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太平大業

如果只看離國朝廷,還可以簡單帶入封建王朝的興衰週期,套用農業社會的經濟模型,但要是再把玄門,修士,修真家族這些概念也放到這個籃子裡,就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了。

李凡也不想長篇大論,但只有明白‘墨竹山加入玄門’這件事,對離國各個階層的意義和影響,才能理解長思城,乃至整個離國,正在發生的劇烈的社會動盪。

首先第一點,

這個世界真正的主人,掌握最強暴力的人,不是王侯,不是藩鎮,不是門閥。

曾經是仙宮,但現在已經不是了。

這是玄門的天下。

或者再明確一點,是‘以九大玄門爲首的修士集團’統治着天下。

不是仙宮的十二國,而是因爲有‘九大玄門’,纔有如今的‘三垣十二國’。

玄門纔是如今整個一套體系的真正編織者,規則的制定者,和秩序的維護者。

其實一直以來,三大派都在探索如何管理‘修士’這個超越了‘凡人’的羣體。

仙宮其實就是沒有處理好和這個羣體的關係,才失去了天下。

畢竟修行者在意的是天才地寶,神功秘籍,修煉突破,人家追求的是純粹的,絕對的力量和長生,當然看不上你君王給的那些虛頭八腦的封爵封地,賞賜拉攏。

所以仙宮試圖壟斷修行之法,穩定家天下的統治,就是從本質上與天下的修士站在了對立面上。

雖然仙帝一脈有着天下正統,得到文武百官的效命簇擁,一度可以抓賊捕盜那樣,誅戮鎮壓天下的修士。

但是修士的力量,是需要自己反覆磨練,歷練道心才能獲得。這並不是就能靠血脈傳承,靠資源壟斷得了的。

而隨着古仙宮日漸腐敗衰弱,太極仙道之法又在不斷革新,基於修真家族模式的血脈統治,註定是不可能長久的。

所以地方逐漸就出現了變化,官僚酷吏仗着刀兵欺負壓榨手無寸鐵的凡人也就罷了,若是去找手裡有劍的修士,收什麼山川林澤稅,車船事業稅,環境保護稅的,那不是在找死嗎?

如果始終用對付凡人的老辦法,去管理修士,那早晚就會出現很臥槽很玄天的畫面。

‘老子知道仙宮規定要交稅,可老子的天才地寶都是一刀一劍搶回來的,憑啥要給你交稅?老子就是不交!你能咋地??’

還能咋地,暴力抗稅,拔刀就幹唄。

於是幹到最後,上一個想暴力納稅的仙帝,頭都給剁下來,仙宮的統治自然就瓦解了。

而以前李凡無法理解,爲啥玄門打贏了仙宮,卻不坐江山的,但當他在完成了自己的日常,偶然逛到婁觀塔,看到觀主那邊案牘海洋遨遊的日常,他就理解了。

因爲沒必要了,對於老玄門而言,現在這樣就挺好的,修士集團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這個目的說得陽春白雪一點,就是‘逍遙求道’。

說得下里巴人一點,那就是,‘不交稅不納糧,老子能飛昇就行了,蒼生死活幹我屁事’

身爲天下的統治者,卻不承擔守護天下的義務,這就是出世的仙人。

因爲供養一個龐大的官僚體系和軍隊集團,維持天下的秩序,是絕對吃力不討好,財政上完全入不敷出的行爲。

修士要修行的,正常修仙的誰特麼有閒心管這種破事兒?忙到頭都禿了也管不過來好嗎!

所以伱們仙宮愛咋整咋整,反正別來打攪我修仙,有多遠滾多遠就可以了。

但仙宮也有話說啊,假如天下的資源,全都給玄門拿去修煉了,剩下的人怎麼活呢?讓權貴門閥割肉?不可能的好嗎,大家還不如直接拔刀子開幹!

所以當年的老玄門到底也沒做絕了,並沒有徹底剷除仙宮,而是和三垣做了許多折中,妥協,實驗和媾和,最後推進到今天這一步,終於推出了雲臺峰的完善制度。

這個制度的根本就是,不管道統門派國家出身血緣,只有加入了雲臺峰的,纔算‘玄門’。

只有‘玄門’,纔可以不納稅。

而其他地方散修門派,隨便,只要被打上‘魔道’的標籤,統統都可以打壓到死。

當年三垣的政治機能,逐漸被雲臺峰所替代,成爲單純的行政機構,負責維持凡人世界的基本穩定,同時壓制着地方的散修門派,甚至很多時候,還能得到各地玄門的支持,一起來打擊新興的散修道統。

比如墨竹山這種的。

是的,如果站在離國朝廷的角度,玄門是幕後真正的主人,門閥勳貴纔是國家的血肉骨幹,平民百姓是這巨獸的養料,而墨竹山這樣本地興起的散修門派,纔是可能導致這個體制崩潰的最大禍患。

而觀主雖然是國師,又有仙宮的冊封,但墨竹山一直在從平民中招人,一直在擴張傳道,一直在擠壓傳統門閥的空間。

如果百姓紛紛投靠墨竹山,成爲了墨竹山的弟子,或者把田都獻給墨竹山的修士了,朝廷還收誰的稅呢?豪強還搶誰的地呢?

於是墨竹山這個受到仙籍管理的散修門派,離國徵稅主體的大戶,從根源上來說,就和離國朝廷代表的御史臺,存在不可調節的矛盾。

所以只要墨竹山還是散修,那麼其弟子家眷,依舊是不屬於‘免稅’的名額,而且還是有生產力,有錢糧,但同樣也有反抗實力的刺頭。是禍亂天下的根源。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墨竹山加入玄門,雲臺峰的玄門!翻身做主人了!

最直白的說,現在墨竹山的弟子,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得不向離國交稅!

離國的門閥家主們就是最敏感的,不再是單純買個名額,兩頭下注維持關係,而是趨之若鶩得跑過來投效了。

這樣的墨竹山,不再是收稅和打壓的對象,而成了主子,御史臺哪裡還能和以前那樣找事呢?

當然是團結在以觀主爲核心的墨竹山領導班子身邊,期望把自己族中的子弟也送入墨竹山中修行啊!

至於朝廷的錢哪裡來,這不是還有好多百姓麼,擠一擠,總會有的。

可老百姓也不是傻子好嗎!

倒不如說這種世道還能活下來的百姓,一個比一個更奸猾,尤其是長思城這些混跡市井,見慣了三教九流的生意人。他們也很快發現了墨竹山升玄門,這個變化裡的政策漏洞。

和與時俱進,反覆進行經濟改革的離國不一樣。

墨竹山採用的,依然是古仙宮時代流傳下來的古制。

比如李凡自己也抱怨過的薪酬體制,內門弟子一個月的月俸只有‘兩千金’,兩貫錢。元嬰境界的鎮守真人,雖然收取轄地住民的供奉,但修士也不要錢糧布匹,只是讓領內弟子的家族供養,種植些靈草,飼養神獸,製作機關之類的活計代工,不過也是聊勝於無罷了。

說真的,墨竹山弟子是真的基本領不到什麼宗門福利補貼。

但反過來說,墨竹山的稅法,也已經至少五百年沒更新了。

以前墨竹山是散修門派,還要額外繳納獻費給離國朝廷,這個稅由離國的御史們跟腳實際情況清算,連年增加,也是主要的矛盾點之一。但現在墨竹山是玄門了,於是這獻費立刻就取消了。

這樣墨竹山的弟子,每年只要繳納基礎的‘口賦’,人頭稅,老弱婦孺,一年二十文錢,‘算賦’,成人的收入稅,一百二十文錢,‘戶賦’,成家立業分到田的戶口稅,每戶每年兩百文錢,而田租也是當年仙尊定下的,三十稅一。

至於資算,市稅,租銖,關稅什麼的商業稅,統統都沒有。畢竟俺們就是山裡修仙的,以物易物,搞那麼多亂七八糟的幹嘛?還嫌不夠麻煩的嗎?至於徭役更沒有!弟子待遇已經很低了,再搞徭役還怎麼招收新人啊?現在叫人給宗門做事,都是按照貢獻算KPI的啊!

如果從修仙門派的角度來說,墨竹山這種制度,實在算不上有多吸引人,這也就導致墨竹山的弟子,很熱衷於自己生產經商,家族單位組團去長思城貿易,搞點錢財補貼家用。

而現在墨竹山吸引流民開墾十萬大山,對這些冒險來開墾的流民,也統統採用墨竹山弟子同樣的管理辦法。

這主要是爲了方便各峰各院統一管理流民,組織開荒,招募弟子,而且考慮到開荒的艱難,還給與功法錢糧裝備等投資作爲補貼。

當然,如今形勢艱難,配合耕戰的國策,所有流民開荒的糧食產出,都由墨竹山統一收購,而且種植糧食還是草藥靈果什麼也由宗門安排使用。而鑑於神罡錢氾濫,現在墨竹山也推出了‘仙人票’,可以用來和宗門兌換物資。

綜上所述,就是目前離國的現狀了。

●t tkan ●C〇

這他媽不是在開玩笑嗎?

離國的百姓都要被苛捐雜稅盤剝到死了,到墨竹山那邊的稅簡直低得和雞毛一樣!而且如果是‘流民’還有屯田開荒的福利和政策補貼!傻子嗎還留在長思城呆着等死??

於是這區區幾年時間裡,光是從京畿地區遷出的人口就多達百萬之衆!城內各坊乾脆已經大半清空了!

墨竹山現在正缺人口屯田拓荒,那當然是把這些人力盡數收納囊中。而且這些人大多數是長思城經驗嫺熟的手工業者,因此絕大多數都被天工峰招到廠裡上班了。不然你以爲墨竹山那麼多甲兵弓弩是天上掉下來的麼?

而離國的官吏也不攔着,畢竟真正心繫國家,知道什麼纔是國家根本的賢能,早就被驅逐出朝廷到邊疆吃沙子了。而人家離國主自己都不在乎這個,只要能把大房子蓋好了就能保住官位,以後離國如何,又關底下的官員什麼事?

而且把長思城這些臭要飯的都給趕走了,不是正好麼!正好可以重新整頓開發長思城的貧民窟,搶奪,咳咳,重新建設開發新的宅邸樓盤了啊!

畢竟大家都理解的吧!當官的也有理財的需要啊!他們貪污腐敗,盤剝敲詐,囤積了那麼多民脂民膏,錢糧如山,如今神罡錢大幅貶值,權貴們的損失,可是比貧民百姓們大得多啊!

但如今商路斷絕,國家財政被支度司統一管理,絲綢布緡已經被炒到天價,周邊的田產莊園更早就被瓜分殆盡,那還有什麼更好的投資手段呢?還有什麼亙古不變的理財產品呢?

有啊!房子啊!宅邸啊!長思城的房子怎麼會跌呢?穩賺不賠的好嗎!

只要西南的民坊清空了推平,重建開發區,大家都有得賺了!

這樣百姓有了活路,墨竹山有了人力,而權貴們也有了房子!

贏了贏了!大家都贏了!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

於是最後,長思城就變成現在這吊樣了,長思城內的民戶能跑的都跑了,但凡有些門路的都變賣了產業,甚至乾脆自己脫籍改成流民,到墨竹山開荒。

只有那些出身賤籍,身在犯戶,老弱病殘實在走不掉,或者多少還有點差使或祖業,實在捨不得背井離鄉的,還留在城中遭人盤剝。

結果聊到最後,別說李凡已經無語了,連那些被派來監視他的探子們都抑鬱了,一個個湊過來苦酒下肚,怒氣沖天,怨聲載道。

紛紛抱怨着如今物價飛漲,銅錢貶值,朝廷還在剋扣下吏的薪俸,以前的補貼沒了,商販跑光孝敬也沒了。一個月只能拿十幾貫基礎工資,連聽個小曲都不夠的。

那些門閥權貴卻個個發了橫財,鍾愛的優伶戲子,唱一曲都能隨便得到千萬錢的打賞!而他們還不知足!太監們吃空了宗室的私房錢還要炒地皮,搞得房價上天!

現在連他們這些捧着鐵飯碗的吏員,整日奔波賣命,卻都嫁妝都湊不齊,婚都結不了,唉西巴國家怎麼踏馬得變成了這個樣子!

然後一羣猛男就在那嚶嚶嚶抱頭痛哭,給李凡整得都不會了……

你們這些傢伙,現在在這哭唧唧,老百姓給趕走的時候都在幹嘛啊?這到底是在傷心國家的興衰,還是悲痛自己沒有及時投資房地產啊?

算了,離國不是沒有過機會,賢臣猛將,時代機遇什麼的,其實樣樣都不缺。但說到底,這依舊是個純粹的封建王朝,從上到下都是腐朽的封建地主階級,換湯不換藥的改良,改到底也就是這副鳥樣了。就算抽獎似得抽到一個兩個明君賢臣的,又有個毛用呢?

得虧現在還有個墨竹山兜底,這百萬人口還有一條活路走,要是沒有呢?那不是大家都得死?

瞧瞧天色也晚了,李凡也不過度聯想,趁着這些探子們聊到傷心處,抱在一團痛哭沒人注意,果斷抽身去東市大業坊太平觀。

果然太平觀還是太平的。

東城富人區,也是和當年一樣富貴繁華,而且更勝當年。權貴們壓榨了百萬戶積蓄,簡直富到流油。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離秋宮在蓋新屋,太監們在炒地皮,東城的勳貴也在翻新別墅,築園建館,挖湖開塘,興建園林。

畢竟現在離國的商業活動,已經完全被度支司,或者說權貴家族壟斷,所以民間商路斷絕,官方卻可以借用押運軍糧的飛舟,把絹綢茶葉、銅鐵器等拉去南洋羣島和崑崙羣山,換回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貴重物品,把園內的屋宇裝飾的金碧輝煌,宛如宮殿。

區別只在於有些人賺得多,有些人賺得非常之多罷了。

而太平院又是權貴又是宗室又是仙人,原本就算是離國數一數二的有錢,這次當然也賺到了,而且真是賺暴了。

如今整個大業坊並周圍三四個街坊,都給太平觀買下來了,砸通了坊牆連城一片,稱作太平坊。其中除當年的太平觀所,還在南北東並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高數十丈,並數十間。其窗牖、壁帶、縣楣、欄檻之類,皆以沈檀香爲之,又飾以金玉,間以珠翠,外施珠簾。內有寶牀寶帳,其服玩之屬,瑰麗皆近古未有。每微風暫至,香聞數裡,朝日初照,光映後庭。其下積石爲山,引水爲池,植以奇樹,雜以花葯。周圍幾十裡內,也具皆是公卿王侯新宅,樓榭亭閣,高下錯落,金谷水縈繞穿流其間,鳥鳴幽村,魚躍荷塘。

內侍仙姬望來不絕,公卿貴胄,穿梭其間,歡歌笑語,絲竹管絃,縱情享樂,奢靡無度。其中的糜爛奢華景象,哪怕三垣的仙閥見着了,也要咋舌吧。

嗨尼瑪的,和這羣蟲豸在一起,怎麼可能治理得好國家呢?

李凡也是悶氣在胸中,邪火上心頭,怒火中燒,一腳踹到院坊,大吼一聲,聲震半城,

“邪魔外道!禍亂朝綱!刺王殺駕!罪大惡極!黑蓮魔道都給老子滾粗來!吃你爺爺一拳!”

大業坊的門番和太平觀的道士們,只瞧了李凡一眼,登時駭得撅道,一個個落荒而逃,驚呼慘叫,

“夭壽啦!南宮家打上來滅門啦!”

第405章 落子第252章 承讓第519章 大菊花第594章 玉簪第655章 無月第490章 漁場第191章 夢醒第557章 門扉之間第270章 中場換人第39章 宿怨第82章 令丘山第221章 杏林第229章 在即第363章 隱秘行動第573章 乙木正雷第111章 沙棠第165章 匯聚第440章 收屍第252章 承讓第497章 闢新途第313章 有緣人第531章 雲臺大比 其二第531章 雲臺大比 其二第521章 推薦第280章 道姑第563章 營救行動第501章 織造司第31章 打劫第261章 丹坊第473章 教主第483章 顓頊第83章 雞山第229章 在即第324章 葫蘆第246章 蓬萊第562章 地瓜第633章 瓊英第334章 土壘第567章 再見第54章 鼓盆而歌第527章 蟠桃第330章 屠耆王第623章 踏九關 中第472章 仙蛾第42章 利益第52章 論道第548章 清淨法王第174章 鱷神嶼第1章 觀星第56章 後續第274章 劍隨我意第188章 燈滅第63章 泉客島莫氏第241章 金身童子第69章 不誤正事第301章 封印第360章 上清伏魔功第555章 暴走第108章 真假第211章 石榴花第403章 姊妹第369章 巡洋艦第397章 觀棋第549章 甩鍋第496章 請賜教第216章 鐵佛第646章 撿船第498章 紫薇垣第463章 送鍋第540章 天意難違第628章 羅教餘孽第46章 下一場第359章 故人之後第533章 雲臺大比 其四第520章 山雨欲來第310章 說不出口第113章 疑問重重第310章 說不出口第299章 血魔大道身第561章 護陣第22章 仙墓第110章 追蹤第451章 奪舍第510章 山賊頭子第4章 入門第127章 歸藏第57章 暫離第51章 臉面第336章 寬宏第142章 真香第267章 跨過門第458章 觀天第374章 御史中丞第90章 羔羊第591章 一股味第620章 玉淨瓶第443章 廿八第585章 秦師兄第530章 雲臺大比 其一第341章 仙釀
第405章 落子第252章 承讓第519章 大菊花第594章 玉簪第655章 無月第490章 漁場第191章 夢醒第557章 門扉之間第270章 中場換人第39章 宿怨第82章 令丘山第221章 杏林第229章 在即第363章 隱秘行動第573章 乙木正雷第111章 沙棠第165章 匯聚第440章 收屍第252章 承讓第497章 闢新途第313章 有緣人第531章 雲臺大比 其二第531章 雲臺大比 其二第521章 推薦第280章 道姑第563章 營救行動第501章 織造司第31章 打劫第261章 丹坊第473章 教主第483章 顓頊第83章 雞山第229章 在即第324章 葫蘆第246章 蓬萊第562章 地瓜第633章 瓊英第334章 土壘第567章 再見第54章 鼓盆而歌第527章 蟠桃第330章 屠耆王第623章 踏九關 中第472章 仙蛾第42章 利益第52章 論道第548章 清淨法王第174章 鱷神嶼第1章 觀星第56章 後續第274章 劍隨我意第188章 燈滅第63章 泉客島莫氏第241章 金身童子第69章 不誤正事第301章 封印第360章 上清伏魔功第555章 暴走第108章 真假第211章 石榴花第403章 姊妹第369章 巡洋艦第397章 觀棋第549章 甩鍋第496章 請賜教第216章 鐵佛第646章 撿船第498章 紫薇垣第463章 送鍋第540章 天意難違第628章 羅教餘孽第46章 下一場第359章 故人之後第533章 雲臺大比 其四第520章 山雨欲來第310章 說不出口第113章 疑問重重第310章 說不出口第299章 血魔大道身第561章 護陣第22章 仙墓第110章 追蹤第451章 奪舍第510章 山賊頭子第4章 入門第127章 歸藏第57章 暫離第51章 臉面第336章 寬宏第142章 真香第267章 跨過門第458章 觀天第374章 御史中丞第90章 羔羊第591章 一股味第620章 玉淨瓶第443章 廿八第585章 秦師兄第530章 雲臺大比 其一第341章 仙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