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之謀略,無人能比!此次若能統一整個西南,我大秦疆域將何其之廣闊!此功完全不輸當初統一匈奴、東胡、夫餘、肅慎四族啊。”扶蘇眼中含淚,已是激動的不能自己了,整個人都瑟瑟發抖。
整個西南啊,羌、月氏、烏孫,這三個部族疆域之廣,完全不輸三個行省。
此次若是在自己監國期間被大秦統一,這將是何等的一番成就啊?
扶蘇心潮澎湃,當即便起身,恭恭敬敬地對李陽深深一揖:“大秦西南之謀略,拜託太傅了!”
李陽風輕雲淡的笑了笑,揮揮手道:“殿下言重了,爲大秦圖謀,乃臣子本分。”
扶蘇再次一揖,他心裡深知,只要有太傅輔助,羌、月氏、烏孫,必將實現一統。
這時,周勃道:“若是月氏、烏孫、羌皆被我大秦一統,那麼樓蘭等西域諸國,我大秦鐵騎皆可橫掃!”
李陽點點頭:“周將軍所言極是!西域諸國,無一強者,豈能以我大秦鐵騎匹敵。本君可保證,我大秦鐵騎所到之處,西域諸國皆歸順於大秦。”
衆人聽到這話,眼中紛紛現中激動和驕傲之色。
確實,大秦以西,唯月氏最強。
可以說,西域諸國,數量上雖然說是“西域十國”。但是,所謂的十國,其實實力合在一起,都只能和月氏打個平手。
而月氏若是被大秦滅了,加上烏孫也歸順了大秦,那麼大秦的鐵騎,便可以直接征服西域十國,根本就沒有任何一國可以阻擋。
聽到這話,扶蘇再次激動了起來,興奮地道:“快,快將秦球擺置到殿中央來!”
所謂秦球,自然就是當初李陽獻給秦始皇的地球儀。自那時起,那個地球儀就一直襬置在麒麟殿的殿側。
宮人立即將置放秦球儀的案臺搬至大殿中央。
扶蘇趕緊起身,來到大殿中央,目光移到秦球儀上,輕輕轉動了一下秦球儀,然後指了指西域,興奮道:“西域諸國若也被我大秦所統,我大秦疆域之廣,天下無一國可比啊。如此一來,再往西,則是大夏國(中東),往西南則是孔雀王朝(印度),也不知道這兩個國家,實力如何。”
很顯然,扶蘇此時熱血澎湃,言下之意是,大夏國和孔雀王朝如果實力也不咋滴,也有一併滅了的衝動。
大夏國,即巴克特里亞王國(約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45年),又稱“中亞希臘王國”。中國史籍將主要由塞種人諸部控制的巴克特里亞地區稱爲大夏。
公元前3世紀中葉希臘殖民者在中亞(位於現今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帕米爾西部地區,即位於現今帕米爾以西的阿富汗一帶)建立的奴隸制國家。首都位於巴克特拉(今阿富汗巴爾赫)。
巴克特里亞地區是古代中亞、南亞、西亞和東亞的交通樞紐。
大夏國,其實實力確實不強,因爲歷史記載,大夏國居民人數只有一百多萬,以務農爲生,善於經商,兵力薄弱。約前139~前129年,伊犁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人西遷,大夏遂臣服於大月氏。
月氏西遷過去,就能滅了大夏,何況面對擁有百萬大軍的大秦帝國?
只不過,李陽倒是沒有此時就直接去攻伐中東的打算。
畢竟,凡事都得一步一步慢慢來。
西域如果都沒有穩固下來,繼續西進,攻打中東,毫無意義。
而孔雀王朝(印度),則就沒必要急於去攻打了。
一是孔雀王朝,目前來說,離大秦交通不便,它與藏地接壤,秦軍進藏都困難,談何去攻打孔雀王朝?
二是,孔雀王朝也不像西域諸國那樣弱小,最鼎盛時除印度半島南端以外,北起喜馬拉雅山南麓,南至邁索爾,東起阿薩姆西界,西至興都庫什山,都併入了孔雀帝國版圖。
特別是在軍事上,孔雀王朝有3萬騎兵、60萬步兵、9000頭戰象,軍事力量已經十分強大。
試問,擁兵五六十萬,與大秦又隔着喜馬拉雅山脈,大秦根本不可能去攻打。
所以,李陽當下便道:“殿下不可操之過急,西域大定之後,西出商路便可打通,以經濟、貨幣爭霸天下,亦是王圖霸業。”
笑話,打下疆土有什麼用?疆域再廣闊,你得統治得住啊。
秦軍兵力有限,疆域一但無限的變大,秦軍就得分派駐守到世界各地。
屆時,秦軍人數,對一些地區及外族來說,就不再構成有力的威脅了,如此一來,大秦能統治一年,三年,十年,但是二十年呢?五十年呢?
所以,以其分分合合,倒不如強有力的穩固現有的疆土。
之前也說過,華夏族是炎黃血脈,而炎黃子孫在古代可是非常光榮的稱呼,很多少數民族中的強者都爭先恐後地和炎黃二帝扯上關係,誰要是跑去少數民族說他們不是炎黃子孫,他們絕對會抄傢伙不間斷地把你打得連你媽都不認識。
上千年來,炎黃之後的觀念早就是超越族羣的文化觀念,因此不論南方的百越,還是匈奴、東胡等遊牧民族,包括月氏、烏孫等西域諸國,他們原本就是以炎黃子孫自居。
大秦四夷皆以炎黃子孫自居,加上大秦帝國疆域的獨特性,有着地理上的天然屏障。東南兩面臨海,北面是冰雪極寒之地,西面是沙漠,西南是喜馬拉雅山脈,所以如此地理格局,也註定了大秦不會像歐洲那樣,越打越小,難以統一。
華夏疆土,有着這些地理上的天然屏障,外族難以攻入,當內部意識統一,這也造就了華夏疆域分分合合之下,必然可以一統。
也就是基於這樣的一個基礎上,大秦在疆域上實現大一統,思想人心上實現大一統,民族意識上實現大一統。那麼,大秦帝國,或者說華夏族要延續千年萬世則一點也不爲過。
而一但大秦總想着去統治其它地區,反而可能是自尋煩惱。
大秦,一但包含着非洲人,歐洲人,膚色不同,你要讓他們以炎黃子孫自居,要讓他們沒有反心,純粹做夢。
當膚色不同,民族意識無法達到統一,大秦遲早分崩離析。
既然如此,塌塌實實的經營華夏疆域,讓同膚色的人思想意識大融和、大團結,融爲一體,共築華夏,讓華夏民族永遠立於這個世間,如此方爲大秦乃至整個華夏民族的長遠之計。
其實,元朝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都打到了歐洲,但是打的地方太多太遠,統治不過來,不可能一直佔領。所以,元朝不斷武力征服不同的地方,最終還是選擇佔領華夏疆域來長期統治,其原因就是華夏這塊疆域在地理上有着獨特的屏障,可以實現長久統治。
對於李陽來說,爲什麼說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歷史沒有斷開,在地理上、膚色上、炎黃子孫的共識上,不是沒有原因的。