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豈有幕後之臣走上臺前的道理?

“民心不齊?”

“陛下爲何會這般想?”

諸葛亮凝視着眼前這位年輕天子,出聲詢問道。

後者此時出言道:“臥龍先生,如今我大秦內憂外患之際,倘若此時貿然對朝中重臣下手,是否不妥?”

“如今天下百姓都在虎視眈眈地看着朕的一舉一動,若是此番大張旗鼓地將三郡郡守斬首示衆。”

“是否會讓百姓認爲朕是個暴君?”

此話一出。

諸葛亮當即明白了趙祁的顧慮。

只見他搖了搖頭道:“陛下,此事屬實是您過於多慮了。”

“雖說如今的大秦正值風雨飄搖之時,卻也有着諸多文臣武將能夠穩住大秦的局勢。”

“現在既然發現了有人在危害大秦,依照老臣所言,就應當快刀斬亂麻,以此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

說到這裡,諸葛亮微微停頓片刻。

旋即再度開口說道:“倘若陛下擔憂此事會造成大秦百姓的誤解,那麼明日子午門前,將這三郡郡守的罪行公之於衆。”

“到時候倘若有百姓不相信,那麼就讓他們前去琅琊郡,膠東郡,東海郡三郡看看。”

“看看那三郡百姓生活是何其的貧苦!”

“在如此大是大非面前,相信但凡是個明事理之人,都不會追究陛下的過錯。”

“荼毒大秦者,自當除之而後快!”

聽到這些的趙祁好似如夢初醒般點了點頭。

他凝視着眼前這位手持白羽扇的年邁謀士,微微笑道:“先生的話語當真是讓朕受益匪淺。”

“現如今大秦風雨飄搖之際,朕又怎可躊躇不定。”

“倘若那些大秦百姓要罵朕殘暴,那麼就讓他們儘管去罵便是。”

“功過自有後人去評說!”

趙祁的話語出口,諸葛亮頓時間滿臉笑意。

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當真是不錯。

當趙祁說完這些話以後,目光再度落在了眼前的年邁謀士的身上。

後者微微皺起眉頭,詢問道:“陛下,怎麼了?”

只聽見這位大秦的年輕天子恭聲詢問道:“明日子午門之事,先生覺得應該如何爲好?”

雖說趙祁已經下定了決心,但是此事畢竟關係到三郡百姓甚至是大秦百姓對自己的看法。

自當是要謹小慎微爲好。

聽到這話的諸葛亮手中白羽扇輕輕搖晃。

旋即口中說道:“陛下,依照臣的意思,這三郡郡守犯下之過錯已然是無法饒恕。”

“臣認爲應當將他們押送到子午門後,向咸陽百姓宣讀他們的罪行,在此期間讓朝中的那些文武官員也在一旁觀禮。”

“到時候再拿出那些人證物證出來,讓這三郡郡守無法反駁。”

“最後將其三人繩之以法,當着衆人的面將其懸掛屍首於城頭,晾曬三天三夜。”

“這麼做一來能夠寬慰那些因爲他們三人而遭受到莫大苦難的百姓。”

“二來也是能夠讓那些因他們而殞命的百姓的亡魂能夠安息。”

“最重要的便是能夠以此舉來警醒那些有害於大秦的朝中重臣,讓他們知曉若是背叛了大秦將會面臨怎樣的後果。”

“如此一來,一舉三得!”

伴隨着諸葛亮的話語落下,趙祁微微點了點頭。

在他看來,諸葛亮此番所言不無道理。

畢竟現如今大秦需要的就是大刀闊斧地進行整改,好讓那些人知道自己的鐵腕手段。

倘若自己一直採用懷柔政策的話,那麼到最後勢必會適得其反。

倒不如諸葛亮所說的這些,來得實在。

“朕明白了。”

趙祁應了一聲,旋即又好似突然間想起了什麼一般。

他對着眼前的諸葛亮恭聲說道:“臥龍先生,此番啊在大牢之內還關押着兩位對於大秦有過功績,此番啊卻是犯下了過錯的文官武將。”

“他們二人在廟堂之上也好,在軍伍之中也罷,都是有着一定的威望。”

“原本朕的意思是要將他們與三郡郡守一同押送到子午門問斬。”

“此番聽了先生的話語,故此想要讓先生做個定奪。”

聽到趙祁話語的諸葛亮點了點頭。

爲自己斟滿了一杯茶,旋即又是爲眼前這位年輕天子斟了一杯。

抿了口茶水。

方纔說道:“陛下,這二人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趙祁思索片刻說道:“二人乃是當初跟隨太上皇身邊的股肱之臣,功績不俗。”

“但是此番他們與六國餘孽密謀造反,雖說是及時回頭是岸,但是卻也是做了背叛大秦之事。”

“要朕說的話,過大於功。”

趙祁的話語落下。

只見諸葛亮將自己杯盞中的茶水一飲而盡。

旋即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麼臣便要請問一下陛下。”

“倘若今日你所要殺的是老臣與趙將軍,陛下認爲應當如何決斷?”

聽到這話的趙祁陷入到了沉默當中。

就在他思索之際,只聽見諸葛亮再度開口說道:“無論曾經立下過多大的功勞,既然犯下了叛國之罪,就絕沒有輕饒的道理!”

“功過決不可相抵!”

此話一出,趙祁明白過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麼朕這就下旨明日將他們二人也一同問斬!”

“陛下不必操之過急。”

“明日已經要殺三郡郡守,一連殺三位大秦的朝中重臣,已經是極其不易的事情。”

“此番若是再度將這兩個朝中重臣也一同問斬的話,未必就不會出現啊暴亂。”

“殺三郡郡守是殺雞儆猴。”

“倘若再多殺兩個,那麼便適得其反了。”

“依老臣的意思,還是等這風聲過去以後,再將二人問斬。”

聽到這些的趙祁思索片刻後。

點了點頭說道:“朕明白了。”

轉而便是見他換了一副面孔,凝視着眼前這位滿腹經綸的年邁謀士。

出聲詢問道:“臥龍先生,不知明日可否一同前往子午門一觀?”

後者聞言,搖了搖頭道:“臣先謝過陛下好意。”

“不過臣不喜拋頭露面,此番既然已經選擇了退居幕後,那麼便是陛下的幕後之臣。”

“身爲幕後之臣,豈有走到臺前的道理?”

“從古至今,可從沒有這樣的道理!”

第299章:蝗蟲來襲!人人祭劍護天子!第116章:背叛大秦者,終是死路一條!第489章:齊國覆滅!魏國遭殃!第138章:大秦風骨仍在!誓死也不叛國!第130章:新任郡尉!定不負陛下所託!第250章:禍水東引!各方勢力的盤算!第468章:心懷鬼胎第10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86章:斬草除根!軍中武卒自當重情義第350章:公子扶蘇?龍椅不坐也罷!第264章:一刀破局!我以一人戰千人!第409章:戰場之上,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第308章:僅以三刀,問鼎江湖第十一!第47章:欺君之罪!就問你怕了沒有?第359章:一命換一命!這便是江湖道義!第427章:人神共憤!第186章:斬草除根!軍中武卒自當重情義第440章:危難之秋!岌岌可危的齊魏兩國第377章:魏國底氣所在,聯齊抗秦!第50章:十三萬石精糧換糟糠?意欲何爲?第328章:糧草被劫!江湖勢力聽風寨!第240章:同仇敵愾?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第244章:五十兩銀子一卦?妥妥江湖騙子第441章:這是個誤會,你們會相信嗎?第430章:齊國皇子的手段第156章:子午門,多亡魂,不差你們幾個第115章:精糧換糟糠!大秦新帝的謀劃!第278章:事情暴露!趙國何來立足之地?第217章:螳臂當車!誓死保護陛下安危!第1章:兒臣趙祁,懇請父皇退位!第478章:內訌第43章:簽到完成!白袍軍與虎賁軍第137章:縱使是死!絕不與亡國畜生爲伍第233章:兩全其美?臥龍府中求見臥龍!第411章:齊國畜生!欺侮女子的齊國將士第147章:私自封郡!你好大的官威啊!第443章:武道宗師坐鎮戰局第412章:禽獸行徑!髒的不是你,是齊國第156章:子午門,多亡魂,不差你們幾個第32章:斬殺羅網六劍奴第405章:天子口諭!戴罪之人率軍出征!第323章:封鎖咸陽!臥龍先生大展宏圖!第217章:螳臂當車!誓死保護陛下安危!第129章:民不與官鬥!你居然想殺陛下!第319章:生於帝王家!何來手足情深?第29章:無人能敵!一人獨戰六劍奴!第374章:區區齊國!踏碎其脊樑與骨氣!第405章:天子口諭!戴罪之人率軍出征!第477章:討要交代第323章:封鎖咸陽!臥龍先生大展宏圖!第269章:援軍趕到!三千鐵鷹衛齊拔刀!第366章:天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245章:自作聰明!朕一直喜歡成人之美第329章:小心行事!方纔能夠抽身而出!第303章:祖龍駝背?被六國亡魂壓彎了腰第37章:背水一戰!第251章:包藏禍心!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第387章:九江郡內,一千齊國騎軍出現!第201章:合作達成!聯手斬殺大秦天子!第67章:豈有臣子添衣,天子受寒的道理?第205章:韜光養晦十八年!何其不易!第4章:禪位十九公子!大秦二世之君!第177章:五萬兩酬勞!欲殺大秦天子!第7章:公子高與公子將閭,新仇舊恨一起算第336章:大秦的江湖,需要的是浩然正氣第398章:衣衫不整?滿口語言穢語!第198章:黑白雙瞎欲放棄!潁川郡震驚!第28章:末將在此,無人可傷主公分毫!第310章:蝗災橫行?破局之法!雞鴨可治第383章:蝗災當道!百姓家中尚有餘糧!第227章:與趙國殘黨爲敵,又有何懼?第204章:春秋老將?亂臣賊子?二選其一第97章:寧可沙場同軍死!絕不寄人籬下活第309章:匪寇橫行?不過是推卸之語罷了第372章:明日正午之前,全面解決蝗災!第211章:諸葛亮錦囊妙計!七十二絕陣!第29章:無人能敵!一人獨戰六劍奴!第398章:衣衫不整?滿口語言穢語!第238章:榮辱與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472章:苟且偷生,叛變的齊國將領!第140章:君臣相宜!自當以君爲上!第90章:縱然垂垂老矣,卻也依舊不失風骨第13章:陰險趙高,羅網六劍奴第78章:新帝謀劃,河東郡的天羅地網第357章:浮水房追擊!楚魏盟友陷入困局第297章:以劍御風!罡風捲起萬千屍骨!第210章:江湖宗門二水潭!大秦重整朝綱第95章:不是浮水房強,而是河東郡駐軍弱第273章:一命換一命?一劍破空而至!第24章:六劍奴的計劃,高處不勝寒第123章:鬼市交易!換取十一萬石糟糠!第267章:李白出劍!眼前之人不過爾爾!第313章:掃蝗行動!我以蝗蟲換精米!第330章: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200章:破後而立!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49章: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往死裡打第11章:丹藥有毒!方士侯生與盧生第8章:陛下饒命!第338章:雙刀三冠王!青山止!第64章:若無腹中三點墨,怎敢妄言爲君謀
第299章:蝗蟲來襲!人人祭劍護天子!第116章:背叛大秦者,終是死路一條!第489章:齊國覆滅!魏國遭殃!第138章:大秦風骨仍在!誓死也不叛國!第130章:新任郡尉!定不負陛下所託!第250章:禍水東引!各方勢力的盤算!第468章:心懷鬼胎第10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86章:斬草除根!軍中武卒自當重情義第350章:公子扶蘇?龍椅不坐也罷!第264章:一刀破局!我以一人戰千人!第409章:戰場之上,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第308章:僅以三刀,問鼎江湖第十一!第47章:欺君之罪!就問你怕了沒有?第359章:一命換一命!這便是江湖道義!第427章:人神共憤!第186章:斬草除根!軍中武卒自當重情義第440章:危難之秋!岌岌可危的齊魏兩國第377章:魏國底氣所在,聯齊抗秦!第50章:十三萬石精糧換糟糠?意欲何爲?第328章:糧草被劫!江湖勢力聽風寨!第240章:同仇敵愾?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第244章:五十兩銀子一卦?妥妥江湖騙子第441章:這是個誤會,你們會相信嗎?第430章:齊國皇子的手段第156章:子午門,多亡魂,不差你們幾個第115章:精糧換糟糠!大秦新帝的謀劃!第278章:事情暴露!趙國何來立足之地?第217章:螳臂當車!誓死保護陛下安危!第1章:兒臣趙祁,懇請父皇退位!第478章:內訌第43章:簽到完成!白袍軍與虎賁軍第137章:縱使是死!絕不與亡國畜生爲伍第233章:兩全其美?臥龍府中求見臥龍!第411章:齊國畜生!欺侮女子的齊國將士第147章:私自封郡!你好大的官威啊!第443章:武道宗師坐鎮戰局第412章:禽獸行徑!髒的不是你,是齊國第156章:子午門,多亡魂,不差你們幾個第32章:斬殺羅網六劍奴第405章:天子口諭!戴罪之人率軍出征!第323章:封鎖咸陽!臥龍先生大展宏圖!第217章:螳臂當車!誓死保護陛下安危!第129章:民不與官鬥!你居然想殺陛下!第319章:生於帝王家!何來手足情深?第29章:無人能敵!一人獨戰六劍奴!第374章:區區齊國!踏碎其脊樑與骨氣!第405章:天子口諭!戴罪之人率軍出征!第477章:討要交代第323章:封鎖咸陽!臥龍先生大展宏圖!第269章:援軍趕到!三千鐵鷹衛齊拔刀!第366章:天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245章:自作聰明!朕一直喜歡成人之美第329章:小心行事!方纔能夠抽身而出!第303章:祖龍駝背?被六國亡魂壓彎了腰第37章:背水一戰!第251章:包藏禍心!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第387章:九江郡內,一千齊國騎軍出現!第201章:合作達成!聯手斬殺大秦天子!第67章:豈有臣子添衣,天子受寒的道理?第205章:韜光養晦十八年!何其不易!第4章:禪位十九公子!大秦二世之君!第177章:五萬兩酬勞!欲殺大秦天子!第7章:公子高與公子將閭,新仇舊恨一起算第336章:大秦的江湖,需要的是浩然正氣第398章:衣衫不整?滿口語言穢語!第198章:黑白雙瞎欲放棄!潁川郡震驚!第28章:末將在此,無人可傷主公分毫!第310章:蝗災橫行?破局之法!雞鴨可治第383章:蝗災當道!百姓家中尚有餘糧!第227章:與趙國殘黨爲敵,又有何懼?第204章:春秋老將?亂臣賊子?二選其一第97章:寧可沙場同軍死!絕不寄人籬下活第309章:匪寇橫行?不過是推卸之語罷了第372章:明日正午之前,全面解決蝗災!第211章:諸葛亮錦囊妙計!七十二絕陣!第29章:無人能敵!一人獨戰六劍奴!第398章:衣衫不整?滿口語言穢語!第238章:榮辱與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472章:苟且偷生,叛變的齊國將領!第140章:君臣相宜!自當以君爲上!第90章:縱然垂垂老矣,卻也依舊不失風骨第13章:陰險趙高,羅網六劍奴第78章:新帝謀劃,河東郡的天羅地網第357章:浮水房追擊!楚魏盟友陷入困局第297章:以劍御風!罡風捲起萬千屍骨!第210章:江湖宗門二水潭!大秦重整朝綱第95章:不是浮水房強,而是河東郡駐軍弱第273章:一命換一命?一劍破空而至!第24章:六劍奴的計劃,高處不勝寒第123章:鬼市交易!換取十一萬石糟糠!第267章:李白出劍!眼前之人不過爾爾!第313章:掃蝗行動!我以蝗蟲換精米!第330章: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200章:破後而立!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49章: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往死裡打第11章:丹藥有毒!方士侯生與盧生第8章:陛下饒命!第338章:雙刀三冠王!青山止!第64章:若無腹中三點墨,怎敢妄言爲君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