124章 最後時刻第201章 發動第96章 會審第151章 亂戰1第54章 慌不擇路(下)第33章 家書第80章 衝陣第38章 敗招第175章 再見嶽琨第148章 甕中捉鱉第94章 不拘小節第72章 壞種兄弟第32章 縮小範圍(下)第176章 兄弟相會第144章 金朝宗室第117章 兵發黃州第30章 侍衛親軍步軍司(下)第30章 侍衛親軍步軍司(下)第259章 強渡第159章 和談2第6章 名將第62章 那是何物第7章 淫亂的高府第218章 掩耳盜鈴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23章 牀子弩第316章 秋桐的心意第72章 海州告急第78章 交手第359章 洛陽鏟第353章 進退兩難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4章 兵發襄陽第72章 槍林第16章 烈火第99章 漁翁之利第203章 以暗制暗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63章 一網打盡第228章 受命起兵第69章 支援(下)第20章 名儒(下)第34章 證據第67章 集結第197章 斷糧第322章 屠戮第68章 狼口脫險第45章 新丁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145章 大吃一驚第51章 恩州之戰(上)第122章 小將黃旭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37章 勾心鬥角第103章 權相史彌遠第62章 夜襲敵巢第111章 先下一城第119章 陳震勤王第68章 狼口脫險第62章 那是何物第45章 報門而入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123章 再戰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246章 回回炮第157章 出使第5章 潰兵第162章 還師第70章 伏兵第140章 夏震倒臺第33章 家書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130章 破城阻擊戰第306章 梟雄歸宿第90章 走水第34章 三溪口第305章 自相殘殺第91章 喜憂參半第305章 自相殘殺
第17章 三山散人第373章 成吉思汗的抉擇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77章 中計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50章 階州失守第23章 蟊賊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118章 犯上作亂第7章 淫亂的高府第53章 彙報2第23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70章 琉璃鏡第8章 離任第17章 烏龍第35章 黑吃黑第51章 屠城第92章 守制第149章 暴怒第124章 最後時刻第201章 發動第96章 會審第151章 亂戰1第54章 慌不擇路(下)第33章 家書第80章 衝陣第38章 敗招第175章 再見嶽琨第148章 甕中捉鱉第94章 不拘小節第72章 壞種兄弟第32章 縮小範圍(下)第176章 兄弟相會第144章 金朝宗室第117章 兵發黃州第30章 侍衛親軍步軍司(下)第30章 侍衛親軍步軍司(下)第259章 強渡第159章 和談2第6章 名將第62章 那是何物第7章 淫亂的高府第218章 掩耳盜鈴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23章 牀子弩第316章 秋桐的心意第72章 海州告急第78章 交手第359章 洛陽鏟第353章 進退兩難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4章 兵發襄陽第72章 槍林第16章 烈火第99章 漁翁之利第203章 以暗制暗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63章 一網打盡第228章 受命起兵第69章 支援(下)第20章 名儒(下)第34章 證據第67章 集結第197章 斷糧第322章 屠戮第68章 狼口脫險第45章 新丁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145章 大吃一驚第51章 恩州之戰(上)第122章 小將黃旭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37章 勾心鬥角第103章 權相史彌遠第62章 夜襲敵巢第111章 先下一城第119章 陳震勤王第68章 狼口脫險第62章 那是何物第45章 報門而入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123章 再戰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246章 回回炮第157章 出使第5章 潰兵第162章 還師第70章 伏兵第140章 夏震倒臺第33章 家書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130章 破城阻擊戰第306章 梟雄歸宿第90章 走水第34章 三溪口第305章 自相殘殺第91章 喜憂參半第305章 自相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