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

26、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

葉昊天眼看衆人離去,只有青陽真人還站着沒動,問道:“師傅,您想去哪裡?”

青陽真人道:“青城山是不能回了。我現在功力已經到了真人界十八重,大約再有一兩年就可以到仙人界了,目前迫切需要找個地方靜修,不知道去哪裡好。”

葉昊天取出龜鏡察看,整個龜鏡大半都黑沉沉的,只有南方依然清朗,於是對師傅道:“到嶺南去吧,越遠越好。”

青陽真人看他法寶層出不窮,心中佩服不已,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厲害。想想去嶺南應該是個好地方,於是珍重告別。

葉昊天看着師傅飛出數百里,才轉身向長安飛去。

當夜,一輪殘月灑下微光,他來到陝西省乾縣城北的梁山,那裡有歷代以來唯一的一座一墓二帝的陵墓。四周靜悄悄沒有一點聲音,蘭兒嚇得早已隱起身來,只是將乾坤錦囊打開一條縫向外觀看。

葉昊天自梁山正南方第一道闕門起,向北逐級而上,兩旁是一個又一個的仗馬、翁仲;不久來到獻殿之前,殿前是數十尊番王,或則氣定神閒,攢手端立,或則一臉無奈,恭站一旁,或則笑容滿面,得意揚揚,或則滿目猙獰,猶如凶神惡煞。不遠處就是天下聞名的乾陵無字碑,碑爲青銅色,由一隻龜趺支撐,老龜道貌安然,做吉祥如意解,上有一個巨大的無字石碑。

他按照祖州仙子指引的方向在無字碑後尋找,數十丈外果然有一個無名古墓,雖然不大,卻是氣勢不凡,跟陪葬的宮女、宦官墓大不相同。知道這就是要找的古墓了,於是從乾坤錦囊中取出仙子給他的香囊,打開放在古墓前。不一會兒,香囊中竟然傳來歌聲,唱的還是那首長恨歌,不過只有開頭和結尾,其間還改動了不少。開頭是“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歌聲婉轉動人,溫柔無限,令人心中充滿柔情蜜意。蘭兒聽了,心中感動,對古墓的恐懼不覺減輕了幾分。

歌聲不歇,接着唱道:“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歌聲纏纏綿綿,夢魂縈繞,滿含無盡的柔情和希冀,令人怦然心動。

歌聲未歇,古墓的頂石忽然向旁邊挪開,一個五旬老者飄了出來,將香囊捧在手中,口中喃喃自語。葉昊天仔細觀瞧,但見他頭戴□頭紗帽,身穿紫色圓領袍衫,雖是普通文士裝束,卻是相貌堂堂,不怒自威,隱然一代帝王。細細聽來,那人激動不已的道:“六百年了,終於又聽到你的聲音!這是做夢嗎?夢裡依稀舊時淚,風雲變幻難追尋。”嘆息良久,他才發現面前站着個年輕人,於是道:“小夥子,這錦囊是從哪裡找來的?‘

葉昊天躬身一禮道:“前輩,祖州之上有位仙子,是她讓我交給您的,此外還有一株仙草。”說着取出一棵不死草遞了過去。

那人激動的聲音顫抖的問道:“哪位仙子?是她嗎?她還活着,這是真的嗎?”

葉昊天描述了一下仙子的相貌,然後到:“她活得好好的,功力大進,已經到了神人界,盼着跟前輩相會呢。”

那人接過不死草,欣喜若狂的叫道:“她已經原諒我了,終於原諒我了!太好了,上天待我不薄!”

感嘆良久他才平靜下來,看着葉昊天道:“這是祖州的不死草,我當年曾經見過,感謝小兄弟送給我,有了它我的功力只要一、兩年就可以恢復大半。謝謝。”說着將不死草吞了下去。並沒有盤膝坐下,只是站了片刻又睜開眼睛道:“好!一年之後我就可以去祖州見她了!”說着看了葉昊天幾眼道:“小兄弟,真不知該如何謝你,你想要什麼?要不要乾陵的寶藏?”

葉昊天搖搖頭道:“前輩,那些寶藏就留給後人吧,我只想冒昧的求前輩賜告名字,以後見面也好稱呼。我叫葉昊天。”

那人略微猶豫一下道:“我就是李隆基,想來你也猜到了。”

葉昊天心道果然不錯,重新見禮道:“前輩爲何困在墓中?”

李隆基嘆了口氣道:“我本爲黃帝御前八侍之首,修仙已歷四千年,在天界呆得好好的,忽然有一天天官傳來玉帝旨意,讓我到凡間來,說是武后亂綱,需要有人中興大唐。我停下修行就來了,前十年真的是廢寢忘食,嘔心瀝血,果然開闢出難得的開元盛世。直到有一天,我見到她。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她在花園中玩耍,衫襦、長裙,亭亭玉立,滿園桃花開放,掩不住她秀美的嬌靨;萬千蝴蝶飛舞,難及她輕盈的舞姿。那一刻我才覺得真是白活了幾千年。若能擁有她一天,我寧願折損功力數十年!我將她迎進宮來,所有的情,所有的愛都給了她。那些日子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時光,雖然我的佛心減退了很多,還是在所不惜。直到有一天,我竟然迎來了天界本不該有的大劫,由於沒一絲準備,大劫令我損失慘重,功力只剩不足一成,於是羣邪並起,落井下石,而她也每天沉迷在仙曲裡,對我的遭遇不聞不問,我以爲她變了心,好傷心,好無奈,眼看兵士譁變,一時迷惑,未能制止,直到她血流馬前的時候看了我最後一眼,那一眼是那麼的傷心、惋惜、悲憤、無奈,我才知道自己錯了,我有幾分愛她,她就有幾分愛我,不覺一陣心痛昏迷過去,後面的事情都不知道了。”說到這裡他沉默下來,沉浸在遙遠的往事中。

葉昊天等了片刻,提醒道:“後來呢?”

李隆基從回憶中清醒過來,接着道:“後來我如行屍走肉一樣在塵世又呆了幾年,終於蒙玉帝招回,考察功業、重定仙品。結果發現我的佛心已經低到難以想象的地步,神丹也只有原來的一成不到,已經不適合在天界呆下去,所以將我貶入人間。爲了逃避天劫,我只好將自己關入墓中。如今玉環能原諒我,每日爲我祈禱,我的佛心數將不再下降,會逐漸增長起來。”

葉昊天聽得似懂非懂,知道對方修行數千年,神道的見識遠勝自己,應該抓住機會多問幾句,於是問道:“前輩,什麼是佛心,什麼是神丹,它們能夠衡量嗎?”

李隆基看他一眼,似乎奇怪他怎麼不知道這個,見他年紀極輕,猜想他是自己修煉的,由於沒人指點,所以纔不知道。於是耐心解釋道:“天下大治,有賴玉帝、佛祖,玉帝重神丹,佛祖重佛心,神丹又叫天精,就是每次修煉在泥丸宮中所煉的結晶,儲存在天精壇裡,神丹越多,能力越強,功力越高。佛心就是感激之心,俗稱香火,救苦救難,澤被蒼生,則容易受到感激,有人從心中默默感激你,你的佛心就會增高。”

葉昊天聽了很是新鮮,又問道:“那如何衡量佛心和神丹呢?‘

李隆基接着道:“神丹以結丹的量來衡量。神丹極細極微,一兩神丹需要三清仙基的人修煉百年,神人修千年,仙人修五千年,真人修五萬年,道法第一重的人修百萬年。道法第一重的人修煉一年的結丹量被稱爲一個神丹數,一兩神丹等於百萬神丹數。而佛心是以接受感激的數量來衡量的,一個普通人從內心深處感謝你一次,你就有一個佛心數;一個真人感謝你一次,你就有一百個佛心數;而如果感謝的是一個神人,你將有一萬個佛心數。感謝的人越多,次數越多,對方的佛心數越高,你得到的佛心數也越多。另外如果你殺了人或者有人恨你,你的佛心數就會下降,下降多少都有規定。”

葉昊天聽得津津有味,又問道:“佛心和神丹能跟別人交換嗎?”

李隆基繼續耐心解釋道:“一般人不願意交換。因爲上天鼓勵自修,卻並不禁止交易,天條明文規定,交換一次必須上交天庭三成交易稅。三成是個不小的數字,所以大家一般寧願獨自苦修,不願交換。”

葉昊天再次問道:“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神丹數和佛心數是多少?天條在哪兒能看到?”

李隆基道:“等你修道到神界之後,泥丸宮中會出現一張金光閃閃的榜文,上面有你的仙品、神丹數和佛心數,一目瞭然。但仙界則沒有,因爲仙界人數太多,天劫又多,仙品變化極快,所以天庭決定不公佈出來。天條刻在天庭大殿前的玉碑上,只有天界的人才能親眼看到。仙人初登仙界需要天神指引,那時天神會將天條背給他聽。”說道這裡他終於問道:“怎麼沒有人接引你呢?要不我把天條背給你聽,你就明白了。”

葉昊天非常感激的道:“請前輩一一道來,晚生洗耳恭聽。”

李隆基從頭將仙條背誦一遍,竟然有五千餘條,花了一個時辰才背完,最後說道:“這只是大法,還有一些細小的條例只有你看了才知道,我也記不清楚。”葉昊天聽得天花亂墜,眼冒金星,幸虧記憶超羣才牢記在心,終於明白了整個神仙體系的大體結構和管理方式。

三清帝君高高在上,無爲而治,將權力給了玉帝和佛祖。玉帝掌管天地衆生,從高到低有天界、神界、仙界、真人界、修道界、衆生百姓、地獄鬼魅等等;佛祖主管人心善惡,六道輪迴。玉帝和佛祖一管實物一管心性,經過協商達成一致:神仙的等級最終由神丹數與佛心數相加決定。神丹和佛心缺一不可,有佛心而無神丹,則功力不足,能力有限;有神丹而無佛心則難逃天劫。天劫是爲增加佛心而設的,天劫的多少跟佛心與神丹之比有關。修至三清界以前每人最少有六次天劫,如果佛心數與神丹數之比爲三比一或者更高,則只有六次天劫;若是一比一,則有十八次天劫;若是一比五,則有八十一次天劫;若是更低,將有千劫,或者說三年一劫。一次天劫過後,不死也會功力大損。所以佛心數太低者必須通過交換得到補充,否則就麻煩了。

還有一條引起他的注意,那是關於神仙能力的論述。神仙的能力是由神丹數和法器決定的。神丹的能量最終要通過法器展示出來,若是有丹無器,猶如赤手空拳,事倍功半;若是有器無丹,卻如嬰兒舞刀,難之又難。

他想了半天,忽然擡頭望天,東方泛白,對面的李隆基張着嘴似乎想說什麼。心裡明白應該是告別的時候了,於是道:“感謝前輩指點!若有所遣,我當鼎力相助!”

李隆基搖搖頭道:“近期沒問題,我會在此繼續修煉。大成之時,我將讓你知道。”

葉昊天拱手告別,轉身而去。

離臘月初八還有兩個月,葉昊天決定回雁蕩修煉,平時到縣裡主事。

回去的路上,他一個勁的琢磨天條,越想越覺得有意思。比如其中規定除了天官不可殺,殺一人減十萬佛心數以外,其餘則沒有嚴令禁止。同級殺伐佛心數只減少一千,若仙品差一級,則佛心數減少量增加三倍。比如自己是仙人,殺一仙人則佛心數減少一千,殺一真人則減少三千,殺一修道人則減少九千,殺一普通人則減少兩萬七千。救人卻又不同,普通的救人不直接增加佛心數,要通過別人的感激反應出來。直接增加佛心數的只有救人性命的情形。天條規定救普通人一命佛心數加五百,高一級則加一倍,救修道人加一千,救真人加兩千,救仙人加四千,救神人加八千,等等。

他想來想去不知道天條爲何如此規定。救人還可以理解,仙品越高價值越大,所以增加的佛心數也高。殺人就不好理解,爲什麼殺平民佛心減少那麼多,而殺神人反而少了呢?難道神界鼓勵殺伐以限制仙人數量?還是通過爭鬥來促進大家修煉呢?想想也有道理,如果大家都是神,想殺對方估計也不容易,即使殺了說不定自己也損半條命。而殺平民就太容易了,如果不加限制,平民豈不像雞犬一樣?“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大概也符合天道吧。

又想了一下,他忽然心裡一驚,自己殺了兩千倭寇,這筆賬可怎麼算?雖然說殺了倭寇救了樂清百姓,但很可能殺人失去的佛心數遠高於救人得到的佛心數。以後要小心了,輕易不能殺生,乾脆裝進鎮妖塔,讓他們慢慢改造好了。

當他回到雁蕩的時候發現種下的不死草依然活着,心中不禁心喜又驚。若是大量生長不死草,不知天庭會有什麼反應。

接下來的幾天他到縣裡去了幾次,跟衆人商量如何能讓百姓生活更好,還有什麼生財之道。衆人紛紛提了一些見解,其中有曬鹽、養蠶、採石、水產等。大家討論半天決定以後的重點放在曬鹽和水產兩方面。

葉昊天吩咐王吉向溫州知府申請曬鹽、銷售之權,並找些有經驗的養魚、養蟹的師傅,讓他們總結經驗準備傳授給大家。

幾天以後,曬鹽和水產兩項有眉目了,衆人都很高興。

忽然有差人送來吏部行文,葉昊天取過來看時,上面寫道:“吏部考定,樂清知縣李昊治政有方,百姓愛戴,合當升職,除江西行省九江知府。”

衆人知道都圍了過來,王吉道;“大人,恭喜您升任知府,但我們不捨得您走啊!”

葉昊天心情也有些波動,沒想到一下跑那麼遠,搞得連雁蕩的家也不能天天回了。但調令都來了,只好前去上任。他看看衆人感慨的道:“我來此兩年餘,眼看百姓生活漸好,大家功不可沒。今日提早休息,本縣請客,所有人員到酒樓一醉方休。”說到這裡,他回頭問王吉“哪家酒樓最大?”王吉低聲道:“樂天酒家。”葉昊天高聲道:“樂天酒家,中午開宴,先着人通知一聲,讓他們準備好。”話音未落有人跑了出去。

一個時辰後,百多人來到酒樓,衆人舉杯爲他餞行。他杯到即幹,對每個人都勸勉了幾句,最後道:“樂清城牆堅固,民團訓練有素,倭寇不足懼。海塘已成,土地增多,溫飽有憑。若再廣開鹽場、養殖水產,應能致富。”

衆人感謝他爲本縣所做的好事,每個人都多喝了幾杯,結果百來人醉倒了一半。

當他們從酒家出來的時候,發現街上站滿了百姓。大家聽說知縣要走,全都站在路邊,有人熱淚盈眶的叫着:“大人保重,大人一路高升!”還有人直接跪在地上叩頭。每個人都依依不捨的望着他。葉昊天跟衆人揮手告別,心中也有些激動。短短的幾百丈竟然走了大半個時辰。

回到雁蕩,蘭兒剛剛行功一遍,看他神色有異,於是問道:“公子,有什麼事嗎?”

葉昊天故作平靜的道:“我升官了,升九江府知府,正五品。”

蘭兒想了想道:“升官沒什麼不好,不好的是要離開此地。真有點捨不得。”

葉昊天道:“是啊,呆了兩年,人間仙境確實難以捨棄。不過想回來還是可以的。過個十天半月我們就回來住兩天,應該沒有問題。”

蘭兒收拾行李,好些東西摸摸又放下,不知道帶什麼好。

葉昊天道:“什麼也不帶,這還是我們的家,就像當今聖上一樣,出門行宮無數,這裡就作爲我們的一個行宮吧。”

蘭兒口中喃喃的道:“到哪裡還能找到這樣的仙居啊!”

葉昊天寬慰她道:“神州大地,無處不美,仙境應該還有。我們去找找看。”

兩人在雁湖又呆了兩天,好好的享受了秋風豔陽、湖光山色,然後決定提前到九江府去看看,順便找好新家。

葉昊天從歷代經書中知道,九江府東枕鄱陽湖,北瀕長江,西連幕阜山脈,南屏廬山,下轄彭澤、德安、都昌、武寧、修水五縣。夏商時期,九江屬荊、揚二州之城,春秋時期屬吳之東境,楚之西境,素有“吳頭楚尾”之稱。秦始皇后,設九江爲三十六郡之一。自秦始,曾使用過九江、柴桑、江洲、潯陽、汝南、湓域等名稱。

蘭兒運功改變了些許形貌,隱去絕代風華,跟着葉昊天在九江城裡城外轉了一天,訪問了不少文人雅士,才知道這次到了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山水蘊靈秀,人物自風流。這裡不單出了陶淵明、黃庭堅等名人大家,而且也吸引了謝靈運、李白、白居易、蘇軾等詩文巨擘,同時還陶冶了慧遠、陸修靜、呂洞賓等高士名僧。他們給九江府留下了不可勝數的詩詞書畫、銘文碑刻、軼文趣事。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蘇軾的《題西林壁》古今老少成誦;東林淨土、雲居禪院天下佛門景仰;白鹿洞書院、周瑜點將臺、白司馬花徑、灌嬰浪井馳名四海。

接着兩人到了廬山,走馬觀花的看了雲霧瀰漫的大漢陽峰、五老峰、香爐峰,又看了呂洞賓修仙的仙人洞、三疊泉、龍首崖、石門澗、三寶樹、龍潭瀑布,風景確實極美,尤其是位於五老峰和九奇峰之間的含鄱口,可以把鄱陽湖盡收眼底。無奈這裡來的人太多,不太適合建房定居。若是擺下大陣把人擋在外面,未免又有點驚世駭俗了。

然後兩人又到了鄱陽湖中的大孤山,潯陽江中的桑落州,也不是十分滿意。主要因爲九江土地肥沃,人口衆多,不像樂清人口稀少,雁湖又位於雁蕩之巔,纔會人跡罕至。

蘭兒愁聚眉峰的道:“我們的新家安在哪兒呢?”

葉昊天想了想道:“要不就住在九江城裡?我有點不想住知府內宅,不如另外買個小院,找幾個丫環下人,你看可好?”

蘭兒沉吟片刻,點點頭道:“也好。”

兩人城裡轉了一圈,走到城南的時候發現一個紅磚綠瓦的院落掩映在竹林從中,門旁有幾棵垂柳,樹旁有個牌子,上面寫道:“房屋出售,紋銀十萬,便宜莫問。”看上面的落款已經兩個月了,大概要價太貴,所以無人問津。

葉昊天上前敲門,時候不大門開了,一個三十餘歲的文士走出來,上下打量了他們一眼。

葉昊天注意到那人儀表不凡,神色卻有些晦暗,道:“打擾先生,我們想看看房子,如果滿意就買下來。”

那人看二人衣着光鮮,莊重沉穩,連忙請兩人進去,一邊走一邊介紹。

葉昊天和蘭兒跟着他一路看去,發現院子不大不小,非常雅緻,從前往後一共有三重房屋,每一重都有一個各自的院落。最裡面的內宅院落明顯大些,院中栽了幾棵梨樹,幾株海棠,還有一個花圃,幾十朵菊花正在盛開。

看到這裡,蘭兒點點頭。

葉昊天也很喜歡,口中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嗯,不錯。”

那人卻忽然道:“雨打梨花深閉門。梨花開時,滿園雪白,更有情調。”雖是介紹庭院美景,語音卻十分悲涼,很是傷感。

葉昊天道:“您這房子我買了,只是有幾個問題想問。先生莫怪。”

那人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葉昊天問道:“不知先生爲何出售此宅?”

那人隨口道:“物是人非,觸景生悲,徒留無益,不如賣之。”

葉昊天追問道:“先生爲何索價十萬?但請不必戒慮,略述一二。”

那人沉吟良久,看了看葉昊天和蘭兒真誠而關切的目光,開口道:“此宅爲三十年前老父所建,我於此生活二十年,成親、攻書、遊戲、賞花。娘子是青梅竹馬的大家閨秀。十年前我進京趕考中了進士,回家省親途中被人所擄,輾轉滯留於外,直到三月前才千辛萬苦逃回來。然而┄┄然而物是人非,只有娘子給我留下的一首詞:‘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一春魚鳥無消息,千里關山勞夢魂。無一語,對芳尊,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說道這裡,那人語聲斷續,幾乎哽咽住了,停了一會兒才恨恨的道:“我有同窗數人在軍旅之中,想用這些銀子看看能否活動上下,借支兵馬來除滅妖邪,報仇雪恨。”

葉昊天看了他半晌,明白他是個多災多難的讀書人,心中惻然,道:“十萬紋銀沒有問題,但你報仇之法可能不行。不瞞閣下,我是新任九江知府,您不妨將經過情形細細道來,讓我看看能否想個辦法。”說着從袖中取出上任的文書遞給對方。

那人接過仔細辨認了一番,雙手捧着奉還,然後請二人坐在花園石椅上,整理思緒說出一番話來。

第162章 登天第81章 太子第91章 無助49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29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249章 龍師第37章 仙機第100章 鉅奸4 高山流水第150章 芸芹54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150章 芸芹第36章 通經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18 儒家的茶道第239章 魔窟第274章 入甕第26章 孟婆第158章 重賞第202章 菩提78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6章 青城84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146章 治世第53章 湖底19 涅磐和大般涅磐6 迴風指法第40章 法印第14章 列子第272章 豔曲51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187章 鼎尊23 佛宗超度亡靈的實質第295章 出鼎50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1 前言25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295章 出鼎第197章 善惡第191章 魔輪63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大羅天7 千年埋劍誰識氣匣弦今日未生塵85 陰風鬼雨愁煞人炎炎烈火如燈滅第53章 湖底第91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294章 破天第56章 服衆第90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209章 入世第226章 棋道65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50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87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138章 主僕第197章 善惡第126章 識雲10 師曠的故事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46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147章 金丹第166章 瘋子第265章 佛難第90章 神材第104章 貿易13 琴鼓爭鳴26 儒家的歸結不破不立第193章 天道83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239章 魔窟第48章 玉珠15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238章 地仙第70章 真神第283章 八正第296章 作繭10 黎山老母第297章 克己?2 幽洞明心第94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第93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16 煉丹之謎第274章 入甕第16章 御風第57章 被困第288章 日新第226章 棋道18 平沙落雁第53章 湖底第232章 暗魔64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第184章 鼎蹤20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24 佛教徒的理想往生極樂第115章 盟主第98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60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79章 救死10 黎山老母53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
第162章 登天第81章 太子第91章 無助49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29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249章 龍師第37章 仙機第100章 鉅奸4 高山流水第150章 芸芹54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150章 芸芹第36章 通經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18 儒家的茶道第239章 魔窟第274章 入甕第26章 孟婆第158章 重賞第202章 菩提78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6章 青城84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146章 治世第53章 湖底19 涅磐和大般涅磐6 迴風指法第40章 法印第14章 列子第272章 豔曲51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187章 鼎尊23 佛宗超度亡靈的實質第295章 出鼎50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1 前言25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295章 出鼎第197章 善惡第191章 魔輪63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大羅天7 千年埋劍誰識氣匣弦今日未生塵85 陰風鬼雨愁煞人炎炎烈火如燈滅第53章 湖底第91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294章 破天第56章 服衆第90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209章 入世第226章 棋道65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50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87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138章 主僕第197章 善惡第126章 識雲10 師曠的故事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46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147章 金丹第166章 瘋子第265章 佛難第90章 神材第104章 貿易13 琴鼓爭鳴26 儒家的歸結不破不立第193章 天道83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239章 魔窟第48章 玉珠15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238章 地仙第70章 真神第283章 八正第296章 作繭10 黎山老母第297章 克己?2 幽洞明心第94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第93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16 煉丹之謎第274章 入甕第16章 御風第57章 被困第288章 日新第226章 棋道18 平沙落雁第53章 湖底第232章 暗魔64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第184章 鼎蹤20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24 佛教徒的理想往生極樂第115章 盟主第98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60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79章 救死10 黎山老母53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