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佛教的歸結人間佛教

bookmark

22、佛教的歸結——人間佛教

葉昊天聽得明明白白,暗自佩服不已,覺得六道輪迴的管理方式應該算是比較嚴謹的了,理應對人類的整體佛心水平有所促進。可是爲何千年以來人類的佛心數還是不升反降呢?其中的原因何在?難道是因爲佛教的推廣不力嗎?

顯然佛祖也在一直考慮這個問題,這不,只見他臉上的笑容微微收斂了一些,同時提高了聲音道:“我知道諸位菩薩爲弘揚佛法已經盡心了,可是效果卻不甚理想。這是爲什麼呢?佛門弘法不暢,誰知道其中的原因?”說完他環視臺下端坐的衆人,等着有人回答。

可是臺下靜悄悄地,沒有一個人開口。

佛祖故作輕鬆地“呵呵呵呵”笑個不停,渾厚的聲音在空中迴盪:“這纔是本次大會的中心議題。大家都盡力說說看,即使錯了也不要緊。我們要集思廣益,探討一下佛宗的發展方向。”

聽了這話,臺下開始有人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起來,可是過了好大一會兒還是沒人站起來回答。

蘭兒看看葉昊天,側過身來在他耳邊輕聲笑道:“公子,要不你去說兩句?這可是揚名立萬的好機會啊!”

葉昊天看着她眼若秋泓,笑語嫣然的樣子,恨不得一把將她的櫻脣捂住。

因爲蘭兒說話的聲音雖然很低,可是還是被很多人聽見了。周圍坐的都是功力極高的菩薩諸佛,耳朵靈着呢!這不,好多人回頭去看蘭兒,附帶着瞄了葉昊天一眼,想知道這兩人是何方神聖。

葉昊天被看得心裡發毛,恨恨地對蘭兒做了個鬼臉,同時將一道神識傳了過去:“這可不是人間的武林聚會,說什麼揚名立萬,看看,讓人家笑話了不是?”

蘭兒紅着臉低下了頭。

佛祖等了一會兒,見衆人始終不肯發言,於是看了看身邊的幾位大菩薩,說道:“你們有什麼看法?先說說看。”

身材高大的金剛手菩薩上前一步,率先答道:“弟子說話直率,我比較崇尚武力。我覺得,佛宗的武功見效太慢,不及仙家和別的門派立竿見影,所以衆生大多首選修仙,修佛者少之又少,佛教的發展也就很慢。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先創出一套見效快的佛功來!”說完他將一雙眼睛熱切地盯着佛祖,希望能得到對方的肯定。

佛祖不置可否,目光已經瞄到了莊嚴優雅彩袖飄飄的觀音菩薩身上。

觀音和藹可親的臉上現出慈悲的神色,合掌道:“弟子覺得,不是佛宗的功夫見效慢,而是入門容易精深難,越到後來越難深入下去。弟子號稱千手千眼,大慈大悲神功修到了第九十七層境界,還差一點點未能達到極致,可是這最後兩層卻花了我極大的精力,到今天仍遙遙無期。世上的苦難者太多了,我們的目標是普渡衆生,可是現實卻很難很難,要是能早日修至大乘就好了……”

佛祖憐惜地看了她一眼,微微搖頭之後,眼光又轉到文殊菩薩身上:“文殊,你的智慧列佛宗第一,你怎麼看呢?”

文殊菩薩躬身道:“弟子以爲,佛宗的理論還不夠完善,很多方面闡述得不夠清晰,還有些自相矛盾。世尊若能號召諸佛,請大家每人寫一部佛經出來,將自己修行的經驗詳細總結,那樣,我們的佛典將會極爲豐富,也好推及天下,弘法揚佛。”

佛祖聽完三人的回答,臉上的笑容不覺又淡了幾分,很是惋惜地道:“你們說的都不算錯,但是都沒有說到點子上。地藏呢?他怎麼還沒回來?或許他能有些高見呢。”說完他收起笑容,表情嚴肅地看着臺下衆人,用無比渾厚的聲音道:“諸位還有什麼好的見解,請不要再推託了。佛宗看似昌盛,其實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弘揚佛法不是一件小事,大家一定不要客氣!”

聽他這麼說,臺下之人終於憋不住了。

有人站起身來高聲道:“世尊,我看問題的根源出在妖孽橫行上面。俗語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這種魔焰洶洶的情況下,我們再怎麼努力也沒有效果,只有先把大大小小的魔頭清除了纔會好點。”

此言一出,當即引來不少人的響應。另有一人高叫道:“別的門派都在奮死力戰,清剿真神,只有佛宗按兵不動,我們的反應是不是太遲鈍了?如果再這樣下去,佛宗的地位將會一落千丈!”

這下子,原先鴉雀無聲的廣場一下子熱鬧起來,羣情激昂,很多人摩拳擦掌,紛紛請戰。

佛祖大手一揮:“請諸位先靜一靜,剿滅真神的事是大會第二個議題,等下再議不遲!現在先說如何弘揚佛法。對於弘法不力來講,妖孽橫行只是外因,關鍵的原因只能從佛宗內部尋找。就是說我們面臨着一場巨大的變革,只有變革纔有發展。大家說說,我們應該怎樣變革?怎樣變革才能使佛宗發揚光大?”說完,他的眼睛依次掃視臺下衆人。

衆人面面相覷,現場一下子又變得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很多人心裡想道:“怪事,佛宗也要變革?幾千年了,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葉昊天一直認真傾聽衆人的發言,同時想着這兩日讀過的無數佛經,思考着解決問題的關鍵。他的心裡隱隱約約有些想法,可是又有些遲疑,不敢當着那麼多人的面班門弄斧。

他的眼睛緊緊地盯着佛祖,想看佛祖究竟要如何處理。

沒成想佛祖的目光從周圍轉了一圈,最後剛好落在他的身上,同時渾厚的聲音響在半空中:“昊天大帝,你有什麼高見?”

驟然之間,葉昊天幾乎被嚇了一跳,轉頭看看周圍,發現很多人都在望着自己。

不少人驚訝地議論紛紛:“昊天大帝?是哪個?就那個年輕人嗎?”

知道的人解釋道:“玉帝新封的二品天官,聽說最近風頭很盛。”

又有人道:“奇怪,我們是佛宗大會,他一個仙家之人,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葉昊天避無可避,只好站起身來對衆人抱了抱拳,朗聲說道:“弟子非是佛宗科班出身,佛學知識有限,說錯了請諸位師傅不要笑話。”然後他轉頭回答佛祖的問題:“弟子愚見,佛宗的弘法不力可能有兩個原因。”

佛祖“喔”了一聲,眼中的神光驟然增強了很多,鼓勵道:“說來聽聽。”

葉昊天大着膽子道:“第一個原因或許與佛經有關。弟子的意見跟文殊菩薩剛好相反。我認爲佛學理論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簡直是浩如煙海,汗牛充棟。這麼多的經文既是好事,同時也是壞事。說它是好事,是因爲每部經文都是菩薩、諸佛心血的結晶,代表了一個人辛苦修佛的經歷,是佛學研究的珍貴寶庫。說它是壞事,是因爲每個人精力有限,很難將那麼多經文全部仔細研讀。所以弟子的意見是,需要大力加強佛經的整理工作,最好能將無數的經文總結壓縮爲一本小冊子,最多不超過幾十頁,那樣才能方便推廣。”

佛祖聽完雖然沒有說話,臉上的笑容卻慢慢恢復了。

臺下有人不以爲然,起身大聲道:“修佛講究資質,必需有大智慧才能修成。有了大智自然不怕佛經多;沒有大智,再修也很難進步。”

葉昊天微笑辯解:“弘揚佛法的目的不在於造就幾個高僧菩薩,而是爲了救苦救難,讓普通的百姓找到失去的佛心,從而提高整個人類的佛心水平。這樣說來,佛經自然是越簡單越好。”

臺上的文殊菩薩鼓掌道:“好,我同意昊天大帝的觀點。修佛與智力關係不大,只要有一分上進之心就夠了。”

臺下也有不少人表示贊同。

更多人這樣表示:“嗯,說得似乎也有道理,不過……可是……”底下的聲音低不可聞,顯然既有認可的地方,也不是完全同意。

佛祖不動聲色地看着衆人,然後對葉昊天笑道:“你說的第二個原因是什麼?請接着講下去!”

葉昊天見自己的發言沒有被全盤否定,心裡頓時增強了信心,當下提高了聲音道:“這第二個原因跟佛教的出世態度有關。佛宗將修行之所選在山林野外風景秀美之所,遠離百姓,力圖創建無災無難和平安寧的一方淨土,爲渾渾噩噩的百姓樹立樣板,從而將百姓中的優秀人士吸引過來。這種想法是好的,可是卻容易與民衆產生隔閡,不利於弘揚佛法。”

這個問題引起的反響很大。話音剛落,就有不少人站起來,其中還包括葉昊天身邊的金地藏。

Wωω¤ ttka n¤ c o

金喬覺高頌佛號,目視葉昊天道:“淨土必須遠離百姓,這是佛宗久遠以來的傳統,不出家就不算僧人!同時這也是由現實條件決定的,不離開鬧市很難修成真佛!熙熙攘攘,皆爲利往,無法擺脫名利,如何修佛?這一點相信在座各位都深有感觸!”

葉昊天環顧四周,一眼看見周圍站起無數人來,大家都躍躍欲試張口欲言,那架勢彷彿要審判自己一般。於是他仰天打個“哈哈”,搶着道:“諸位師傅莫急,先聽我解釋清楚。弟子有個想法,名之爲‘人間佛教’。就是說將佛教的基本原理傳播給普通的百姓;百姓願意出家則出家,不願出家作個居士也行;修習佛法不必非要到寺廟中去,身在家中一樣可以修持,這樣就可以打破佛宗與百姓相互隔閡的狀況,使佛宗發揚光大。”說到這裡他暫時停了下來,想看看衆人的反應。

周圍的人議論紛紛。有的贊同:“這個說法不錯,可是具體怎麼辦呢?”

有的不以爲然:“這種說法老早就有了,又不是甚麼新鮮的玩意!想得很好,實際卻根本就無法執行,很多所謂的居士純粹是佛門敗類!”

更多人道:“在家修佛也不是不行,可是顯然不如出家修佛好。”

葉昊天等衆人吵吵嚷嚷了好大一會兒,才又微微一笑道:“佛法也不一定非要修到極致,應該量力而爲,能修多少是多少。多修一條就多一分福氣,即使不能修全也有莫大的好處。如果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羣體,甚至每個不同的人都以佛法‘立場互易’的平等觀來處理相互之間的關係,把歡喜佈滿人間,使世界融和一體,不分種族、國籍,同中有異,異中求同,而能和睦相處,創造安和樂利的社會,人類社會就成了和平寧靜的佛國淨土了。”說到這裡他嘎然停住了,心道:“這不就是儒家的大同世界嗎?看來無論是佛家還是儒家,都有相通的地方,說不定能夠互相借鑑,相互融合的呢。”

聽了這番話,在場之人大多紛紛點頭,但也有些人表示反對:“修佛就要努力修到底,怎麼能修多少算多少呢?這種態度要不得!”

旁邊的金喬覺低聲道:“師弟,我也不同意得過且過的觀點。不過我對你說的佛國世界很感興趣,看來‘人間佛教’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方向。”

葉昊天沒有回答金喬覺,而是環顧一圈,對着衆人解釋道:“弟子以爲,弘揚佛法的意義在於提高人類的整體佛心,佛心水平的高低牽涉到魔劫的消亡問題。”然後他將魔劫的根源從頭至爲詳細介紹了一下,只聽得大家心驚肉跳,無不睜大眼睛看着自己,這才收住講演,大聲強調道:“當今之世,物慾橫流,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如果能通過弘揚佛法,將普通百姓的佛心提高一點,使他們自覺抵制邪念的能力增強一些,即使不能成就佛身,也是一場莫大的造化了。”

這些話講完之後,再沒有人表示反對。就連金喬覺也十分佩服地望着他。

蘭兒心中高興,差點要捉住葉昊天的手臂擰一把了。

第205章 黃帝第278章 心蟻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277章 靈肉第11章 北宗第96章 天涯第74章 四珍第217章 君臣第101章 五帝14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5 紫雲曲87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172章 神甲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78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9章 玉商16 儒家的音樂第117章 烏金4 天書符籙第198章 魔道1 天台佛影佛心初識第84章 寶鏡17 仁愛的生命觀與氣貫長虹61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261章 弘法12 儒商的自我約束第64章 九寶第57章 被困第282章 求仁第87章 玉璽第86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3 仙家境界第283章 八正第95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99章 入彀第133章 豔舞第73章 教主第81章 靜以修身行舟緩,儉以養德水流急17 佛家武功易筋經10 師曠的故事第196章 心疾6 迴風指法第133章 豔舞22 仙心至上17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19 瀟湘水雲第132章 逼宮第66章 天條54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142章 崑崙53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279章 水遁14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42章 釋魂第197章 善惡第104章 貿易26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16 陽關三疊第59章 定婚第148章 巡天27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172章 神甲37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94章 法身第71章 通判8 八部天龍大鵬鳥第126章 識雲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188章 白帝第19章 童試第7章 丹道65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60章 仙界第283章 八正第272章 豔曲第184章 鼎蹤31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18 平沙落雁21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59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取有道24 佛教徒的理想往生極樂第173章 天心第11章 北宗第88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201章 消魔26 儒家的歸結不破不立第284章 魔谷3 仙家境界第296章 作繭19 牛郎織女與儒家的愛情觀第161章 范蠡35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69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130章 王道10 師曠的故事28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286章 正氣第162章 登天第119章 制甲第40章 法印
第205章 黃帝第278章 心蟻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277章 靈肉第11章 北宗第96章 天涯第74章 四珍第217章 君臣第101章 五帝14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5 紫雲曲87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172章 神甲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78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9章 玉商16 儒家的音樂第117章 烏金4 天書符籙第198章 魔道1 天台佛影佛心初識第84章 寶鏡17 仁愛的生命觀與氣貫長虹61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261章 弘法12 儒商的自我約束第64章 九寶第57章 被困第282章 求仁第87章 玉璽第86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3 仙家境界第283章 八正第95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99章 入彀第133章 豔舞第73章 教主第81章 靜以修身行舟緩,儉以養德水流急17 佛家武功易筋經10 師曠的故事第196章 心疾6 迴風指法第133章 豔舞22 仙心至上17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19 瀟湘水雲第132章 逼宮第66章 天條54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142章 崑崙53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279章 水遁14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42章 釋魂第197章 善惡第104章 貿易26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16 陽關三疊第59章 定婚第148章 巡天27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172章 神甲37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94章 法身第71章 通判8 八部天龍大鵬鳥第126章 識雲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188章 白帝第19章 童試第7章 丹道65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60章 仙界第283章 八正第272章 豔曲第184章 鼎蹤31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18 平沙落雁21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59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取有道24 佛教徒的理想往生極樂第173章 天心第11章 北宗第88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201章 消魔26 儒家的歸結不破不立第284章 魔谷3 仙家境界第296章 作繭19 牛郎織女與儒家的愛情觀第161章 范蠡35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69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130章 王道10 師曠的故事28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286章 正氣第162章 登天第119章 制甲第40章 法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